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矿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找矿方法。
背景技术: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点)的含矿建造、控矿要素及矿体出露特征与一般的侵入岩或火山岩地区不同,若按照常规的土壤测量、瞬变电磁、低分辨率遥感等方法进行勘查,则可能延长勘查周期、找矿效率低及找矿效果不明显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勘查效率高、勘查周期短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找矿方法。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找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在拟开展研究地区通过高精度遥感解译提取技术、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初步识别出伟晶岩脉空间展布形态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岩浆岩分布区,利用高精度遥感解译提取伟晶岩脉;遥感信息源选用ikonos卫星数据与美国etm+数据,应用高精度卫星图像、地形图、数据统计等综合手段,采用不同波段及组合方式的图像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地面实况调查及所研究区内地质特征等进行图像解译标志的综合,辅以羟基、铁染异常与稀有金属矿产空间相关性分析;解译提取出区内伟晶岩脉分布、规模等空间展布特征。
再利用大比例尺地质调查手段进行重点区段1:1万地质草测,以穿越法为主,辅以适当的追索路线,基本网度为200×50-100m(线距×点距),地质观察路线尽可能的垂直于地层走向布置。在伟晶岩脉、构造破碎带等成矿有利地段,网度可适当加密,必须对伟晶岩脉进行追索观察,查明其形态、产状及规模、矿化线索等;地质点应布置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定点以gps定位系统定位,并在实地显示观测点的位置标记、标注点号;点位误差要求不大于20m,地质点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0个;宽度大于5m、长度大于50m的伟晶岩脉体在图上应有所反映,在1:1万地质图中可做夸大表示。对伟晶岩脉矿化、蚀变、构造形迹等进行重点观察,绘制素描图或照相;初步筛选出伟晶岩脉分布区,精确编制伟晶岩脉分布规律图。
⑵针对伟晶岩脉区进行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出异常区
通过⑴圈定、识别出的伟晶岩脉分布区进行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样点分布力求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采样密度控制在4-8个点/km2以内;对测试数据利用geoexplor和mapgis6.7等软件制作稀有元素组合异常图,并进行相同主元素类内评序,而后根据稀有元素异常特征、地质条件及找矿意义大小进行异常分类;结合区域
声明: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找矿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