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及装车方法

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及装车方法

500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4-02-20 14:02:5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包括车辆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机包括:

投料部,所述投料部包括料斗(301)和水平带式输送机(302),所述料斗(301)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头部顶面,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内部且位于所述料斗(301)出料口下方;

沿所述车辆本体(3)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滑移铲装部(1),所述滑移铲装部(1)包括铲装部和两滑移部(104),所述铲装部铲运煤料运输至所述料斗(301)内,两所述滑移部(104)相对平行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两侧,带动所述铲装部沿所述滑移部(104)安装方向来回滑移;

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其进口端与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连接,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将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上的煤料运输至火车车厢(7)内;

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包括导料槽(503)、支撑架(502)、若干托辊(505)、输送带(506)以及外壳(526),所述导料槽(503)位于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出口端下方,所述支撑架(502)呈Z型布置,从所述导料槽(503)下方延伸至火车车厢(7)上方,所述输送带(506)沿所述支撑架(502)外部设置;若干所述托辊(505)间隔布置在所述支撑架(502)上方和下方;所述外壳(526)将所述支撑架(502)进口端和出口端以及处于所述支撑架(502)下方的所述输送带(506)罩在所述外壳(526)内部;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运输的煤料输送至所述导料槽(503)内,所述导料槽(503)内的煤料输送至所述输送带(506),所述输送带(506)将煤料输送至火车车厢(7)内;

还包括抬升机构(501),所述抬升机构(501)设置于所述输送带(506)进口端与所述车辆本体(3)固定,所述抬升机构(501)带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

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还包括推移油缸支撑架(508)、托辊支撑架(509)、推移油缸(507)、滚筒支撑架(511)、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若干活动托辊(519)、两活动托辊移动架(518)、两活动托辊连接架(515)、伸缩传动滚筒(520)、两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2)、辅助传动滚筒(513)、固定传动滚筒(522)、两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3)以及两滑动连接柱(510),其中:所述推移油缸支撑架(508)靠近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处并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外壳(526)固接;

所述托辊支撑架(509)平行设置于所述推移油缸支撑架(508)远离所述车辆本体(3)的一侧,所述托辊支撑架(509)支撑位于所述支撑架(502)出口处的所述托辊(505);

所述推移油缸(507)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一端穿过所述托辊支撑架(509)与所述推移油缸支撑架(50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筒支撑架(511)连接;

所述滚筒支撑架(511)与所述托辊支撑架(509)平行,所述滚筒支撑架(511)顶部远离所述托辊支撑架(509)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

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设置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上方;

两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设置于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两侧,且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的两端端头分别位于一个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内;

两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分别套设在两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外部,两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分别在一个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内部来回移动;

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设置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远离所述滚筒支撑架(511)的一侧;

两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两端下方托住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两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远离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的一端均与所述滚筒支撑架(511)连接;

所述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2)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下方,所述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2)一端与所述滚筒支撑架(51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

所述固定传动滚筒(522)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远离所述滚筒支撑架(511)一端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下方;

两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3)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传动滚筒(522)两端下方托住所述固定传动滚筒(522),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3)下方设置钢结构与所述外壳(526)底面固接;

所述滚筒支撑架(511)下端呈Y型结构,所述Y型结构开口间距大于两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3)之间的间距,且所述Y型结构最低端不与所述外壳(526)底面接触;

两所述滑动连接柱(510)分别设置于所述Y型结构朝向所述外壳(526)侧壁的一侧,且所述外壳(526)侧壁对应位置开设有沿煤料输送方向设置的槽,所述滑动连接柱(510)在所述外壳(526)侧壁上的槽内来回滑动;

所述输送带(506)沿输送方向依次经过若干所述托辊(505)、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所述固定传动滚筒(5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铲装部包括铲斗(101)、两摇臂(102)、两动臂(103),所述铲斗(101)两侧均设置一个所述摇臂(102),所述摇臂(102)远离所述铲斗(101)的一端与所述动臂(103)连接,所述动臂(103)与所述滑移部(1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部(104)包括动臂安装底座和第一支撑轮(105),所述动臂安装底座用于安装所述动臂,且所述动臂安装底座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内部;所述第一支撑轮(105)设置于所述动臂安装底座底部,并带动所述动臂安装底座沿所述车辆本体(3)车身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516)和活动托辊随动支撑架(521),其中: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516)套设在任意一个所述活动托辊(519)上;

