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风机组件及多联机系统

风机组件及多联机系统

962   编辑:管理员   来源: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2024-03-12 16:47:59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本体;

风罩,围设在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侧,以在所述风罩内形成风道;

至少一个导风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将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风段及第二风段,所述第一风段靠近所述风机本体,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罩上,以将所述风道开启或关闭;

其中,在所述风机本体未转动出风时,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将所述风道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与所述风机本体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具有大于零度的最小开度角;

所述风罩包括回折部,所述回折部位于所述第二风段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风段远离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端部,所述回折部向所述第二风段的底部延伸;

其中,H为所述第二风段远离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的一端的高度,L为所述第二风段的长度,U0为所述风机组件所处区域的最大风速的数值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包括:转动轴,设置在所述风道的内壁上,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方向垂直;

导风板,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时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以将所述风道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在所述第一风段处设置有弯折部,所述第一风段与所述风机本体相连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风段与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相连的一端之间90度折弯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其中,P0为所述风机本体的最大静压,δ为所述导风板的厚度,ρ为所述导风板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上板与导风下板,所述导风上板与所述导风下板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两侧,且所述导风上板与所述导风下板在同一平面,所述导风下板的质量大于所述导风上板的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风罩上,并位于所述第二风段内,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将所述风道关闭时,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搭设在所述至少一个限位装置上,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与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具有所述最小开度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防震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上或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与所述风罩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部依次首尾相邻设置,在多个所述导风部将所述风道关闭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导风部在垂直于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无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还包括: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定位装置沿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向外凸出,以使所述导风板在转动时的夹角小于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风部与所述风机本体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的最大开度角为90度。

11.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

说明书: 风机组件及多联机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及一种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0002] 多联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部分多联机的使用过程中,低温工况下仍有制冷需求,当环境温度低换热温差大时,多联机中的外机会出现风量过大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室

外换热器高压侧压力较低而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增大维修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客户的使用

体验。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0004]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0005]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0006]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本体;风罩,围设在风机本体的出风口侧,以在风罩内形成风道;至少一个导风部,设置在风道内,至少一个导风部将风道

分隔为第一风段及第二风段,第一风段靠近风机本体,至少一个导风部可转动地设置在风

罩上,以将风道开启或关闭;其中,在风机本体未转动出风时,至少一个导风部将风道关闭,

至少一个导风部与风机本体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具有大于零度的最小开度角。

[0007] 本发明提供的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本体、风罩和导风部,其中,风罩与风机本体出风口一侧相连接,风罩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口,风机本体通过风罩与外部连通,使得风罩内形成

供风机本体吹送出气流的风道,通过在风罩的通风口一侧装配导风部,导风部将风道分隔

为第一风段及第二风段,在风机本体工作时,风机本体产生的气体经由出风口侧进入到风

道内,并通过风道引流至导风部处,由于设置导风部可以将气流进行有效阻挡,实现根据外

机风量自适应调节的目的,保证风机组件可以实现超小风量调节,同时风罩和导风部可以

防止室外的冷空气流入风机本体内,防止风机本体出现冻结的情况,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

命。

[0008] 进一步地,导风部与风机本体之间的开度角为沿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在两者之间的风量变化时,开度角会随之增大或减小,以使得导风部可转动地将风道进

行开启或关闭;限定两者之间的最小开度角为大于零度,即在导风部将风道关闭时,导风部

并非完全遮挡出风方向,即导风部与风机本体之间形成的最小开度角使得导风部与风机本

体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设置间隙而防止导风部与风机本体之间出现卡死的情况,使得导风

部能够稳定地开启或关闭风道,减少风机本体的故障率。

[0009] 具体地,当第一风段的气压相对第二风段的气压较大时,导风部开启风道而供气流排至室外,当第一风段的气压相对第二风段的气压较小时,导风部关闭风道,保证第一风

段内不易进风受损。

[0010]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风机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001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导风部包括:转动轴,设置在风道的内壁上,转动轴的轴线与风机本体的出风方向垂直;导风板,与转动轴相连接,转动轴转动时

带动导风板转动,以将风道开启或关闭。

[0012]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部包括转动轴及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导风板,导风板可在转动轴上转动,以实现导风板将风道开启或关闭的效果;当第一风段的气压大于第二风段的

