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送风机和使用该送风机的送风装置

送风机和使用该送风机的送风装置

196   编辑:管理员   来源: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2024-03-12 16:37:1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送风机,其具有:马达,其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

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它们分别与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和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以及

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所述第一叶轮以及所述第二叶轮,所述外壳具有:

第一吸气口,其位于比所述第一叶轮靠轴向一侧的位置;

第二吸气口,其位于比所述第二叶轮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一个送风口,其位于比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靠所述轴的径向外侧的位置;

第一风洞,其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沿所述轴的周向延伸,并且该第一风洞的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最下游侧与所述送风口连通;

第二风洞,其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沿所述轴的周向延伸,并且该第二风洞的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最下游侧与所述送风口连通;以及壁部,其沿周向延伸,将所述第一风洞和所述第二风洞在轴向上隔开,所述第一风洞和所述第二风洞在周向上的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最靠上游侧的位置分别具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从位于周向上的所述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壁部的始端朝向位于下游侧的所述壁部的终端,所述壁部的轴向的厚度变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壁部的所述终端位于比所述送风口靠所述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分别具有相同数量的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叶轮的所述第一叶片部的周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叶轮的所述第二叶片部的周向的位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外壳具有:

第一叶轮壳体,其收纳所述第一叶轮;以及第二叶轮壳体,其收纳所述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壳体具有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风洞、第一分割壁部以及第一分割送风口,其中,该第一分割壁部是将所述壁部分成两部分中的一部分,该第一分割送风口是将所述送风口分成两部分中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叶轮壳体具有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风洞、第二分割壁部以及第二分割送风口,其中,该第二分割壁部是将所述壁部分成两部分中的另一部分,该第二分割送风口是将所述送风口分成两部分中的另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一叶轮壳体与所述第二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壳体呈关于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并且通过所述壁部的轴向的中心的平面对称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机,其中,在将轴向一侧设为上、将轴向另一侧设为下时,所述第一叶轮壳体具有:

第一上壳体,其具有所述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一下壳体,其与所述第一上壳体在轴向上连接,所述第二叶轮壳体具有:

第二下壳体,其具有所述第二吸气口;以及第二上壳体,其与所述第一下壳体和所述第二下壳体在轴向上连接,所述壁部位于所述第一下壳体和所述第二上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第一风洞具有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的第一上风洞以及与所述第一上风洞连通的第一下风洞,

所述第二风洞具有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的第二下风洞以及与所述第二下风洞连通的第二上风洞,

所述第一上壳体具有所述第一上风洞,所述第一下壳体具有所述第一下风洞,所述第二上壳体具有所述第二上风洞,所述第二下壳体具有所述第二下风洞,所述壁部将所述第一下壳体的所述第一下风洞和所述第二上壳体的所述第二上风洞在轴向上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第一上壳体和所述第二上壳体通过搭扣配合部而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壳体和所述第二下壳体固定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外壳具有缘部,该缘部形成所述送风口的下游侧的缘,所述缘部的径向内侧的面具有从所述壁部的所述终端沿周切线方向延伸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机,其中,所述缘部从比所述壁部的所述终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朝向所述送风口突出。

11.一种送风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机;

箱体,其收纳所述送风机;以及过滤器,其在所述箱体中配置在与所述送风机的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对置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送风装置具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通过使所述送风机相对于所述箱体转动来调整所述送风机的送风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转动机构具有:

主体侧齿轮,其沿周向形成在所述送风机的外周面上;

驱动齿轮,其与所述主体侧齿轮啮合,以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

支承辊,其将所述送风机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转动。

说明书: 送风机和使用该送风机的送风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送风机和使用该送风机的送风装置。背景技术[0002] 以往,提出了具有两个叶轮的离心送风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送风机中,在马达的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当使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旋转

时,空气从轴向的两端被吸入到箱体内部。该空气在箱体内沿周向行进。

[0003] 在箱体内部设置有形成通过第一叶轮旋转而在箱体内部行进的空气的流路的风洞(以下也称为第一风洞)。另外,在箱体内部设置有形成通过第二叶轮旋转而在装置内部

行进的空气的流路的风洞(以下也称为第二风洞)。第一风洞与第二风洞被完全隔开,在第

一风洞和第二风洞中流动的各空气分别从各自的送风口排出。

[0004]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70881号公报[0005] 在具有第一风洞和第二风洞的离心送风机中,作为实现增大送风风量的方法,例如存在以下方法:遮蔽第一风洞和第二风洞的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

认为能够通过遮蔽上述端部而将所吸入的空气高效地引导至送风口以增大送风风量。但

是,当遮蔽上述端部时,会在上述端部与叶轮之间产生大的负压,因该负压而导致产生嗡鸣

声(噪声)。因此,从减少产生噪声的观点出发,优选开放上述端部。

[0006] 但是,当开放上述端部时,由于在上述端部形成有开口部,因此第一风洞的上游侧经由上述开口部而与第一风洞的下游侧在第一风洞的外部在空间上相连。在该情况下,在