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516)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之间通过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支撑架(521)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530)和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所述滑槽(530)开设在外壳底面,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与所述滑槽(530)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基座(304)、抬升机构(501)以及两抬升油缸(4),其中:所述旋转基座(304)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尾部,且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连接,带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在水平面进行转动;

所述抬升机构(501)安装在所述旋转基座(304)上方,用于带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抬升或下降;

两所述抬升油缸(4)分别设置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进口端两侧,所述抬升油缸(4)一端与所述车辆本体(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外部的所述外壳(52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装车机驾驶至煤堆(6)与火车车厢(7)之间;

S2、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滑动至位于所述滑槽(530)距所述车辆本体(3)最远端,并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调节至其所在平面所在方向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长度方向一致;

S3、所述抬升机构(501)与所述抬升油缸(4)同时运行,抬升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直至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底部高于所述火车车厢(7)的高度,且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开口与所述火车车厢(7)靠近所述车辆本体(3)的一侧的侧壁相对;

S4、所述抬升机构(501)与所述抬升油缸(4)同时继续运行,将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降落至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搭在所述火车车厢(7)侧壁为止;

S5、所述推移油缸(507)运行,推动所述滚筒支撑架(511)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从而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所述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2)和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均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直至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达到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端头处;

S6、所述铲装部运行,将煤料铲运至所述料斗(301)内,所述料斗(301)内煤料通过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运输至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上的所述导料槽(503),所述导料槽(503)内煤料通过所述输送带(506)输送至所述火车车厢(7);

S7、煤料输送至形成冒出所述火车车厢(7)高度的煤堆后,停止煤料的装运,所述装车机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直至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从所述滑槽(530)靠近所述火车车厢(7)的一端移动至远离所述火车车厢(7)的一端为止,继续煤料的转运;

S8、煤料输送至再次形成冒出所述火车车厢(7)高度的煤堆后,停止煤料的装运,所述旋转基座(304)转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将发生转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将处于斜向所述火车车厢(7)状态,同时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从所述滑槽(530)远离所述火车车厢(7)的一端移动至靠近所述火车车厢(7)的一端,继续开始煤料装运;

S9、停止煤料的装运,重复步骤S3至步骤S8,实现一节所述火车车厢(7)的装运;