气压与导风板的重力之和时,气压克服导风板的重力而推动导风板,使得导风板以转动轴

为轴心朝向远离风机本体的一侧转动,进而开启风道,当第一风段的气压小于第二风段的

气压加上导风板的重力时,导风板在重力作用下转动复位,进而关闭风道,一方面实现根据

风机本体的风量对开度角进行自适应调节的目的,另一方面防止外界气流进入风机本体而

对风机本体造成损坏,降低风机本体的维修率,同时通过导风板控制排风量,防止出现风机

本体风量过大的情况发生。

[0013]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罩在第一风段处设置有弯折部,第一风段与风机本体相连的一端和第一风段与至少一个导风部相连的一端之间90度折弯角。

[0014]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风罩内设置弯折部,以使得第一风段的两端之间具有90度折弯角,一方面风机本体排出的气流在遇到风罩的弯折部时会消耗掉部分势能,减少到达风

罩排风口一侧的排风量,进一步降低风量;另一方面,弯折的风道也可以使得外界的气体不

易吹入至风机本体,减少风机本体的故障率。

[001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风板的一端与转动轴相连接,导风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其中,P0为风机本体的最大静压,δ为导风板的厚度,ρ为导风板的密

度,g为重力加速度。

[0016]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θ=90°时,静压达到最大值,则Sinθ*G=Ps=P0*S,等同于P0=G/S=ρgδ,即需要满足公式 为了保证导风板在受到风的静压时能够正常开启风

道,需要挑选适宜厚度以及密度的导风板,根据推导出的公式 可知,系统允许的最

大静压P0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P0为小于等于100Pa),重力加速度同样为定值,即公式右侧

为定值,根据不同风机本体的使用需求,按照固定比例挑选适宜厚度和密度的导风板,使得

导风板能够在受到静压时稳定的开启风道。

[0017] 具体地,在导风板受到来自风机本体的静压被向上顶起时,压力与重力平衡,即,Sinθ×G=Ps,其中θ为导风板与重力之间的夹角,G为导风板的重力,Ps为导风板受到得到

压力;由于θ最大取值为90°,当θ=90°时,G=Ps=P0×S,其中P0为风机本体的最大静压,S为

导风板受压面积;推导得出P0=G/S=ρgδ,即在θ=90°时,可以得出 由此得出在θ

小于90°时, 以便于选取导风板的厚度和/或密度。

[0018]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风板包括导风上板与导风下板,导风上板与导风下板分别位于转动轴的两侧,且导风上板与导风下板在同一平面,导风下板的质量大于

导风上板的质量。

[0019]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上板与导风下板分别位于转动轴的两侧,且导风上板与导风下板之间相对静止,以使得两者仅能在转动轴的两侧转动,且由于导风下板的质量大于

导风上板的质量,当风机本体未产生气流时,在导风下板的重力作用下,导风下板自由下垂

并关闭风道,在导风上板的重力作用下,导风下板和导风上板均有相对转动轴转动的趋势,

有效防止导风下板与风机本体严密接触造成导风下板与风机本体出现卡死的情况,有效防

止外界冷空气传入至风机本体内,当导风下板受到第一风段一侧的气压时,导风下板和导

风上板相对转动轴转动,导风下板开启风道,通过设置长度长于导风上板的导风下板,即可

实现导风下板的质量高于导风上板,或设置导风下板的厚度厚于导风上板,同样实现导风

下板的质量高于导风上板。

[00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装置,设置在风罩上,并位于第二风段内,至少一个导风部将风道关闭时,至少一个导风部搭设在至少一个

限位装置上,以使至少一个导风部与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具有最小开度角。

[0021]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使得导风部与风机本体之间保持一个最小开度角,即导风部与风机本体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设置间隙而防止导风部与风机本体之间

出现卡死的情况,使得导风部能够稳定地开启或关闭风道,减少风机本体的故障率。

[0022]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 其中,H为第二风段远离至少一个导风部的一端的高度,L为第二风段的长度,U0为风机组件所处区域的最大风速。

[0023]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防止外界气流通过导风部与风机本体之间的间隙进入风罩内,需要对第二风段远离至少一个导风部的高度或第二风段的长度进行控制,即通过公式