第一风洞的内部从周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的空气有可能再次经由上述开口部而绕

回到第一风洞内。当产生这样的绕回时,从第一风洞的下游侧朝向送风口的空气量会减少,

从而从送风口排出的空气量(送风风量)减少。另外,在开放第二风洞的上述端部的情况下,

出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也有可能产生送风风量的减少。

发明内容[0007]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以下送风机和使用该送风机的送风装置:在使利用两个叶轮从轴向吸入的空气在第一风洞和第二风洞的内部沿周向行进并从送

风口排出的结构中,能够减少在第一风洞和第二风洞的周向上游侧的端部产生噪声,并且

增大送风风量。

[0008] 本发明的例示的送风机具有:马达,其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它们分别与所述轴的轴向的两端连接;以及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马

达、所述第一叶轮以及所述第二叶轮,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吸气口,其位于比所述第一叶轮

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第二吸气口,其位于比所述第二叶轮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一个送风

口,其位于比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靠所述轴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第一风洞,其与所

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沿所述轴的周向延伸,并且该第一风洞的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

最下游侧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第二风洞,其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沿所述轴的周向延伸,

并且该第二风洞的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最下游侧与所述送风口连通;以及壁部,其

沿周向延伸,将所述第一风洞和所述第二风洞在轴向上隔开,所述第一风洞和所述第二风

洞在周向上的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最靠上游侧的位置分别具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

从位于周向上的所述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壁部的始端朝向位于下游侧的所述

壁部的终端,所述壁部的轴向的厚度变薄。

[0009] 将第一风洞和第二风洞在轴向上隔开的壁部的厚度随着从周向的始端朝向终端而变薄。由此,即使是在第一风洞和第二风洞的周向的最靠上游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

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以降低由负压引起的嗡鸣声、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在第一风洞

和第二风洞的内部沿周向流动的各空气经由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而绕回到第一风洞

和第二风洞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少在第一风洞和第二风洞的上游侧的端部产生由负压引

起的噪声,并且高效地将各空气从第一风洞和第二风洞的下游侧向送风口引导,增大送风

风量。

附图说明[0010]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的立体图。[0011] 图2是送风机的侧视图。[0012] 图3是以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送风机的立体图。[0013] 图4是送风机的主视图。[0014] 图5是送风机的分解立体图。[0015] 图6是用图3的A?A线沿轴向切断送风机而得到的纵剖视图。[0016] 图7是用图3的B?B线沿轴向切断送风机而得到的纵剖视图。[0017] 图8是省略了第一上壳体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机的立体图。[0018] 图9是省略了第一上壳体、第一下壳体以及第二上壳体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0019] 图10是省略了第一上壳体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机的俯视图。[0020] 图11是送风装置的立体图。[0021] 图12是省略了箱体以及内部的送风机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0022] 图13是省略了箱体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0023] 图14是送风时的送风装置的局部立体图。[0024] 图15是从第二吸气口侧观察送风机转动前的状态下的箱体的内部时的送风装置的侧视图。

[0025] 图16是从第二吸气口侧观察送风机转动后的状态下的箱体的内部时的送风装置的侧视图。

[0026] 标号说明[0027] 1:送风机;2:马达;2a:轴;3:第一叶轮;4:第二叶轮;5:外壳;6:第一叶轮壳体;7:第二叶轮壳体;8:搭扣配合部;32:第一叶片部;42:第二叶片部;51:第一吸气口;52:第二吸

气口;53:送风口;53a:第一分割送风口;53b:第二分割送风口;54:第一风洞;54a:第一上风

洞;54b:第一下风洞;55:第二风洞;55a:第二上风洞;55b:第二下风洞;56:壁部;56a:第一

分割壁部;56b:第二分割壁部;56U:始端;56D:终端;57:第一开口部;58:第二开口部;59:缘

部;59a:内表面;61:第一上壳体;62:第一下壳体;71:第二上壳体;72:第二下壳体;100:送

风装置;200:箱体;300:过滤器;400:转动机构;401:主体侧齿轮;402:驱动齿轮;403:支承

辊;C:中心轴线;L: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002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作为马达的轴的旋转中心的轴线称为“中心轴线”,将该中心轴线所延伸的方向简称为

“轴向”。另外,将以中心轴线为起点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简称为“径向”,将沿着以中心轴

线为中心绘制的圆弧的方向简称为“周向”。

[0029]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以轴向作为上下方向、使送风机的上下方向与轴向的上下方向对应而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此时,将轴向的一方设为

“上”,将轴向的另一方设为“下”。另外,将轴向一侧设为“上侧”,将轴向另一侧设为“下侧”。

根据该定义,例如,轴向的“上侧”为送风机的“第一吸气口侧”,“下侧”为“第二吸气口侧”。

另外,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使用送风机和送风装置时的朝向和位置关系。

[0030]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轴向平行的截面称为“纵截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并不是表示严格的意义上的平行,包含大致平行。

[0031] <1.送风机>[0032] (1?1.送风机的概略结构)[0033] 图1是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的立体图,图2是送风机1的侧视图。图3是以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送风机1的立体图,图4是送风机1的主视图。另外,图5是送

