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降噪型研磨机

降噪型研磨机

656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重庆祥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023-12-13 13:18:06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噪型研磨机,包括降噪外壳、研磨机本体和降噪盖,所述降噪外壳的内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上放置在所述研磨机本体,所述研磨机本体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内侧壁之间活动设置有降噪块,所述降噪块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减噪层,所述降噪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降噪盖,所述降噪盖位于所述降噪外壳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降噪塞,所述降噪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减震单元,所述底部减震单元包括四个吸能支脚,所述降噪外壳的四个底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吸能支脚;

每个所述吸能支脚均包括底板、第一减震弹簧、吸能套管、吸能内柱、第二减震弹簧、安装环和第三减震弹簧,所述吸能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吸能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吸能内柱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吸能内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底部拆卸连接,所述吸能套管和所述吸能内柱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板拆卸连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底部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远离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吸能内柱拆卸连接,所述吸能内柱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一端套设有多个所述安装环,每个所述安装环的外部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每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远离所述安装环的一端均与所述吸能套管的内侧壁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弹簧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底板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底部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包括第三连接块、第二弹簧和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吸能套管的内底部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与所述吸能内柱的底部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减震弹簧包括第一弧形块、第三弹簧和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与所述安装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块与所述吸能套管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吸能支脚上均还设置有第一吸能环和第二吸能环,所述第一吸能环和所述第二吸能环均套设在所述吸能内柱的外部,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安装环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噪型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能环和所述第二吸能环均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吸能环和所述第二吸能环的外壁均与所述吸能套管的内侧壁相贴合。

说明书: 一种降噪型研磨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型研磨机。背景技术[0002] 目前市场上的涂料干粉研磨机大多噪音较大,在研磨过程中磨床与零件之间有摩擦,甚至研磨物与研磨杆之间的摩擦也会造成较大的噪音,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0003] 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公开专利(CN209866251U)公开了一种涂料干粉研磨机,包括研磨机外壳,所述研磨机外壳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降噪块,所述降噪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噪层,所述减噪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降噪外壳,所述降噪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层,所述降噪外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降噪塞,所述降噪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降噪盖。该涂料干粉研磨机,通过降噪外壳、真空层、减噪层、降噪块、减震垫、降噪盖、降噪塞和顶盖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涂料干粉研磨机降噪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一般涂料干粉研磨机降噪效果不好的问题。[0004] 但现有的涂料干粉研磨机在使用时,仍然会有部分振动通过减震垫传输至降噪外壳的底部,导致降噪外壳的底部与安装处的地面产生振动,仍然存在部分噪音。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型研磨机,旨在解决现有的涂料干粉研磨机在使用时,仍然会有部分振动通过减震垫传输至降噪外壳的底部,导致降噪外壳的底部与安装处的地面产生振动,仍然存在部分噪音的技术问题。[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型研磨机,包括降噪外壳、研磨机本体、降噪盖和底部减震单元,所述降噪外壳的内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上放置在所述研磨机本体,所述研磨机本体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内侧壁之间活动设置有降噪块,所述降噪块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减噪层,所述降噪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降噪盖,所述降噪盖位于所述降噪外壳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降噪塞,所述降噪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层;[0007] 所述底部减震单元包括四个吸能支脚,所述降噪外壳的四个底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吸能支脚,每个所述吸能支脚均包括底板、第一减震弹簧、吸能套管、吸能内柱、第二减震弹簧、安装环和第三减震弹簧,所述吸能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吸能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吸能内柱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吸能内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底部拆卸连接,所述吸能套管和所述吸能内柱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板拆卸连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底部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远离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吸能内柱拆卸连接,所述吸能内柱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一端套设有多个所述安装环,每个所述安装环的外部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每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远离所述安装环的一端均与所述吸能套管的内侧壁拆卸连接。[0008] 其中,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弹簧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底板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降噪外壳的底部拆卸连接。[0009] 其中,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包括第三连接块、第二弹簧和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吸能套管的内底部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与所述吸能内柱的底部拆卸连接。[0010] 其中,所述第三减震弹簧包括第一弧形块、第三弹簧和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与所述安装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块与所述吸能套管拆卸连接。[0011] 其中,每个所述吸能支脚上均还设置有第一吸能环和第二吸能环,所述第一吸能环和所述第二吸能环均套设在所述吸能内柱的外部,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安装环的两端。[0012] 其中,所述第一吸能环和所述第二吸能环均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吸能环和所述第二吸能环的外壁均与所述吸能套管的内侧壁相贴合。[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噪型研磨机,通过所述降噪外壳、所述真空层、所述减噪层、所述降噪块、所述减震垫、所述降噪盖和所述降噪塞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所述研磨机本体的降噪效果,在所述降噪外壳的底部设置四个所述吸能支脚,使得所述降噪外壳将振动时产生的力传递至所述底板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吸收所述降噪外壳在振动时产生的竖向力,通过所述安装环上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从而吸收所述降噪外壳在振动时产生的横向力,从而避免所述降噪外壳的底部与安装处的地面产生振动,进一步减小所述研磨机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型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降噪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吸能支脚的拆分结构示意图。[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吸能内柱的结构示意图。[0020] 101?降噪外壳、102?研磨机本体、103?降噪盖、104?吸能支脚、105?底板、106?第一减震弹簧、107?吸能套管、108?吸能内柱、109?第二减震弹簧、110?安装环、111?第三减震弹簧、112?第一连接块、113?第一弹簧、114?第二连接块、115?第三连接块、116?第二弹簧、117?第四连接块、118?第一弧形块、119?第三弹簧、120?第二弧形块、121?底座、122?减震垫、123?降噪块、124?减噪层、125?降噪塞、126?真空层、201?第一吸能环、202?第二吸能环。

