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卧式旋转压缩机

卧式旋转压缩机

46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沈阳中航机电三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2023-11-29 15:05:1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卧式密闭容器内具备:电动元件;旋转压缩元件,所述旋转压缩元件由该电动元件驱动;润滑油,所述润滑油收纳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底部的油池中;以及油泵,所述油泵设置于与所述旋转压缩元件的所述电动元件相反的一侧,用于向所述旋转压缩元件供给所述润滑油,在密闭容器内的所述油泵侧的上部设置有制冷剂排出管,由配置于所述旋转压缩元件的电动元件侧的部分的环状的第一压力控制板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上部局部划分为电动元件侧和旋转压缩元件侧,沿着所述第一压力控制板的外侧形成大致环状的第一流体通过部,由配置于旋转压缩元件的油泵侧的部分的大致弧状的第二压力控制板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所述旋转压缩元件侧的上部局部划分为旋转压缩元件侧和油泵侧,沿着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的外侧形成弧状的第二流体通过部,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划分的区划部位偏向密闭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通过配置有所述制冷剂排出管的部分的位置;

将所述第一压力控制板的外径Dup和所述第一流体通过部的外径Dm之比Dm/Dup设为1<Dm/Dup<1.05,将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的沿着密闭容器侧外缘的环的外径Dlow和密闭容器的内径Dc之比Dc/Dlow设为1<Dc/Dlow<1.05,将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到制冷剂排出管的中心的距离x和从第二压力控制板到密闭容器的油泵侧的内端位置的距离y之比y/x设为3<y/x<15,将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到制冷剂排出管的中心的距离x和制冷剂排出管的内径d之比d/x设为0.5<d/x<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位于比设置有制冷剂排出管的部分更靠流体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

说明书: 卧式旋转压缩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将密闭容器内的被旋转压缩元件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与润滑油一起暂且排出到密闭容器内的电动元件侧,然后排出到密闭容器的外部。背景技术[0002] 目前,这种卧式旋转压缩机采用以下构成:制冷剂气体从旋转压缩元件的吸入口被吸入到气缸的低压室侧,通过辊和叶片的动作而压缩,从气缸的高压室侧经过排出口、排气消声室排出到密闭容器内,然后流入外部的散热器等。[0003] 另外,密闭容器内的底部作为油池,通过安装于与旋转压缩元件的电动元件相反的一侧的油泵(供油单元)从油池吸起润滑油,并将其供给到旋转压缩元件以防止旋转压缩元件的磨损。[0004] 在这样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所述油混入被旋转压缩元件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中,该油与制冷剂气体一起也被排出到密闭容器内。[0005] 为了促进制冷剂气体中的油分离,制冷剂气体从旋转压缩元件暂且排出到气缸的电动元件侧,在密闭容器内从该电动元件侧进一步转动到旋转压缩元件侧。然后,制冷剂气体从设置于密闭容器的上部的作为油泵侧的部分的制冷剂排出管向外部排出。[0006] 因此,由于油不仅在油泵侧而且还积存在电动元件侧,所以当油泵部分的油位降低时,会发生无法顺畅地进行油的吸引的不利情况。[0007] 为了在油泵侧和电动元件侧双方使油位的高度对齐而不发生积油的上述不利情况,提出了一种产生压力差的装置,增加密闭容器内的电动元件侧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并且使得油泵侧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减小。