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

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

1039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河南中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2023-11-21 11:00:0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尾部过渡段、管状段和头部过渡段,所述尾部过渡段、管状段和头部过渡段通过桁架串联固定;所述尾部过渡段和头部过渡段均包括有压带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带段包括承载装置和压带装置;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左托辊、中间托辊、右托辊和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两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托辊安装于中间横梁中间位置;所述左托辊、右托辊分别通过调节装置安装于中间横梁的前侧板或后侧板上;

所述压带装置包括压带托辊,所述压带托辊包括托辊本体和安装板,所述托辊本体的一侧轴端与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道平行的第一长孔,所述压带托辊通过调节机构安装于承载装置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中间架和连接座,所述中间架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纵截面为L型,连接座底壁与中间架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座侧壁与中间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底壁和侧壁之间固定连接加强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托辊座和调节板,所述左托辊或右托辊安装于托辊座内,所述调节板位于托辊座下部并且与托辊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下角处设有中心孔,调节板设置有若干调节孔;所述中间横梁的前侧板或后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长孔和多个定位孔,所述调节板的中心孔与其中一个定位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板的其中一个调节孔与第二长孔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等角度分布于两条半径不同的中心孔同心的扇形面圆弧上,相邻的调节孔之间夹角为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上横梁,所述第一上横梁两端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上横梁两端对应的桁架上分别设有竖直方向上的第三长孔,第一上横梁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三长孔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横梁两侧分别设有两道平行的水平第四长孔;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分别与两道第四长孔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上横梁,所述第二上横梁两端分别通过支架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两侧分别设有纵梁与中间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上设有三道竖直方向的第五长孔,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分别与三道第五长孔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道竖直方向的第六长孔,两个第六长孔设置于桁架上,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分别与两道第六长孔螺栓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圆管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是在传统槽型戴氏输送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特种带式输送机,由于圆管带式输送机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相对于使用广泛的普通带式输送机,它的使用量比较小,国家还没有标准规范的生产图纸。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为:圆管带式输送机一般包括尾部过渡段、管状段和头部过渡段,从尾部滚筒到胶带形成圆筒状称为尾部过渡段,受料点一般在这段范围内。尾部过渡段内胶带由水平变成槽型,最后卷成圆筒状;在管状段内,输送的物料随胶带在圆筒内运行;头部过渡段胶带由圆筒状逐渐展开成为平面,至头部滚筒后卸料。回程段胶带经翻转后与承载段相同。

沿皮带运行方向,尾部过渡段一般包括缓冲段和压带段;胶带在缓冲段时,胶带在倾角逐渐变大的托辊组作用下,逐渐由水平变成槽型;之后进入压带段,需要使用压带装置和承载托辊组共同调节,压带装置主要结构为压带托辊,压带托辊压着胶带并使胶带产生逐渐卷曲形成圆筒状;头部过渡段圆筒状胶带展开的原理与尾部过渡段相同,装置反向设置。

目前这种结构原理的圆管带式输送机存在以下缺陷:现在使用的承载托辊组和压带托辊一般均为固定角度的结构;在制作时候,需要制造多种角度规格的产品;在安装调试的时候,存在承载托辊组或/和压带托辊位置不容易安装到准确位置,安装调试困难、周期长,尤其;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中更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尾部过渡段、管状段和头部过渡段,所述尾部过渡段、管状段和头部过渡段通过桁架串联固定;所述尾部过渡段和头部过渡段均包括有压带段,所述压带段包括承载装置和压带装置;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左托辊、中间托辊、右托辊和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两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托辊安装于中间横梁中间位置;所述左托辊、右托辊分别通过调节装置安装于中间横梁的前侧板或后侧板上;