风机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这里,将沿与从送风机1的送风口53排出空气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观察送风机1的朝向设为“正面”。送风机1是具有马达2、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以及外壳5

的离心送风机。

[0034] 马达2具有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2a。轴2a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是沿轴向上下延伸的柱状的部件。马达2除了轴2a之外,还具有轴承、定子以及转子。轴承将

轴2a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C旋转。定子和转子根据基于驱动电流的供给的磁通的变化而

使轴2a旋转。另外,马达2能够由通常的马达构成,没有特别限定。

[0035] 第一叶轮3与轴2a的轴向一侧(上侧)的端部连接。第二叶轮4与轴2a的轴向另一侧(下侧)的端部连接。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伴随着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轴2a的旋转而在

周向上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外壳5是在内部收纳马达2、第一叶轮3以及第二叶轮4的壳体,例

如由树脂构成。

[0036] 即,送风机1具有:马达2,其具有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2a;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它们分别与轴2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和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以及外壳5,其

在内部收纳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

[0037] 外壳5具有第一吸气口51、第二吸气口52、送风口53、第一风洞54、第二风洞55以及壁部56。第一吸气口51和第二吸气口52分别是用于向外壳5的内部取入外部的空气的开口

部。在外壳5中,第一吸气口51位于比第一叶轮3靠轴向上侧的位置,第二吸气口52位于比第

二叶轮4靠轴向下侧的位置。

[0038] 送风口53是用于将经由第一吸气口51和第二吸气口52被吸入到外壳5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开口部。送风口53在外壳5中形成在径向的最靠外侧的外周面5a的规定的位置。

因此,在外壳5中,送风口53位于比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靠轴2a的径向外侧的位置。送风

口53的个数、即形成送风口53的开口的数量为一个。

[0039] 第一风洞54是形成将从第一吸气口51吸入的空气向送风口53引导的空气流路的风洞。第一风洞54与第一吸气口51连通,沿轴2a的周向延伸。第一风洞54的周向上的空气流

动的方向的最下游侧与送风口53连通。

[0040] 第二风洞55是形成将从第二吸气口52吸入的空气向送风口53引导的空气流路的风洞。第二风洞55与第二吸气口52连通,沿轴2a的周向延伸。第二风洞55的周向上的空气流

动的方向的最下游侧与送风口53连通。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在周向上的各空气流动的

方向的最靠上游侧的位置分别具有第一开口部57和第二开口部58。

[0041] 在第一开口部57与送风口53之间、以及第二开口部58与送风口53之间存在横跨轴向的空间S。因此,第一开口部57和第二开口部58面向空间S而开口,送风口53也面向空间S

而开口。另外,第一开口部57和第二开口部58分别位于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的径向外侧

(外周侧),并且在轴向上分离而配置。另外,第一风洞54的下游侧和第二风洞55的下游侧经

由空间S而与送风口53相连。因此,第一风洞54的下游侧和第二风洞55的下游侧也面向空间

S而开口。

[0042] 壁部56是将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在轴向上隔开的壁。换言之,壁部56是用于使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在轴向上分离的壁。壁部56形成为沿轴2a的周向延伸。壁部56

的轴向的厚度在周向上发生变化,但关于这一点在后文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壁

部56中的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称为始端56U,将下游侧的位置称为终

端56D。

[0043] 即,外壳5具有:第一吸气口51,其位于比第一叶轮3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第二吸气口52,其位于比第二叶轮4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一个送风口53,其位于比第一叶轮3和第二

叶轮4靠轴2a的径向外侧的位置;第一风洞54,其与第一吸气口51连通并沿轴2a的周向延

伸,并且该第一风洞54的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最下游侧与送风口53连通;第二风洞

55,其与第二吸气口52连通并沿轴2a的周向延伸,并且该第二风洞55的周向上的空气流动

的方向的最下游侧与送风口53连通;以及壁部56,其沿周向延伸,将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

55在轴向上隔开。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在周向上的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最靠上游侧的

位置分别具有第一开口部57和第二开口部58。

[0044] (1?2.关于构成外壳的叶轮壳体)[0045] 接下来,除了图1至图5之外,也参照图6和图7对上述的外壳5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6是用图3的A?A线沿轴向切断送风机1而得到的纵剖视图。另外,图7是用图3的B?B线

沿轴向切断送风机1而得到的纵剖视图。另外,图7也是通过了壁部56的终端56D的纵剖视

图。在图6和图7中,省略了马达2的内部的图示,但为了方便起见,仅用实线示出了马达2的

外形。另外,马达2也可以通过在外壳5的内部单独配置定子和转子等部件而构成。

[0046] 外壳5具有第一叶轮壳体6和第二叶轮壳体7。第一叶轮壳体6收纳第一叶轮3,第二叶轮壳体7收纳第二叶轮4。因此,第一叶轮壳体6位于轴向一侧(上侧),第二叶轮壳体7位于