[0008] 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该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在电动元件侧和油泵侧之间形成压力差,在旋转压缩元件的作为电动元件侧的部分设置作为隔板的环状压力控制板,并且,在所述旋转压缩元件的作为油泵侧的部分同样设置作为隔板的大致弧状的压力控制板。[0009] 专利文献1中的设置于旋转压缩元件的电动元件侧的环状的压力控制板将密闭容器的上部局部划分为电动元件侧和旋转压缩元件侧。具体地说,所述环状的压力控制板其外周靠近密闭容器的内表面,将环状的压力控制板和密闭容器之间的间隙作为当含油的制冷剂气体即流体从电动元件侧朝向旋转压缩元件侧通过时形成压差的间隔。[0010] 另外,设置于旋转压缩元件的油泵侧的大致弧状的压力控制板将从被所述环状的压力控制板分隔的密封容器的上部的旋转压缩元件侧贯穿到密闭容器的端部侧的部分局部划分为旋转压缩元件侧和油泵侧。具体地说,该压力控制板的密闭容器侧的外缘靠近密闭容器的内表面,将大致弧状的压力控制板和密闭容器之间的间隙作为当上述流体从旋转压缩元件侧朝向油泵侧通过时形成压差的间隔。[0011] 这样,在旋转压缩元件的电动元件侧设置环状的压力控制板,并且在油泵侧设置大致弧状的压力控制板,由含油的制冷剂气体构成的流体依次通过沿着两个压力控制板的外缘的间隙,由此,增加电动元件侧的压力,并且使得油泵侧的压力减小。[0012] 在具备上述压力控制板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从旋转压缩元件排出到电动元件侧的含油的制冷剂气体被引导至电动元件的上方。被引导向至电动元件的上部的所述制冷剂气体通过环状的压力控制板周围的间隙,进一步通过大致弧状的压力控制板的侧方的开放部分和密闭容器之间的间隙,当通过这些间隙时,油和制冷剂气体分离。[0013] 而且,由于在电动元件侧和油泵侧之间形成有压力差,从而分离并落到油池的油移动到密闭容器底部的油泵侧,并且提高了存积在油泵侧的油的油位,油泵可以顺畅地吸油。制冷剂气体也从安装于油泵侧的密闭容器的上部的制冷剂排出管排出到密闭容器的外部。[0014] 现有技术文献[0015] 专利文献[001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9356号公报发明内容[0017]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18] 现有卧式旋转压缩机多用于低温用途,制冷剂循环量也少。因此,从卧式旋转压缩机向外部的油排出通常不被当成问题,关于排出到压缩机的外部的油,可以在制冷剂利用设备侧来应对。[0019] 但是近年来,在用于空调节用途的压缩机中,越来越需要以高循环量供给制冷剂气体。另外,为了通过使用DC逆变器来增加循环量,要求压缩机要紧凑化,。[0020] 但是,在现有卧式旋转压缩机中,没有限定为了有效地进行油分离的、对制冷剂气体和油的分离有效的制冷剂排出管的位置、压力控制板的形状、位置等条件及从旋转压缩元件到密闭容器的油泵侧的端部的距离,在压缩机内的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分离制冷剂气体和油是有限度的。[0021] 于是,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可以在密闭容器内将含油的制冷剂气体有效地分离成油和制冷剂气体,其目的是获得一种紧凑且能够以高循环量供给制冷剂气体的卧式旋转压缩机。[0022]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0023] (第一方面的发明)[0024]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技术问题而创建的,提供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卧式密闭容器内具备:电动元件;旋转压缩元件,所述旋转压缩元件由该电动元件驱动;润滑油,所述润滑油收纳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底部的油池中;以及油泵,所述油泵设置于与所述旋转压缩元件的所述电动元件相反的一侧,用于将所述油供给到所述旋转压缩元件,在密闭容器的内所述油泵侧的上部设置有制冷剂排出管,[0025] 由配置于所述旋转压缩元件的电动元件侧的部分的环状的第一压力控制板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上部局部划分为电动元件侧和旋转压缩元件侧,沿着所述第一压力控制板的外侧形成大致环状的第一流体通过部,[0026] 由配置于旋转压缩元件的油泵侧的部分的大致弧状的第二压力控制板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所述旋转压缩元件侧的上部局部划分为旋转压缩元件侧和油泵侧,沿着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的外侧形成弧状的第二流体通过部,[0027] 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划分的区划部位偏向密闭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通过配置有所述制冷剂排出管的部分的位置。