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22] 第一实施例:[0023]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型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降噪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吸能支脚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型研磨机:包括降噪外壳101、研磨机本体102、降噪盖103和底部减震单元,所述底部减震单元包括四个吸能支脚104,每个所述吸能支脚104均包括底板105、第一减震弹簧106、吸能套管107、吸能内柱108、第二减震弹簧109、安装环110和第三减震弹簧111,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06包括第一连接块112、第一弹簧113和第二连接块

114,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09包括第三连接块115、第二弹簧116和第四连接块117,所述第三减震弹簧111包括第一弧形块118、第三弹簧119和第二弧形块120。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涂料干粉研磨机在使用时,仍然会有部分振动通过减震垫122传输至降噪外壳101的底部,导致降噪外壳101的底部与安装处的地面产生振动,仍然存在部分噪音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在涂料干粉的研磨上,还可以用于中药材的研磨上。

[0025]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内底部设置有底座121,所述底座121上设置有减震垫122,所述减震垫122上放置在所述研磨机本体102,所述研磨机本体102与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内侧壁之间活动设置有降噪块123,所述降噪块123与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减噪层124,所述降噪外壳101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降噪盖103,所述降噪盖103位于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降噪塞125,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层126,通过所述降噪外壳101、所述真空层126、所述减噪层124、所述降噪块123、所述减震垫122、所述降噪盖103和所述降噪塞125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所述研磨机本体102的降噪效果。

[0026] 其中,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四个底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吸能支脚104,所述吸能套管107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05固定连接,所述吸能套管107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吸能内柱108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吸能内柱108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底部拆卸连接,所述吸能套管107和所述吸能内柱108的外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06,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06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05拆卸连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06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底部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09,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09远离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吸能内柱108拆卸连接,所述吸能内柱108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一端套设有多个所述安装环110,每个所述安装环110的外部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111,每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111远离所述安装环110的一端均与所述吸能套管107的内侧壁拆卸连接,在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底部设置四个所述吸能支脚104,使得所述降噪外壳101将振动时产生的力传递至所述底板105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06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09,吸收所述降噪外壳101在振动时产生的竖向力,通过所述安装环110上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111,从而吸收所述降噪外壳101在振动时产生的横向力,从而避免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底部与安装处的地面产生振动,进一步减小所述研磨机本体102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0027] 其次,所述第一弹簧1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块112,所述第一弹簧1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块114,所述第一连接块112与所述底板105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14与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底部拆卸连接,将所述第一弹簧113套设在所述吸能套管107和所述吸能内柱108的外部后,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一连接块112固定在所述底板105上,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二连接块114固定在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底部,从而完成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06的安装。

[0028] 同时,所述第二弹簧1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块115,所述第二弹簧1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连接块117,所述第三连接块115与所述吸能套管107的内底部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117与所述吸能内柱108的底部拆卸连接,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三连接块115固定在所述吸能套管107的内底部,利用螺钉将所述第四连接块117固定在所述吸能内柱108的底部,从而完成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09的安装。[0029] 另外,所述第三弹簧1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弧形块118,所述第三弹簧1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弧形块120,所述第一弧形块118与所述安装环110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块120与所述吸能套管107拆卸连接,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一弧形块118固定在所述安装环110上,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二弧形块120固定在所述吸能套管107上,从而完成所述第三减震弹簧111的安装。[0030]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降噪型研磨机时,通过所述降噪外壳101、所述真空层126、所述减噪层124、所述降噪块123、所述减震垫122、所述降噪盖103和所述降噪塞125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所述研磨机本体102的降噪效果,并且通过在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底部设置四个所述吸能支脚104,使得所述降噪外壳101将振动时产生的力传递至所述底板105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06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09,吸收所述降噪外壳101在振动时产生的竖向力,通过所述安装环110上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111,从而吸收所述降噪外壳101在振动时产生的横向力,从而避免所述降噪外壳101的底部与安装处的地面产生振动,进一步减小所述研磨机本体102工作时产生的噪音。[0031] 第二实施例:[0032]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吸能内柱的结构示意图。[003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型研磨机还包括第一吸能环201和第二吸能环202。[0034]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吸能支脚104上均还设置有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均套设在所述吸能内柱108的外部,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安装环110的两端,通过在所述吸能内柱108的外部套设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利用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配合,进一步吸收所述降噪外壳101在振动时产生的横向力,使得降噪效果更好。[0035] 其中,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均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的外壁均与所述吸能套管107的内侧壁相贴合,由于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均为橡胶材料制成,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吸收所述降噪外壳101在振动时产生的横向力。[0036]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降噪型研磨机时,通过在所述吸能内柱108的外部套设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由于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均为橡胶材料制成,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吸能环201和所述第二吸能环202吸收所述降噪外壳101在振动时产生的横向力,使得降噪效果更好。[0037]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声明:
“降噪型研磨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