轴向另一侧(下侧)。第一叶轮3和第一叶轮壳体6与第二叶轮4和第二叶轮壳体7呈关于平面

L对称的形状,该平面L与中心轴线C垂直并且通过壁部56的轴向的中心。

[0047] 第一叶轮壳体6除了上述的第一吸气口51和第一风洞54之外,还具有第一分割壁部56a和第一分割送风口53a。第一分割壁部56a是用与轴向垂直的面将壁部56上下分成两

部分中的一部分。即,第一分割壁部56a是壁部56的上半部分。第一分割送风口53a是用与轴

向垂直的面将送风口53上下分成两部分中的一部分。即,第一分割送风口53a是送风口53的

上半部分。

[0048] 第二叶轮壳体7除了上述的第二吸气口52和第二风洞55之外,还具有第二分割壁部56b和第二分割送风口53b。第二分割壁部56b是用与轴向垂直的面将壁部56上下分成两

部分中的另一部分。即,第二分割壁部56b是壁部56的下半部分。第二分割送风口53b是将送

风口53分成两部分中的另一部分。即,第二分割送风口53b是送风口53的下半部分。

[0049] 即,外壳5具有收纳第一叶轮3的第一叶轮壳体6和收纳第二叶轮4的第二叶轮壳体7。第一叶轮壳体6具有第一吸气口51、第一风洞54、第一分割壁部56a以及第一分割送风口

53a,其中,该第一分割壁部56a是将壁部56分成两部分中的一部分,该第一分割送风口53a

是将送风口53分成两部分中的一部分。第二叶轮壳体7具有第二吸气口52、第二风洞55、第

二分割壁部56b以及第二分割送风口53b,其中,该第二分割壁部56b是将壁部56分成两部分

中的另一部分,该第二分割送风口53b是将送风口53分成两部分中的另一部分。通过该结

构,能够单独成型第一叶轮壳体6和第二叶轮壳体7再将它们在轴向上连接起来,从而容易

地实现外壳5。

[0050] 另外,第一叶轮壳体6具有第一上壳体61和第一下壳体62。第一上壳体61具有第一吸气口51。第一下壳体62位于比第一上壳体61靠轴向另一侧(下侧)的位置,在轴向上与第

一上壳体61连接。

[0051] 第二叶轮壳体7具有第二上壳体71和第二下壳体72。第二下壳体72具有第二吸气口52。第二上壳体71位于第一下壳体62与第二下壳体72之间,在轴向上与第一下壳体62和

第二下壳体72连接。

[0052] 另外,构成壁部56的一部分的第一分割壁部56a位于第一下壳体62,构成壁部56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分割壁部56b位于第二上壳体71。由此,壁部56位于第一下壳体62和第二上

壳体71。

[0053] 即,在将轴向一侧设为上、将轴向另一侧设为下时,第一叶轮壳体6具有:第一上壳体61,其具有第一吸气口51;以及第一下壳体62,其在轴向上与第一上壳体61连接。第二叶

轮壳体7具有:第二下壳体72,其具有第二吸气口52;以及第二上壳体71,其在轴向上与第一

下壳体62和第二下壳体72连接。壁部56位于第一下壳体62和第二上壳体71。

[0054]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第一上壳体61、第一下壳体62、第二上壳体71以及第二下壳体72在轴向上连接起来,能够容易地构成具有第一叶轮壳体6和第二叶轮壳体7、乃至壁部56

的外壳5,能够提高外壳5的组装性。并且,能够在第一下壳体62与第二上壳体71之间容易地

构成配置马达2的空间,能够提高送风机1的组装性。

[0055] 另外,第一上壳体61具有第一上风洞54a。第一下壳体62具有第一下风洞54b。第一上风洞54a是形成与第一吸气口51连通的空气流路的风洞。第一下风洞54b是形成与第一上

风洞54a连通的空气流路的风洞。上述的第一风洞54是将该第一上风洞54a和第一下风洞

54b在轴向上合并而构成的。

[0056] 第二上壳体71具有第二上风洞55a。第二下壳体72具有第二下风洞55b。第二上风洞55a是形成与第二吸气口52连通的空气流路的风洞。第二下风洞55b是形成与第二上风洞

55a连通的空气流路的风洞。上述的第二风洞55是将该第二上风洞55a和第二下风洞55b在

轴向上合并而构成的。第一下壳体62的第一下风洞54b与第二上壳体71的第二上风洞55a被

上述的壁部56在轴向上隔开。

[0057] 即,第一风洞54具有与第一吸气口51连通的第一上风洞54a和与第一上风洞54a连通的第一下风洞54b。第二风洞55具有与第二吸气口52连通的第二下风洞55b和与第二下风

洞55b连通的第二上风洞55a。第一上壳体61具有第一上风洞54a。第一下壳体62具有第一下

风洞54b。第二上壳体71具有第二上风洞55a。第二下壳体72具有第二下风洞55b。壁部56将

第一下壳体62的第一下风洞54b与第二上壳体71的第二上风洞55a在轴向上隔开。

[0058]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第一上壳体61和第一下壳体62在轴向上连接起来,能够实现具有由第一上风洞54a和第一下风洞54b组合得到的第一风洞54的第一叶轮壳体6。另外,通