[0028] (第二方面的发明)[0029] 而且,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将所述第一压力控制板的外径(Dup)和所述第一流体通过部的外径(Dm)之比(Dm/Dup)设为[0030] 1<Dm/Dup<1.05,[0031] 将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的沿着密闭容器侧外缘的环的外径(Dlow)和密闭容器的内径(Dc)之比(Dc/Dlow)设为[0032] 1<Dc/Dlow<1.05,[0033] 将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到制冷剂排出管的中心的距离(x)和从第二压力控制板到密闭容器的油泵侧的内端位置的距离(y)之比(y/x)设为[0034] 3<y/x<15,[0035] 将从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到制冷剂排出管的中心的距离(x)和制冷剂排出管的内径(d)之比(d/x)设为[0036] 0.5<d/x<3,[0037] 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位于比设置有制冷剂排出管的部分更靠流体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0038] 发明效果[0039] (第一方面的发明效果)[0040]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可以起到如下极佳效果:由于第二压力控制板的区划部位偏向密闭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通过配置有所述制冷剂排出管的部分的位置,所以通过第一流体通过部和第二流体通过部并进行了油分离的制冷剂气体立即到达制冷剂排出管部分,并进入该制冷剂排出管,从而能够高效地降低排出到密闭容器的外部的制冷剂气体中所含的油的比率。[0041] (第二方面的发明效果)[0042]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可以起到如下极佳效果:能够非常高效地降低排出到密闭容器的外部的制冷剂气体中所含的油的比率。附图说明[0043] 图1是在图2的a?a线的径向截面位置处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的油和制冷剂气体的移动的说明图。[0044] 图2是表示从油泵侧观察的实施方式的状态的说明图。[0045] 图3是表示旋转压缩元件的图,图3的(a)是表示从吸油管侧观察第二压力控制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的(b)是表示从与旋转轴方向的交叉的方向观察旋转压缩元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的(c)是表示从正面观察第一压力控制板的状态的说明图。[0046] 图4是表示第一压力控制板的图,图4的(a)是表示从一面侧观察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的(b)是表示截面的说明图。[0047] 图5是表示第二压力控制板和排气消声板的图,图5的(a)是表示从一面侧观察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的(b)是表示沿着图5的(a)的a?a线的截面的说明图。[0048] 图6是将图2的a?a线的径向截面位置处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0049] 下面,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图中1为卧式旋转压缩机,如图1所示,所述卧式旋转压缩机1具备两端被密闭的长圆柱状的密闭容器2,将该密闭容器2的内底部作为油池。在所述密闭容器2的内侧收纳有包括电动元件3、由电动元件3的旋转轴4驱动的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及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的旋转压缩元件(旋转压缩机构部)7。需要说明的是,图1在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位置处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如图2所示,将剖面位置局部地改变来图示。[0050] (电动元件)[0051] 在密闭容器2的电动元件3侧的端部形成有圆形安装孔8。在所述安装孔8中安装有用于向电动元件3供给电力的终端9。[0052] 电动元件3由沿着密闭容器2的内周面以环状安装的定子10和在该定子10的内侧设置微小的间隙并旋转自如地插入其中的转子11构成。