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包括安装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内部通过四个轴承转动设有两个转轴(2),两个所述转轴(2)的中部均固定套设有滚筒(4),其中一个所述滚筒(4)通过传动皮带(5)与另一个滚筒(4)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5)的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提升斗(7),所述安装箱(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料筒(8),所述进料筒(8)的一端滑动穿插设有第一加长调节筒(9),所述安装箱(1)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筒(10),所述出料筒(10)的一端滑动套设有第二加长调节筒(11),所述安装箱(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12),所述安装箱(1)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梯形块(13),所述连接板(12)一侧的两边侧和梯形块(13)一侧的两边侧均固定设有斜电动液压缸(14),其中两个所述斜电动液压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5),另两个所述斜电动液压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所述矩形板(15)的底端与第一加长调节筒(9)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6)的底端与第二加长调节筒(11)的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1)的内部设有驱动防脱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防脱组件(3)包括安装块(31)和传动限位组件(6),所述安装块(31)固定设置在安装箱(1)内壁边侧的中部,所述安装块(31)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电机(32),所述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33),所述传动限位组件(6)设置在驱动齿轮(33)的底端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限位组件(6)包括传动齿轮(61)、两个第一限位环(62)和两个第二限位环(63),所述传动齿轮(61)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转轴(2)的一端,所述传动齿轮(61)的顶端与驱动齿轮(33)的底端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环(62)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滚筒(4)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一限位环(62)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滚筒(4)的另一端,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环(63)固定套设在另一个滚筒(4)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二限位环(63)固定套设在另一个滚筒(4)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底端固定设有底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的底端开设有洒漏引料口(19),所述底板(18)顶端的一侧设有接料盒(20),所述接料盒(20)设置在洒漏引料口(19)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8)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边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开关面板(22),所述开关面板(22)的表面分别设有两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和驱动电机控制开关,其中两个所述斜电动液压缸(14)通过其中一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另两个所述斜电动液压缸(14)通过另一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开关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
说明书: 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斗式提升机,特别涉及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属于斗式提升机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斗式提升机是利用均匀固接于无端牵引构件上的一系列料斗,竖向提升物料的连续输送机械,斗式提升机利用一系列固接在牵引链或胶带上的料斗在竖直或接近竖直方向内向上运送散料,分为环链、板链和皮带三种,常用于搅拌站,斗式提升机本身较高且占地面积小,呈现为细长杆结构,斗式提升机的驱动装置通常设置在斗式提升机的上部,增加了斗式提升机上部的重量,容易造成斗式提升机失稳,甚至倒塌,此外,驱动装置设置在上方,检修困难,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因此,现市场上具有便于使用的搅拌站斗式提升机也随之推广使用;[0003] 其中申请号为“CN201820823097.X”所公开的“斗式提升机”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传送物料的物料传送线,所述壳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物料传送线包括水平传送段和提升段,所述水平传送段设置在提升段的下侧,所述提升段远离水平传送段的一端设有张紧轮,所述水平传送段远离提升段的一端设有驱动轮,所述水平传送段和提升段的过渡位置设有转向轮,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提升段上。将驱动轮设置在水平传送段的同时,带动驱动轮的驱动装置也将设置在斗式提升机的下部,使斗式提升机的重心整体下移,极大地提升了斗式提升机的稳定性;同时驱动装置放置在下部,也方便了驱动装置的维修,降低了维修难度和成本”,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0004] 1)现有的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在配合不同型号自动给料设备的出料口和不同型号接料存料设备的进料口进行使用时易由于设备进出口端的位置和深度不同造成物料洒漏,不便于更好的根据不同工作需求对进出料口引料筒的长度进行调节,降低了搅拌站斗式提升机的实用性。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搅拌站斗式提升机不便于更好的根据不同工作需求对进出料口引料筒的长度进行调节的问题。[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通过四个轴承转动设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中部均固定套设有滚筒,其中一个所述滚筒通过传动皮带与另一个滚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的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提升斗,所述安装箱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一端滑动穿插设有第一加长调节筒,所述安装箱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一端滑动套设有第二加长调节筒,所述安装箱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安装箱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梯形块,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两边侧和梯形块一侧的两边侧均固定设有斜电动液压缸,其中两个所述斜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另两个所述斜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矩形板的底端与第一加长调节筒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与第二加长调节筒的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有驱动防脱组件。[0007] 优选的,所述驱动防脱组件包括安装块和传动限位组件,所述安装块固定设置在安装箱内壁边侧的中部,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限位组件设置在驱动齿轮的底端和一侧。