S10、重复步骤S1至步骤S9,实现所有所述火车车厢(7)的煤料装运。

说明书: 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及装车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装载机装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及装车方法。背景技术[0002] 目前,火车装煤站一般采用装载机装车,装载机是一种使用领域十分广泛的机械工种,有铲、运、平整散体物料功能,其作业对象大多为一些干砂、煤炭、岩石颗粒,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公路、铁路、水电、码头和国防工程建设中。在工程机械中,装载机是不可缺少的机种之一,对于提质增效,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安全性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0003] 在货运火车站装车时,由于一趟列车分很多节,一台装载机械的工作效率非常慢,所以一般的火车装车站都是会利用多台装载机械协同作业完成装车,且每台装载机械负责多节列车。如果每节车厢对应一台装载机械,不但会提高成本,装载效率也会下降,因为场地有限,装载机械之间的路线会发生重叠,影响效率。[0004] 装载机的装车方案虽然应用广泛,但是存在着很多影响效率的因素,人为因素对其效率的影响尤为关键,由于装载机需要大量的人为操作,无论是铲装过程还是装载机的往复行走,效率的提升大部分依靠的是操作师傅的熟练度,这方面的提升也是有限的。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及装车方法,其工作位置位于煤堆与车厢之间,将铲运合为一体;煤料运输到火车车厢内的过程依靠带式输送机,不需要整车往复运行以节省大量时间。[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1.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包括车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机包括:[0007] 投料部,所述投料部包括料斗和水平带式输送机,所述料斗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头部顶面,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料斗出料口下方;[0008] 沿所述车辆本体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滑移铲装部,所述滑移铲装部包括铲装部和两滑移部,所述铲装部铲运煤料运输至所述料斗内,两所述滑移部相对平行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两侧,带动所述铲装部沿所述滑移部安装方向来回滑移;[0009] 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其进口端与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连接,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将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上的煤料运输至火车车厢内。[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铲装部包括铲斗、两摇臂、两动臂,所述铲斗两侧均设置一个所述摇臂,所述摇臂远离所述铲斗的一端与所述动臂连接,所述动臂与所述滑移部连接。[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滑移部包括动臂安装底座和第一支撑轮,所述动臂安装底座用于安装所述动臂,且所述动臂安装底座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内部;所述第一支撑轮设置于所述动臂安装底座底部,并带动所述动臂安装底座沿所述车辆本体车身长度方向来回移动。[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包括导料槽、支撑架、若干托辊、输送带以及外壳,所述导料槽位于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出口端下方,所述支撑架呈Z型布置,从所述导料槽下方延伸至火车车厢上方,所述输送带沿所述支撑架外部设置;若干所述托辊间隔布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和下方;所述外壳将所述支撑架进口端和出口端以及处于所述支撑架下方的所述输送带罩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运输的煤料输送至所述导料槽内,所述导料槽内的煤料输送至所述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将煤料输送至火车车厢内。[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带进口端与所述车辆本体固定,所述抬升机构带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向上抬升或向下降落。[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还包括推移油缸支撑架、托辊支撑架、推移油缸、滚筒支撑架、活动托辊支撑架板、若干活动托辊、两活动托辊移动架、两活动托辊连接架、伸缩传动滚筒、两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辅助传动滚筒、固定传动滚筒、两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以及两滑动连接柱,其中:[0015] 所述推移油缸支撑架靠近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处并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外壳固接;[0016] 所述托辊支撑架平行设置于所述推移油缸支撑架远离所述车辆本体的一侧,所述托辊支撑架支撑位于所述支撑架出口处的所述托辊;[0017] 所述推移油缸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一端穿过所述托辊支撑架与所述推移油缸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筒支撑架连接;[0018] 所述滚筒支撑架与所述托辊支撑架平行,所述滚筒支撑架顶部远离所述托辊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托辊支撑架板;[0019] 若干所述活动托辊设置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上方;[0020] 两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设置于若干所述活动托辊两侧,且若干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的两端端头分别位于一个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内;[0021] 两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分别套设在两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外部,两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分别在一个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内部来回移动;[0022] 