而且,将所述转子11固定于通过该转子11的中心沿密闭容器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4上。[0053] 定子10具有将圆圈状的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和通过串绕(集中卷绕)方式卷装在该层叠体的齿部的定子线圈。而且,所述转子11与定子10一样也由电磁钢板的层叠体形成。[0054] (油泵)[0055] 在由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和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构成的旋转压缩元件7的与所述电动元件3相反的一侧即旋转轴4的旋转压缩元件7侧的端部,形成有作为供油单元的油泵13。[0056] 油泵13从利用密闭容器2的内底部构成的油池吸起润滑油14,将其供给到旋转压缩元件7中的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及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的各滑动部分,为了防止磨损而设置。吸油管15从所述油泵13朝向密闭容器2的内底部延伸,吸油管15的下端在油池内开口。[0057] (旋转压缩元件)[0058] 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具有第一气缸16,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具有第二气缸17。中间分隔板18位于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之间,中间分隔板18被第一气缸16和第二气缸17夹持。即,旋转压缩元件(旋转压缩机构部)7具备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及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和中间分隔板18。[0059] 第一及第二旋转压缩元件5、6由下述部件构成:分别配置于中间分隔板18的两侧(图1中为左右)的第一及第二气缸16、17;嵌合于具有180度相位差且设置于旋转轴4上的第一及第二偏心部19、20,并且在第一及第二气缸16、17内偏心旋转的第一及第二辊21、22;分别与这些辊21、22抵接并在第一及第二气缸16、17内分别划分为低压室侧和高压室侧的未图示的叶片;分别将第一气缸16的电动元件3侧的开口面和第二气缸17的与电动元件3相反的一侧(油泵13侧)的开口面封闭并兼作旋转轴4的轴承的主轴承23、副轴承24。[0060] 在第一气缸16上形成有通过吸入口与该第一气缸16内部的低压室侧连通的吸入通道25。另外,在第二气缸17及中间分隔板18上也形成有通过吸入口与第二气缸17的内部的低压室侧连通的吸入通道26。[0061] 这些吸入通道25、26制成与后文将描述的制冷剂导入管27的一端连通的结构,制冷剂气体从制冷剂导入管27经过各吸入通道25、26及吸入口供给到第一、第二气缸16、17中。[0062] (排气消声室)[0063] 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气缸16、17的内部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分别形成于主轴承23和副轴承24上的排出口分别排出到形成于主轴承23的电动元件3侧及副轴承24的与电动元件3相反的一侧的排气消声室28、29。

[0064] 通过将以主轴承23的使旋转轴4的轴承部分贯通的部分为中心开口的排气消声板30以覆盖在所述轴承部分周围的方式安装到主轴承23上,形成电动元件3侧的排气消声室

28。而且,第一气缸16的高压侧经由在主轴承23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排气消声室28连通。

[0065] 另外,通过将杯状的排气消声板31以从油泵13侧覆盖包括副轴承24的轴承部分的该副轴承24的方式安装到副轴承24上,形成油泵13侧的排出消音室29。如图所示,在排气消声板31的中心设置有油泵13的吸油管15安装在其中的安装孔。而且,第二气缸17的高压侧经由在副轴承24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排出消音室29连通。[0066] 排气消声室28和排气消声室29通过贯通第一、第二气缸16、17(气缸的板材部分)和中间分隔板1开设到所述排气消声室28内的连通路(未图示)连通。在图6中,符号32为所述连通路的排气消声室28侧的末端,是形成于主轴承23的气缸对应部分的通孔。[0067] 当旋转压缩元件7工作时,被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压缩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排气消声室29和上述连通路排出到排气消声室28。