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曲线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是设置于输送路径中的水平弯曲路径部(8),其包含:相对于通过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路径宽度(L2)中心的圆弧形中心线(8a)具有圆弧中心的内侧上沿着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配置的内侧惰轮列(14);以及相对于所述圆弧形中心线(8a)与具有圆弧中心的一侧相反的外侧上沿着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配置的外侧驱动轮列(13),并构成为所述圆弧形中心线(8a)至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的间距(D2)是小于所述圆弧形中心线(8a)至所述内侧惰轮列(14)的间距(D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是由与沿着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设置的外侧圆弧形轴承(18)相隔适当间距被枢轴支承的从动轮(16)、连动连接驱动马达(15)的驱动轮(17)、以及将所述从动轮(16)及所述驱动轮(17)相互连动连接的传动元件(21)所构成;所述内侧惰轮列(14)是由与沿着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设置的内侧圆弧形轴承(26)相隔比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的轮间距更宽的间距被枢轴支承的惰轮(25)所构成;限制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中被输送物的行走路径宽度的内外两侧导板(40a,40b),是相对于通过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路径宽度(L2)中心的所述圆弧形中心线(8a)左右对称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线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是由与沿着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设置的外侧圆弧形轴承(18)的单侧相隔适当间距被枢轴支承为悬臂状的从动轮(16)、连动连接驱动马达(15)的驱动轮(17)、以及将所述从动轮(16)及所述驱动轮(17)相互连动连接的传动元件(21)所构成;沿着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弯曲的带状盖板(23),是被所述外侧圆弧形轴承(18)所支承,且具有使所述从动轮(16)及所述驱动轮(17)的上侧圆周面向上突出的开口部(24),并覆盖所述传动元件(21);所述内侧惰轮列(14)是由与沿着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设置的内侧圆弧形轴承(26)的单侧相隔比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的轮间距更宽的间距被枢轴支承为悬臂状的惰轮(25)所构成;限制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中被输送物的行走路径宽度的内外两侧导板(40a,40b),是藉由托架(43a~44b)分别支承于所述外侧圆弧形轴承(18)及所述内侧圆弧形轴承(2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线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的所述驱动轮(17)是安装在所述驱动马达(15)的输出轴上,而不由所述外侧圆弧形轴承(18)枢轴支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及所述内侧惰轮列(14)是按周长为90度的整数分之一的多个扇形区域被分割,构成为相同构造的多个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设有驱动此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内的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的滚轮的马达(15),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
12D)的端部设有与相邻的输送带单元的端部连接的连接元件(27a,27b),藉由此连接元件(27a,27b)将所述多个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在圆周方向上联接,以构成圆周方向所需长度的曲线输送带(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与联接于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直线路径部(2,3)之间配置有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11),其包含与所述内侧惰轮列(14)及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联接的直线状惰轮列(29)及直线状驱动轮列(28),所述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11)内的驱动轮列(28)的从动轮(31)是连动连接于所联接的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侧的所述外侧驱动轮列(13)的从动轮(16)。