所述伸缩传动滚筒设置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远离所述滚筒支撑架的一侧;[0023] 两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两端下方托住所述伸缩传动滚筒,两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远离所述伸缩传动滚筒的一端均与所述滚筒支撑架连接;[0024] 所述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下方,所述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滚筒支撑架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辅助传动滚筒;[0025] 所述固定传动滚筒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远离所述滚筒支撑架一端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辅助传动滚筒下方;[0026] 两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传动滚筒两端下方托住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下方设置钢结构与所述外壳底面固接;[0027] 所述滚筒支撑架下端呈Y型结构,所述Y型结构开口间距大于两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且所述Y型结构最低端不与所述外壳底面接触;[0028] 两所述滑动连接柱分别设置于所述Y型结构朝向所述外壳侧壁的一侧,且所述外壳侧壁对应位置开设有沿煤料输送方向设置的槽,所述滑动连接柱在所述外壳侧壁上的槽内来回滑动;[0029] 所述输送带沿输送方向依次经过若干所述托辊、若干所述活动托辊、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所述辅助传动滚筒、所述固定传动滚筒。[003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和活动托辊随动支撑架,其中:[0031] 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套设在任意一个所述活动托辊上;[0032] 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支撑架进行连接。[003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滑槽和Y型可旋转支撑架,所述滑槽开设在外壳底面,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003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旋转基座、抬升机构以及两抬升油缸,其中:[0035] 所述旋转基座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尾部,且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连接,带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在水平面进行转动;[0036] 所述抬升机构安装在所述旋转基座上方,用于带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抬升或下降;[0037] 两所述抬升油缸分别设置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进口端两侧,所述抬升油缸一端与所述车辆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外部的所述外壳连接。[0038] 还提供了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的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9] S1、将所述装车机驾驶至煤堆与火车车厢之间;[0040] S2、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滑动至位于所述滑槽距所述车辆本体最远端,并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调节至其所在平面所在方向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长度方向一致;[0041] S3、所述抬升机构与所述抬升油缸同时运行,抬升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直至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底部高于所述火车车厢的高度,且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开口与所述火车车厢靠近所述车辆本体的一侧的侧壁相对;[0042] S4、所述抬升机构与所述抬升油缸同时继续运行,将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降落至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搭在所述火车车厢侧壁为止;[0043] S5、所述推移油缸运行,推动所述滚筒支撑架向所述火车车厢方向移动,从而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向所述火车车厢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所述伸缩传动滚筒、若干所述活动托辊、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所述传动滚筒支撑架和所述辅助传动滚筒均向所述火车车厢方向移动,直至所述伸缩传动滚筒达到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端头处;[0044] S6、所述铲装部运行,将煤料铲运至所述料斗内,所述料斗内煤料通过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运输至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上的所述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内煤料通过所述输送带输送至所述火车车厢;[0045] S7、煤料输送至形成冒出所述火车车厢高度的煤堆后,停止煤料的装运,所述装车机向所述火车车厢方向移动,直至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从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火车车厢的一端移动至远离所述火车车厢的一端为止,继续煤料的转运;[0046] S8、煤料输送至再次形成冒出所述火车车厢高度的煤堆后,停止煤料的装运,所述旋转基座转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将发生转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将处于斜向所述火车车厢状态,同时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火车车厢的一端移动至靠近所述火车车厢的一端,继续开始煤料装运;[0047] S9、停止煤料的装运,重复步骤S3至步骤S8,实现一节所述火车车厢的装运;[0048] S10、重复步骤S1至步骤S9,实现所有所述火车车厢的煤料装运。