1.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阶段空场法采场底部高效出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金属矿山中等倾斜至急倾斜中厚以上矿体以及水平至缓倾斜的厚大矿体开采领域,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应用越来越广泛,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工艺中,出矿主要采用堑沟底部出矿结构以及平底出矿结构,但这两种出矿结构存在各自的不足或问题:堑沟底部出矿结构后期底部三角矿柱回收率低;平底出矿结构采场,出矿设备及人员需暴露在空场下作业,安全性较差。
3.未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7035372a公开了“一种堑沟式底部结构进路侧三角矿柱回收方法”,该方法是在采场回采前一次性钻凿堑沟内的深孔以及三角矿柱内的中深孔,然后采用深孔形成出矿堑沟,再用中深孔回收两侧三角矿柱,但该方法用于深孔爆破时容易破坏三角矿柱内提前钻凿的中深孔,而且三角矿柱爆破后的矿堆直接暴露在空场下,以致出矿安全性较差;中国专利cn107448201a公开了“一种急倾斜薄至中厚矿脉平底出矿结构及方法”,该方法是针对急倾斜薄至中厚矿脉开采布置的平底出矿结构,未考虑该出矿结构的后期回收率,以致后期该底部结构的三角矿柱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无法做到矿柱回收率高、出矿效率高及安全性好的效果。
5.为此研发一种阶段空场法采场底部高效出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就显得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阶段空场法采场底部高效出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既能有效提高采场底部三角矿柱回收率和出矿效率,又能增强出矿工人及设备作业安全性。
7.本发明的阶段空场法采场底部高效出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包括但并不限于在矿房回采前回收三角矿柱,以高强度充填体替代该三角矿柱,同时采用对称斜角式结构布置采场出矿进路,使底部出矿结构的稳定性增强,而且铲装设备可以通过采场两侧同时进入受矿巷出矿,以提高铲装效率,具体工艺步骤与条件如下:
8.a.从脉外运输巷向垂直矿体走向方向施工出矿联络巷及出矿穿脉到达矿体上盘;
9.b.在矿体上盘与矿体交接处施工拉底巷道;
10.c.从下分段的出矿穿脉向上分段的出矿穿脉施工切割天井;
11.d.将出矿穿脉及沿脉拉底巷道作为拉底层的爆破自由面,采用浅孔落矿方式对三角矿柱提前回采,回采时为了保证作业安全,拉底层的顶板采用锚杆支护;
12.e.
声明:
“阶段空场法采场底部高效出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