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线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两侧导板(40a,40b)是以比联接于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直线路径部(2,3)的路径宽度更宽的方式,相对于通过所述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路径宽度中心的所述圆弧形中心线(8a)左右对称地展开。
说明书: 曲线输送带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是关于在输送具有特定宽度的被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中的水平弯曲路径部中设置的曲线输送带。
背景技术[0002] 这种曲线输送带的例子,是如专利文献1所载,已知一种将圆锥状的驱动滚轴以其轴心的延长通过水平弯曲路径部的圆弧中心,且小直径端位于该圆弧中心侧的方向以圆周
方向等间距间隔呈放射状排列的结构。这种使用圆锥状驱动滚轴的构成,是使自直线路径
部进入水平弯曲路径部的被输送物的外侧边(以靠近该圆弧中心侧为内侧边时的外侧边)
的移动速度比在直线路径部中被输送物的输送速度更快,并使该被输送物的内侧边的移动
速度变慢,使在水平弯曲路径部上行走的被输送物的宽度中心位置上的行走速度与在直线
路径部上的行走速度相同,而以在直线路径部上的行走速度相同的速度使被输送物沿着水
平弯曲路径部行走,因此在理论上,即使将以圆锥状驱动滚轴的大直径端部相同的圆周速
度驱动的驱动轮,以相当于圆锥状驱动滚轴的大直径端部的位置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间隔
适当间距排列,并以惰轮支承被输送物的内侧边侧,预期也能同样使被输送物沿着水平弯
曲路径部行走。
[0003] 现有技术文献[0004] 专利文献[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2406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 然而,就与圆锥状驱动滚轴一样,在使用驱动轮的构成中,在被输送物的外侧边附近的位置,由于直线路径部中被输送物的输送速度与驱动轮的圆周速度有差距,在水平弯
曲路径部的两端的出入口处的被输送物在跨越直线路径部与水平弯曲路径部之间行走而
转载的过程中,驱动轮或直线路径部的输送装置与被输送物之间会产生滑动,而造成驱动
轮及直线路径部的输送装置或被输送物的磨损,使被输送物的移动变得不稳定。此外,在水
平弯曲路径部中位于被输送物的外侧边附近的驱动轮的圆周速度与直线路径部中被输送
物的输送速度相等的状况下,水平弯曲路径部中的被输送物的行走速度会从直线路径部中
的行走速度减速。因此,不但输送效率降低,在直线路径部行走的被输送物的前后间距也会
在水平弯曲路径中变窄,而在直线路径部中被输送物的前后之间的间距较小的状况下,水
平弯曲路径部中前后的被输送物会彼此互相推挤而位置混乱,造成被输送物挤到限制水平
弯曲路径部的宽度的内外两圆弧形导板之一而停止的不良状况。
[0008] 解决问题的方法[0009]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能够解决上述习知问题点的一种曲线输送带,为了与后述实施例的关系更容易理解,将本发明的曲线输送带与说明对应实施例中使用的元件符号加
上括号表示时,设置于输送路径中的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曲线输送带(1)是包含:相对于
通过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路径宽度(L2)中心的圆弧形中心线(8a)具有圆弧中心的内侧上
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配置的内侧惰轮列(14);以及相对于该圆弧形中心线(8a)与具有
圆弧中心的一侧相反的外侧上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配置的外侧驱动轮列(13),并构成
为该圆弧形中心线(8a)至该外侧驱动轮列(13)的间距(D1)是小于该圆弧形中心线(8a)至
该内侧惰轮列(14)的间距(D2)。
[0010] 发明的效果[0011]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将联接于水平弯曲路径部的直线路径部中的被输送物的行走速度,与水平弯曲路径部中设置的外侧驱动轮列的各驱动轮的圆周速度设为相同的程
度,就能避免水平弯曲路径部与直线路径部之间的被输送物的转乘过程中对该被输送物的
驱动速度差异产生的滑动或磨损,以及被输送物的移动不稳定等问题。且因为水平弯曲路
径部中设置的外侧驱动轮列的位置更靠近被输送物的宽度中心侧,所以与该外侧驱动轮列
位于支承被输送物的外侧边的位置的状况相比,从该外侧驱动轮列受到的推力能使沿着水
平弯曲路径部行走的被输送物的行走速度上升,而减少与直线路径部中被输送物的行走速
度之间的差异。因此,能够将直线路径部中行走的前后被输送物间的间距,设为比过去为了
避免在水平弯曲路径部产生异常推挤所必要的间距更窄,而能防止输送效率下降。
[0012] 在实施上述本发明时,该外侧驱动轮列(13)是由与沿着该水平弯曲路径部(8)设置的外侧圆弧形轴承(18)相隔适当间距被枢轴支承的从动轮(16)、连动连接驱动马达(15)