[0049]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50] 1、本发明完成装车机前较近煤堆的铲运操作后,在保持车身本体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车身前端安装的滑移铲装部进行向前滑移铲装,铲装完成后,铲装部滑移回到初始位置,进行卸料作业,使得一个铲运周期内减少了在缺少该滑移装置情况下的需要操作车身移动、将车体与煤堆定位以及铲斗铲运等一系列操作相比拥有该滑移装置情况下的损耗时间,并增大一个铲运周期内的煤炭铲运量。[0051] 2、本发明装车机完成一组煤堆的铲运操作后,操作后方的带式输送机在保证卸料口在火车车厢上方的同时,进行以抬升机构处为圆心的输送带角度调整及输送带长度的可伸缩操作,避免了需要移动卸料口(即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降低输送效率的操作。[0052] 3、本发明装车机通过滑移铲装部进行煤料的铲装,通过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进行煤料的运输,通过投料部进行滑移铲装部和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之间的连接,通过滑移铲装部、投料部以及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形成煤料铲装和运输路径,实现铲装煤料和运输煤料一体化。[0053] 4、本发明设置有包括铲装部和两滑移部的所述滑移铲装部,所述滑移部中的所述第一支撑轮具有两种折叠状态,其一是折叠至与所述车辆本体底部相贴,其二是折叠是与地面垂直且相接触;当煤靠近所述铲装部侧的煤料输运完后,煤堆与所述铲装部之间新增部分距离,所述第一支撑轮从紧贴所述车辆本体底部的状态折叠至与地面接触状态,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轮的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轮顶部的所述动臂安装底移动,带动所述铲装部整体向左移动,弥补煤堆与所述铲装部之间新增的距离;同时在进行煤料运输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轮始终处于与地面接触状态,对所述滑移铲装部进行支撑。[0054] 5、本发明设置有Y型可旋转支撑架,Y型可旋转支撑架用于搭在火车车厢边缘,对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进行限位,同时通过火车车厢和Y型可旋转支撑架,对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进行支撑,使得煤料可以正常运输,不会出现因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过长导致其出口端过重,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无法处于所需高度的情况。[0055] 6、本发明设置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顶部所述输送带向外延伸,是为了防止煤料输出至所述火车车厢内,向下掉落时出现煤料进入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内部,造成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内部因进入煤料导致故障,同时保证了煤料进入所述火车车厢内部的量,防止煤料从所述火车车厢侧壁洒出,减少了煤料的浪费。附图说明[005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57] 图1为本发明装车机的整车侧视图;[0058] 图2为图1中的装车机的俯视图;[0059] 图3为本发明滑移铲装部朝向煤堆方向移动到指定的位置进行铲运工作时的侧视图;[0060] 图4为本发明滑移铲装部远离煤堆方向回归至初值工作位置时的侧视图;[006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走部和车辆本体的侧视图;[0062] 图6为图5中的行走部的正视图;[006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车机在初始工位时的侧视图;[0064] 图8为本发明装车方法中步骤S2中Y型可旋转支撑架与火车车厢侧壁之间的搭接方式;[0065]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进口端结构示意图;[0066]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整体结构示意图a;[0067]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整体结构示意图b;[0068]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侧视图a;[0069]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出口端侧视图b;[0070] 图14为本发明装车方法中步骤S8中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处于斜向火车车厢的状态示意图。[0071] 图中:1、滑移铲装部;101、铲斗;102、摇臂;103、动臂;104、滑移部;105、第一支撑轮;2、行走部;201、马达驱动单元;202、弹簧;203、转向轴;204、轮胎;3、车辆本体;301、料斗;302、水平带式输送机;303、驱动机构;304、旋转基座;305、底盘;4、抬升油缸;5、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01、抬升机构;502、支撑架;503、导料槽;504、改向轮;505、托辊;506、输送带;507、推移油缸;508、推移油缸支撑架;509、托辊支撑架;510、滑动连接柱;511、滚筒支撑架;512、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3、辅助传动滚筒;514、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5、活动托辊连接架;516、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517、活动托辊支撑板;518、活动托辊移动架;519、活动托辊;520、伸缩传动滚筒;521、活动托辊随动支撑架;522、固定传动滚筒;523、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4、第一活动托辊支撑架;525、Y型可旋转支撑架;526、外壳;527、第二支撑轮;528、千斤顶;529、第二活动托辊支撑架;530、滑槽;6、煤堆;7、火车车厢。具体实施方式[0072]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0073]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74] 实施例1[007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本实施方案仅示出现有装车机未具备的技术特征,部分必有技术特征本实施方案中未进行具体说明(如驾驶室等)。[0076] 如图1至图14示,所述装车机包括车辆本体3、投料部、滑移铲装部1以及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所述车辆本体3靠近头部的顶面设置有投料部,所述车辆本体3头部设置有所述滑移铲装部1,所述车辆本体3的中后部设置有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本装车机工作前,首先将本装车机驾驶至煤堆6与火车车厢7之间,然后开始工作,通过所述滑移铲装部1铲运煤料,然后输送至所述投料部内,所述投料部送至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将煤料输送至火车车厢7。

