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锤头
制砂机,包括装置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2)包括位于其顶端的制砂机(1)和位于其内部的滤尘装置(7),所述装置本体(12)的内部底板上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集尘槽(9)和集尘箱(8),所述集尘箱(8)为凹型结构,所述装置本体(12)内表壁上嵌设安装有弧形轨(4),所述弧形轨(4)的底端通过支架固定有贯穿装置本体(12)内表壁并延伸至装置本体(12)内部的转杆(11),弧形轨(4)内滑动连接有转动支架(6),所述转动支架(6)为L型结构,所述转杆(11)与滤尘装置(7)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架(6)的一端与滤尘装置(7)的另一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滤尘装置(7)包括滤尘箱(71),所述滤尘箱(71)的底端设置有滤尘网(72)和限位座(73),所述限位座(73)内转动连接有振动杆(74),所述限位座(73)的内表壁上焊接有凸块(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锤头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5)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块(75)呈弧形分布在限位座(73)上,且相邻的两个凸块(75)之间的夹角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锤头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砂机(1)内转动连接有转子(3),所述转子(3)上转动连接有锤头(2),所述锤头(2)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锤头(2)呈环绕型分布在转子(3)上,且相邻的两个锤头(2)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锤头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2)一侧壁上导通设置有吸尘罩(5),所述吸尘罩(5)通过软管与集尘箱(8)导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锤头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槽(9)的一侧壁上焊接有延伸至装置本体(12)外的卸料板(10)。
说明书: 一种锤头制砂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锤头制砂机。背景技术[0002] 锤式制砂机主要是靠冲击能来完成破碎物料作业的。锤式
破碎机工作时,电机带动转子作高速旋转,物料均匀的进入破碎机腔中,高速回转的锤头冲击、剪切撕裂物料致物
料被破碎,同时,物料自身的重力作用使物料从高速旋转的锤头冲向架体内挡板、筛条,在
转子下部,设有筛板、粉碎物料中小于筛孔尺寸的粒级通过筛板排出,大于筛孔尺寸的物
料阻留在筛板上继续受到锤子的打击和研磨,直到破碎至所需出料粒度最后通过筛板排出
机外。
[0003] 现有的大部分一种锤头制砂机在进行工作时,对石料和石粉没有很好的筛选,使得石料中掺杂的石粉过多,降低了石料的质量,且在碎石工作时噪音大灰尘多,没有进行很
好的降噪除尘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锤头制砂机的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锤头制砂机,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位于其顶端的制砂机和位于其内部的滤尘装置,所述装置本体的
内部底板上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集尘槽和集尘箱,所述集尘箱为凹型结构,所述装置本体
内表壁上嵌设安装有弧形轨,所述弧形轨的底端通过支架固定有贯穿装置本体内表壁并延
伸至装置本体内部的转杆,弧形轨内滑动连接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为L型结构,所述
转杆与滤尘装置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与滤尘装置的另一侧壁转动连
接;
[0006] 所述滤尘装置包括滤尘箱,所述滤尘箱的底端设置有滤尘网和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转动连接有振动杆,所述限位座的内表壁上焊接有凸块。
[0007] 优选的,所述凸块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块呈弧形分布在限位座上,且相邻的两个凸块之间的夹角相等。
[0008] 优选的,所述制砂机内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上转动连接有锤头,所述锤头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锤头呈环绕型分布在转子上,且相邻的两个锤头之间的间距相
等。
[0009]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壁上导通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通过软管与集尘箱导通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集尘槽的一侧壁上焊接有延伸至装置本体外的卸料板。[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2] 1、本实用新型中,该一种锤头制砂机,通过滤尘装置的设计,在振动杆和凸块的作用下,振动杆不断敲击凸块,使得滤尘装置产生振动,对碎石和石粉进行筛选,提高了该装
置的工作效率。
[0013] 2、本实用新型中,该一种锤头制砂机,通过集尘箱的设计,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对吸尘罩和制砂机内进行吸尘降尘工作,提高了该装置的环保性。
[0014] 3、本实用新型中,该一种锤头制砂机,通过吸音棉和隔音罩的设计,使得转子在带动锤头对石料进行敲打粉碎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工作,降低了该装置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锤头制砂机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锤头制砂机的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锤头制砂机的局部剖视图。[0018] 图例说明:[0019] 1、制砂机;2、锤头;3、转子;4、弧形轨;5、吸尘罩;6、转动支架;7、滤尘装置;71、滤尘箱;72、滤尘网;73、限位座;74、振动杆;75、凸块;8、集尘箱;9、集尘槽;10、卸料板;11、转
杆;12、装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
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
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
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
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2] 参照图1?3,一种锤头制砂机,包括装置本体12,装置本体12包括位于其顶端的制砂机1和位于其内部的滤尘装置7,装置本体12的内部底板上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集尘槽9
和集尘箱8,集尘箱8为凹型结构,装置本体12内表壁上嵌设安装有弧形轨4,弧形轨4的底端
通过支架固定有贯穿装置本体12内表壁并延伸至装置本体12内部的转杆11,弧形轨4内滑
动连接有转动支架6,转动支架6为L型结构,转杆11与滤尘装置7的一侧壁转动连接,转动支
架6的一端与滤尘装置7的另一侧壁转动连接;
[0023] 滤尘装置7包括滤尘箱71,滤尘箱71的底端设置有滤尘网72和限位座73,限位座73内转动连接有振动杆74,限位座73的内表壁上焊接有凸块75。
[0024] 凸块75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凸块75呈弧形分布在限位座73上,且相邻的两个凸块75之间的夹角相等。
[0025] 制砂机1内转动连接有转子3,转子3上转动连接有锤头2,锤头2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锤头2呈环绕型分布在转子3上,且相邻的两个锤头2之间的间距相等。
[0026] 装置本体12一侧壁上导通设置有吸尘罩5,吸尘罩5通过软管与集尘箱8导通连接。[0027] 集尘槽9的一侧壁上焊接有延伸至装置本体12外的卸料板10。[0028] 集尘箱8的凹槽内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抽风口与集尘箱8通过软管导通连接,软管内设置有防尘网。
[0029] 集尘箱8和制砂机1的进料口之间通过软管导通连接,软管内设置有过滤网。[0030] 转子3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0031] 滤尘箱71的外表壁上螺栓固定有电机座,电机座内固定有配合振动杆74使用的驱动电机。
[0032] 转动支架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0033] 制砂机1的外表壁粘接有吸音棉,吸音棉的外表壁设置有隔音罩。[0034] 工作原理:[0035] 该锤头制砂机进行工作时,打开抽风机,通过向制砂机1内放置石料,此时伺服电机带动转子3转动,使得转子3带动锤头2对石料进行击打敲碎,抽风机对制砂机1内的灰尘
进行吸取,使得灰尘进入集尘箱8内,进行降尘工作,在吸音棉和隔音罩的作用下进行降噪
工作,击打后的石料变为碎石进入滤尘装置7内,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带动吸尘罩5对下料时
扬起的灰尘进行吸取,使得灰尘进入集尘箱8内,再次进行降尘工作,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振
动杆74,此时振动杆74和凸块75进行撞击旋转对限位座73产生振动,使得限位座73将振动
传输给滤尘网72,滤尘网72和限位座73对滤尘箱71内的碎石和石粉进行振动过滤,此时石
粉进入集尘槽9内堆积,在滤尘装置7内的碎石达到一定量时,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支架6在弧
形轨4内位移,此时转动支架6带动滤尘装置7进行角度调节,在滤尘装置7达到一定角度时,
碎石倾斜进入卸料板10进行卸料工作。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声明:
“锤头制砂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