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2),其出口端(21)被配置为穿过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11),且与所述安装板(1)连接,所述出口端(21)包括外侧板(22)和内侧板(23),所述外侧板(22)相对于所述内侧板(23)在径向上远离所述蜗壳(2)的中轴线;以及第一限位组件(3)和第二限位组件(4)中的至少之一;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设于所述外侧板(22),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被配置为在所述安装板(1)的两侧与所述安装板(1)抵接,以对所述安装板(1)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4)设于所述内侧板(23),所述第二限位组件(4)被配置为在所述安装板(1)的两侧与所述安装板(1)抵接,以对所述安装板(1)进行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包括第一限位板(31),沿所述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板(31)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游侧且与所述安装板(1)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还包括第一限位件(32),所述第一限位件(32)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游侧且与所述安装板(1)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2)被构造为块状,所述第一限位件(32)沿所述内侧板(23)至所述外侧板(22)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限位件(32)的凸起高度沿所述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逐渐降低。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3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还包括卡扣(33),所述卡扣(33)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配合孔(12),所述卡扣(33)的部分部位被配置为穿过所述配合孔(12),与所述安装板(1)的下游侧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扣(33)邻近设置,所述卡扣(33)包括连接件(331)和抵接部(332),所述连接件(331)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31)和所述抵接部(332),所述两个卡扣(33)的所述抵接部(332)被配置为共同穿过所述配合孔(12),且与所述安装板(1)的下游侧抵接,所述两个卡扣(33)的连接件(331)被配置为在所述抵接部(332)穿过所述配合孔(12)的过程中产生形变相互靠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卡扣(33)的所述抵接部(332)向远离另一卡扣(33)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332)的延伸尺寸沿所述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内侧板(23)的第二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件(42),沿所述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41)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游侧且与所述安装板(1)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42)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游侧且与所述安装板(1)抵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42)被构造为条状,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出口端(21)的端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42)沿所述外侧板(22)至所述内侧板(23)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凸起高度沿所述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先升高后降低。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2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24)和右侧板(25),所述左侧板(24)和右侧板(25)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板(1)连接的连接部(26)。
13.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允许所述蜗壳(2)的出口端(21)穿过的安装孔(11)。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机组件。
说明书: 风机、风机组件及空调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风机组件及空调。背景技术[0002] 风管机内机的主要元器件是换热器和风机部件,换热器的作用是与环境进行换热,而风机部件就是将换热的气流输送到外界,进而调节房间的温度,所以风机部件是风管机内机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一些相关技术中,风机部件包括风机安装板、蜗壳、风叶、电机等,蜗壳采用螺钉与风机板固定,风机安装板采用厚实的大平板形式。虽然风机安装板采用厚实的结构能加强电机振动的稳定性,但是带来的缺陷是重量、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符合减材节能的发展趋势。为符合风机安装板轻量化的设计,材料的厚度需进一步的减薄,带来的问题就是容易变形,蜗壳一般都是采用注塑材料制作而成,空腔式的蜗壳无法做更多的筋条加强,所以蜗壳自然状态下也容易变形,而风机部件是风管机的核心元器件,务必保证其运动的平稳性。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风机、风机组件及空调,用于缓解容易变形的问题。[000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风机,其包括:[0005] 蜗壳,其出口端被配置为穿过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且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出口端包括外侧板和内侧板,所述外侧板相对于所述内侧板在径向上远离所述蜗壳的中轴线;以及