过将第二上壳体71和第二下壳体72在轴向上连接起来,能够实现具有由第二上风洞55a和

第二下风洞55b组合得到的第二风洞55的第二叶轮壳体7。然后,通过将第一下壳体62和第

二上壳体71在轴向上连接起来,能够实现利用壁部56将第一下风洞54b与第二上风洞55a在

轴向上隔开的外壳5。

[0059] (1?3.关于构成外壳的各壳体的轴向的连接)[0060]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下壳体62具有凸部81。凸部81是位于第一下壳体62的径向外侧的外周面62a上的突起。外周面62a上的凸部81的上表面在外周侧向下方倾斜。另一方

面,第一上壳体61具有钩挂部82。钩挂部82具有弹性,位于第一上壳体61的径向外侧的外周

面61a上。该钩挂部82具有从外周面61a上的位置向第一下壳体62侧突出并沿着凸部81的外

形弯折的屈曲形状。另外,第一上壳体61的外周面61a和第一下壳体62的外周面62a包含于

外壳5的外周面5a。

[0061] 当使第一上壳体61从轴向上侧接近第一下壳体62侧时,第一下壳体62的凸部81顶起第一上壳体61的钩挂部82,钩挂部82稍微进行弹性变形。然后,在钩挂部82的轴向下端刚

刚通过凸部81时,凸部81对钩挂部82的顶起被解除,因此钩挂部82借助恢复力而恢复为弹

性变形前的状态,钩挂于凸部81。由此,第一上壳体61被固定于第一下壳体62,只要不是有

意解除钩挂部82的钩挂,第一上壳体61就不会相对于第一下壳体62向轴向上侧脱落。

[0062] 同样地,第二上壳体71具有凸部81。凸部81是位于第二上壳体71的径向外侧的外周面71a上的突起。外周面71a上的凸部81的下表面使外周侧向上方倾斜。另一方面,第二下

壳体72具有钩挂部82。钩挂部82具有弹性,位于第二下壳体72的径向外侧的外周面72a上。

该钩挂部82具有从外周面72a上的位置向第二上壳体72侧突出并沿着凸部81的外形弯折的

屈曲形状。另外,第二上壳体71的外周面71a和第二下壳体72的外周面72a包含于外壳5的外

周面5a。

[0063] 当使第二下壳体72从轴向下侧接近第二上壳体71侧时,第二上壳体71的凸部81顶起第二下壳体72的钩挂部82,钩挂部82稍微进行弹性变形。然后,在钩挂部82的轴向上端刚

刚通过凸部81时,凸部81对钩挂部82的顶起被解除,因此钩挂部82借助恢复力而恢复为弹

性变形前的状态,钩挂于凸部81。由此,第二下壳体72被固定于第二上壳体71,只要不是有

意解除钩挂部82的钩挂,第二下壳体72就不会相对于第二上壳体71向轴向下侧脱落。

[0064] 这样,第一上壳体61与第一下壳体62、以及第二上壳体71与第二下壳体72均是通过将钩挂部82钩挂于凸部81而固定起来的。将这样利用具有弹性的凸部81和钩挂部82将两

个部件紧固起来的构造称为搭扣配合部8。

[0065] 因此,在上述的例子中,第一上壳体61和第二上壳体71通过搭扣配合部而分别与第一下壳体62和第二下壳体72固定起来。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了搭扣配合部8的简单

结构而容易地将第一上壳体61和第一下壳体62连接起来,并且能够容易地将第二上壳体71

和第二下壳体72连接起来。因此,能够提高外壳5乃至送风机1的组装性。

[0066] 另外,第一上壳体61与第一下壳体62、以及第二上壳体71与第二下壳体72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粘接剂等而固定起来。

[0067] 另外,在第一下壳体62的外周面的下端和第二上壳体71的外周面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凸缘9。对第一下壳体62的凸缘9和第二上壳体71的凸缘9进行螺钉固定,从而将第一叶轮

壳体6和第二叶轮壳体7在轴向上连接并固定起来。另外,第一下壳体62和第二上壳体71也

可以使用搭扣配合、粘接剂等而固定起来。

[0068] (1?4.叶轮的详细内容)[0069]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5至图7对分别收纳于第一叶轮壳体6和第二叶轮壳体7内的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0070] 第一叶轮3具有第一叶轮基座31、第一护罩33以及多个第一叶片部32。第一叶轮基座31是用于支承多个第一叶片部32的圆盘状的平板。在第一叶轮基座31的中央形成有与轴

2a的一个端部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34。第一固定部34可以是嵌入于第一叶轮基座31的中

央的结构,也可以是与第一叶轮基座31一体形成的结构。

[0071] 多个第一叶片部32在比第一固定部34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周向等间隔地固定于第一叶轮基座31上。第一护罩33具有直径比第一吸气口51的直径大的第一开口部33a,设置

为在该第一护罩33与第一叶轮基座31之间夹着多个第一叶片部32。

[0072] 第二叶轮4具有第二叶轮基座41、第二护罩43以及多个第二叶片部42。第二叶轮基座41是用于支承多个第二叶片部42的圆盘状的平板。在第二叶轮基座41的中央形成有与轴

