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通用技术

> 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

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

1092   编辑:管理员   来源:时空云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4 14:07:48

权利要求


1.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填平层(2)、防护层(3)、培育机构(4)和挡石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平层(2)铺设在矿山主体(1)的表面,所述填平层(2)远离矿山主体(1)的表面铺设有防护层(3),所述防护层(3)远离填平层(2)的表面铺设有若干组培育机构(4),所述培育机构(4)至少包括与防护层(3)固定连接的培育板(14)、与培育板(14)固定连接的上安装板(10)和下安装板(15),以及位于培育板(14)内部的培育槽(11),所述矿山主体(1)的表面与水平地面连接处设有挡石机构(16),所述挡石机构(16)至少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容纳箱(5)、与容纳箱(5)固定连接的挡石柱(6)、与挡石柱(6)固定连接的若干组相对分布的弹簧(7),以及与弹簧(7)固定连接的缓冲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箱(5)朝向矿山主体(1)的一端开设有与容纳箱(5)内部连通的槽,所述容纳箱(5)朝向矿山主体(1)一端的两侧壁分别铰接有挡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石柱(6),所述挡石柱(6)朝向矿山主体(1)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相对分布的弹簧(7),所述弹簧(7)远离挡石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板(14)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引流槽(13),两组所述引流槽(13)的外侧壁分别焊接有上安装板(10)和下安装板(15),且所述上安装板(10)位于培育板(14)的顶端侧壁,所述下安装板(15)位于培育板(14)的底部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培育槽(11),若干组所述培育槽(11)贯穿培育板(14),且培育槽(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10)和下安装板(15)均开设有供螺钉(12)插入的螺纹通孔,且所述螺钉(12)贯穿防护层(3)和填平层(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矿山修复即对矿业废弃地污染进行修复,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又称矿业废弃地,废弃地存在因生产导致的各种污染。

目前,对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大多采用直接在矿山主体的表面培育植物的方式,然而矿山主体的表面大多为石块,且坑洼不平,不利于直接种植花草等植物,因此现有的防护效果较差,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从而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填平层、防护层、培育机构和挡石机构,所述填平层铺设在矿山主体的表面,所述填平层远离矿山主体的表面铺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远离填平层的表面铺设有若干组培育机构,所述培育机构至少包括与防护层固定连接的培育板、与培育板固定连接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以及位于培育板内部的培育槽,所述矿山主体的表面与水平地面连接处设有挡石机构,所述挡石机构至少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容纳箱、与容纳箱固定连接的挡石柱、与挡石柱固定连接的若干组相对分布的弹簧,以及与弹簧固定连接的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容纳箱朝向矿山主体的一端开设有与容纳箱内部连通的槽,所述容纳箱朝向矿山主体一端的两侧壁分别铰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容纳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石柱,所述挡石柱朝向矿山主体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相对分布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挡石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培育板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引流槽,两组所述引流槽的外侧壁分别焊接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且所述上安装板位于培育板的顶端侧壁,所述下安装板位于培育板的底部侧壁。


优选的,所述培育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培育槽,若干组所述培育槽贯穿培育板,且培育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均开设有供螺钉插入的螺纹通孔,且所述螺钉贯穿防护层和填平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通过填平层将矿山主体表面坑洼不平的区域填平,再依靠防护层将填平层的碎石固定,便于后期的绿植防护,通过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与螺钉之间的相互配合,使若干组培育机构与矿山主体固定连接,有利于培育槽内种植的苗木对矿山主体起到固土绿化的作用,通过挡石柱和容纳箱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矿山主体上滚落的碎石能够通过缓冲板引入容纳箱中,避免落石滚落山下,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造成安全危害。该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结构合理,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石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培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矿山主体、2填平层、3防护层、4培育机构、5容纳箱、6挡石柱、7弹簧、8缓冲板、9挡板、10上安装板、11培育槽、12螺钉、13引流槽、14培育板、15下安装板、16挡石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填平层2、防护层3、培育机构4和挡石机构16,所述填平层2铺设在矿山主体1的表面,填平层2可为泥土碎石等堆砌而成,所述填平层2远离矿山主体1的表面铺设有防护层3,防护层3可为石棉网或钢丝网,主要用于填平层2的固定,所述防护层3远离填平层2的表面铺设有若干组培育机构4,培育机构4用于种植绿化苗木,所述培育机构4至少包括与防护层3固定连接的培育板14、与培育板14固定连接的上安装板10和下安装板15,以及位于培育板14内部的培育槽11,所述矿山主体1的表面与水平地面连接处设有挡石机构16,所述挡石机构16至少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容纳箱5、与容纳箱5固定连接的挡石柱6、与挡石柱6固定连接的若干组相对分布的弹簧7,以及与弹簧7固定连接的缓冲板8。


具体的,所述容纳箱5朝向矿山主体1的一端开设有与容纳箱5内部连通的槽,所述容纳箱5朝向矿山主体1一端的两侧壁分别铰接有挡板9,石块冲撞挡石柱6后被引入容纳箱5内。

具体的,所述容纳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石柱6,所述挡石柱6朝向矿山主体1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相对分布的弹簧7,所述弹簧7远离挡石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8,挡石柱6用于阻挡矿山主体1滚落的石块,缓冲板8用于减弱石块对挡石柱6的冲撞力。

具体的,所述培育板14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引流槽13,引流槽13用于排水,避免暴雨时矿山主体1受雨水冲刷而泥土流失,两组所述引流槽13的外侧壁分别焊接有上安装板10和下安装板15,且所述上安装板10位于培育板14的顶端侧壁,所述下安装板15位于培育板14的底部侧壁,通过上安装板10、下安装板15和螺钉12之间的相互配合,使若干组培育机构4之间相互固定连接的同时能够与矿山主体1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培育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培育槽11,若干组所述培育槽11贯穿培育板14,且培育槽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网,培育槽11的内部设有种植苗木的营养土,滤网在承接营养土的同时能够便于苗木的根茎延伸至培育板14的外部,向矿山主体1的方向生长。

具体的,所述上安装板10和下安装板15均开设有供螺钉12插入的螺纹通孔,且所述螺钉12贯穿防护层3和填平层2,通过螺钉12将培育板14与矿山主体1固定连接,有利于培育槽11内部种植的苗木对矿山主体1进行固土和绿化。


工作原理:该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将碎石块或泥土均匀铺设在矿山主体1的表面形成填平层2,使矿山主体1的表面不再坑洼不平,然后在填平层2的表面铺设钢丝网或石棉网,将填平层2固定从而形成防护层3,通过若干组培育机构4的上安装板10、下安装板15和螺钉12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培育机构4与矿山主体1固定连接,然后在培育槽11的内部均匀铺设营养土,再将苗木种植在培育槽11内,通过苗木的生长对矿山主体1起到固土绿化的作用,引流槽13用于暴雨天气时及时排水,避免矿山主体1的泥土因暴雨冲刷而流失,挡石机构16用于阻挡矿山主体1滚落的石块,石块冲撞挡石柱6时,通过弹簧7的弹力作用,使缓冲板8减弱石块对挡石柱6的冲击力,同时将石块引入容纳箱5的内部,避免石块在矿山主体1的山脚堆积。该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结构合理,有利于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边坡防护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矿山技术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