的驱动轮(17)、以及将该从动轮(16)及该驱动轮(17)相互连动连接的传动元件(21)所构
成;该内侧惰轮列(14)是由与沿着该水平弯曲路径部(8)设置的内侧圆弧形轴承(26)相隔
比该驱动轮列(13)的轮间距更宽的间距被枢轴支承的惰轮(25)所构成;限制水平弯曲路径
部(8)中被输送物的行走路径宽度的内外两侧导板(40a,40b)可相对于通过水平弯曲路径
部(8)的路径宽度中心的圆弧形中心线左右对称地设置。更具体而言,该外侧驱动轮列(13)
是由与沿着该水平弯曲路径部(8)设置的外侧圆弧形轴承(18)的单侧相隔适当间距被枢轴
支承为悬臂状的从动轮(16)、连动连接驱动马达(15)的驱动轮(17)、以及将该从动轮(16)
及驱动轮(17)相互连动连接的传动元件(21)所构成;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弯曲的带状
盖板(23)是被该外侧圆弧形轴承(18)所支承,且具有使这些从动轮(16)及驱动轮(17)的上
侧圆周面向上突出的开口部(24),并覆盖该传动元件(21);该内侧惰轮列(14)是由与沿着水
平弯曲路径部(8)设置的内侧圆弧形轴承(26)的单侧相隔比该外侧驱动轮列(13)的轮间距更
宽的间距被枢轴支承为悬臂状的惰轮(25)所构成;限制水平弯曲路径部(8)中被输送物的行
走路径宽度的内外两侧导板(40a,40b)可藉由托架(43a~44b)分别支承于该内外两圆弧形轴
承(18,26)。根据此构成,可用必要最低限度的元件简单且廉价地实施本发明的曲线输送带。
[0013] 在如上述构成本发明的曲线输送带的状况下,该外侧驱动轮列(13)的驱动轮(17)可安装在驱动马达(15)的输出轴上,而不由该外侧圆弧形轴承(18)枢轴支承。根据此构成,
在将枢轴支承于该外侧圆弧形轴承特定位置的驱动轮连动连接到需设置在支架上的驱动
马达时,可不需要用于吸收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利用皮带或链条的传动元件,而可
构造简单且廉价地实施。且因为此驱动轮是藉由传动元件连动连接到从动轮,所以即便驱
动马达的设置位置存在一些变化,也可以透过与从动轮之间的传动元件吸收,而不会发生
不便。
[0014] 此外,该外侧驱动轮列(13)及内侧惰轮列(14)是按周长为90度的整数分之一(例如45度或30度)的多个扇形区域被分割,且驱动各扇形区域内的外侧驱动轮列(13)之从动
轮(16)及驱动轮(17)的马达(15)是设置于每个扇形区域,以构成多个相同构造的圆弧形输
送带单元(12A~12D),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的端部设有与相邻的输送带单元的
端部连接的连接元件(27a,27b),藉由此连接元件(27a,27b)将多个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
~12D)在圆周方向上联接,以构成圆周方向所需长度(所需角度范围)的曲线输送带(1)。曲
线输送带一般是具有对应90度或180度的水平弯曲路径部的长度,但根据上述构成,只需将
多个45度或30度周长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藉由该连接元件相互连接成圆弧形,就能构成所
需输送路径长度(输送角度范围)的曲线输送带,而不需追加相邻圆弧形输送带单元间的驱
动力传递装置。
[0015] 进一步地,该水平弯曲路径部(8)与联接于该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直线路径部(2,3)之间配置有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11),其具备与该外侧驱动轮列(13)及内侧惰轮列
(14)联接的直线状外侧驱动轮列(28)及直线状内侧惰轮列(29),该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
11)内的外侧驱动轮列(28)的从动轮(31)可连动连接于所联接的水平弯曲路径部(8)侧的
外侧驱动轮列(13)的从动轮(16)。根据此构成,从直线路径部进入水平弯曲路径部的被输
送物的姿势受到直接转乘至位于水平弯曲路径部靠近中心线位置的外侧驱动轮列上的影
响,或从水平弯曲路径部退出到直线路径部的被输送物的姿势受到从位于水平弯曲路径部
靠近中心线位置的驱动轮列上直接转乘至既定的直线路径部上的影响皆可被缓和,故可实
现水平弯曲路径部与直线路径部之间被输送物顺畅且稳定的转乘。
[0016] 对行走于该水平弯曲路径部的被输送物而言,其内侧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滑接于圆弧形的内侧侧导板,该被输送物的外侧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角部则滑接于圆弧形的外侧侧导
板而决定其位置(姿势),但为了使水平弯曲路径部的驱动轮列尽可能位于靠近被输送物的
中心线的位置,虽可考虑不使内侧侧导板向其外侧(圆弧中心所在侧)展开,只使外侧侧导
板向其外侧(圆弧中心所在侧的相反侧)大幅展开的方式构成较理想,但若如此设置内外两
侧导板,则支承被输送物的内侧边侧的惰轮列的惰轮个数将大幅减少,而产生各惰轮负荷
过大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该内外两侧导板(40a,40b)可以比联接于该水平弯曲路径部
(8)的该直线路径部(2,3)的路径宽度更宽的方式,相对于该圆弧形中心线(8a)左右对称地
展开的方式构成较理想。另外,由于行走于该水平弯曲路径部的被输送物因惯性而受到向
外侧飞出方向较大的力,因此,为了减少被输送物向外侧施予圆弧形的外侧侧导板的压力
而使被输送物在内外两侧导板之间顺畅且稳定的行走,也可考虑将构成外侧驱动轮列之各
滚轮设计为相对于通过平面视角中该外侧驱动轮列的各滚轮的中心点的虚拟圆弧线,使各
