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浅孔留矿法的机械化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浅孔留矿法布置采场,沿矿脉走向布置矿房,每个矿房作为一个采场,采场留有顶柱和底柱,各矿房之间留有间柱;
S2、采准切割工程包括沿脉巷道、顺路天井、先行天井、运输巷道、漏斗井、联络道、切割巷道和调头硐室,在矿房一侧的间柱内布置顺路天井,另一侧间柱内布置先行天井,先行天井穿过矿房顶板的顶柱与上中段沿脉巷道连通;在顶柱上留设多个充填井,充填井将上中段沿脉巷道与采场连通,在底柱上方切割巷道,并且设置多个漏斗井,漏斗井将切割巷道与沿脉巷道连通;在矿房两侧的间柱上、沿采场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级联络道将顺路天井和先行天井与采场连接,相邻联络道的间距与采场每一分层高度相匹配;切割工程包括在采场内开辟切割巷道和调头硐室,调头硐室与切割巷道连通,调头硐室分层同步开采;
S3、采准切割工程施工完成后,将凿岩台车和翘毛台车从先行天井或顺路天井吊入采场,从下往上按照分层开始回采,回采包括凿岩、装药爆破、通风、局部放矿和翘毛平场;
S4、每回采完一个分层,重复步骤S3,回采至顶板位置时即完成该矿房的回采工作,此时将凿岩台车和翘毛台车从充填井吊出进入上中段沿脉巷道,再通过运输巷道进入下一个矿房;凿岩台车和翘毛台车运出采场后进行大量放矿,将采场内的矿石全部放出,最后通过充填井对采场采空区进行充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孔留矿法的机械化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场高为40~60m,采场长为50~80m,采场宽由矿脉决定:当矿脉宽小于1.2m时,则采场宽为1.2m;当矿脉宽大于1.2m、小于等于4m时,则采场宽等于矿脉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孔留矿法的机械化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分层高度为2.0~2.5m,处于同一分层的联络道相互错开2.0~2.5m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孔留矿法的机械化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凿岩:将凿岩台车和翘毛台车从顺路天井吊至最底部的联络道,凿岩台车经和翘毛台车联络道进入切割巷道,翘毛台车先进入调头硐室内,然后凿岩台车的钻臂先置于远离凿岩台车前进方向的一侧,使得凿岩台车的车身先进入切
声明:
“浅孔留矿法的机械化采矿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