[0006] 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中的至少之一;其中,[0007]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外侧板,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与所述安装板抵接,以对所述安装板进行限位;[0008]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内侧板,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与所述安装板抵接,以对所述安装板进行限位。[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沿所述出口端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一限位板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游侧且与所述安装板抵接。[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游侧且与所述安装板抵接。[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被构造为块状,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内侧板至所述外侧板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凸起高度沿所述出口端的出风方向逐渐降低。[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配合孔,所述卡扣的部分部位被配置为穿过所述配合孔,与所述安装板的下游侧抵接。[00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扣邻近设置,所述卡扣包括连接件和抵接部,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抵接部,所述两个卡扣的所述抵接部被配置为共同穿过所述配合孔,且与所述安装板的下游侧抵接,所述两个卡扣的连接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抵接部穿过所述配合孔的过程中产生形变相互靠拢。[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卡扣的所述抵接部向远离另一卡扣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的延伸尺寸沿所述出口端的出风方向逐渐减小。[00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内侧板的第二限位板和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出口端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二限位板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游侧且与所述安装板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游侧且与所述安装板抵接。[001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被构造为条状,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出口端的端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0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外侧板至所述内侧板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凸起高度沿所述出口端的出风方向先升高后降低。[001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口端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连接部。[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其包括安装板和上述的风机,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允许所述蜗壳的出口端穿过的安装孔。[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风机组件。[0022]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于蜗壳的出口端的外侧板和内侧板上,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均能够在安装板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与安装板进行抵接,第一限位组件和/或第二限位组件对安装板进行限位,能够缓解安装板在安装孔处容易变形的问题,适用于轻量化的安装板,能够加强对运动部件的变形控制,避免带来振动异常等问题。附图说明[002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5]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6]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7]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主视示意图;[0028]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限位件的示意图;[0029]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0]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卡扣的示意图;[0031]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主视示意图;[0032]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卡扣与配合孔的配合示意图;[0033]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4]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5]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限位件的示意图。[0036] 附图中标号说明如下:[0037] 1?安装板;11?安装孔;12?配合孔;[0038] 2?蜗壳;21?出口端;22?外侧板;23?内侧板;24?左侧板;25?右侧板;26连接部;[0039] 3?第一限位组件;31?第一限位板;32?第一限位件;33?卡扣;331?连接件;332?抵接部;[0040] 4?第二限位组件;41?第二限位板;42?第二限位件;[0041] 5?风叶;[0042] 6?电机。[0043]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0044]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0045]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0046]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0047]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0048]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0049] 图1至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风机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50]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包括蜗壳2,蜗壳2的出口端21被配置为穿过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11,且与安装板1连接,出口端21包括外侧板22和内侧板23,外侧板22相对于内侧板23在径向上远离蜗壳2的中轴线。