可知,U0为风机组件所处区域的最大风速,所以为了防止气流进入导风部,则需要

增大第二风段的长度或者减少第二风段距离导风部的高度。

[002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罩包括回折部,回折部位于第二风段的顶部,且位于第二风段远离至少一个导风部端部,回折部向第二风段的底部延伸。

[0025]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大的增长第二风段的长度容易导致风机组件的体积较大,进而占据较大的工作面积,所以在确定第二风段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第二风段距离

导风部的高度即可防止外界气流进入风罩,在不减少导风部数量以及形状的前提下,通过

设置回折部有效降低了第二风段距离导风部的高度。

[0026]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组件还包括:防震垫,设置在至少一个导风部上或设置在至少一个导风部与风罩之间。

[0027]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导风部即将与风罩产生接触时,由于在导风部上或导风部与风罩之间设置防震垫,防震垫对导风部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防震垫的质地较软,导风部转

动时不易产生噪音。

[0028]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导风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风部依次首尾相邻设置,在多个导风部将风道关闭时,任意相邻两个导风部在垂直于风机本体的出

风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无间隙。

[0029]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导风部,而高效地实现对风机本体风量的控制度,防止风量过大而对风机本体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导风部的数量为多个,则单个导风部的体

积较小,不仅便于加工,更方便进行维修和更换。

[0030] 可以想到地,将任意相邻两个导风部在垂直于风机本体的出风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无间隙,可以使得任意相邻两个导风部之间不易漏风,可以保证挡风的效果。

[003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导风部还包括:定位装置,设置在转动轴上,定位装置沿转动轴的表面向外凸出,以使导风板在转动时的夹角小于90度。

[0032]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确保导风部与风机本体之间的开度角时,可以使得导风部内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沿转动轴的表面向外凸出,导风部在转动轴上旋转时,由于定位装

置外凸于转动轴,因此定位装置可起到对导风部的转动行程进行控制的效果,以实现对开

度角的控制。

[0033] 当导风板转动的角度大于90度时,导风板难以对风机本体起到控制风量的作用,同时不利于导向板转动复位,增加系统故障率。

[003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导风部与风机本体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的最大开度角为90度。

[0035]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导风部与风机本体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最大开度角大于90度时,导风部难以对风机本体起到控制风量的作用,同时不利于导向部转动复位,增加系统故

障率。

[0036]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风机组件,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多联机系统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

风机组件的全部效益。

[0037]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0038]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9]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0040] 图2示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0041]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0042]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0043]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0044]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的一个受力分析示意图;[0045]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的又一个受力分析示意图。[0046]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0047] 10风机组件,102风机本体,104风罩,1042回折部,106导风部,1062转动轴,1064导风板,1066导风上板,1068导风下板,12第一风段,14第二风段,16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0048]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

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9]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

体实施例的限制。

[0050]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风机组件及多联机系统。[005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10,包括:风机本体102;风罩104,围设在风机本体102的出风口侧,以在风罩104内形成风道;至少一个导风部106,设置在风道内,至少一个导风

部106将风道分隔为第一风段12及第二风段14,第一风段12靠近风机本体102,至少一个导

风部106可转动地设置在风罩104上,以将风道开启或关闭;其中,在风机本体102未转动出

风时,至少一个导风部106将风道关闭,至少一个导风部106与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具有大

于零度的最小开度角。

[005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多联机系统包括多个风机组件10,风机组件10包括风机本体102、风罩104和导风部106,其中,风罩104与风机本体102出风口一

侧相连接,风罩104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口,风机本体102通过风罩104与外部连通,使得风罩

104内形成供风机本体102吹送出气流的风道,通过在风罩104的通风口一侧装配导风部106

而供风机本体102将气流排至室外,导风部106将风道分隔为第一风段12及第二风段14,在

风机本体102工作时,风机本体102产生的气体经由出风口侧进入到风道内,并通过风道引

流至导风部106处,由于设置导风部106可以将气流进行有效阻挡,实现根据外机风量自适

应调节的目的,保证风机组件10可以实现超小风量调节;同时风罩104和导风部106可以防

止室外的冷空气流入风机本体102内,防止风机本体102出现冻结的情况,保证了产品的使

用寿命。

[0053]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之间的开度角α为沿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在两者之间的风量变化时,开度角会随之增大或减小,以使得导

