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巷道内且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受力骨架、钢筋网层及滤水土工布层,所述受力骨架包括竖撑杆结构以及位于竖撑杆结构后方的横撑杆结构,所述竖撑杆结构下方设有用以将竖撑杆结构顶起固定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杆结构包括多个沿巷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竖撑杆组,每个竖撑杆组由至少两个竖撑杆组成,相邻竖撑杆之间采用连接套连接,所述竖撑杆套入连接套内部并采用销钉贯穿连接套及竖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杆外部沿竖撑杆长度方向焊接有圆环体,所述圆环体周向设有多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杆结构包括多个沿巷道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横撑杆组,每个横撑杆组由至少两个横撑杆组成,相邻横撑杆之间也采用连接套连接,所述横撑杆套入连接套内部并采用销钉贯穿连接套及横撑杆,所述横撑杆远离连接套的一端与圆环体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横撑杆组两端分别延伸至巷道两帮的钻孔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每个竖撑杆两端沿竖撑杆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销钉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杆一端设有贯穿圆孔,横撑杆另一端沿横撑杆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横销钉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沿连接套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与竖撑杆结构之间设有托盘。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1)在进路填充过程中首先构筑充填挡墙;进路回采完毕后,测量人员对需要构建充填挡墙的位置进行放线标记,充填作业人员对底板进行找平;(2)采用气腿式钻机配合直径38~42mm的钻头,在巷道两帮各钻凿两个深度20~30cm深的钻孔,第一个孔距离底板高0.4m,第二个孔距离底板高1.6m(进路腰线位置);(3)首先沿巷道宽度方向均匀布设三个液压千斤顶,然后安装竖撑杆组,竖撑杆组与千斤顶之间采用托盘连接,竖撑杆与竖撑杆之间采用连接套活动连接并采用
声明:
“自适应可复用充填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