[0051] 风机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3和第二限位组件4中的至少之一。[0052] 第一限位组件3设于外侧板22,第一限位组件3被配置为在安装板1的两侧与安装板1进行抵接,以对安装板1进行限位。此处的“两侧”是指沿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安装板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005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3设于蜗壳2的出口端21的外侧板22上,第一限位组件3在安装板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与安装板1进行抵接,以对安装板1进行限位,能够缓解安装板1在安装孔11处容易变形的问题,适用于轻量化的安装板1,能够加强对运动部件的变形控制,避免带来振动异常等问题。[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1上不限于设置一个安装孔11,可以设置两个安装孔11,或两个以上的安装孔11,每个安装孔11对应安装一蜗壳2。[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口端2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24和右侧板25,左侧板24和右侧板25上设有用于与安装板1连接的连接部26。[0056]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外侧板22位于内侧板23的上方。出口端21还包括设于外侧板22和内侧板23之间的左侧板24和右侧板25,外侧板22、内侧板23、左侧板24和右侧板25共同围成蜗壳2的出口端21。可选地,左侧板24和右侧板25对称设置。[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板22相对于内侧板23伸出安装孔11的面积大。[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蜗壳2的左侧板24和右侧板25上的连接部26分别通过螺栓、螺钉、销轴或卡扣等连接件与安装板1连接固定。[005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3在安装板1的两侧与安装板1进行抵接,此处的“两侧”是指:沿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安装板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0060]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3具体是与安装孔11的上边框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抵接。[0061] 由于安装孔11的上边框较窄,通过第一限位组件3与安装孔11的上边框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抵接,能够较好的固定限位安装板1和蜗壳2,缓解安装板1容易变形的问题,且能够提高安装板1与蜗壳2的相对稳定性,缓解相互振动碰撞产生的噪音。[0062]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3包括第一限位板31,沿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第一限位板31被配置为设于安装板1的上游侧且与安装板1抵接。[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3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出口端21的端面的长度方向一致,能够尽可能的与安装板1大面积抵接,使安装板1与蜗壳2相对运动的概率降低,缓解安装板1容易变形的问题。[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31的上游侧还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连接蜗壳2和第一限位板31,多个加强筋沿出口端21的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提高蜗壳2的强度。[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3还包括第一限位件32,第一限位件32设置在外侧板22上,第一限位件32被配置为设于安装板1的下游侧且与安装板1抵接。[0066] 第一限位件32与第一限位板31配合夹住安装板1,可以有效缓解安装板1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0067] 参考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2被构造为块状,第一限位件32沿内侧板23至外侧板22的方向凸起,且第一限位件32的凸起高度沿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逐渐降低。[0068] 第一限位件32背离外侧板22的一侧呈斜坡状,第一限位件32的凸起高度沿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逐渐降低,该斜坡状结构有利于安装板1从远离蜗壳2的出口端21的一侧向出口端21靠近,将出口端21穿过安装孔11,实现蜗壳2的外侧板22与安装板1的安装导向,且安装板1位于第一限位板31与第一限位件32之间,第一限位件32为斜坡状结构,能够增大第一限位件32与安装板1的抵接面积,提高蜗壳2的第一限位板31与安装板1的贴合度,避免蜗壳
2和安装板1相互振动碰撞产生噪音。
[0069] 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2的上游侧的凸起高度高于安装板1的安装孔11的边框,第一限位件32的上游侧卡住安装孔11的边框的外缘。[0070] 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32被构造为半包围型斜坡限位结构,半包围型斜坡的开口方向与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一致。斜坡结构作为一个导向,方便蜗壳2与安装板1的装配导向,并且斜坡的沿出口端21出风方向的上游端是高位,能够有效卡在安装板1的配合位置。安装板1的配合位置是安装孔11的边框,斜坡的上游端会扣住安装板1的边框的外缘,有效缓解安装板1的变形问题。斜坡的沿出口端21出风方向的上游端是高位,能够增大与安装板1的贴合面积,避免蜗壳2和安装板1相互振动碰撞产生噪音。
[007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3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限位件32。[0072] 第一限位板3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出口端21的端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0073] 多个第一限位件32的排布方向与出口端21的端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多个第一限位板31与第一限位板31配合,能够增加与安装板1的贴合面积,提高安装板1和蜗壳2的稳定性,有效缓解安装板1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0074] 参考图5、图7和图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3还包括卡扣33,卡扣33设于第一限位板31,安装板1上设有配合孔12,卡扣33的部分部位被配置为穿过配合孔12,与安装板1的下游侧抵接。[0075] 通过卡扣33穿过配合孔12,与安装板1的下游侧抵接,卡扣33配合第一限位板31夹住安装板1,能够加强蜗壳2与安装板1的限位,缓解安装板1容易变形的问题。