[0008] 优选的,所述传动限位组件包括传动齿轮、两个第一限位环和两个第二限位环,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所述传动齿轮的顶端与驱动齿轮的底端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环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滚筒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一限位环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滚筒的另一端,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环固定套设在另一个滚筒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二限位环固定套设在另一个滚筒的另一端。[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设有底板。[0010]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底端开设有洒漏引料口,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设有接料盒,所述接料盒设置在洒漏引料口的底部。[0011]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0012]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边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设有两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和驱动电机控制开关,其中两个所述斜电动液压缸通过其中一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另两个所述斜电动液压缸通过另一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0013]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4] 1、通过控制设置的其中两个斜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伸缩调节带动矩形板进行移动,矩形板移动带动第一加长调节筒通过与进料筒滑动配合进行移动,控制另两个斜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伸缩调节带动固定板进行移动,固定板移动带动第二加长调节筒通过与出料筒滑动配合进行移动,便于更好的根据不同工作需求对进出料口引料筒的长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搅拌站斗式提升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9] 图中:1、安装箱;2、转轴;3、驱动防脱组件;31、安装块;32、驱动电机;33、驱动齿轮;4、滚筒;5、传动皮带;6、传动限位组件;61、传动齿轮;62、第一限位环;63、第二限位环;7、提升斗;8、进料筒;9、第一加长调节筒;10、出料筒;11、第二加长调节筒;12、连接板;13、梯形块;14、斜电动液压缸;15、矩形板;16、固定板;17、支撑柱;18、底板;19、洒漏引料口;
20、接料盒;21、蓄电池;22、开关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1] 实施例1:[002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包括安装箱1,安装箱1的内部通过四个轴承转动设有两个转轴2,两个转轴2的中部均固定套设有滚筒4,其中一个滚筒4通过传动皮带5与另一个滚筒4传动连接,传动皮带5的表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提升斗7,安装箱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料筒8,进料筒8的一端滑动穿插设有第一加长调节筒
9,安装箱1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筒10,出料筒10的一端滑动套设有第二加长调节筒11,安装箱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12,安装箱1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梯形块13,连接板12一侧的两边侧和梯形块13一侧的两边侧均固定设有斜电动液压缸14,其中两个斜电动液压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5,另两个斜电动液压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矩形板15的底端与第一加长调节筒9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16的底端与第二加长调节筒11的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箱1的内部设有驱动防脱组件3;
[0023] 安装箱1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的底端固定设有底板18,便于安装蓄电池21;[0024] 安装箱1的底端开设有洒漏引料口19,底板18顶端的一侧设有接料盒20,接料盒20设置在洒漏引料口19的底部,便于接住安装箱1内部洒漏的物料;[0025] 底板18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21,便于储存电量;[0026] 请参阅图1?4,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还包括有驱动防脱组件3,驱动防脱组件3包括安装块31和传动限位组件6,安装块31固定设置在安装箱1内壁边侧的中部,安装块31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33,传动限位组件6设置在驱动齿轮33的底端和一侧;[0027] 安装箱1边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开关面板22,开关面板22的表面分别设有两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和驱动电机控制开关,其中两个斜电动液压缸14通过其中一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另两个斜电动液压缸14通过另一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驱动电机32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开关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0028]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首先通过开关面板22上的驱动电机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齿轮33转动,驱动齿轮33转动通过与传动齿轮61啮合配合带动其中一个转轴2转动,其中一个转轴2转动带动其中一个滚筒4转动,其中一个滚筒4转动通过传动皮带5带动另一个滚筒4转动,传动皮带5转动带动若干个提升斗7绕传动皮带5运动。
[0029] 实施例2:[0030] 传动限位组件6包括传动齿轮61、两个第一限位环62和两个第二限位环63,传动齿轮61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转轴2的一端,传动齿轮61的顶端与驱动齿轮33的底端啮合连接,其中一个第一限位环62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滚筒4的一端,另一个第一限位环62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滚筒4的另一端,其中一个第二限位环63固定套设在另一个滚筒4的一端,另一个第二限位环63固定套设在另一个滚筒4的另一端;[0031] 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环62和两个第二限位环63便于有效防止传动皮带5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位移造成其从两个滚筒4上发生脱落。[0032] 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搅拌站斗式提升机,首先将搅拌站斗式提升机放置在相应的工作位置,然后检查搅拌站斗式提升机的各个零部件是否均工作正常,检查确认蓄电池21的电量是否充足,检查完成后即可使用,使用时,通过开关面板22上的其中一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控制设置的其中两个斜电动液压缸14的输出端伸缩调节带动矩形板15进行移动,矩形板15移动带动第一加长调节筒9通过与进料筒8滑动配合进行移动,通过开关面板22上的另一个斜电动液压缸控制开关控制另两个斜电动液压缸14的输出端伸缩调节带动固定板16进行移动,固定板16移动带动第二加长调节筒11通过与出料筒10滑动配合进行移动,便于更好的根据不同工作需求对进出料口引料筒的长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搅拌站斗式提升机的实用性,调节完成后,外部给料设备将物料通过第一加长调节筒9和进料筒8将物料送至安装箱1内部并依次注入至每个提升斗7的内部,通过开关面板22上的驱动电机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齿轮33转动,驱动齿轮33转动通过与传动齿轮61啮合配合带动其中一个转轴2转动,其中一个转轴2转动带动其中一个滚筒4转动,其中一个滚筒4转动通过传动皮带5带动另一个滚筒4转动,传动皮带5转动带动若干个提升斗7绕传动皮带5运动,若干个提升斗7在绕过传动皮带5最高处后发生翻转依次将其内部的物料通过出料筒10和第二加长调节筒11注入至外部接料设备或储料设备进口端的内部。[00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搅拌站斗式提升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