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通用技术

> 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

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

126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蔡军勇  
2022-06-10 15:14:55
权利要求
1.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抬升板和两个液压抬升机构,两个液压抬升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抬升板的底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抬升板上均开设有限制滑口,两个所述限制滑口内均贯穿并滑动安装有L形提升臂,两个所述L形提升臂的竖直段均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插口,两个所述抬升板的顶部均滑动安装有定位插块,两个定位插块均贯穿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口并与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口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抬升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杆,两个所述调节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插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L形提升臂的水平段上设置有同一连接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与所述定位插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抬升机构包括底板、电液推杆、两个导向套筒和两个导向滑杆,所述电液推杆和两个导向套筒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电液推杆的输出轴与所述抬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滑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套筒内,两个所述导向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抬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摇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提升臂的水平段上均开设有多个一侧为通口的对接插槽,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对接插块,多个所述对接插块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对接插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提升臂的水平段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框,两个所述第一U形框内均贯穿并滑动安装有限制插板,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U形框,两个所述限制插板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二U形框并与第二U形框的内壁滑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矿山设备主要指煤炭,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各种矿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采掘、筛选、运输及其他各种专用设备的总称,常见的矿山设备有穿孔机、竖井钻机、耙矿绞车、磨矿机、振动筛等,每个矿山开采项目中都会使用到大量的相关设备,由于数量多,所以在开采过程中常有设备发生故障,由于采矿设备通常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不方便进行转移,因此多是就地检修,为了检修方便,有时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抬升。
[0003]然而现有技术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使用时,不能根据矿山设备承重点的位置来调节初始的抬升施力点,从而容易造成向上抬升的行程不够,并且使用时灵活度较差。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实际所需来调节初始抬升的施力点的高度,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抬升板和两个液压抬升机构,两个液压抬升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抬升板的底部,两个所述抬升板上均开设有限制滑口,两个所述限制滑口内均贯穿并滑动安装有L形提升臂,两个所述L形提升臂的竖直段均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插口,两个所述抬升板的顶部均滑动安装有定位插块,两个定位插块均贯穿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口并与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口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抬升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杆,两个所述调节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插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L形提升臂的水平段上设置有同一连接臂。
[0007]优选的,所述抬升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与所述定位插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液压抬升机构包括底板、电液推杆、两个导向套筒和两个导向滑杆,所述电液推杆和两个导向套筒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电液推杆的输出轴与所述抬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滑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套筒内,两个所述导向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抬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摇把。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L形提升臂的水平段上均开设有多个一侧为通口的对接插槽,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对接插块,多个所述对接插块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对接插槽内。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L形提升臂的水平段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框,两个所述第一U形框内均贯穿并滑动安装有限制插板,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U形框,两个所述限制插板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二U形框并与第二U形框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通过两个抬升板、两个液压抬升机构、两个L形提升臂的设置,任意一个抬升板以及与其对应的液压抬升机构、L形提升臂等可组成一个支撑单元,两个支撑单元可以分别置于矿山设备的两侧同时对矿山设备进行抬升;通过多个定位插口、定位插块、固定座、调节螺杆的设置,能够根据矿山设备承重点的位置来对L形提升臂的水平段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有效避免电液推杆向上抬升的行程不够的情况发生;通过连接臂、多个对接插块、多个对接插槽、两个第一U形框、两个限制插板、两个第二U形框的设置,使用时,连接臂能够可靠的与两个L形提升臂连接,可以由底部对矿山设备进行提升,整体有着使用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的连接臂与L形提升臂俯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5为图1所示的导向套筒和导向滑杆的正视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1、抬升板;2、液压抬升机构;3、限制滑口;4、L形提升臂;401、对接插槽;5、定位插口;6、定位插块;7、固定座;8、调节螺杆;9、限位滑槽;10、连接臂;1001、对接插块;11、第一U形框;12、限制插板;13、第二U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连接臂与L形提升臂俯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导向套筒和导向滑杆的正视剖视图。