滚轮前端侧朝向圆弧中心侧略微倾斜的角度移动的方式枢轴支承的构造。
附图说明[0017] 图1是显示将平行的2个直线路径部之间以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曲线输送带联接的状态的平面图。
[0018] 图2是显示构成图1所示的曲线输送带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之一的部分放大截面平面图。
[0019] 图3是显示图1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截面平面图。[0020] 图4是显示图1的曲线输送带的放大横截面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 在图1中,1为本发明的曲线输送带,其联接相互平行的上游侧直线路径部2与下游侧直线路径部3。两个直线路径部2,3为联接特定长度的直线状皮带输送带单元4所构成,各
直线状皮带输送带单元4是具有并列的2个输送皮带5a,5b、以及能将两个输送皮带5a,5b以
配置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1个驱动马达6同步驱动的构成。此外,各直线路径部2,3设
有限制作为被输送物的托盘T的行走路径宽度的左右一对的直线状侧导板7a,7b。
[0022] 曲线输送带1是由具有包含180度的圆弧形路径长度的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本体9、联接上游侧直线路径部2末端与水平弯曲路径部8前端的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以及
联接水平弯曲路径部8末端与下游侧直线路径部3前端的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所构
成。曲线输送带1的本体9是由分割为各45度周长的扇形区域的4个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
12D所构成。
[0023] 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为相同构造,如图2所示,包含与水平弯曲路径部8中的圆弧形中心线8a,即连接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与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个
别的输送路径的中心线(通过直线状侧导板7a,7b间的宽度中央位置的中心线)的圆弧形中
心线8a呈同心圆弧状的外侧驱动轮列13及内侧惰轮列14、以及驱动外侧驱动轮列13之滚轮
的驱动马达15。外侧驱动轮列13与圆弧形中心线8a之间的间距,是比圆弧形中心线8a与内
侧惰轮列14之间的间距更窄。
[0024] 外侧驱动轮列13是由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列的多个从动轮16及1个驱动轮17所构成。驱动轮17配置于外侧驱动轮列13的中央,其他的从动轮16是作为与水平弯曲路径部8
呈同心状的外侧轴承元件,在外侧圆弧形轴承18的内侧与该驱动轮17一起在圆周方向等间
距间隔的位置上,藉由支轴16a支承为悬臂状。中央的驱动轮17则不是由该外侧圆弧形轴承
18所枢轴支承,而是直接连接于支架19上设置的该驱动马达15的输出轴。各从动轮16的支
轴16a及与驱动轮17直接连接的驱动马达15的输出轴是相对圆弧形中心线8a的圆弧中心呈
放射状排列。
[0025] 各从动轮16及1个驱动轮17为相同构造的滚轮,如图2中最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从动轮16所示,所有的从动轮16及驱动轮17都与在具有外侧圆弧形轴承18的一侧的相
反侧的双滑轮20以同心状一体的安装。因此,将与该驱动马达15直接连接的驱动轮17连动
连接至所有从动轮16的传动元件21,是由所有的从动轮16及驱动轮17所具备的双滑轮20、
与含驱动轮17在内的相邻滚轮的双滑轮20之间内外交互套设的无端皮带22所构成。
[0026] 此外,外侧驱动轮列13是如图2所示的部分,并行设置有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弯曲的带状盖板23。此带状盖板23是如图4所示,为圆弧形的内外两侧边具有向下弯折的圆弧
形侧壁部的截面为门形的盖板,其外侧边的圆弧形侧壁部安装于外侧圆弧形轴承18的上端
部。并且,此带状盖板23为自外侧圆弧形轴承18以悬臂状向外侧驱动轮列13的上侧突出的
构造,具有能使各从动轮16及驱动轮17的上侧圆周面向上突出的长方形开口部24,而覆盖
包含各从动轮16及驱动轮17的双滑轮20在内的传动元件21全体。另外,此带状盖板23可设
为在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中横跨45度全区连续的构造,也可如图中的例子,沿着
圆弧形中心线8a的方向分割为圆弧形长度的三分之一。
[0027] 内侧惰轮列14具有沿着圆弧形中心线8a以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列的多个惰轮25,各惰轮25是在与水平弯曲路径部8呈同心状的作为内侧轴承元件的内侧圆弧形轴承26
的外侧,藉由支轴25a支承为悬臂状。此惰轮25的支轴25a是相对于圆弧形中心线8a的圆弧
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各惰轮25的圆周方向的间距是比外侧驱动轮列13的各从动轮16及驱动
轮17间的间距更宽。对支承外侧驱动轮列13的外侧圆弧形轴承18及支承内侧惰轮列14的内
侧圆弧形轴承26而言,其周长的中间部是安装于支承该驱动马达15的支架19的内外两端部
