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轴(1),所述托辊轴(1)的外表面活动套设安装有轴承座(2),所述轴承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垫圈(3),所述轴承座(2)的内部位于底垫圈(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承(10),所述轴承座(2)的内部位于轴承(10)远离底垫圈(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密封圈(4),所述轴承座(2)的内部位于内密封圈(4)远离轴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密封圈(5),所述轴承座(2)的内侧位于内密封圈(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端盖(8),所述防尘端盖(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Y型耐油密封圈(6),所述Y型耐油密封圈(6)和所述防尘端盖(8)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垫圈(7),所述托辊轴(1)的表面位于防尘端盖(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挡圈(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通过轴承(10)与托辊轴(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圈(4)和所述外密封圈(5)相互嵌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的外表面涂有一层油漆涂层,且涂层的厚度为2.5到3.5毫米。
说明书: 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托辊密封的好坏是决定托辊寿命及旋转阻力大小的关键,托辊传统的密封是迷宫式密封,属非接触式密封,在实际应用中微细粉尘容易由迷宫缝隙进入迷宫,通过累积阻塞并导致托辊阻力加大,严重时卡死,特别在高粉尘及化工行业,另外,非接触密封由于不防水,水及水雾容易侵入,粉尘及水混合导致结块从而使密封失效,接触式密封存在的问题是旋转阻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包括托辊轴,所述托辊轴的外表面活动套设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垫圈,所述轴承座的内部位于底垫圈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座的内部位于轴承远离底垫圈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密封圈,所述轴承座的内部位于内密封圈远离轴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密封圈,所述轴承座的内侧位于内密封圈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端盖,所述防尘端盖的表面固定安装有Y型耐油密封圈,所述Y型耐油密封圈和所述防尘端盖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垫圈,所述托辊轴的表面位于防尘端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挡圈。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与托辊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密封圈和所述外密封圈相互嵌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的外表面涂有一层油漆涂层,且涂层的厚度为2.5 到3.5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接触式密封结构,针对接触式密封阻力大的弊端,引入了临界接触的理念,在结构上实现虽接触但控制接触大小,使之处于接触与非接触状态,从而实现既完全密封又使接触阻力最小,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相互嵌合设置,密封圈采用组合结构形式,由Y型耐油密封圈、内密封圈组合而成,中间增加一调节垫圈,这样便可使得装配简单,精度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的图1中A 处放大图。
图中:1、托辊轴;2、轴承座;3、底垫圈;4、内密封圈;5、外密封圈; 6、Y型耐油密封圈;7、调节垫圈;8、防尘端盖;9、轴挡圈;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包括托辊轴1,托辊轴1的外表面活动套设安装有轴承座2,轴承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垫圈3,轴承座2的内部位于底垫圈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承10,轴承座2的内部位于轴承10远离底垫圈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密封圈4,轴承座 2的内部位于内密封圈4远离轴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密封圈5,轴承座2 的内侧位于内密封圈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端盖8,防尘端盖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Y型耐油密封圈6,Y型耐油密封圈6和防尘端盖8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垫圈7,托辊轴1的表面位于防尘端盖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挡圈9;
轴承座2通过轴承10与托辊轴1活动连接;内密封圈4和外密封圈5相互嵌合设置,密封圈采用组合结构形式,由Y型耐油密封圈6、内密封圈4组合而成,中间增加一调节垫圈7,这样便可使得装配简单,精度可控,其原理是,采用了接触式密封结构,针对接触式密封阻力大的弊端,引入了临界接触的理念,在结构上实现虽接触但控制接触大小,使之处于接触与非接触状态,从而实现既完全密封又使接触阻力最小;轴承座2的外表面涂有一层油漆涂层,且涂层的厚度为2.5到3.5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在使用时,托辊轴1是安装在胶带机的中间横梁上,胶带的动力是由端头带电机的主动轮驱动的,托辊轴1的作用就是托住胶带,胶带的运动才带动托辊转动,此时端面可控接触式密封,密封圈采用组合结构形式,由Y型耐油密封圈6、内密封圈4组合而成,中间增加一调节垫圈7,这样便可使得装配简单,精度可控,其原理是,采用了接触式密封结构,针对接触式密封阻力大的弊端,引入了临界接触的理念,在结构上实现虽接触但控制接触大小,使之处于接触与非接触状态,从而实现既完全密封又使接触阻力最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声明:
“带式输送机托辊用新型接触式密封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