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磨粉机用破碎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以及置于本体(1)上的纵向凹槽(4)和沉孔(3);所述沉孔(3)位于本体(1)正中心并从上自下贯通本体(1);所述纵向凹槽(4)位于本体(1)上表面上,所述纵向凹槽(4)的轴向与沉孔(3)轴向垂直,所述本体(1)下表面为上凹的弧形面(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用破碎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4)为一条或多条,多条纵向凹槽(4)并行设置,且在本体(1)上表面上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粉机用破碎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上表面上的横向凹槽(5);所述横向凹槽(5)与纵向凹槽(4)垂直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粉机用破碎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5)为一条或多条,多条横向凹槽(5)并行设置,且在本体(1)上表面上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用破碎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4)为三条,三条纵向凹槽(4)呈Z字形置于本体(1)上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粉机用破碎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横向凹槽(5),所述横向凹槽(5)与纵向凹槽(4)垂直交错设置,所述横向凹槽(5)与纵向凹槽(4)均为三条,三条纵向凹槽(4)和三条横向凹槽(5)均呈Z字形置于本体(1)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磨粉机用破碎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置于沉孔(3)内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沉孔(3)与弧形面(2)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粉机用破碎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3)为T形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6)以及与螺钉(6)相适配的螺母(7);所述螺钉(6)的头部置于沉孔(3)的T形台上,所述螺钉(6)的杆部穿过沉孔(3)并位于弧形面(2)的下方,所述螺母(7)与弧形面(2)紧固。
说明书: 磨粉机用破碎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碎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磨粉机用破碎齿。背景技术[0002]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磨粉机将物料磨碎成粉末状。具体是在筒体内壁上设置破碎齿,物料进入旋转的筒体时,物料与破碎齿接触完成破碎磨粉。虽然现有的破碎齿能实现物料的破碎,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破碎齿与物料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破碎效率低,且破碎质量差;(2)现有的破碎齿在筒体上安装时,与筒体结合处产生缝隙,贴合不紧密,导致物料卡在缝隙中,不仅影响破碎效果而且对设备正常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设备出现卡顿等情形。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破碎齿存在的破碎效率低以及与磨粉机连接不紧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粉机用破碎齿,增大破碎齿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破碎效率,此外,与磨粉机连接安装紧密,不会造成物料堆积,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一种磨粉机用破碎齿,包括本体以及置于本体上的纵向凹槽和沉孔;所述沉孔位于本体正中心并从上自下贯通本体;所述纵向凹槽位于本体上表面上,所述纵向凹槽的轴向与沉孔轴向垂直,所述本体下表面为上凹的弧形面。[0006]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凹槽为一条或多条,多条纵向凹槽并行设置,且在本体上表面上等间距分布。[0007]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上表面上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纵向凹槽垂直交错设置。[0008]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凹槽为一条或多条,多条横向凹槽并行设置,且在本体上表面上等间距分布。[0009]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凹槽为三条,三条纵向凹槽呈Z字形置于本体上表面上。[0010]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纵向凹槽垂直交错设置,所述横向凹槽与纵向凹槽均为三条,三条纵向凹槽和三条横向凹槽均呈Z字形置于本体上表面上。[0011] 进一步的,所述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置于沉孔内的紧固件,紧固件穿过沉孔与弧形面紧固。[0012] 进一步的,所述沉孔为T形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以及与螺钉相适配的螺母;所述螺钉的头部置于沉孔的T形台上,所述螺钉的杆部穿过沉孔并位于弧形面的下方,所述螺母与弧形面紧固。[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纵向凹槽,在本体下表面设置上凹的弧形面,纵向凹槽能增大破碎齿与物料接触的面积,提升破碎效果;弧形面使得破碎齿与磨粉机筒体内壁接触时,不会产生缝隙,贴合紧密,安装牢固,不会堆积物料。进一步的,在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与纵向凹槽垂直交错设置的横向凹槽,进一步增大破碎齿的接触面积,破碎效果更好,破碎质量好。