[0077] 进一步地,上述投料部包括料斗301和水平带式输送机302,所述料斗301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头部顶面,所述料斗301用于盛接从所述滑移铲装部1倒落的煤料;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内部且位于所述料斗301出料口下方;所述料斗301内的煤料掉落至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上,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上将煤料输送至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0078] 上述滑移铲装部1沿所述车辆本体3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滑移铲装部1包括铲装部和两滑移部104,所述铲装部铲运煤料运输至所述料斗301内,两所述滑移部104相对平行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两侧,带动所述铲装部沿所述滑移部104安装方向来回滑移。[0079] 具体的,所述铲装部包括铲斗101、两摇臂102、两动臂103,所述铲斗101两侧均设置一个所述摇臂102,所述摇臂102远离所述铲斗101的一端与所述动臂103连接,所述动臂103与所述滑移部104连接。所述铲斗101铲运煤料,两所述摇臂102和两所述动臂103带动所述铲斗101实现铲装动作。

[0080] 上述滑移部104包括动臂安装底座和第一支撑轮105,所述动臂安装底座用于安装所述动臂,且所述动臂安装底座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内部;所述第一支撑轮105可折叠式的设置于所述动臂安装底座底部,并带动所述动臂安装底座沿所述车辆本体3车身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一支撑轮105具有两种折叠状态,其一是折叠至与所述车辆本体3底部相贴,其二是折叠是与地面垂直且相接触。如图8示,以图8方向为示意,当煤堆6最靠近本装车机方向的一侧铲装完后,所述铲装部与煤堆6之间的间距变大,所述铲装部无法对剩余的煤堆6进行铲装,因此,所述第一支撑轮105从紧贴所述车辆本体3底部的状态折叠至与地面接触状态,然后对所述第一支撑轮105经过驱动,向左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动臂安装底向左移动,带动所述铲装部整体向左移动,弥补煤堆6与所述铲装部之间新增的距离。[0081] 上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包括导料槽503、支撑架502、若干托辊505、输送带506以及外壳526,所述导料槽503位于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出口端下方,所述导料槽503盛接从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输送出的煤料。所述支撑架502呈Z型布置,所述支撑架502从所述导料槽503下方延伸至火车车厢7上方,所述支撑架502为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的整体框架。所述输送带506沿所述支撑架502外部设置,所述支撑架502外部一圈为所述输送带506总运输路径。所述外壳526将所述支撑架502进口端和出口端以及处于所述支撑架502下方的所述输送带506罩在所述外壳526内部。若干所述托辊505间隔布置在所述支撑架

502上方和下方;若干所述托辊505用于支撑所述输送带506并带动所述输送带506传输。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运输的煤料输送至所述导料槽503内,所述导料槽503内的煤料输送至所述输送带506,所述输送带506将煤料输送至火车车厢7内。

[0082] 具体的,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还包括推移油缸支撑架508、托辊支撑架509、推移油缸507、滚筒支撑架511、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若干活动托辊519、两活动托辊移动架518、两活动托辊连接架515、伸缩传动滚筒520、两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2、辅助传动滚筒513、固定传动滚筒522、两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3以及两滑动连接柱510,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因呈Z型,其具有两处弯折处,其一设置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进口端,其二设置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优选地,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最高点切线所在平面与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的最高点切线所在平面齐平。位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进口端的弯折处的输送带506的两侧设置有改向轮504。

[0083] 上述推移油缸支撑架508靠近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处并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外壳526固接。上述托辊支撑架509平行设置于所述推移油缸支撑架508远离所述车辆本体3的一侧,所述托辊支撑架509支撑位于所述支撑架502出口端的所述托辊505。

[0084] 上述推移油缸507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一端穿过所述托辊支撑架509与所述推移油缸支撑架50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筒支撑架511连接;上述滚筒支撑架511与所述托辊支撑架509平行,所述滚筒支撑架511顶部远离所述托辊支撑架509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0085] 若干上述活动托辊519设置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上方;两上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设置于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两侧,且若干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的两端端头分别位于一个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内;两上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分别套设在两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外部,两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分别在一个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内部来回移动。优选地,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的长度至少为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的1.5倍,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的2倍。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之间的间隔通过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已经确定,当所述输送带506需要进行延伸,超出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时,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会向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与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连接的若干活动托辊519均向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对延伸的所述输送带506进行支撑。[0086] 上述伸缩传动滚筒520设置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远离所述滚筒支撑架511的一侧;两上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两端下方托住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两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远离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的一端均与所述滚筒支撑架511连接。[0087] 上述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2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下方,所述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2一端与所述滚筒支撑架51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上述固定传动滚筒522设置于所述伸缩传动滚筒支撑架514远离所述滚筒支撑架511一端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下方。两上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3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传动滚筒522两端下方托住所述固定传动滚筒522,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3下方设置钢结构与所述外壳526底面固接。

[0088] 上述滚筒支撑架511下端呈Y型结构,所述Y型结构开口间距大于两所述固定传动滚筒支撑架523之间的间距,且所述Y型结构最低端不与所述外壳526底面接触。[0089] 两上述滑动连接柱510分别设置于所述Y型结构朝向所述外壳526侧壁的一侧,且所述外壳526侧壁对应位置开设有沿煤料输送方向设置的槽,所述滑动连接柱510在所述外壳526侧壁上的槽内来回滑动。[0090] 所述输送带506沿输送方向依次经过若干所述托辊505、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所述固定传动滚筒522。[0091]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案还包括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516和活动托辊随动支撑架521,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516套设在任意一个所述活动托辊519上,优选地,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516套设在距离所述滚筒支撑架511最远的一个所述活动托辊519上。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旋转架516与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板517之间通过所述活动托辊随动支撑架521进行连接。