风部106可转动地将风道进行开启或关闭;具体地,在风量变大时,风会将导风部106向上抬

起,以使得开度角α逐渐增大;在风量变小时,重力会使得导风部106向下落下,以使得开度

角α逐渐增小;限定两者之间的开度角的值最小为大于零度,即在导风部106将风道关闭时,

导风部106并非完全遮挡出风方向,即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之间形成的最小开度角使

得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设置间隙而防止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

之间出现卡死的情况,使得导风部106能够稳定地开启或关闭风道,减少风机本体102的故

障率。

[0054] 具体地,当第一风段12的气压相对第二风段14的气压较大时,导风部106开启风道而供气流排至室外,当第一风段12的气压相对第二风段的气压较小时,导风部106关闭风

道,保证第一风段12内不易进风受损。

[0055]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实施例包括六个导风部106,通过设置六个导风部106,而高效地实现对风机本体102风量的控制度,防止风量过大而对风

机本体102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导风部106的数量为多个,则单个导风部106的体积较小,不

仅便于加工,更方便进行维修和更换,进一步地,将任意相邻两个导风部106在垂直于风机

本体102的出风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无间隙,可以使得任意相邻两个导风部106之间不易

漏风,可以保证挡风的效果。

[0056] 其中每个导风部106包括:转动轴1062,设置在风道的内壁上,转动轴1062的轴线与风机本体102的出风方向垂直;导风板1064,与转动轴1062相连接,转动轴1062转动时带

动导风板1064转动,以将风道开启或关闭。

[0057] 在该实施例中,导风部106包括转动轴1062及设置在转动轴1062上的导风板1064,导风板1064可在转动轴1062上转动,以实现导风板1064将风道开启或关闭的效果;当第一

风段12的气压大于第二风段14的气压与导风板1064的重力之和时,气压克服导风板1064的

重力而推动导风板1064,使得导风板1064以转动轴1062为轴心朝向远离风机本体102的一

侧转动,进而开启风道,当第一风段12的气压小于第二风段14的气压加上导风板1064的重

力时,导风板1064在重力作用下转动复位,进而关闭风道,一方面实现根据风机本体102的

风量对开度角进行自适应调节的目的,另一方面防止外界低温气流进入风机本体102而对

风机本体102造成损坏,降低风机本体102的维修率,同时通过导风板1064控制排风量,防止

出现风量过大的情况。

[0058]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风罩104在第一风段12处设置有弯折部,第一风段12与风机本体102相连的一端和第一风段12与至少一个导风部106相连的一端之间

90度折弯角。

[0059] 在该实施例中,将风罩104内设置弯折部,以使得第一风段12的两端之间具有90度折弯角,一方面风机本体102排出的气流在遇到风罩104本体的弯折部时会消耗掉部分势

能,减少到达风罩104排风口一侧的排风量,进一步降低风量;另一方面,弯折的风道也可以

使得外界的气体不易吹入至风机本体102,减少风机本体102的故障率。

[0060]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优选地,导风板1064的一端与转动轴1062相连接,导风板106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具体地,在导风板1064受到来自风机本体102的静压被

向上顶起时,压力与重力平衡,即,Sinθ×G=Ps,其中θ为导风板1064与重力之间的夹角(即

开度角),G为导风板1064的重力,Ps为导风板1064受到得到压力;由于θ最大取值为90°,当θ

=90°时,G=Ps=P0×S,其中P0为风机本体102的最大静压,S为导风板1064受压面积;推导

得出P0=G/S=ρgδ,即在θ=90°时,可以得出 由此得出在θ小于90°时,

以便于选取导风板1064的厚度和/或密度为了保证导风板1064在受到风的静压时能够正常

开启风道,需要挑选适宜厚度以及密度的导风板1064。

[0061]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 其中,H为第二风段远离至少一个导风部的一端的高度,L为第二风段的长度,U0为风机组件所处区域的最大风速。

[0062]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为了防止外界气流沿第二风段14中倾斜设置的虚线的下方吹向导风板1064,结合图6,通过公式 设置风罩104位于第二风段14