另外,被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压缩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到排气消声室28,并与被所述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压缩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合流,在排气消声板30的使主轴承23的轴承部分贯通的开口部分和该轴承部分之间通过,排出到电动元件3侧。[0068] 这时,制冷剂气体中混入有供给到第一及第二旋转压缩元件5、6的油,该油也排出到密闭容器2内的电动元件3侧。在此,混入制冷剂气体中的油此后从制冷剂气体分离,积存在密闭容器2的内底部的油池中。[0069] (旋转轴)[0070] 在旋转轴4上,在旋转中心线上设置有未图示的油通道,该油通道从该旋转轴4的被副轴承24支承的端部侧朝向电动元件3侧。而且,油泵13具有如下公知的结构:在油通道的被副轴承24支承的端部侧,朝向电动元件3侧引导油,并且从吸油管15侧吸油。[0071] 另外,在旋转轴4上设置有小孔,经由该小孔将油引导至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和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以及主轴承23、副轴承24的轴承部分,该小孔与所述油通道连通。油经由旋转轴4的油通道和所述小孔供给到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和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以及主轴承23、副轴承24的轴承部分,对其进行润滑。

[0072] 因此,如上所述,在制冷剂气体中混入有供给到第一及第二旋转压缩元件5、6的油,由含油的制冷剂气体构成的流体排出到密闭容器2内的电动元件3侧。在卧式旋转压缩机1中,从排出到电动元件3侧的流体中进行油分离,被分离的油收集到油池中,另外,经过了油分离的流体即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到密闭容器2的外部。[0073] (压力控制板)[007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1中,在进行油分离时形成压差,增加密闭容器2的电动元件3侧的空间的压力,并且使得油泵13侧的空间的压力减小,由此,提高了油泵13侧的油池的油位高度,并且油泵13适当地进行吸油。此外,高效地进行了油分离,从而制冷剂气体排出到密闭容器2的外部。[0075] 为了在进行油分离时形成上述压差,卧式旋转压缩机1在旋转压缩元件7的电动元件3侧和油泵13侧具备压力控制板。[0076] (第一压力控制板)[0077]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旋转压缩元件5的电动元件3侧配置有第一压力控制板33。第一压力控制板33沿着排气消声室28的外周形成,如图4所示,由呈环状的钢板构成。而且,在将形成排气消声室28的上述排气消声板30嵌入其中的中央的开口部分,具有朝向该开口部分的中心伸出的两片安装片34,将该安装片34与排气消声板30重叠,并与排气消声板30一起用螺丝固定到主轴承23。

[007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排气消声板30是与第一压力控制板33同种类的钢材。[0079] 如图4所示,环状的第一压力控制板33的外缘35在大致全周形成圆形状。在图3的(c)和图4的(a)中,为了避免在压缩机组装时与其他部件的干扰等,外缘的一部分形成直线缘。成为该直线的边缘的部位包括在没入油池的油中的部分。[0080] 安装排气消声板30和上述第一压力控制板33的主轴承23具备在轴承部分的周围沿径向扩展的板部36和与所述板部36连续的突缘37,该突缘37贯穿至密闭容器2的内周面并与之紧密接触。而且,如图1和图6所示,关于在主轴承23的轴承部分的周围由板部36和突缘37构成的截面大致L型的部位,形成突缘37从板部36的外周位置朝向电动元件3侧延伸设置的状态。[0081] 而且,排气消声板30和第一压力控制板33从主轴承23的电动元件3侧安装,第一压力控制板33的外缘35隔着间隙靠近突缘37的内周面。[0082] 由于第一压力控制板33的圆形状的外缘35隔着间隙靠近主轴承23的突缘37的内周面,因此所述第一压力控制板33在配置于旋转压缩元件7的电动元件侧的部分的状态下,将密闭容器2内的上部局部划分为电动元件3侧和旋转压缩元件7侧。未进行区划的部分成为第一压力控制板33的外缘35和突缘37的内周面38之间。[0083] 而且,未划分的第一压力控制板33的外缘35和突缘37的内周面38之间成为由含油的制冷剂气体构成的流体可以从电动元件3侧朝向旋转压缩元件7侧通过的部分。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1中,第一压力控制板33将密闭容器2内的上部局部划分为电动元件3侧和旋转压缩元件7侧,沿着该第一压力控制板33的外缘35形成由所述间隙构成的大致环状的第一流体通过部39。