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包括机座、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机座内,所述转子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子轴的外侧,且所述转子穿过所述定子设置,所述机座的两端均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转子轴之间设有轴承,两侧所述端盖的外侧均设有护罩,两端所述护罩内均设有偏心组件,所述偏心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转子轴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转子绕组,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和所述定子绕组均采用单层交叉式软绕组结构,所述转子绕组和所述定子绕组的槽满率为70%~75%,所述定子绕组的电流密度为4A/mm2,所述转子绕组的电流密度为2A/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导磁材料采用热轧硅钢片,所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导电材料采用QZ2高强度聚酯
漆包线,所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绝缘材料采用6630和/或1030浸漆绝缘,且绝缘等级为B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采用球墨铸铁,并通过消失模铸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开设有油道通孔,所述油道通孔由外部直通所述端盖的内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所述固定偏心块通过平键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活动偏心块位于所述固定偏心块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与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端部设有轴端压盖用于将所述固定偏心块和所述活动偏心块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外部正上方中间处设有吊环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采用调心滚子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与所述端盖之间采用满塔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与所述端盖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防护等级为IP54。
说明书: 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背景技术[0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振动设备上,基本上都采用了振动电机直接参与振动方式的运转,这就对振动电机的质量和技术等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对于目前市场上的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大部分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价格贵,能耗高,升温速度快,成型电机磁性差,激振力不够稳定等缺点。[0003] 因此,亟需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能够解决现有振动电机工作性能差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振动电机工作性能差的问题。[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包括机座、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机座内,所述转子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子轴的外侧,且所述转子穿过所述定子设置,所述机座的两端均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转子轴之间设有轴承,两侧所述端盖的外侧均设有护罩,两端所述护罩内均设有偏心组件,所述偏心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转子轴的两端,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转子绕组,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和所述定子绕组均采用单层交叉式软绕组结构,所述转子绕组和所述定子绕组的槽满率为70%~75%,所述定子绕组的电流密度为4A/mm2,所述转子绕组的电流密度为2A/mm2。[0007] 优选地,所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导磁材料采用热轧硅钢片,所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导电材料采用QZ2高强度聚酯漆包线,所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绝缘材料采用6630和/或1030浸漆绝缘,且绝缘等级为B级。[0008] 优选地,所述机座采用球墨铸铁,并通过消失模铸造而成。[0009] 优选地,所述端盖上开设有油道通孔,所述油道通孔由外部直通所述端盖的内槽。[0010] 优选地,所述偏心组件包括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所述固定偏心块通过平键安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活动偏心块位于所述固定偏心块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与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端部设有轴端压盖用于将所述固定偏心块和所述活动偏心块限位。[0011] 优选地,所述机座外部正上方中间处设有吊环螺钉。[0012] 优选地,所述轴承采用调心滚子轴承。[0013] 优选地,所述机座与所述端盖之间采用满塔子连接。[0014] 优选地,所述护罩与所述端盖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0015] 优选地,所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防护等级为IP54。[0016]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0017]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导磁材料采用热轧硅钢片,使得振动电机的升温控制在50℃以下。[0018]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在一定的转速下,可提高振幅和增加速度,以提高效能,堵转转矩,最大转矩转大,热负荷要低,机械强度、钢度要好,使用寿命长。[0019]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能经受1×107振动次数的耐震试验仍能继续正常运行,最大转矩大于或等于2.5倍。[0020]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可节约能源在30%以上。[002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所有材料均为国产,性能稳定,资源丰富。[0022]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电机实际温升仅为30K左右,比YE2高效系列电动机低50%以上。[0023]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机座采用球墨铸铁消失模铸造,表面光滑,整体坚韧耐冲击。附图说明[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结构示意图;[0026] 图中:1:机座、2:定子、3:转子、4:转子轴、5:端盖、6:轴承、7:护罩、8:偏心组件、81:固定偏心块、82:活动偏心块、83:轴端压盖、9:油道通孔、10:吊环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以解决现有振动电机工作性能差的问题。[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30] 实施例1:[003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包括机座1、定子2、转子3和转子轴4,定子2固定在机座1内,转子3固定套设于转子轴4的外侧,且转子3穿过定子2设置,机座1的两端均设有端盖5,端盖5与转子轴4之间设有轴承6,两侧端盖5的外侧均设有护罩7,两端护罩7内均设有偏心组件8,偏心组件8分别安装于转子轴4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转子3包括转子铁芯和转子绕组,定子2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均采用单层交叉式软绕组结构,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的槽满率为70%~75%,定子绕组的电流密度为4A/mm2,转子绕组的电流密度为2A/mm2。[0032] 具体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导磁材料采用热轧硅钢片,使得振动电机的升温控制在50℃以下,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导电材料采用QZ2高强度聚酯漆包线,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绝缘材料采用6630和/或1030浸漆绝缘,且绝缘等级为B级。[0033] 进一步地,机座1采用球墨铸铁,并通过消失模铸造而成,使得电机表面光滑,整体耐冲击。[0034] 进一步地,端盖5上开设有油道通孔9,油道通孔9由外部直通端盖5的内槽,便于注油。[0035] 进一步地,偏心组件8包括固定偏心块81和活动偏心块82,固定偏心块81通过平键安装在转子轴4上,活动偏心块82位于固定偏心块81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与转子轴4上,转子轴4端部设有轴端压盖83用于将固定偏心块81和活动偏心块82限位。[0036] 进一步地,机座1外部正上方中间处设有吊环螺钉10,方便电机吊装。[0037] 进一步地,轴承6采用调心滚子轴承。[0038] 进一步地,机座1与端盖5之间采用满塔子连接,以增强刚度。[0039] 进一步地,护罩7与端盖5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提高密封性能,并起到减震的作用。[0040] 进一步地,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的防护等级为IP54,不受使用环境限制。[004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电源引出线部分采用压紧装置,所有零部件紧固全部采用弹簧垫圈防松结构,以保证电机运行可靠耐用。[0042] 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声明:
“高效三相异步振动电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