2a的另一个端部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部44。第二固定部44可以是嵌入于第二叶轮基座41的

中央的结构,也可以是与第二叶轮基座41一体形成的结构。

[0073] 多个第二叶片部42在比第二固定部44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周向等间隔地固定于第二叶轮基座41上。第二护罩43具有直径比第二吸气口52的直径大的第二开口部43a,设置

为在该第二护罩43与第二叶轮基座41之间夹着多个第二叶片部42。

[007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轮3的第一叶片部32的数量与第二叶轮4的第二叶片部43的数量相同。另外,各个第一叶片部32的周向的位置与各个第二叶片部42的周向的位置相

同。即,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分别具有相同数量的第一叶片部32和第二叶片部42,第一叶

轮3的第一叶片部32的周向的位置与第二叶轮4的第二叶片部42的周向的位置相同。

[0075] (1?5.动作)[0076] 接下来,除了图6和图7之外,还参照图8、图9以及图10对基于上述送风机1的结构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省略了第一上壳体61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机1的立体图。图9是省

略了第一上壳体61、第一下壳体62以及第二上壳体71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机1的立体图。

图10是省略了第一上壳体61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机1的俯视图。另外,在这些图中,粗线

所示的箭头是指空气流动的方向。另外,在其他附图中也是同样地,粗线所示的箭头是指空

气流动的方向。即,图8和图10中的粗线箭头表示在第一风洞54中流动的空气的送风方向,

图9中的粗线箭头表示在第二风洞55中流动的空气的送风方向。

[0077] 当利用马达2使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旋转时,从第一吸气口51和第二吸气口52分别在轴向的方向上将空气吸入到送风机1的内部。更详细地说,通过第一叶轮3的旋转,空

气从第一吸气口51向轴向下侧被吸入而进入到第一风洞54内。进入到第一风洞54内的空气

借助第一叶轮3向径向外侧行进,然后沿周向流动而朝向送风口53。

[0078] 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叶轮4的旋转,空气从第二吸气口52向轴向上侧被吸入而进入到第二风洞55内。进入到第二风洞55内的空气借助第二叶轮4向径向外侧行进,然后沿周向

流动而朝向送风口53。在第一风洞54中流动的空气与在第二风洞55中流动的空气在送风口

53附近合流。合流后的空气从一个送风口53向外部排出。

[0079] 这里,如图1、图8、图9等所示,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在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最靠上游侧的位置分别具有第一开口部57和第二开口部58,因此是上游侧开放的构

造。由此,即使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旋转,也能够减少在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的上游

侧产生大的负压的情况。因此,能够减少因上述负压而导致产生噪声的情况。

[0080] <2.关于增大送风风量的结构和效果>[0081] 在像上述那样第一风洞54在上游侧具有第一开口部57的结构中,第一风洞54的上游侧经由第一开口部57与第一风洞54的下游侧在第一风洞54的外部在空间上相连。另外,

在第二风洞55在上游侧具有第二开口部58的结构中,第二风洞55的上游侧经由第二开口部

58与第二风洞55的下游侧在第二风洞55的外部在空间上相连。

[0082] 因此,在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的内部从周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的空气有可能再次经由第一开口部57或第二开口部58绕回到第一风洞54内或第二风洞55内,由此

导致从送风口53送风的送风风量降低。

[0083] 但是,通过送风机1一并采用以下的结构或设定,能够抑制上述的送风风量降低,与不采用上述结构或设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送风风量。

[0084] (2?1.关于壁部的厚度的设定)[0085] 为了便于以下的说明,在图6所示的壁部56中,用标号56M来表示位于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的部位、即更接近始端56U(参照图3)的一侧的部位。另外,在图6所示的壁部

56中,用标号56N来表示位于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下游侧的部位、即更接近终端56D的一侧的

部位。并且,在图7所示的壁部中,用标号56P来表示与终端56D不同的部位。另外,壁部56的

始端56U、部位56M、部位56P、部位56N、终端56D的周向的位置关系如图10所示那样。即,从周

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壁部56的始端56U、部位56M、部位56P、部位

56N、终端56D按照该顺序配置。

[0086] 另外,将壁部56的始端56U、部位56M、部位56P、部位56N、终端56D的轴向的厚度分别设为TU、T4、T3、T2、T1。此时,壁部56的轴向的厚度的单位例如是m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

中,始端56U的角部被倒角(参照图1等)。在该情况下,始端56U的轴向的厚度TU是指始端56U

的被倒角的部分中的轴向上最厚的部分的厚度。

[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设定壁部56的轴向的厚度。即,从位于周向上的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的壁部56的始端56U朝向位于下游侧的壁部56的终端56D,壁部56的轴向的厚

度变薄。因此,壁部56的始端56U、部位56M、部位56P、部位56N、终端56D的轴向的厚度的关系

为TU>T4>T3>T2>T1。

[0088] 这样,将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在轴向上隔开的壁部56的厚度随着从周向的始端56U朝向终端56D而变薄。因此,在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中沿周向流动的各空气随着