处的长度和高度,其中,图2中的H为第二风段14远离至少一个导风部106的一端的高度,L为

第二风段14的长度,U0为风机组件10所处区域的最大风速。

[0063]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外界气流通过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接触的间隙进入风罩104内,需要对第二风段14远离至少一个导风部106的高度或第二风段14的长度进行控

制,即通过公式 可知,U0为风机组件10所处区域的最大风速,所以为了保证气流进

入风罩104,则需要增大第二风段14的长度或者减少第二风段14距离导风部106的高度。

[0064]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风罩104包括回折部1042,回折部1042位于第二风段14的顶部,且位于第二风段14远离至少一个导风部106端部,回折部1042向第二风段14的底部

延伸。

[0065] 在该实施例中,过大的增长第二风段14的长度容易导致风机组件10的体积较大,进而占据较大的工作面积,所以在确定第二风段14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第二风段

14距离导风部106的高度即可防止外界气流进入导风部106,在不减少导风部106数量以及

形状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回折部1042有效降低了第二风段14距离导风部106的高度。

[0066]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方面的导风板1064,导风板1064包括导风上板1066与导风下板1068,导风上板1066与导风下板1068分别位于转动轴1062的两

侧,且导风上板1066与导风下板1068在同一平面,导风下板1068的质量大于导风上板1066

的质量。

[0067]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7可知,导风上板1066的重力为G2,导风下板1068的重力为G1,导风上板1066与导风下板1068分别位于转动轴1062的两侧,且导风上板1066与导风下

板1068之间相对静止,以使得两者仅能在转动轴1062的两侧转动且由于导风下板1068的质

量大于导风上板1066的质量,当风机本体102未产生气流时,在导风下板1068的重力作用

下,导风下板1068自由下垂并关闭风道,在导风上板1066的重力作用下,导风下板1068和导

风上板1066均有相对转动轴1062转动的趋势,有效防止导风下板1068与风机本体102严密

接触造成导风下板1068与风机本体102出现卡死的情况,防止外界冷空气传入至风机本体

102内,当导风下板1068受到第一风段12一侧的气压时,导风下板1068和导风上板1066相对

转动轴1062转动,导风下板1068开启风道,通过设置长度长于导风上板1066的导风下板

1068,即可实现导风下板1068的质量高于导风上板1066,或设置导风下板1068的厚度厚于

导风上板1066,同样实现导风下板1068的质量高于导风上板1066。

[0068]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风机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装置16,设置在风罩104上,并位于第二风段14内,至少一个导风部106将风道关闭时,至少一

个导风部106搭设在至少一个限位装置16上,以使至少一个导风部106与垂直于出风方向之

间具有最小开度角。

[0069]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装置16,使得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之间保持一个最小开度角,即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设置间隙而防止导风部106

与风机本体102之间出现卡死的情况发生,使得导风部106能够稳定地开启或关闭风道,减

少风机本体102的故障率。

[0070]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风机组件10还包括:防震垫,设置在至少一个导风部106上或设置在至少一个导风部106与风罩104之间。

[0071] 在实施例中,当导风部106即将与风罩104产生接触时,由于在导风部106上或导风部106与风罩104之间设置防震垫,防震垫对导风部106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防震垫的质地

较软,导风部106转动时不易产生噪音。

[0072]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导风部106还包括:定位装置,设置在转动轴1062上,定位装置沿转动轴1062的表面向外凸出,以使导风板1064在转动时的夹角小于90

度。

[0073] 在该实施例中,在确保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之间的开度角时,可以使得导风部106内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沿转动轴1062的表面向外凸出,导风部106在转动轴1062

上旋转时,由于定位装置外凸于转动轴1062,因此定位装置可起到对导风部106的转动行程

进行控制的效果,以实现对开度角的控制,当导风板1064转动的角度大于90度时,导风板

1064难以对风机本体102起到控制风量的作用,同时不利于导向板转动复位,增加系统故障

率。

[0074]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导风部106与垂直于出风方向之间的最大开度角为90度。

[0075] 在该实施例中,当导风部106与风机本体102的出风方向之间最大开度角大于90度时,导风部106难以对风机本体102起到控制风量的作用,同时不利于导向部转动复位,增加

系统故障率。

[0076]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风机组件,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多联机系统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

风机组件的全部效益。

[007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7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

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

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

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风机组件及多联机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2024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