[0015] 2、本实用新型中,纵向凹槽为三条,三条纵向凹槽呈Z字形置于本体上表面上,此时破碎齿的面积大于三条纵向凹槽相平行时的接触面积,破碎效率高。进一步的,横向凹槽与纵向凹槽均为三条,三条纵向凹槽和三条横向凹槽均呈Z字形置于本体上表面上,横向凹槽5与纵向凹槽4垂直交错设置,破碎接触面积最大,破碎效率高。[0016]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沉孔和紧固件,便于将破碎齿安装于磨粉机筒体内壁上,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同时由于贴合紧密,能有效防止物料堆积而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破碎齿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破碎齿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0019] 图3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齿安装示意图;[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破碎齿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破碎齿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0023] 其中:[0024] 1—本体;2—弧形面;3—沉孔;4—纵向凹槽;5—横向凹槽;6—螺钉;7—螺母;8—磨粉机筒体。具体实施方式[0025] 现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0026] 实施例1[0027] 参见图1和图3,一种磨粉机用破碎齿,包括本体1以及置于本体1上的纵向凹槽4和沉孔3;沉孔3位于本体1正中心并从上自下贯通本体1;纵向凹槽4位于本体1上表面上,纵向凹槽4的轴向与沉孔3轴向垂直,本体1下表面为上凹的弧形面2。[0028] 纵向凹槽4为一条或多条,多条纵向凹槽4并行设置,且在本体1上表面上等间距分布。[0029] 具体的,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其下表面为上凹的弧形面2,本体1上表面上设置三条纵向凹槽4,纵向凹槽4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三条纵向凹槽4之间等间距并行设置,且三条纵向凹槽4的轴向均沿本体1的前后方向贯穿本体1,纵向凹槽4的轴向均与沉孔3轴向垂直。沉孔3置于本体1上表面上的中心点处,且从上自下向弧形面2处延伸贯通整个本体1,纵向凹槽4的设置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破碎效率,保证破碎质量。[0030] 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置于沉孔3内的紧固件,紧固件穿过沉孔3与弧形面2紧固。[0031] 沉孔3为横截面为圆形的T形孔,紧固件包括螺钉6以及与螺钉6相适配的螺母7;螺钉6的头部置于沉孔3的T形台上,螺钉6的杆部穿过沉孔3并位于弧形面2的下方,螺母7与弧形面2紧固,安装时,螺钉6的头部端面与沉孔3的上端面平齐,且螺钉6的尺寸与沉孔3内径尺寸相匹配。[0032]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破碎齿在安装时,将本体1置于磨粉机筒体8内,且弧形面2与磨粉机筒体8内壁接触,由于弧形面2与磨粉机筒体8内壁均为弧形,贴合紧密,然后在磨粉机筒体8内,螺钉6从沉孔3中穿过并延伸至磨粉机筒体8外部,并通过螺母7与磨粉机筒体8外壁接触,拧紧紧固件,完成安装,安全性好,同时由于贴合紧密,能有效防止物料堆积在连接处,保证设备运行稳定。[0033] 实施例2[0034] 参见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上表面上的横向凹槽5;横向凹槽5与纵向凹槽4垂直交错设置。[0035] 横向凹槽5为一条或多条,多条横向凹槽5并行设置,且在本体1上表面上等间距分布。[0036] 本实施例中,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其下表面为上凹的弧形面2,本体1上表面上设置三条纵向凹槽4和三条横向凹槽5,纵向凹槽4的截面形状和横向凹槽5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三条纵向凹槽4之间等间距并行设置,且三条纵向凹槽4的轴向均沿本体1的前后方向贯穿本体1,三条横向凹槽5之间等间距并行设置,且三条横向凹槽5的轴向均沿本体1的水平方向贯穿本体1,横向凹槽5和纵向凹槽4的轴向均与沉孔3轴向垂直。沉孔3置于本体1上表面上的中心点处,且从上自下向弧形面2处延伸贯通整个本体1。[0037] 本实施例中,破碎齿在磨粉机筒体8上安装时,其安装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0038] 实施例3[0039] 参见图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纵向凹槽4为三条,三条纵向凹槽4呈Z字形置于本体1上表面上。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0040] 具体的,第一条纵向凹槽和第三条纵向凹槽并行设置,中间通过第二条纵向凹槽连接形成Z字形,第二条纵向凹槽的长度大于其余两条纵向凹槽的长度,因此进一步增大破碎齿和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破碎效率增加,破碎质量提升。[0041] 本实施例中,破碎齿在磨粉机筒体8上安装时,其安装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0042] 实施例4[0043] 参见图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磨粉机用破碎齿还包括横向凹槽5,横向凹槽5与纵向凹槽4垂直交错设置,横向凹槽5为三条,三条横向凹槽5呈Z字形置于本体1上表面上。[0044] 具体的,第一条横向凹槽和第三条横向凹槽并行设置,通过第二条横向凹槽连接形成Z字形,第二条横向凹槽的长度大于其余两条横向凹槽的长度,因此最大程度的增大破碎齿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破碎效率和破碎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升。[0045] 本实施例中,破碎齿在磨粉机筒体8上安装时,其安装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声明:
“磨粉机用破碎齿”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