上,且周长的两端部彼此是透过截面为L形的连接元件27a,27b相互连接成一体化的构造。
[0028] 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与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是相同构造,如图3中的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所示,其包含外侧驱动轮列28、内侧惰轮列29、以及覆盖外侧
驱动轮列28的带状盖板30。外侧驱动轮列28是位于与相邻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的
外侧驱动轮列13接续的位置,在外侧直线状轴承板35a的内侧将从动轮31以和外侧驱动轮
列13的从动轮16同间距的方式被支轴31a支承为悬臂状的构造,并具有将各从动轮31相互
连动连接的传动元件32。此传动元件32是由在各从动轮31的内侧呈同心状附设的双滑轮
33、及与相邻的从动轮31的双滑轮33之间内外交互套设的无端皮带34所构成。
[0029] 内侧惰轮列29是位于与相邻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的内侧惰轮列14接续的位置,在内侧直线状轴承板35b的内侧将惰轮36以和外侧驱动轮列28的从动轮31同间距的
方式被支轴36a支承为悬臂状的构造。覆盖外侧驱动轮列28的带状盖板30,相当于将外侧驱
动轮列13所具备的带状盖板23做成直线状的构造,具有能使各从动轮31的上侧圆周面向上
突出的长方形开口部37,而覆盖连动连接各从动轮31的该传动元件32全体。此外,外侧直线
状轴承板35a的两端与内侧直线状轴承板35b的两端,是透过与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
12D的两端的连接元件27a,27b相同的连接元件38a,38b相互连接成一体化的构造。
[0030] 如上述构成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是在水平弯曲路径部8上以圆弧状相互接续的配置,透过将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彼此相邻的连接元件27a,27b的垂直
板部重叠并以多个螺栓螺母连接,而构成具有跨180度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曲线输送带1的
本体9。而此曲线输送带1的本体9的前端侧是联接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且该本体9
的末端侧是联接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而构成整个曲线输送带1。
[0031] 针对曲线输送带1的本体9与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及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的联接进行说明时,是将位于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入口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的前
端侧的连接元件27a,与位于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的末端侧的连接元件38b以垂直板
部彼此重叠并以多个螺栓螺母连接,使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的外侧驱动轮列13与上游侧
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的外侧驱动轮列28相联接,并使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的内侧惰轮列
14与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的内侧惰轮列29相联接。此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并
未装备驱动外侧驱动轮列28的从动轮31用的马达,因此是将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中外侧
驱动轮列13的前端上双滑轮20有空出单侧滑轮部的从动轮16,与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
10中外侧驱动轮列28的末端上双滑轮33有空出单侧滑轮部的从动轮31,在各自双滑轮20,
33空出的滑轮部之间套设无端皮带39而彼此连动连接。
[0032] 针对位于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出口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D的末端与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的前端的联接,以及各自的外侧驱动轮列13,28的从动轮16,31之间的无端
皮带39的连动连接,也是以和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所有的圆弧形输
送带单元12A~12D的外侧驱动轮列13的传动元件21中无端皮带22是偶数条(8条),因此上
游侧前端位置的双滑轮20与下游侧末端位置的双滑轮20,是内外彼此相反位置的滑轮部空
