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包括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上方一端安装有卸料离心组件(3),所述基座(2)的上方另一端安装有驱动组件(1),所述卸料离心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机盖(4),所述机盖(4)上设置有通孔(8),所述机盖(4)的上方且位于通孔(8)的外围设置有吸音箱(16),所述吸音箱(16)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吸音板(17),所述第一吸音板(17)远离吸音箱(16)的一侧连接有吸音棉(11),所述吸音箱(1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上连接有若干个玻璃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离心组件(3)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吸音板(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槽(9),所述吸音箱(16)靠近机盖(4)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环(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4)的上方且位于连接槽(9)的外围固定有L形限位件(19),所述吸音箱(16)的侧壁上且对应L形限位件(19)的位置处设置有倒L形限位件(10),所述倒L形限位件(10)与L形限位件(19)之间通过第二螺栓(1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上固定有安装板(13),所述吸音箱(16)的内侧壁上且对应安装板(13)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板(13)与吸音箱(16)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L形限位件(10)与L形限位件(19)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倒L形限位件(10)与L形限位件(19)均呈圆周分布。
说明书: 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背景技术[0002]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
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例如用
洗衣机甩干湿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分离不同密度的气体混合物;利用不同密
度或粒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有的沉降离心机还可对固体颗粒按密
度或粒度进行分级。
[0003]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089521.4公开了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包括底座、卡紧弹簧、机盖、防爆灯、电机、出液管和脚垫,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机体,且机体内部设置
有转鼓筒体,所述转鼓筒体内部设置有滤网,且滤网上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
有下卡齿,所述转鼓底座上表面固定有转鼓筒体,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机体后表面上,且机体
上设置有洗涤管,所述洗涤管前方设置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与左侧设置有视镜,所述脚垫固
定在底座下表面,且脚垫内部设置有减震装置。该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主要是用于固液
分离而设计的,在此装置的脚垫内部设置了减震装置,且减震装置内部设置了弹性垫与缓
冲弹簧,能够更好的减少由于电机和转鼓筒体工作时产生的震动。
[0004]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问题:机体上没有设置吸音降噪装置,离心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向外扩散,容易造成噪音污染,影响周边工作人员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具有吸音降噪、可拆卸的特点。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一端安装有卸料离心组件,所述基座的上方另一端安装有驱动组
件,所述卸料离心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机盖,所述机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机盖的上方且位于
通孔的外围设置有吸音箱,所述吸音箱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吸音板,所述第一吸音板远
离吸音箱的一侧连接有吸音棉,所述吸音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
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若干个玻璃板。
[0007] 优选的,所述卸料离心组件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吸音板。[0008]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吸音箱靠近机盖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环。
[0009] 优选的,所述机盖的上方且位于连接槽的外围固定有L形限位件,所述吸音箱的侧壁上且对应L形限位件的位置处设置有倒L形限位件,所述倒L形限位件与L形限位件之间通
过第二螺栓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电机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吸音箱的内侧壁上且对应安装板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与吸音箱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倒L形限位件与L形限位件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倒L形限位件与L形限位件均呈圆周分布。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 1、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中的机盖上,增设吸音降噪装置,通过吸音降噪装置可以吸收离心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避免噪声向外扩散,造成噪
音污染,影响周边工作人员的健康。
[0014] 2、本实用新型将吸音降噪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原有的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中的机盖上,当吸音降噪装置中的电机部件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替换时,方便将吸音降噪装置从
机盖上拆卸下来,然后再对电机进行维修替换。
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剖视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卸料离心组件侧壁的剖视图;[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盖的俯视图。[0019] 图中:1、驱动组件;2、基座;3、卸料离心组件;4、机盖;5、连接环;6、玻璃板;7、转轴;8、通孔;9、连接槽;10、倒L形限位件;11、吸音棉;12、电机;13、安装板;14、第一螺栓;15、
安装槽;16、吸音箱;17、第一吸音板;18、第二螺栓;19、L形限位件;20、第二吸音板。
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包括基座2,基座2的上方一端安装有卸料离心组件3,基座2的上方另一端安装有驱动组件1,卸
料离心组件3的上方设置有机盖4,机盖4上设置有通孔8,机盖4的上方且位于通孔8的外围
设置有吸音箱16,吸音箱16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吸音板17,第一吸音板17远离吸音箱16
的一侧连接有吸音棉11,吸音箱1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7,转
轴7上连接有若干个玻璃板6。
[0022] 具体的,卸料离心组件3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吸音板20,[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二吸音板20吸附卸料离心组件3工作产生的部分噪音。
[0024] 具体的,通孔8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槽9,吸音箱16靠近机盖4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环5,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槽9与连接环5可以将吸音箱16安装到通孔8内部。
[0026] 具体的,机盖4的上方且位于连接槽9的外围固定有L形限位件19,吸音箱16的侧壁上且对应L形限位件19的位置处设置有倒L形限位件10,倒L形限位件10与L形限位件19之间
通过第二螺栓18连接,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倒L形限位件10、L形限位件19及第二螺栓18可以将吸音箱16可拆卸安装到机盖4上。
[0028] 具体的,电机12上固定有安装板13,吸音箱16的内侧壁上且对应安装板13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15,安装板13与吸音箱16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4连接,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槽15、安装板13及第一螺栓14可以将电机12可拆卸安装到吸音箱16内。
[0030] 具体的,倒L形限位件10与L形限位件19共设置有四个,四个倒L形限位件10与L形限位件19均呈圆周分布,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周分布的四个倒L形限位件10与L形限位件19可以增强吸音箱16安装的稳定性。
[0032]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卸料离心组件的结构及驱动组件与卸料离心组件连接结构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089521.4公开的一种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中已经公开。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当对原料进行卸料离心操作时,装置运转产生的噪音部分被卸料离心组件3侧壁上的第二吸音板20吸收,部分噪音进入到
吸音箱16内,同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转轴7转动,从而带动玻璃板6进行旋转,噪音经
过玻璃板6在旋转过程中进行多次反射,使噪音与吸音棉11和第一吸音板17多次接触,提高
了吸音效果,当电机12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替换时,取下第二螺栓18,倒L形限位件10与L形限
位件19之间失去紧固力,然后从通孔8内取出吸音箱16,然后再取下第一螺栓14,安装板13
与吸音箱16之间失去紧固力,然后从吸音箱16内取出电机12,再进行电机12的维修替换工
作。
[003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