[0084] 大致环状的第一流体通过部39形成为间隔,该间隔充分达到通过由含油的制冷剂气体构成的流体流过而在电动元件3侧和旋转压缩元件7侧之间构成微小的压差的程度。[0085] 在上述主轴承23的板部36设置有多个足够宽的开孔,使得其不会妨碍由含油的制冷剂气体构成的流体的移动以及油池中的油移动,即使含油的气体即制冷剂气体从这些孔中通过,也不会在该开孔部分构成压差。[0086] 被第一、第二旋转压缩元件5、6压缩并且从排气消声室28排出到电动元件3所在的空间侧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含油的流体)通过上述第一流体通过部39,由此,如上所述,构成微小的压差,但流经电动元件3侧的空间的流体无支承地流到旋转压缩元件7侧。[0087] (第二压力控制板)[0088] 在本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1中,如图2所示,从密闭容器2的容器顶部位置到腰围方向上的容器侧面侧的部分设置有制冷剂排出管40。而且,如上所述,卧式旋转压缩机1在旋转压缩元件7的油泵13侧也具备压力控制板,该压力控制板在腰围方向上的位置与制冷剂排出管40的位置相对应。

[0089]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压缩元件7的油泵13侧具备密闭容器2的腰围方向上的位置与制冷剂排出管40的位置对应的压力控制板,作为配置于上述排气消声室29的外周的一部分的第二压力控制板41。[0090] 如图5所示,第二压力控制板41由与形成排气消声室29的排气消声板31一体的钢板形成。该第二压力控制板41是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形状且从第二旋转压缩元件6侧朝向密闭容器2延伸设置的形式,该密闭容器2侧的外缘43隔着间隙靠近密闭容器2的内周面42。[0091] 第二压力控制板41上的面对密闭容器2的内周面42侧的外缘43隔着间隙靠近该密闭容器2,因此第二压力控制板41在配置于旋转压缩元件7的油泵13侧的部分的状态下,将密闭容器2内的上部局部划分为旋转压缩元件7侧和油泵13侧。未进行区划的部分是在第二压力控制板41的外缘43和密闭容器2的内周面42之间而且在通过第二压力控制板41的腰围方向上不存在该第二压力控制板41本身的部分。[0092] 在与第二压力控制板41为一体的排气消声板31本身的密闭容器下部侧,不存在伸出到妨碍油的移动的部分,排气消声板31的下部直接没入油池的油中。[0093] 上述未划分的第二压力控制板41的外缘43和密闭容器2的内周面42之间成为由含油的制冷剂气体构成的流体能够从旋转压缩元件7侧的空间朝向油泵13侧的空间通过的部分。[0094]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1中,第二压力控制板41将密闭容器2内的上部局部划分为旋转压缩元件7侧和油泵13侧,在沿着第二压力控制板41的外缘43的部分形成由间隙构成的大致弧状的第二流体通过部44。[0095] (第二流体通过部的位置)[0096] 如上所述,大致弧状的第二流体通过部44是由第二压力控制板41的上述外缘43和密闭容器2的内周面42之间的间隙构成的部分,另外,由于第二压力控制板41的划分部位即该第二压力控制板41本身的位置在密闭容器2的腰围方向上的位置偏倚,以与制冷剂排出管40的位置相对应,因此所述第二流体通过部44的位置也偏向密闭容器2的长度方向上的通过配置有制冷剂排出管40的部分的位置。[0097] 大致弧状的第二流体通过部44形成为间隔,该间隔充分达到通过由含油的制冷剂气体构成的流体流过而在旋转压缩元件7侧和油泵13侧之间构成微小的压差的程度。[0098] 被第一、第二旋转压缩元件5、6压缩并且经过电动元件3侧的空间、上述第一流体通过部39排出到旋转压缩元件7的上部侧的空间侧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流体通过部44排出到油泵13侧的空间,由此,构成微小的压差。当然,即使所述流体通过该第二流体通过部44时,也能够无支承地流入油泵13侧的空间。[0099] 通过流体流过第二流体通过部44而构成的压差也产生如下作用:增加密闭容器2的电动元件3侧的空间的压力,并且减小油泵13侧的空间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油泵13侧的油池的油位的高度,适当地进行油泵13的吸油。[0100] 此外,当流体流过第二流体通过部44时,高效地进行油分离,油分离后的制冷剂气体朝向安装有上述制冷剂排出管40的部分移动,而且,由于第二流体通过部44配置为处于密闭容器2的长度方向上的制冷剂排出管40通过的线上,所以油分离后的制冷剂气体容易进入制冷剂排出管40,该油分离后的制冷剂气体被排出。[0101] 利用通过流体流过上述第一流体通过部39和第二流体通过部44而构成的压差,贮存于密闭容器2内底部的油池中的油向油泵13侧移动,油泵13侧的油位上升。由此,由于吸油管15的端部的开口无障碍地浸入油中,所以能够顺畅地向油泵13的旋转压缩元件(旋转压缩机构部)7的滑动部供给油。