出的状态。另一方面,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与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也如图3所
示,由于外侧驱动轮列28的传动元件32中无端皮带34是偶数条(2条),因此位于两端的双滑
轮33也是内外彼此相反位置的滑轮部空出的状态。如此,因为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的外侧
驱动轮列13与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的外侧驱动轮列28可如上述透过无端皮带39连
动连接,所以相当于将与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相同的构造逆转180度的下游侧直线
状输送带单元11的外侧驱动轮列28与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D的外侧驱动轮列13之间,也能
透过无端皮带39相互连动连接。
[0033] 如图1所示,上游侧直线路径部2所具备的左右一对的直线状侧导板7a,7b的末端,与下游侧直线路径部3所具备的左右一对的直线状侧导板7a,7b的前端,是联接于曲线输送
带1中限制路径宽度的内外一对的侧导板40a,40b。此内外一对的侧导板40a,40b是在水平
弯曲路径部8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亦即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B,12C的联接部位相联接,并
分别由2个侧导板单体41a,41b及42a,42b所构成,各侧导板单体41a~42b是在外侧圆弧形
轴承18与外侧直线状轴承板35a、以及内侧圆弧形轴承26于内侧直线状轴承板35b上分别藉
由多个托架43a,43b及44a,44b所支承。侧导板40a,40b之中,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圆弧
形区域是如图4所示,构成为相对于该圆弧形中心线8a于左右两侧距离相同间距的同心圆
弧形,但该水平弯曲路径部8中侧导板40a,40b间的路径宽度L1,是以平面视角中长度比宽
度更长的长方形托盘T(图1中以虚线表示)能够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行走的方式,设为比
直线路径部2,3的直线状侧导板7a,7b间的路径宽度L2更宽。具体而言,沿着圆弧形输送带
单元12A~12D的圆弧形区域中侧导板40a,40b间的路径宽度L1,是设定为使沿着水平弯曲
路径部8行走的托盘T的内侧边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是邻近于内侧的侧导板40b,而该托盘T
的外侧边的前后两端部则与外侧的侧导板40a相邻。
[0034] 如此,曲线输送带1的内外两侧的侧导板40a,40b之中,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与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中所配置的直线区域的侧导板40a,40b,是在限制直线路
径部2,3的路径宽度的直线状侧导板7a,7b所联接的路径宽度较窄的端部,与沿着圆弧形输
送带单元12A~12D的路径宽度较宽的圆弧形区域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逐渐变化的倾斜侧
导板部分45a,45b。
[0035] 就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曲线输送带1而言,透过启动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的驱动马达15,就能使由上游侧直线路径部2的直线状皮带输送带单元4输送过来的托
盘T送入曲线输送带1的入口侧的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并自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
~12D经由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送出至下游侧直线路径部3。在此曲线输送带1中被
行走驱动的托盘T中,外侧边侧是由外侧驱动轮列28,13,28的旋转所驱动的从动轮31,16,
31及驱动轮17所支承,而内侧边侧是由内侧惰轮列29,14,29的惰轮36,25,36所支承,且其
行走姿势是被内外两侧的侧导板40a,40b所限制的状况下,行走于水平弯曲路径部8上。
[0036] 然而,在此水平弯曲路径部8上行走的托盘T,虽是藉由外侧驱动轮列13的旋转所驱动的从动轮16及驱动轮17给予其外侧边侧的推进力而前进行走,但如图4所示,外侧驱动
轮列13与水平弯曲路径部8上的圆弧形中心线8a之间的间距D1,是比内侧惰轮列14与圆弧
形中心线8a之间的间距D2更窄。结果就是,相较于将外侧驱动轮列13的位置设在相对于通
过托盘T的左右宽度方向中心的托盘中心线Ta与内侧惰轮列14呈左右对称的位置,外侧驱
动轮列13的从动轮16及驱动轮17使托盘T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行走的距离会增加。也就是
说,可抑制水平弯曲路径部8上的托盘T的行走速度转到上游侧直线路径部2中行走时的过
程中行走速度的降低程度。如此,可抑制上游侧直线路径部2的托盘T的行走方向的间距到
水平弯曲路径部8行走时不当的变窄的状况。
[0037] 另外,在没有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而直接由上游侧直线路径部2将托盘T送入曲线输送带1的本体9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上时,即使当托盘T的前半部进入圆弧形输
