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上水平固定有一个圆筒(2),圆筒(2)左右两侧的筒体上均设有一个定位板(3),定位板(3)水平固定在支架(1)上,且定位板(3)所在的平面与圆筒(2)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3)的一侧设有刻度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2)前后两个端面上开设有通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3)与支架(1)之间固定有支撑板(4)。
说明书: 一种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
背景技术[0002] 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由半圆形钢板、加强筋、侧板焊成型。每组筛板由两件半圆形筛板组合而成,由于筛板内径和螺旋外径的间隙很微小,所以必须保证每组筛板的加工
精度符合要求。
[0003] 以往的制作方法:首先,圆弧形钢板焊接前内径保留一定加工余量,再利用焊接平台固定钢板焊接成型。焊接结束后将两件半圆筛板对齐、合并成1件整圆,利用螺栓紧固后
在车床上加工内孔。
[0004] 缺点:焊接过程中工件外形会随着焊接发热随意变形,导致焊接后工件内径加工余量不均匀、安装口板面扭曲、两个筛板装配一个整圆时,安装口板面对不齐、且不能和筛
板圆心重合。装配后的整圆加工内径只有大型机床才能加工,周期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包括支架,支架上水平固定有一个圆筒,圆筒左右两侧的筒体上均设有一个定位板,定位板水
平固定在支架上,且定位板所在的平面与圆筒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0007] 所述的定位板的一侧设有刻度尺。[0008] 所述的圆筒前后两个端面上开设有通孔。[0009] 所述的定位板与支架之间固定有支撑板。[001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圆筒与定位板定位使工件焊接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精度,可以满足装配需要,焊接后无需使用大型机床加工内径,节约成本,节省工序、提高
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2是半圆筛板的结构示意图。[0013] 其中,1是支架;2是圆筒;3是定位板;4是支撑板;5是通孔;6是半圆筛板;7是圆弧形钢板;8是侧板;9是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0014]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支架1上水平固定有一个圆筒2,圆筒2左右两侧的筒体上均设有一个定位板3,定位板3水平固定在支架1上,且定位板3所在的平面与圆
筒2的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上,焊接时首先将半圆形筛板的两个侧板8通过螺钉固定在定位板
3上,然后依次将圆弧形钢板7放置到圆筒2上方进行焊接,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包括半圆筛
板6,半圆筛板6由圆弧形钢板7、加强筋9、侧板8焊成型,制作时候,首先将两个侧板用螺钉
固定在定位板3上,再将圆弧形钢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侧板上。
[0015] 所述的定位板3的一侧设有刻度,在焊接圆弧形钢板7时候,两个相邻的圆弧形钢板7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定位板3上的刻度确定,使得筛板焊接均匀。
[0016] 所述的圆筒2前后两个端面上开设有通孔5,减小了制作工装的重量,又不影响工装的使用。
[0017] 所述的定位板3与支架1之间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增加了制作工装的稳定性。[0018] 所述的圆筒2的外径根据照筛板内径加工制成。[00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半圆形筛板的两个侧板8通过螺钉固定在定位板3上,防止两个侧板在定位板3上移动,将第一个圆弧形钢板7放置在圆筒2上,然后将第
一个圆弧形钢板7的两侧焊接在侧板8上,根据定位板3上的刻度,调整第一个圆弧形钢板7
与第二个圆弧形钢板7之间的距离,将第二个圆弧形钢板7的两侧焊接在侧板8上,再一侧焊
接剩余的圆弧形钢板7,使得圆弧形钢板7均匀固定在侧板8上,待圆弧形钢板7焊接完毕后,
再将加强筋9穿设在圆弧形钢板7上,将加强筋9焊接在圆弧形钢板7上,从而使得圆弧形钢
板7、加强筋9、侧板8焊成型半圆筛板6;在拧松侧板7上的螺钉,将焊接后半圆筛板6取下,开
始焊接另外一个半圆筛板6,最后将两件半圆筛板6固定在一起即可。
[002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声明:
“螺旋挤压脱水机筛板制作工装”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