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

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

650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2024-05-17 15:11:27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包括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和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所述的电机润滑油站包括电机油站冷却器(107),所述的主减速机润滑油站包括主减油站冷却器(202),所述的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包括滑履油站冷却器(3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均设置在油箱装置(1)上,所述的油箱装置(1)安装在底盘件(2)上,且电机油站冷却器(107)、主减油站冷却器(202)和滑履油站冷却器(303)均设置在底盘件(2)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装置(1)上设置温度变送器(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油站冷却器(107)对应的电机油站进出水口(108)、主减油站冷却器(202)对应的主减油站进出水口(207)、滑履油站冷却器(303)对应的滑履油站进出水口(308)均设置在底盘件(2)的同一侧且为同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油站冷却器(107)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电机油站冷却器(107)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电机油站冷却器(107)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油站冷却器(202)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主减油站冷却器(202)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主减油站冷却器(202)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履油站冷却器(303)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滑履油站冷却器(303)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滑履油站冷却器(303)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润滑油站的供油口、主减速机润滑油站的供油口、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的供油口均设置在底盘件(2)的同侧且同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润滑油站的回油口、主减速机润滑油站的回油口、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的回油口均设置在底盘件(2)的同侧且同方向。

说明书: 一种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球磨机磨尾润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背景技术[0002] 管式球磨机分为磨头和磨尾,常规配套油站需要采用低压电机润滑油站、低压主减速机润滑油站和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共三台油站来完成主机的润滑冷却工作。[0003] 一般是将低压电机润滑油站、低压主减速机润滑油站和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分别放置在管式球磨机的两端并与相关主机配套使用,由于低压电机润滑油站、低压主减速机润滑油站、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各自带有独立的底盘件,再加上这三台油站的外部管路及其配管等外部设施,导致油站整体的占地面积和空间占用都比较大,因此,油站空间资源利用率较低,另外,当主机运行出现问题时,三台油站需要多人磨前磨后进行单独检修工作和单独管理,不仅降低了检修作业效率,而且浪费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减少油站占地面积,节省人力成本。[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包括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和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所述的电机润滑油站包括电机油站冷却器,所述的主减速机润滑油站包括主减油站冷却器,所述的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包括滑履油站冷却器,所述的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均设置在油箱装置上,所述的油箱装置安装在底盘件上,且电机油站冷却器、主减油站冷却器和滑履油站冷却器均设置在底盘件的同一侧。[0006] 进一步地,所述的油箱装置上设置温度变送器。[0007]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油站冷却器对应的电机油站进出水口、主减油站冷却器对应的主减油站进出水口、滑履油站冷却器对应的滑履油站进出水口均设置在底盘件的同一侧且为同方向。[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油站冷却器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电机油站冷却器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电机油站冷却器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主减油站冷却器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主减油站冷却器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主减油站冷却器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0010] 进一步地,所述滑履油站冷却器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滑履油站冷却器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滑履油站冷却器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0011]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润滑油站的供油口、主减速机润滑油站的供油口、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的供油口均设置在底盘件的同侧且同方向。[0012]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润滑油站的回油口、主减速机润滑油站的回油口、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的回油口均设置在底盘件的同侧且同方向。[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油箱装置、底盘件将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这三种不同的独立油站集成在一起,同时工作又互不影响,该三种独立油站共用底盘件,且电机油站冷却器、主减油站冷却器和滑履油站冷却器均设置在底盘件的同一侧。因此,在满足润滑系统油站正常功能的同时,不仅结构更加紧凑,而且极大地减少了油站占地面积和润滑油站整体对空间的占用,空间利用率高,同时,也能够减少油站后期的维护和巡检工作,从而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成本。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的轴测图。[0015] 图2为图1所示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的主视图。[0016] 图3为图1所示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的俯视图。[0017]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油箱装置,2?底盘件,101?电机油站单向阀,102?电机油站油泵装置,103?电加热器,104?温度变送器,105?电机油站过滤装置,106?电机油站安全阀,107?电机油站冷却器,108?电机油站进出水口,201?主减油站过滤装置,202?主减油站冷却器,203?主减油站单向阀,204?主减油站安全阀,205?液位计,206?主减油站油泵装置,207?主减油站进出水口,301?滑履油站高压油泵装置,302?滑履油站安全阀,303?滑履油站冷却器,304?滑履油站单向阀,305?滑履油站过滤装置,306?滑履油站低压油泵装置,307?压力表,308?滑履油站进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9]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油箱装置1、底盘件2、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和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所述的电机润滑油站主要包括电机油站单向阀101、电机油站油泵装置102、电加热器103、电机油站过滤装置105、电机油站安全阀106和电机油站冷却器107。所述的主减速机润滑油站主要包括主减油站过滤装置201、主减油站冷却器202、主减油站单向阀203、主减油站安全阀204以及液位计205和主减油站油泵装置206。所述的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主要包括滑履油站高压油泵装置301、滑履油站安全阀302、滑履油站冷却器303、滑履油站单向阀304、滑履油站过滤装置305以及滑履油站低压油泵装置306和压力表307。[0020] 所述的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均设置在油箱装置1上,所述的油箱装置1安装在底盘件2上,且电机油站冷却器107、主减油站冷却器202和滑履油站冷却器303均设置在底盘件2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的油箱装置1为一个整体结构,但其内部分为三个区域、且分别对应着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从而使得三台油站分别拥有独立的油箱。在油箱装置1上设置温度变送器104,可以实现电加热器103的自动启停。[0021] 另外,所述电机油站冷却器107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电机油站冷却器107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电机油站冷却器107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当油液温度不需要冷却时,可以将旁路的阀门打开,而旁路与电机油站冷却器107之间的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关闭,即可实现油液绕过电机油站冷却器107工作。同样地,所述主减油站冷却器202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主减油站冷却器202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主减油站冷却器202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当油液温度不需要冷却时,可以将旁路的阀门打开,而旁路与主减油站冷却器202之间的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关闭,即可实现油液绕过主减油站冷却器202工作。同样地,所述滑履油站冷却器303的出口位置也设有旁路,所述旁路上下分别连接滑履油站冷却器303的油路进、出口,在所述旁路与滑履油站冷却器303之间分别设置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当油液温度不需要冷却时,可以将旁路的阀门打开,而旁路与滑履油站冷却器303之间的供油阀门和进油阀门关闭,即可实现油液绕过滑履油站冷却器303工作。

