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设于架体(1)内的胶带组件(2)、与胶带组件(2)连接的筛网组件(3)以及设于架体(1)一侧的接水槽(4);
所述胶带组件(2)包括设置于第一胶带(5)以及设置于第一胶带(5)下侧的第二胶带(6);
所述筛网组件(3)设置于胶带组件(2)内,包括第一筛网(7)以及设于第一筛网(7)下的第二筛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网(7)筛孔大于第二筛网(8)筛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组件(2)分别设置于筛网两端以及纵横方向上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组件(2)与筛网组件(3)通过硫化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组件(2)阵列设有皮带扣螺栓(9)。
说明书: 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背景技术[0002]
振动筛是利用振子激振所产生的复旋型振动而工作的,具有振幅大、振动强、效率高、层数多、消耗少、噪音低、稳定可靠等优点,是处理难筛分物料的首选机械设备,在食品
加工、建筑、电力化工、矿山、煤炭、冶炼、建材、耐火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 现有振动筛的脱水脱土效果不够彻底,同时不能作为输送带使用,费时费力。所以,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包括架体、设于架体内的胶带组件、与胶带组件连接的筛网组件以及设于架体一侧的接水
槽;
[0006] 所述胶带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胶带以及设置于第一胶带下侧的第二胶带;[0007] 所述筛网组件设置于胶带组件内,包括第一筛网以及设于第一筛网下的第二筛网。
[0008]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筛网筛孔大于第二筛网筛孔。[0009] 作为改进,所述胶带组件分别设置于筛网两端以及纵横方向上的中部。[0010] 作为改进,所述胶带组件与筛网组件通过硫化方式连接。[0011] 作为改进,所述胶带组件阵列设有皮带扣螺栓。[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可利用
皮带输送机提供动力,向高处、低处或平行输送物料,更加省地省电,故障率也大幅度降低,任何颗粒物料均可使用,
实用范围广,值得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的输送带结构示意图。[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的平面示意图。[0016] 如图所示:1、架体,2、胶带组件,3、筛网组件,4、接水槽,5、第一胶带,6、第二胶带,7、第一筛网,8、第二筛网,9、皮带扣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实用新型的
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竖向”、“周向”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
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
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9] 结合附图1?3,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包括架体1、设于架体1内的胶带组件2、与胶带组件2连接的筛网组件3以及设于架体1一侧的接水槽4;
[0020] 所述胶带组件2包括设置于第一胶带5以及设置于第一胶带5下侧的第二胶带6;[0021] 所述筛网组件3设置于胶带组件2内,包括第一筛网7以及设于第一筛网7下的第二筛网8。
[0022] 所述第一筛网7筛孔大于第二筛网8筛孔。[0023] 所述胶带组件5分别设置于筛网两端以及纵横方向上的中部。[0024] 所述胶带组件2与筛网组件3通过硫化方式连接。[0025] 所述胶带组件2阵列设有皮带扣螺栓9。[0026] 本实用新型一种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至皮带输送机上,利用皮带输送机提供动力向高处、低处或平行输送物料,同时通过双
层筛网组件3对输送的物料进行筛分,若加上振动器则可作为振动筛进行使用。
[002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
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声明:
“脱水脱土两用输送带”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