[0092]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案还包括滑槽530和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所述滑槽530开设在外壳底面,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与所述滑槽530滑动连接。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用于搭在火车车厢7边缘,对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进行限位,同时通过火车车厢7和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对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进行支撑,使得煤料6可以正常运输,不会出现因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过长导致其出口端过重,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无法处于所需高度的情况。

[0093]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案还包括两第一活动托辊支撑架524和两第二活动托辊支撑架529,每个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超出所述固定传动滚筒522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二活动托辊支撑架529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活动托辊支撑架529呈三角状。每个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远离所述第二活动托辊支撑架529的一侧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活动托辊支撑架524,所述第一活动托辊支撑架524用于支撑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所述第一活动托辊支撑架524呈三角状。所述推移油缸507推动所述滚筒支撑架511,在所述托辊支撑架509与所述第一活动托辊支撑架524之间来回移动。所述滑槽530开设在所述第一活动托辊支撑架524与所述第二活动托辊支撑架529之间。

[0094] 如图5和图7所示,优选地,上述车辆本体3包括车壳303、旋转基座304、底盘305和驱动机构306。经滑移铲装部1铲运的煤料6经料斗301收集后落到底盘305内的水平带式输送机302上,由驱动机构306作为整车动力源,车壳303保护车身中的机械和电气设备等,并把收集到的煤料6向火车车厢7方向输送。[0095]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案还包括行走部2,所述行走部2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下方,优选地,所述行走部2设置有四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下方四个边角处。如图6所示,所述行走部2包括转向轴203、马达驱动单元201、弹簧202、两轮胎204,所述转向轴203沿竖直方向设置,其顶部设置有所述马达驱动单元201,所述转向轴203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轮胎204,所述转向轴203上套设有所述弹簧202。具体地,所述马达驱动单元201通过铰接与螺栓与所述车辆本体3连接,所述马达驱动单元201用于驱动所述转向轴203的转动。所述转向轴203带动两所述轮胎204转动。所述弹簧202用于缓冲作业时输送煤料施加给所述轮胎204的载荷。

[0096]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案还包括底盘305、驱动机构303、旋转基座304、抬升机构501以及抬升油缸4,所述车辆本体3尾部下方设置有所述底盘305,所述底盘305中部为凹槽,用于安装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所述驱动机构303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3底部,用于为整车提供动力。所述旋转基座304设置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安装在所述底盘305内,所述旋转基座304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进行抬升和回转作用的所述抬升机构501,所述抬升机构501抬升角度不超过40°,因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较长,因此所述抬升机构501带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抬升时,抬升不超过40°的角度,即可实现各种工况下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需要达到的抬高高度,且不会与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触碰。优选地,所述抬升机构501可采用球铰回转。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进口端的输送带506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抬升油缸4,所述抬升油缸4一端与所述底盘305固接,另一端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外部的所述外壳526固接。[0097]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二支撑轮527和若干千斤顶528,所述第二支撑轮527设置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进口端处的所述外壳526底部,用于支撑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且当所述旋转基座304进行旋转时,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被带动的在水平方向发生转动,此时所述第二支撑轮527实现支撑的同时,便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发生转动。所述第二支撑轮527具有两种折叠状态,其一是折叠至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底部相贴,其二是折叠是与地面垂直且相接触。若干所述千斤顶528沿所述第二支撑轮527四周分布,当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需要抬升时,若干所述千斤顶528运行,支撑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的同时,顶起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若干所述千斤顶528是为了防止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过重,所述抬升机构501无法抬升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且配合所述抬升油缸4,若干所述千斤顶528、所述抬升机构501以及所述抬升油缸4实现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的抬升。

[0098] 本实施方案还提供一种铲运一体的装车机的运输方法,具体步骤如下:[0099] S1、将所述装车机驾驶至煤堆6与火车车厢7之间,所述第一支撑轮105和所述第二支撑轮527均处于不与地面接触状态;[0100] S2、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滑动至位于所述滑槽530距所述车辆本体3最远端,并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调节至其所在平面所在方向与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长度方向一致(人工进行调节);[0101] S3、所述抬升机构501与所述抬升油缸4同时运行,抬升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直至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底部高于所述火车车厢7的高度,且将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开口与所述火车车厢7靠近所述车辆本体3的一侧的侧壁相对;