[0022] 为了使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更加方便后期的维护和巡检工作,如图1?3所示,所述的电机油站冷却器107对应的电机油站进出水口108、主减油站冷却器202对应的主减油站进出水口207、滑履油站冷却器303对应的滑履油站进出水口308均设置在底盘件2的同一侧且为同方向;所述电机润滑油站的供油口、主减速机润滑油站的供油口、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的供油口均设置在底盘件2的同侧且同方向,其中,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的供油口包括低压供油口和高压供油口;所述电机润滑油站的回油口、主减速机润滑油站的回油口、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的回油口均设置在底盘件2的同侧且同方向。为了保证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所述的电机油站油泵装置102、主减油站油泵装置206、滑履油站高压油泵装置301、滑履油站低压油泵装置306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电机油站过滤装置105的内部、主减油站过滤装置201的内部、滑履油站过滤装置305的内部分别设置两组滤芯,一组使用一组备用,可不停机实现任意切换。

[0023] 所述的电机润滑油站的运行方式是,两台电机油站油泵装置102将油液从油箱装置1中负压吸出,通过油管路送至电机油站过滤装置105,所述的电机油站过滤装置105中设置有压差发讯装置,可实现在线不停机切换。在电机油站油泵装置102供油口设置有电机油站单向阀101,防止油液回流从而起到保护电机油站油泵装置102的作用;在电机油站油泵装置102出口管路中还设置有电机油站安全阀106,保护系统及调压稳压。当油液从电机油站过滤装置105进入电机油站冷却器107后,由于电机油站冷却器107的出口位置设有旁路,当油液温度满足需求及检修冷却器时,可以不停机供油。所述主减速机润滑油站的整体运行方式及控制同电机润滑油站。[0024] 所述的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在运行时,由两台滑履油站低压油泵装置306分别从油箱装置1中负压吸油,所述的两台滑履油站低压油泵装置306一用一备,可实现不停机切换;所述滑履油站低压油泵装置306的供油管路中分别设置滑履油站单向阀304、滑履油站安全阀302,其中的滑履油站单向阀304可以防止油液回流而损伤滑履油站低压油泵装置306,滑履油站安全阀302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系统,使低压系统压力不超过限定压力。所述的滑履油站低压油泵装置306将油液泵送至滑履油站过滤装置305,当油液通过滑履油站过滤装置305送出后,其中的一部分油液送至滑履油站冷却器303出口管路,另一部分油液进入两个滑履油站高压油泵装置301的吸油口,所述的滑履油站高压油泵装置301吸入油液后,再通过高压油管路送入阀组,由所述阀组供油至主机。

[0025]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常规油站,通过油箱装置1、底盘件2将电机润滑油站、主减速机润滑油站、高低压滑履润滑油站这三种不同的油站集成在一起,每个油站独立运行,使得同一台主机所需要配套的润滑油站可以集中放置、集中管理,不仅结构紧凑,极大地减少了油站占地面积和润滑油站整体对空间的占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在后续油站的使用中也减少了巡检和检修工作,从而节省了更多的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成本等,尤其是当主机运行出现问题时,最少只需要一个作业人员即可调试,而不必投入多个作业人员在磨前磨后进行检修,有利于提高检修、巡检作业效率和油站运行的可靠性。[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管式球磨机磨尾稀油润滑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