从壁部56的始端56U侧朝向终端56D侧而向轴向的内侧、即送风机1的中央部侧汇聚。

[0089] 由此,从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的下游侧排出的各空气会与厚度比壁部56的终端56D的厚度大的始端56U的端面、即始端56U处的在送风口53侧露出的面P(参照图1、图2)

发生碰撞。然后,该空气容易向送风口53侧行进。

[0090] 因此,即使是像上述那样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分别具有第一开口部57和第二开口部58以降低嗡鸣声的结构,也能够将空气向送风口53侧引导。因此,能够减少从第一风

洞54和第二风洞55的下游侧排出的各空气经由第一开口部57或第二开口部58而再次进入

到第一风洞54或第二风洞55中的情况。

[0091] 由此,即使是设置有第一开口部57和第二开口部58以降低嗡鸣声的结构,也能够高效地将从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的下游侧排出的各空气向送风口53引导,并从送风口

53高效地排出。由此,能够增大送风机1的送风流量。即,能够减少在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

55的上游侧端部产生由负压引起的噪声的情况,并且增大送风机1的送风风量。

[0092] 另外,由于送风口53仅有一个,因此能够将通过上述的壁部56的厚度的设定而汇聚于轴向的中央部的各空气、即在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中流动的各空气直接以汇聚的

状态从一个送风口53排出。由此,能够抑制从送风口53排出的空气分散、增大向一个方向的

送风风量。另外,当送风口53仅有一个时,能够将汇聚于轴向的中央部侧的上述各空气直接

排出,因此很容易采用用于使上述各空气在轴向上汇聚起来的结构、即、使壁部56的厚度像

上述那样变化的结构。

[0093] 另外,由于壁部56的厚度随着从周向的始端56U朝向终端56D而变薄,因此壁部56的始端56U的轴向的厚度TU与终端56D的轴向的厚度T1之比(TU/T1)超过1,但从更容易体现

上述的作用效果的观点出发,TU/T11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

以上。另外,壁部56的轴向的厚度可以是随着从周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以恒定的比例

变化的,也可以在下游侧比在上游侧更急剧地变化,也可以在上游侧比在下游侧更急剧地

变化。但是,从使空气在第一风洞54内和第二风洞55内顺畅地流动的观点出发,壁部56的轴

向的厚度优选随着从周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以恒定的比例变化。

[0094] (2?2.关于叶轮和叶轮壳体的对称性)[009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轮3的第一叶片部32与第二叶轮4的第二叶片部42的片数及周向的位置相同。由此,在使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以相同的转速旋转时,它

们的旋转同步。由此,从送风口53推出空气的力增大,能够进一步增大送风流量。另外,当第

一叶轮3与第二叶轮4的旋转同步时,与非同步的情况相比,噪声也降低。

[009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4呈关于平面L对称的形状,至少具有第一风洞54的第一叶轮壳体6与至少具有第二风洞55的第二叶轮壳体7呈关于平面L对称

的形状。由此,能够在第一叶轮壳体6和第二叶轮壳体7中使各空气的送风能力均匀化。因

此,从送风口53推出空气的力增大,能够进一步增大送风流量。另外,由于第一叶轮壳体6与

第二叶轮壳体7的送风流量之差减小,因此也能够减少因送风流量之差而导致产生噪声的

情况。

[0097] <3.关于减少紊流的结构>[009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送风机1采用以下的结构,能够减少送风时在送风口53附近产生的紊流,从而减少由于紊流而导致产生噪声。以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99] (3?1.关于壁部的终端与送风口的位置关系)[0100] 如图10所示,壁部56的终端56D位于比送风口53靠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终端56D与送风口53的位置关系,能够使在第一风洞54中沿周向流动而朝向

送风口53的空气和在第二风洞55中沿周向流动而朝向送风口53的空气在终端56D与送风口

53之间、即外壳5内合流。由此,能够在外壳5内对合流后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整理之后再

将合流后的空气从送风口53排出。其结果为,能够减少在送风口53产生紊流以及由于紊流

而导致产生噪声。

[0101] 另外,在实现增大送风风量这一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目的点上,壁部56的终端56D也可以连接至送风口53。

[0102] (3?2.关于壁部的终端与缘部的位置关系)[0103] 如图10所示,外壳5具有缘部59。缘部59形成送风口53的下游侧的缘。而且,作为缘部59的径向内侧的面的内表面59a是从轴向观察时从壁部56的终端56D沿外周面5a的周切

线方向延伸的平面。即,外壳5具有形成送风口53的下游侧的缘的缘部59,缘部59的径向内

侧的面具有从壁部56的终端56D沿周切线方向延伸的内表面59a。

[0104] 这样,通过外壳5具有缘部59并且缘部59具有内表面59a,在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中流动的各空气在送风口53的下游侧沿着缘部59的内表面59a、即沿着与径向垂直的

平面在周切线方向上行进。由此,能够提高从送风口53排出的空气的直行性,能够减少在送

风口53产生紊流,从而减少由于紊流而导致产生噪声。另外,由于空气的直行性提高,因此

能够增大向一个方向的送风流量。

[0105] 特别是,缘部59从比壁部56的终端56D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朝向送风口53突出。由此,在第一风洞54和第二风洞55中流动的各空气向缘部59的突出方向行进。即,上述各空气