送带单元12A受到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外侧驱动轮列13的影响,但由于托盘后半部是受
到上游侧直线路径部2的直线状皮带输送带单元4向直进方向较大的推进力的状况,所以托
盘T会无法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方向顺利的转向,而会撞上外侧的侧导板40a而有可能
造成输送的停止。但因为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的存在,使托盘T的前半部在进入圆弧
形输送带单元12A时,该托盘T的后半部是受到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的偏向中心线位
置的外侧驱动轮列28的推进力的状况,其推进力比从直线状皮带输送带单元4受到的直进
方向的推进力更小,且给予托盘T逐渐向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的弯曲方向转弯的趋势,而
不会产生上述的不便。另外,由于侧导板40a,40b的前端侧的倾斜侧导板部分45a,45b的存
在,使托盘T在跨越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0与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交界的位置时,不
会妨碍其向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的弯曲方向的转弯动作。
[0038] 在水平弯曲路径部8上走完的托盘T是透过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转向接近直进方向之后,送出至下游侧直线路径部3,因此与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11不存在时,
托盘T的后半部仍在沿着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D的水平弯曲路径部8的外侧驱动轮列13的影
响之下的状况,亦即托盘T在尚未转向直进方向的状态中,使托盘T的前半部受到下游侧直
线路径部3的直线状皮带输送带单元4向直进方向较大的推进力的状况相比,下游侧直线状
输送带单元11存在时托盘T能更顺利地送出至下游侧直线路径部3。此外,此过程中的托盘T
的姿势可由侧导板40a,40b的末端侧的倾斜侧导板部分45a,45b从左右两侧矫正为直进方
向并居中对齐,也可使托盘T能更顺利地送出至下游侧直线路径部3。
[0039]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各圆弧形输送带单元12A~12D的外侧驱动轮列13的驱动轮17虽是直接安装于设置在支架19上的驱动马达15的输出轴,但依状况也可如图2中虚线所
示,在横跨外侧圆弧形轴承18与内侧圆弧形轴承26被支承的驱动轴46的外端部上安装驱动
轮17,将该驱动轴46的内端与输出轴连动连接的驱动马达47设置于内侧圆弧形轴承26的外
侧(水平弯曲路径部8具有圆弧中心的一侧)。此外,虽是使用将从动轮16相隔适当间距在单
侧枢轴支承为悬臂状的外侧圆弧形轴承18作为外侧轴承元件,并使用将惰轮25相隔适当间
距枢轴支承为悬臂状的内侧圆弧形轴承26作为内侧轴承元件,但并不限于此实施例的构
成。例如,将沿着水平弯曲路径部8独立的轴承按滚轮个数设置于基座上作为外侧轴承元件
或内侧轴承元件,并在各轴承上枢轴支承从动轮16、驱动轮17或惰轮25也是可行的。更进一
步地,在使用外侧圆弧形轴承18或内侧圆弧形轴承26的状况时,这些轴承也可构成为将带
状板弯曲为圆弧形的构造,或将带状板弯折呈多角形的构造。在这种状况下,可构成为横跨
水平弯曲路径部8全长的连续的一枚带状板,或是可分割为多个带状板的构造。
[0040] 产业利用可能性[0041] 本发明的曲线输送带能够在主要处理宽度或长度特定的平面视角为长方形的托盘的输送路径中的水平弯曲路径部作为托盘输送装置进行应用。
[0042] 符号说明[0043] 1:曲线输送带[0044] 2:上游侧直线路径部[0045] 3:下游侧直线路径部[0046] 4:直线状皮带输送带单元[0047] 7a,7b:直线状侧导板[0048] 8:水平弯曲路径部[0049] 8a:圆弧形中心线[0050] 9:曲线输送带的本体[0051] 10:上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0052] 11:下游侧直线状输送带单元[0053] 12A~12D:圆弧形输送带单元[0054] 13,28:外侧驱动轮列[0055] 14,29:内侧惰轮列[0056] 15,47:驱动马达[0057] 16,31:从动轮[0058] 17:驱动轮[0059] 18:外侧圆弧形轴承[0060] 19:支架[0061] 20,33:双滑轮[0062] 21,32:传动元件[0063] 22,34,39:无端皮带[0064] 23,30:带状盖板[0065] 24,37:开口部[0066] 25,36:惰轮[0067] 26:内侧圆弧形轴承[0068] 27a,27b,38a,38b:连接元件[0069] 31:从动轮[0070] 35a:外侧直线状轴承板[0071] 35b:内侧直线状轴承板[0072] 40a,40b:侧导板[0073] 41a~42b:侧导板单体[0074] 43a~44b:托架[0075] 45a,45b:倾斜侧导板部分[0076] T:托盘[0077] Ta:托盘中心线[0078] L1:侧导板40a,40b间的路径宽度[0079] L2:直线状侧导板7a,7b间的路径宽度
声明:
“曲线输送带”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