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发明属于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向分层盘区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地下矿山开采时,由于采出岩体和矿石,地表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或塌陷,严重破坏了地质环境和地表生态,采用充填法回采地下矿石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充填法的优点是采准切割工程量小,灵活性大,矿石损失和贫化小,能够有效地维护围岩,减少围岩的移动和防止其大量冒落,控制地表塌陷,改善地下采矿环境等。
[0003]
现有的充填采矿法主要适用于品位较高的富矿或高价值矿石开采,具有较高的回采率和较低的贫化率,一般适用于矿石稳固、围岩不稳固的矿床,如果能采用特殊的支护方法或下向胶结充填,也可以用来开采矿石不稳固的矿体。而对于低品位或价值较低,且矿岩松软破碎,地质条件较差的矿体,采用下向胶结充填法可以有效避免采场矿岩垮冒问题,但是下向胶结充填法要求充填体具有较高强度,才能够保证回采工作在人工假顶下作业,从而导致充填开采成本过高。
[0004]
路明福等人(路明福,宋嘉栋,扈守全,柳小胜,林卫星.盘区交错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玲南金矿的应用实践[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36(04):1-3)先将矿体按一定尺寸划分成盘区,盘区内分矿房矿柱,先采矿房,再采矿柱,矿房采场的回采超前矿柱采场2~3个分层,矿房采场和矿柱采场交错回采又同时向上分层推进。该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不稳固矿体下安全回采矿石的问题,但矿房超前矿柱回采,同时开拓了两个不同分层,增加了采场的暴露时间,增加了维护采场稳定性的时间,也不利于同时进行转层;划分的矿房与矿柱宽度达7m,在矿体较厚位置,矿房与矿柱长度过长,采场暴露面积较大;矿房与矿柱交替回采,频繁转层,不利于高效回采;中段间预留底柱,并没有进行回收,造成矿石损失。
[0005]“一种下向进路部分充填采矿法”(cn201610451581.x)专利技术,在矿体开采过程中,将开采区域从竖直方向上划分为交替分布的间隔充填层和完全充填层,间隔充填层和完全充填层均划分为若干交替分布的回采进路,矿体开采过程是下向进路逐层开采。间隔充填层“隔一充一”,完全充填层全部充填。该方法间隔充填层的进路布置和完全充填层的进路布置正交,有利于控制采场的稳定性,虽然减少了充填材料的用量,节约了开采成本,但是对于松软破碎矿岩,未充填的进路增大了采
声明:
“上向分层盘区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