从壁部56的终端56D沿着缘部59的内表面59a朝向送风口53直行。因此,能够提高从送风口

53排出的空气的直行性,增大向一个方向的送风流量。

[0106] <4.送风装置>[0107]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能够应用于空气净化器等送风装置。以下,对能够应用送风机1的送风装置进行说明。

[0108] (4?1.送风装置的概略结构)[0109] 图11是送风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2是省略了箱体以及内部的送风机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装置100的立体图。另外,图13是省略了箱体的图示的状态下的送风装置100的

分解立体图,图14是送风时的送风装置100的局部立体图。送风装置100除了在本实施方式

中进行了说明的送风机1之外,还具有箱体200和过滤器300。箱体200在内部收纳送风机1。

另外,箱体200具有百叶窗201。百叶窗201是将从箱体200的内部的送风机1排出的空气向外

部引导的排出口。

[0110] 过滤器300是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花粉等的集尘用的过滤器,相对于配置在箱体200内的送风机1的第一吸气口51和第二吸气口52分别配置于轴向外侧。过滤器300例

如具有活性炭过滤器301和HEPA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

微粒空气过滤器)302。活性炭过滤器301是在空气净化器中使用的通常的集尘过滤器。HEPA

过滤器302是集尘能力比活性炭过滤器301高的高性能集尘过滤器。另外,过滤器300只要是

具有活性炭过滤器301和HEPA过滤器302中的至少一方的结构即可。另外,过滤器300还可以

是具有ULPA过滤器(UltraLowPenetrationAirFilter:超低渗透空气过滤器)等更高性

能的集尘过滤器的结构。

[0111] 即,送风装置100具有:送风机1;箱体200,其收纳送风机1;以及过滤器300,其在箱体200中配置在与送风机1的第一吸气口51和第二吸气口52对置的位置。通过在与送风机1

的两个吸气口即第一吸气口51和第二吸气口52对置的位置分别配置有过滤器300,能够利

用各过滤器300去除从各吸气口吸引的空气所包含的灰尘,实现从百叶窗201排出清洁的空

气的送风装置100、例如空气净化器。

[0112] (4?2.送风机的转动结构)[0113] 上述送风装置100具有转动机构400,该转动机构400通过使送风机1相对于箱体200转动来调整送风机1的送风方向。以下,对转动机构40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0114] 图15和图16是从第二吸气口52侧观察送风装置100的箱体200的内部时的侧视图。图15示出了送风机1转动前的状态。图16示出了送风机1转动后的状态。另外,在图15和图16

中,为了方便起见,用虚线示出了箱体200的外形。转动机构400具有主体侧齿轮401、驱动齿

轮402以及支承辊403。

[0115] 主体侧齿轮401沿周向形成在送风机1的外周面5a上。主体侧齿轮401可以在外周面5a上形成于周向的整体范围内,也可以仅形成于周向的一部分。驱动齿轮402与主体侧齿

轮401啮合,以与中心轴线C平行配置的旋转轴402a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轴402a经由轴承

(未图示)被箱体200支承。支承辊403是将送风机1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箱体200在周向上转动

的辊。支承辊403以与送风机1的中心轴线C平行的方式被箱体200支承,通过与送风机1的外

周面5a接触来支承送风机1。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辊403设置有三根,但只要是能够对送风

机1进行支承的根数即可,不限于上述的三根。

[0116] 即,转动机构400具有:主体侧齿轮401,其沿着周向形成在送风机1的外周面5a上;驱动齿轮402,其与主体侧齿轮401啮合,以与中心轴线C平行的旋转轴402a为中心进行旋

转;以及支承辊403,其将送风机1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箱体200转动。在该结构中,例如,当驱

动齿轮402在图15的E方向上旋转时,驱动齿轮402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主体侧齿轮401传递给

送风机1,由此送风机1在G方向上旋转。由此,从送风机1的送风口53送风的送风方向朝下变

化。另一方面,当驱动齿轮402在图16的F方向上旋转时,驱动齿轮402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主

体侧齿轮401传递给送风机1,由此送风机1在H方向上旋转。由此,从送风机1的送风口53送

风的送风方向朝上变化。

[0117] 这样,通过送风装置1具有转动机构400,能够利用转动机构400使送风机1进行转动,从而自由地改变从送风机1的送风口53排出的空气的朝向,能够提高便利性。

[0118] 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1的外壳5的外周面优选呈沿中心轴线C的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此时,多个支承辊403对作为圆筒面的外壳5进行保持,能够容易地使送风机

1进行转动。特别是,根据转动机构400的上述结构,能够在送风机1被支承辊403支承的状态

下,使送风机1相对于箱体200在周向上转动。由此,能够在与送风机1的中心轴线C垂直的面

内容易地调整送风机1的送风方向。

[0119]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适当地任

意组合。

[012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0121] 本发明的送风机能够用于例如空气净化器那样的送风装置。



声明:
“送风机和使用该送风机的送风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