所述压带装置包括压带托辊,所述压带托辊包括托辊本体和安装板,所述托辊本体的一侧轴端与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道平行的第一长孔,所述压带托辊通过调节机构安装于承载装置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中间架和连接座,所述中间架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纵截面为L型,连接座底壁与中间架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座侧壁与中间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底壁和侧壁之间固定连接加强肋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托辊座和调节板,所述左托辊或右托辊安装于托辊座内,所述调节板位于托辊座下部并且与托辊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下角处设有中心孔,调节板设置有若干调节孔;所述中间横梁的前侧板或后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长孔和多个定位孔,所述调节板的中心孔与其中一个定位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板的其中一个调节孔与第二长孔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孔等角度分布于两条半径不同的中心孔同心的扇形面圆弧上,相邻的调节孔之间夹角为7.5°。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上横梁,所述第一上横梁两端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上横梁两端对应的桁架上分别设有竖直方向上的第三长孔,第一上横梁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三长孔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横梁两侧分别设有两道平行的水平第四长孔;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分别与两道第四长孔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上横梁,所述第二上横梁两端分别通过支架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两侧分别设有纵梁与中间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上设有三道竖直方向的第五长孔,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分别与三道第五长孔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道竖直方向的第六长孔,两个第六长孔设置于桁架上,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分别与两道第六长孔螺栓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圆管带式输送机尾部过渡段或头部过渡段的压带托辊根据压带程度采用多种不同结构的调节机构,尤其是多种形式的长孔与长孔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压带托辊在胶带截面的任意角度调整,有利于装配时快速调整,准确安装,降低调试难度,减少调试周期;承载装置的左右托辊通过调节装置安装于中间横梁上,该结构可以实现零部件的制造统一,在安装时候,根据胶带卷曲程度不同,实现左右托辊的不同倾角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D-D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H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1的E-E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尾部过渡段X、管状段Y和头部过渡段Z,所述尾部过渡段X、管状段Y和头部过渡段Z通过桁架1串联固定;所述尾部过渡段X和头部过渡段Z均包括有压带段Q,所述压带段Q包括承载装置2和压带装置3。

如图5图8所示,图5和图8为承载胶带或者回程胶带不同形状阶段的对应调整状态,承载装置2包括左托辊201、中间托辊202、右托辊203和中间横梁204,所述中间横梁204两端通过连接机构4与桁架1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托辊安装于中间横梁中间位置;所述左托辊201、右托辊203分别通过调节装置5安装于中间横梁204的前侧板上;

如图6所示,连接机构4包括中间架401和连接座402,所述中间架与桁架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402纵截面为L型,连接座402底壁与中间架401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座402侧壁与中间横梁2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402的底壁和侧壁之间固定连接加强肋板。

如图7所示,调节装置5包括托辊座501和调节板502,所述左托辊201或右托辊203安装于托辊座501内,所述调节板502位于托辊座501下部并且与托辊座50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502下角处设有中心孔503,调节板502设置有若干调节孔504;所述中间横梁204的前侧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长孔2041和多个定位孔2042,所述调节板502的中心孔503与其中一个定位孔204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板502的其中一个调节孔504与第二长孔2041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保证调节板502的强度,调节孔504等角度分布于两条半径不同的中心孔503同心的扇形面圆弧上,相邻的调节孔504之间夹角α为7.5°。

具体应用中,如图5-图8所示,根据承载胶带和回程胶带的不同位置的形状不同,第二长孔2041可设置于定位孔2042的内侧或者外侧;采用这种调节装置5的托辊结构可以规格统一,根据承载胶带的不同形状自由调整角度,有助于装配时快速定位和安装。

如图2-图4所示,压带装置3包括压带托辊6,所述压带托辊6包括托辊本体601和安装板602,所述托辊本体601的一侧轴端与安装板60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602上设有两道平行的第一长孔603,所述压带托辊通过调节机构安装于承载装置上方。

具体在本申请中,调节机构分为三种结构,应用于不同位置。

如图2所示,调节机构的第一种结构,调节机构包括两道竖直方向的第六长孔701,两个第六长孔701设置于桁架1上,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603分别与两道第六长孔701螺栓固定连接。该种调节结构主要应用于胶带刚开始卷圈压带时的缓冲阶段。

如图3所示,调节机构的第二种结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上横梁702,所述第一上横梁702两端设有第一固定孔703,所述第一上横梁701两端对应的桁架1上分别设有竖直方向上的第三长孔704,第一上横梁702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孔703与第三长孔704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横梁702两侧分别设有两道平行的水平第四长孔705;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603分别与两道第四长孔705螺栓固定连接。该种调节机构主要用于胶带开始压带初期对胶带的压制。

如图4所示,调节机构的第三种结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上横梁706,所述第二上横梁706两端分别通过支架707与桁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横梁706两侧分别设有纵梁708与中间横梁204固定连接,所述纵梁708上设有三道竖直方向的第五长孔709,所述压带装置通过安装板上的两道第一长孔603分别与三道第五长孔709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