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行输送带和下行输送带之间以对上行输送带进行滚动支撑的纠偏辊组件,以及设于机架上以驱动所述纠偏辊组件水平摆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机架上以对上行输送带的偏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以及接受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与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相连的控制系统;在所述上行输送带的偏置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运转以驱使纠偏辊组件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辊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辊架,以及滚动的设于所述辊架上的纠偏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连于所述机架的直线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连于辊架上的吊杆,以及固连于所述直线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驱动杆,并于所述驱动杆的自由端固连有具有条形限位孔的驱动头,所述吊杆活动的由所述条形限位孔内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架相对于机架升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辊架下方的机架上可升降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辊架转动的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于所述安装板下方的机架上固连有安装架,以及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固连于所述辊架底部的旋转电机,以及固连于所述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上并与所述安装板传动连接的丝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为并排设置的两个。
说明书: 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背景技术[0002] 带式输送机以输送带为牵引和承载件,通过摩擦传动带动输送带运行从而实现物料的连续运送。在带式输送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安装精度误差、物料装载偏心、外界
扰动等因素影响,输送带经常产生跑偏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托辊加速磨损、撒
料、输送带叠带、撕裂等严重事故,因此应当采用纠偏辊进行纠偏。现有技术中带式输送机
的纠偏辊一般是通过人工调节,即当发现输送带发生跑偏现象后,人工去调整纠偏辊,采用
此结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来不及纠偏时还会出现严重跑偏,造成输送带损坏以及停机
维修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纠偏的不足,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0005] 一种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包括位于上行输送带和下行输送带之间以对上行输送带进行滚动支撑的纠偏辊组件,以及设于机架上以驱动所述纠偏辊组件水平摆动的驱动机
构;还包括设于机架上以对上行输送带的偏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以及接受所述传感器的
检测信息并与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相连的控制系统;在所述上行输送带的偏置量大于预设阈
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机构运转以驱使纠偏辊组件摆动。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纠偏辊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辊架,以及滚动的设于所述辊架上的纠偏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连于所述机架的直线电机。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连于辊架上的吊杆,以及固连于所述直线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驱动杆,并于所述驱动杆的自由端固连有具有条形限位孔的驱动头,所述
吊杆活动的由所述条形限位孔内穿出。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辊架相对于机架升降设置。[0009] 进一步的,于所述辊架下方的机架上可升降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辊架转动的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于所述安装板下方的机架上固连有安装架,以及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
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组件。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固连于所述辊架底部的旋转电机,以及固连于所述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上并与所述安装板传动连接的丝杠。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为并排设置的两个。[001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0013]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对纠偏辊组件进行摆动调节,进而可对输送带的跑偏进行纠正,而通过设置传感器对输送带进行跑偏量进
行检测,而设置控制系统对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并控制驱动机构动作,进而可实时
的对输送带进行纠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控制时具有滞后性等的不足。
附图说明[0014]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0017] 图3为图2主视图;[0018] 图4为图2俯视图;[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行输送带右偏时的纠偏调整结构示意图;[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行输送带左偏时的纠偏调整结构示意图;[0021] 附图标记说明:[0022] 1?上行输送带,2?下行输送带,3?机架,4?传感器,5?输送托辊架,6?水平输送辊,7?倾斜输送辊,8?辊架,9?纠偏辊,901?水平纠偏辊,902?倾斜纠偏辊,10?吊杆,11?直线电
机,12?驱动杆,13?驱动头,1301?条形限位孔,14?转轴,15?安装板,16?安装架,17?旋转电
机,18?丝杠,19?PLC控制器,20?驱动器,21?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002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002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位于上行输送带1和下行输送带2之间以对上行输送带1进行滚动支撑的纠偏辊组件,以及设于机架3上以
驱动纠偏辊组件水平摆动的驱动机构。本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还包括设于输送带机架3上
以对上行输送带1的偏置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4,以及接受传感器4的检测信息并与驱动机
构控制相连的控制系统19;在上行输送带1的偏置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该控制系统控制驱动
机构运转以驱使纠偏辊组件摆动,为了可对上行输送带1两侧都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传感
器为分置于上行输送带1两侧的两个。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19、与PLC控制器
19电连接的驱动器20,以及分别向PLC控制器19和驱动器20供电的电源21,其中PLC控制器
19与传感器4电连接,用以接受传感器4的传递,而驱动器20与下文所述的直线电机11电连
接,以控制直线电机11动作。
[0026]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纠偏辊组件设置为一个即可,其设于相邻两个上行输送托辊组之间即可,本实施例中各上行输送托辊组包括固连于机架3上的输送托辊架5,
转动设于输送托辊架5上的水平输送辊6,以及位于水平输送辊6两侧的倾斜输送辊7。本实
施例中纠偏辊组件与上行输送托辊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纠偏辊组件转动设于机架3上,该
纠偏辊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机架3上的辊架8,以及滚动的设于辊架8上的纠偏辊9,该纠偏辊9
包括中部的水平纠偏辊901,以及位于水平纠偏辊901两侧的倾斜纠偏辊902。为了便于辊架
8转动设于机架3上,本实施例中在辊架8底部设置有转轴14,该转轴14则转动设置于下文所
述的安装板15上。
[0027]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固连于机架3的直线电机11,固连于辊架8上并向下延伸的吊杆10,以及固连于直线电机11动力输出轴上的驱动杆12,并在驱动杆12的自由端固连
有具有条形限位孔1301的驱动头13,而吊杆则活动的由条形限位孔1301内穿出。本实施例
中直线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与上行输送带1输送方向平行设置,而条形限位孔1301长度方
向中心线则与直线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垂直设置,从而当驱动头13在直线电机11的驱使下
而作直线运动时,吊杆10即带动辊架8作圆弧运动,即纠偏辊组件整体以转轴14为轴线的转
动。
[0028] 当上行输送带1以图5中所示箭头运动时,若上行输送带1出现向右跑偏时,纠偏辊组件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实现纠偏;如图6所示,若上行输送带1出现向左跑偏时,纠偏
辊组件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实现纠偏。
[0029] 基于上述的结构,本实施例还可将辊架8设置为可相对于机架3升降,一方面可便于对上行输送带1的纠偏速度进行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便于装配设计,具体结构上,为了便
于辊架8的可升降调节,本实施例中在辊架8下方的机架3上设置有安装板15,该安装板15则
导向升降的设于机架3上,而辊架8则转动的设于该安装板15上,并在安装板15下方的机架3
上固设有安装架16,以及在安装架16和安装板15之间设置升降驱动组件,即本实施例中通
过升降驱动组件对安装板15进行升降,而由于辊架8设于安装板15上,进而可实现辊架8的
整体升降,同时由于辊架8在升降时,吊杆10始终由条形限位孔1301内穿出,进而不会影响
直线电机11对辊架8的转动调节。
[0030] 本实施例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固连于辊架8底部的旋转电机17,以及固连旋转电机17动力输出轴上并与安装架16传动连接的丝杠18。为了保证安装板15升降的稳定性,本实
施例中升降驱动组件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本实施例中当辊架8需要升降调节时,控制旋转电
机17旋转,丝杠18驱动安装板15升降即可。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输送带电动纠偏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