[0102] 另外,通过第一压力控制板33和第二压力控制板41,在电动元件3侧和油泵13侧产生电动元件3侧高而油泵13侧低的压力的差,积存于电动元件3侧的油也能够向油泵13侧移动。[0103] 由此,可以在确保油泵13侧的油位并可靠地进行供油的同时,通过导热良好的油冷却电动元件3。因此,可以提高电动元件3的运行性能及制冷剂气体的流通性,并能够确保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压缩/排出这些作为压缩机的各性能。[0104] 另外,排出到密闭容器2内的制冷剂气体容易经过第一流体通道部和第二流体通道部到达安装有制冷剂排出管的部分,在有效地分离混入到制冷剂气体中的油的同时向制冷剂排出管40侧流动,可以大大减少经过该制冷剂排出管40排出到密闭容器2的外部的油量。[0105] (条件限定)[0106] 在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1中,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分离油,限定各部分的距离、位置等条件。在图6中示出了用于限定条件的各部分的尺寸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图6中,仅示出了卧式旋转压缩机1的一部分的沿着图2的剖面线的位置的截面。

[0107] 比(Dm/Dup)[0108] 首先,在卧式旋转压缩机1中,将第一压力控制板33的外径(Dup)和第一流体通过部39的外径(Dm)之比(Dm/Dup)设为[0109] 1<Dm/Dup<1.05。[0110] 比(Dc/Dlow)[0111] 其次,将第二压力控制板41的沿着密闭容器2侧的上述外缘43的环的外径(Dlow)和密闭容器2的内径(Dc)之比(Dc/Dlow)设为[0112] 1<Dc/Dlow<1.05。[0113] 如上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41的外缘43是弧状,但将该外缘43假设为沿密闭容器2的内周方向延长的假想的环。而且,将该环的外径设为(Dlow)。[0114] 比(y/x)[0115] 接着,将从第二压力控制板41到制冷剂排出管40的中心的距离(x)和从第二压力控制板41到密闭容器2的供油部件(油泵13)侧的内端位置的距离(y)之比(y/x)设为[0116] 3<y/x<15。[0117] 比(d/x)[0118] 接着,将从第二压力控制板41到制冷剂排出管40的中心的距离(x)和制冷剂排出管40的内径(d)之比(d/x)设为[0119] 0.5<d/x<3。[0120] 而且,如上所述,第二压力控制板41位于比设置有制冷剂排出管40的部分靠流体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0121] 在上述范围中,在实施方式中,设:[0122] Dm/Dup=1.03、[0123] Dc/Dlow=1.02、[0124] y/x=4.8、[0125] d/x=0.8。[0126] 对于设为上述条件的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和现有产品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两者都使用1000W的功率,比较制冷剂排出管的油排出量。[0127] (结果)[0128] 在现有产品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在60/80(rps)的运行频率下,油排出量(mL/min)为7.6/25。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同样在60/80(rps)的运行频率下,油排出量为3.3/13.3。[0129] 根据上述比较可以确认,在实施方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1中,制冷剂气体和油在密闭容器2内分离,与现有产品相比,制冷剂排出管40的油排出量减少了约60%。[0130] 附图标记说明[0131] 1…卧式旋转压缩机,[0132] 2…密闭容器,[0133] 3…电动元件,[0134] 4…旋转轴,[0135] 5…第一旋转压缩元件,[0136] 6…第二旋转压缩元件,[0137] 7…旋转压缩元件,[0138] 13…油泵,[0139] 14…油,[0140] 15…吸油管,[0141] 16…第一气缸,[0142] 17…第二气缸,[0143] 23…主轴承,[0144] 24…副轴承,[0145] 27…制冷剂导入管,[0146] 30…排气消声板,[0147] 31…排气消声板,[0148] 33…第一压力控制板,[0149] 35…外缘,[0150] 36…主轴承的板部,[0151] 37…主轴承的突缘,[0152] 38…突缘的内周面,[0153] 39…第一流体通过部,[0154] 40…制冷剂排出管,[0155] 41…第二压力控制板,[0156] 42…密闭容器的内周面,[0157] 43…第二压力控制板的外缘,[0158] 44…第二流体通过部。



声明:
“卧式旋转压缩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