[0076] 参考图6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扣33邻近设置,卡扣33包括连接件331和抵接部332,连接件331连接第一限位板31和抵接部332,两个卡扣33的抵接部332被配置为共同穿过配合孔12,且与安装板1的下游侧抵接,两个卡扣33的连接件331被配置为在抵接部332穿过配合孔12的过程中产生形变相互靠拢。两个卡扣33的连接件331被配置为在抵接部332穿过配合孔12后,恢复形变。[0077] 第一限位组件3的卡扣33采用双扣形变式限位,能够进一步加强蜗壳2与安装板1的限位,缓解安装板1容易变形的问题。[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卡扣33对称设置。[0079] 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卡扣33的抵接部332向远离另一卡扣33的方向延伸,抵接部332的延伸尺寸沿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逐渐减小。[00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33采用反向双扣作为有效限位。安装板1的配合位置设有配合孔12,当两个卡扣33的抵接部332共同穿过配合孔12的过程中,两个卡扣33的连接件331产生形变相互靠拢,抵接部332的倾斜面结构用于对抵接部332穿过配合孔12进行导向,便于抵接部332穿过配合孔12,当两个卡扣33的抵接部332完全穿过配合孔12后,两个卡扣33的连接件331的形变恢复正常,两个卡扣33的抵接部332与安装板1的下游侧抵接,第一限位板31与安装板1的上游侧抵接,完成蜗壳2与安装板1的限位固定。[0081] 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4设于内侧板23,第二限位组件4被配置为设于安装板1的两侧且与安装板1进行抵接,以对安装板1进行限位。此处的“两侧”是指安装板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0082] 蜗壳2在外侧板22处通过第一限位组件3进行限位,在内侧板23处通过第二限位组件4进行限位,能够提高蜗壳2与安装板1的限位固定效果,减缓蜗壳2与安装板1的振动碰撞,降低噪音,缓解安装板1的变形问题。[0083] 参考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4包括设于内侧板23的第二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件42,沿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第二限位板41被配置为设于安装板1的上游侧且与安装板1抵接,第二限位件42被配置为设于安装板1的下游侧且与安装板1抵接。[0084] 第二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件42配合夹紧安装板1,有利于蜗壳2与安装板1的限位固定,减缓蜗壳2与安装板1的振动碰撞,降低噪音,缓解安装板1的变形问题。[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板4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出口端21的端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0086] 参考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42被构造为条状,第二限位件4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出口端21的端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0087] 第二限位件42被构造为条状,第二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件42配合夹紧安装板1,能够增大与安装板1的贴合面积,提高蜗壳2与安装板1的限位固定效果,减缓蜗壳2与安装板1的振动碰撞,降低噪音,缓解安装板1的变形问题。[0088] 参考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42沿外侧板22至内侧板23的方向凸起,第二限位件42的凸起高度沿出口端21的出风方向先升高后降低。[008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42的截面呈三角形。[0090] 第二限位件42采用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凸起限位结构,一整条限位结构有利于提高蜗壳的强度一体性,而且三角凸起也起到安装导向作用,方便蜗壳2的内侧板23的装配。[0091]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还包括设于第二限位板41上的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还连接蜗壳2,以提高蜗壳2的结构强度。[0092] 在一些实施例中,蜗壳2与安装板1的安装过程为:[0093] 先将蜗壳1的出口端21的外侧板22伸入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11内,且将安装孔11的对应边框设于第一限位板31和第一限位件32之间,或者,将第一限位板31上的卡扣33的部分部位穿过安装孔11的对应边框上的配合孔12,实现对蜗壳1的外侧板22与安装板1的连接限位。[0094] 再将蜗壳1的出口端21的内侧板21伸入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11内,由于第二限位件42为条状,且截面呈三角形,能够对安装板1与蜗壳1的内侧板23的组装进行导向,且安装完成后,第二限位件42的三角形截面结构能够防止蜗壳2与安装板1的脱离。
[0095] 由于安装板1的下边沿是平面造型,所以在蜗壳2的内侧板23设置一长条凸起限位,能够有效控制安装板1的下边沿的变形,并且将安装板1的下边沿卡在三角凸起的上游侧,能够具有防止安装板1的下边沿脱出的作用。[0096] 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还包括风叶5,风叶5设于蜗壳2内。蜗壳2的作用是将风叶5产生的气流引向蜗壳2的出口端21,且通过出口端21排出。[0097] 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还包括电机6,电机6设于安装板1,电机6驱动连接于风叶5,以提供驱动风叶5转动的动力。[0098] 参考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的安装板1上设有两个安装孔11,每个安装孔11对应安装一蜗壳2,电机6设于两个安装孔11之间,且电机6驱动连接于两侧的蜗壳2内的风叶5。
[0099] 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其包括安装板1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风机。安装板1上设有允许蜗壳2的出口端21穿过的安装孔11。[0100] 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风机组件。[0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风管机。[0102]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在没有明确否定或冲突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有益地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结合。[0103]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声明:
“风机、风机组件及空调”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