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抬升板1和两个液压抬升机构2,两个液压抬升机构2分别设置在两个抬升板1的底部,通过两个液压抬升机构2来带动抬升板1上升或下降,两个抬升板1上均开设有限制滑口3,两个限制滑口3内均贯穿并滑动安装有L形提升臂4,L形提升臂4用于直接拖动矿山设备升高或下放,两个L形提升臂4的竖直段均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插口5,两个抬升板1的顶部均滑动安装有定位插块6,定位插块6的底部与抬升板1相接触,两个定位插块6均贯穿相对应的定位插口5并与相对应的定位插口5滑动连接,定位插块6对L形提升臂4进行支撑,使L形提升臂4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两个抬升板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7,两个固定座7上均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杆8,具体的,固定座7上开设有一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安装有丝母,调节螺杆8贯穿该丝母并与该丝母螺纹连接,为了方便人们进行操作,两个调节螺杆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摇把,两个调节螺杆8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插块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通过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杆8可以使定位插块6后退,继而从之前的定位插口5中退出,解除对L形提升臂4的限定,然后便可对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的初始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顺时针转动调节螺杆8,再将定位插块6插入到当前对应的定位插口5中即可,任意一个抬升板1以及与其对应的液压抬升机构2、L形提升臂4等组成一个支撑单元,在对矿山设备进行抬升时,两个支撑单元可分别放置在矿山设备的两侧,然后两个L形提升臂4水平段分别勾住矿山设备两侧的承重点,然后同时向上进行抬升,另外,两个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上该设置有同一连接臂10,若矿山设备的承重点在底部的中央区域时,将连接臂10装配到两个L形提升臂4上以后,两个支撑单元同时运行后,两个L形提升臂4可以带动连接臂10上升,从而能够从底部对矿山设备进行提升。
[0022]为了对定位插块6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保证其只能水平直线远动,抬升板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滑槽9,限位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的顶部与定位插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3]本实施例中,液压抬升机构2包括底板、电液推杆、两个导向套筒和两个导向滑杆,电液推杆和两个导向套筒均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电液推杆的输出轴与抬升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滑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导向套筒内,两个导向滑杆的顶端均与抬升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滑杆与对应的导向套筒相配合可对抬升板1进行限位,使抬升板1只能垂直上下运动,电液推杆为抬升板1的上升提供源动力。
[0024]为了实现连接臂10的可靠安装,两个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上均开设有多个一侧为通口的对接插槽401,连接臂10的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对接插块1001,多个对接插块1001分别位于多个对接插槽401内,当欲将矿山设备从底部直接托起时,可先将连接臂10从矿山设备的下方穿过(位于承重点的正下方),然后将两个支撑单元移动到矿山设备的两侧,之后可将连接臂10两端的对接插块1001插入在对应的对接插槽401中,从而完成对接,之后两个支撑单元同时运行,便可对矿山设备进行提升。
[0025]两个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框11,两个第一U形框11内均贯穿并滑动安装有限制插板12,连接臂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U形框13,两个限制插板12分别贯穿两个第二U形框13并与第二U形框13的内壁滑动连接,当连接臂10两端的对接插块1001均插在对应的对接插槽401中以后,再推动两个限制插板12,使两个限制插板12插入到对应的第二U形框13中,这样两个限制插板12可以对连接臂10进行进一步的支撑,并且,在受力不均时,也能够限制连接臂10的一端向上翘起。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7]在使用时,任意一个抬升板1以及与其对应的液压抬升机构2、L形提升臂4等组成一个支撑单元,当矿山设备的承重点在两侧时,两个支撑单元可以分别置于矿山设备的两侧同时对矿山设备进行抬升,抬升时,使用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来勾住承重点(如承重梁等),如果矿山设备的承重点较高或较低时,可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会后退,调节螺杆8带动定位插块6运动,从而使定位插块6从之前的定位插口5中退出,随后便可对L形提升臂4进行下方或提升,将其水平段的高度调整到合适,所谓合适,即是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在竖直方向上离矿山设备的承重点比较近,无需电液推杆做过大幅度的调整便能够使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勾住矿山设备的承重点,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的初始高度确定好以后,之后再顺时针转动调节螺杆8,使定位插块6重新插入到当前较为合适的定位插口5中即可,随后便可对矿山设备进行提升;当矿山设备较小时,也可以只用一个支撑单元来从侧边进行抬升;
[0028]当矿山设备的承重点底部时,可先将连接臂10从矿山设备的承重点的下方穿过,然后将两个支撑单元移动到矿山设备的两侧,之后可将连接臂10两端的对接插块1001插入在对应的对接插槽401中,如果空间宽裕的话,将两个支撑单元的距离调整好以后,可以直接将连接臂10由上至下卡入到两个L形提升臂4上,如果矿山设备的底部空间不宽裕的话,可以先将连接臂10的对接插块1001水平插入到对应的对接插槽401中,然后将连接臂10放平,再将另一个支撑单元慢慢靠近连接臂10,使连接臂10另一端的多个对接插块1001也进入到对应的L形提升臂4内,然后再推动两个限制插板12,使两个限制插板12插入到对应的第二U形框13中,这样便完成了连接臂10的可靠固定,此后两个支撑单元同时运行,便可以由底部对矿山设备进行提升。
[002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通过两个抬升板1、两个液压抬升机构2、两个L形提升臂4的设置,任意一个抬升板1以及与其对应的液压抬升机构2、L形提升臂4等可组成一个支撑单元,两个支撑单元可以分别置于矿山设备的两侧同时对矿山设备进行抬升;通过多个定位插口5、定位插块6、固定座7、调节螺杆8的设置,能够根据矿山设备承重点的位置来对L形提升臂4的水平段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有效避免电液推杆向上抬升的行程不够的情况发生;通过连接臂10、多个对接插块1001、多个对接插槽401、两个第一U形框11、两个限制插板12、两个第二U形框13的设置,使用时,连接臂10能够可靠的与两个L形提升臂4连接,可以由底部对矿山设备进行提升,整体有着使用灵活的优点。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声明:
“矿山设备维修支撑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