[0102] S4、所述抬升机构501与所述抬升油缸4同时继续运行,将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降落至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搭在所述火车车厢7侧壁为止;若干所述千斤顶528运行对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进口端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支撑轮527处于与地面相接触状态;[0103] S5、所述推移油缸507运行,推动所述滚筒支撑架511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从而所述活动托辊支撑架板517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若干所述活动托辊519、所述活动托辊移动架518、所述传动滚筒支撑架512和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均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直至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达到所述活动托辊连接架515端头处;(此发生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顶部所述输送带506延伸现象,但输送带506总长并未变,因此通过设置所述辅助传动滚筒支撑架512和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当所述伸缩传动滚筒520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时,所述辅助传动滚筒513同时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

[0104] 其中,设置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顶部所述输送带506向外延伸,是为了防止煤料输出至所述火车车厢7内,向下掉落时出现煤料进入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内部,造成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内部因进入煤料导致故障,同时保证了煤料进入所述火车车厢7内部的量,防止煤料从所述火车车厢7侧壁洒出,减少了煤料的浪费。

[0105] S6、所述铲装部运行,将煤料铲运至所述料斗301内,所述料斗301内煤料通过所述水平带式输送机302运输至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上的所述导料槽503,所述导料槽503内煤料通过所述输送带506输送至所述火车车厢7;

[0106] S7、煤料输送至形成冒出所述火车车厢7高度的煤堆后,停止煤料的装运,所述装车机向所述火车车厢7方向移动,直至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从所述滑槽530靠近所述火车车厢7的一端移动至远离所述火车车厢7的一端为止,继续煤料的转运;[0107] S8、煤料输送至再次形成冒出所述火车车厢7高度的煤堆后,停止煤料的装运,若干千斤顶528收起,所述旋转基座304转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将发生转动,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将处于斜向所述火车车厢7状态,同时所述Y型可旋转支撑架525从所述滑槽530远离所述火车车厢7的一端移动至靠近所述火车车厢7的一端,继续开始煤料装运。[0108] S9、停止煤料的装运,重复步骤S3至步骤S8,实现一节所述火车车厢7的装运;[0109] S10、重复步骤S1至步骤S9,实现所有所述火车车厢7的煤料装运。[0110] 在上述方法运行中,煤堆6靠近所述火车车厢7侧的煤料装运完毕后,所述铲装部将接触不到剩余煤堆6,此时需要停止煤料的装运,所述第一支撑轮105折叠至与地面接触,向靠近煤堆6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铲装部能再次接触到煤堆6为止。[0111] 本实施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112] 1、本发明装车机通过滑移铲装部1进行煤料6的铲装,通过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进行煤料6的运输,通过投料部进行滑移铲装部1和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之间的连接,通过滑移铲装部1、投料部以及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形成煤料6铲装和运输路径,实现铲装煤料6和运输煤料6一体化。[0113] 2、本发明设置有包括铲装部和两滑移部104的所述滑移铲装部1,所述滑移部104中的所述第一支撑轮105具有两种折叠状态,其一是折叠至与所述车辆本体3底部相贴,其二是折叠是与地面垂直且相接触;当煤堆6靠近所述铲装部侧的煤料输运完后,煤堆6与所述铲装部之间新增部分距离,也就是,煤堆6与火车车厢7之间的间距超过铲装部头部至火车车厢7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轮105从紧贴所述车辆本体3底部的状态折叠至与地面接触状态,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轮105的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轮105顶部的所述动臂安装底移动,带动所述铲装部整体向左移动,弥补煤堆6与所述铲装部之间新增的距离;同时在进行煤料6运输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轮105始终处于与地面接触状态,对所述滑移铲装部1进行支撑。[0114] 3、设置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出口端顶部所述输送带506向外延伸,是为了防止煤料输出至所述火车车厢7内,向下掉落时出现煤料进入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内部,造成所述Z型可伸缩带式输送部5内部因进入煤料导致故障,同时保证了煤料进入所述火车车厢7内部的量,防止煤料从所述火车车厢7侧壁洒出,减少了煤料的浪费。[0115]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0116]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0117]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0118]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声明:
“铲运一体的装车机及装车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装车机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