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吸能抗冲击的巷道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进行掘进巷道,巷道掘进断面的宽度比巷道设计断面宽1~4m,巷道掘进断面高度比巷道设计断面高1~4m,然后采用锚杆对巷道掘进断面顶板和两帮进行支护,锚杆长度为1.8~2.4m,锚杆的间距为800~1200mm,排距为800~1200mm;
步骤2:在滞后掘进工作面30~50m进行铺设金属模板,金属模板断面为无底边的矩形或直墙拱形,金属模板的长度为3~5m;
步骤3:在预制泡沫混凝土中加入体积百分比为2~4%的钢纤维,钢纤维采用5D 65/60BG端部带弯钩型钢纤维,采用煤矿用混凝土充填泵在金属模板与掘进巷道壁之间由下至上充填膏体泡沫混凝土;
步骤4:待泡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在金属模板形成的巷道顶板和两帮向深部围岩安装锚索,锚固段位于泡沫混凝土以外的坚固煤岩体区域;
步骤5:在掘进巷道底面铺设一层500mm厚的泡沫混凝土,待泡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再铺设一层300mm厚的普通混凝土,形成巷道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冲击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金属模板由预制形状的钢板在井下巷道拼接而成,在金属模板表面分布有用于安装锚索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冲击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金属模板铺设的宽度和高度结合巷道设计断面进行确定,宽度为巷道设计断面宽度,高度为巷道设计断面高度与掘进巷道底面铺设混凝土厚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冲击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泡沫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冲击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锚索的间距为1200~2000mm,排距为1200~2000mm,锚索长度为4~7m,锚固段长度为2~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冲击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泡沫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吸能抗冲击的巷道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冲击地压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突发的一种动力灾害,由于煤岩体中集聚的高应力和高能量突然猛烈释放,通常会瞬间造成采掘空
声明:
“吸能抗冲击的巷道支护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