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

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

502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23-11-22 10:28:3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托辊组件和设于所述固定托辊组件的一侧或两侧的活动托辊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托辊组件包括:在水平面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和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托辊,所述第一托辊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

所述活动托辊组件包括:在水平面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和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固定托辊组件的一端具备一在所述水平面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轴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

每一所述活动托辊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托辊组件的另一端均设有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托辊组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凹面和凸面的弧形块以及齿轮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固定托辊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块的凹面连接,所述弧形块的凸面上设有齿,所述齿轮机构与所述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和第三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板状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板状结构设于所述固定托辊组件和所述活动托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和所述第三板状结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状结构上,两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二转轴均设于一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和一所述第三板状结构之间,每一所述第三板状结构面向所述第一托辊的面均上开设有一弧形槽,每一所述弧形槽均与一所述弧形块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轴承、固定板和连接轴,其中,两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板状结构背对所述第一托辊的面上,两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一所述轴承,每一所述轴承的外缘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每一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均与一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托辊能够围绕所述连接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延伸至所述第三板状结构的上表面上,所述弧形槽的尺寸和所述弧形块的尺寸相配合,所述弧形块可沿所述弧形槽的槽体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齿轮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第三板状结构的背向所述第一托辊的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齿轮轮体、两固定块、转杆和调节盘,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三板状结构背对所述第一托辊的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设于两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转杆贯穿所述齿轮,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一所述固定块,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另一所述固定块并与所述调节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状结构上还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开设于所述弧形槽内,所述齿轮机构和所述弧形块上的弧形齿条通过所述通槽处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盘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孔,若干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调节盘,若干所述贯穿孔以所述调节盘的圆心为中心阵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特征在于,该另一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的圆孔。

说明书: 一种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以上。陶瓷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陶瓷材料一般具有高的熔点(大多在2000℃以上),且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陶瓷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陶瓷还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同时陶瓷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低,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陶瓷材料在进行时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带式输送机进行材料的运输,但是在进行不同种类的产品制造时,所需要的陶瓷材料的尺寸也有所不同,运输尺寸较大的陶瓷材料时可以直接通过传统的表面为平面的带式输送机进行输送,当陶瓷材料的尺寸较小时,陶瓷材料在带式输送机表面容易随着带式输送机的抖动而脱离带式输送机顶部掉落,造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包括:

固定托辊组件和设于所述固定托辊组件的一侧或两侧的活动托辊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托辊组件包括:在水平面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和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托辊,所述第一托辊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

所述活动托辊组件包括:在水平面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和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固定托辊组件的一端具备一在所述水平面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轴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

每一所述活动托辊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托辊组件的另一端均设有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托辊组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凹面和凸面的弧形块以及齿轮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固定托辊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块的凹面连接,所述弧形块的凸面上设有齿,所述齿轮机构与所述齿啮合。

上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和第三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板状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板状结构设于所述固定托辊组件和所述活动托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和所述第三板状结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状结构上,两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二转轴均设于一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和一所述第三板状结构之间,每一所述第三板状结构面向所述第一托辊的面均上开设有一弧形槽,每一所述弧形槽均与一所述弧形块相配合。

上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轴承、固定板和连接轴,其中,两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板状结构背对所述第一托辊的面上,两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一所述轴承,每一所述轴承的外缘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每一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均与一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托辊能够围绕所述连接轴转动。

上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所述弧形槽延伸至所述第三板状结构的上表面上,所述弧形槽的尺寸和所述弧形块的尺寸相配合,所述弧形块可沿所述弧形槽的槽体滑动。

上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每一所述齿轮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第三板状结构的背向所述第一托辊的面上。

上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齿轮轮体、两固定块、转杆和调节盘,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三板状结构背对所述第一托辊的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设于两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转杆贯穿所述齿轮,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一所述固定块,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另一所述固定块并与所述调节盘连接。

上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所述第三板状结构上还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开设于所述弧形槽内,所述齿轮机构和所述弧形块上的所述弧形齿条通过所述通槽处啮合。

上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所述调节盘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孔,若干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调节盘,若干所述贯穿孔以所述调节盘的圆心为中心阵列设置。

上述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其中,该另一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便于通过第一托辊和两个第二托辊实现带式输送机皮带的支撑,同时通过调整两个第二托辊的角度实现带式输送机上皮带的两侧的向上翻起,进而实现皮带上尺寸较小的陶瓷材料两侧的限位,防止陶瓷材料随着带式输送机的抖动而在皮带上滑动脱离皮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节盘实现旋转,进而实现齿轮旋转实现与齿轮啮合链接的弧形齿条带动第二转轴远离安装板一侧向上翻起,进而实现第二托辊的角度调整。

(3)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陶瓷材料的尺寸较小时,陶瓷材料在带式输送机表面容易随着带式输送机的抖动而脱离带式输送机顶部掉落,造成材料的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的示意图。

附图中:1、支撑组件;11、第一板状结构;12、第二板状结构; 13、第三板状结构;16、固定板;17、连接轴;2、第一托辊;3、第二托辊;31、第二转轴;4、弧形块、5、齿轮机构;51、固定块;52、转杆;53、调节盘;54、齿轮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示出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包括:

固定托辊组件和设于固定托辊组件的一侧或两侧的活动托辊组件;其中,

固定托辊组件包括:在水平面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和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托辊2,第一托辊2能够围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

活动托辊组件包括:在水平面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31 和设于第二转轴31上的第二托辊3,第二托辊3能够围绕第二转轴 31的轴线转动;

其中,第二转轴31靠近固定托辊组件的一端具备一在水平面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转动轴线,第二转轴31能够围绕转动轴线转动;

每一活动托辊组件相对于固定托辊组件的另一端均设有一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托辊组件围绕转动轴线转动;

驱动机构包括:具有凹面和凸面的弧形块4以及齿轮机构5,其中,第二转轴31远离固定托辊组件的一端与弧形块4的凹面连接,弧形块4的凸面上设有齿,齿轮机构5与齿啮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组件1,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板状结构11、第二板状结构12和第三板状结构13,第一板状结构11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板状结构11设于固定托辊组件和活动托辊组件的下方,第二板状结构12和第三板状结构13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板状结构11上,两第二板状结构12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每一第二转轴31均设于一第二板状结构12和一第三板状结构 13之间,每一第三板状结构13面向第一托辊2的面均上开设有一弧形槽,每一弧形槽均与一弧形块4相配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板状结构11、第二板状结构 12和第三板状结构13起到对托辊装置的支撑作用,进而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皮带进行均匀支撑,进而保证带式输送机可以顺利工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还包括:轴承、固定板16 和连接轴17,其中,两固定板16设于第二板状结构12背对第一托辊2的面上,两固定板16之间设有一轴承,每一轴承的外缘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连接轴17的一端,每一连接轴17的另一端均与一固定板16连接,第二转轴31设于轴承内,第二转轴31和第二托辊3能够围绕连接轴17转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轴承能够以连接轴17为轴转动,通过第一托辊2和第二托辊3对带式输送机的皮带底部进行支撑,进而保证皮带在运转是不会因为顶部的材料重量原因而影响皮带表面的水平度,进而保证皮带的顺利工作,同时通过第二转轴31的两端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以及与弧形块4转动连接,进而保证第二转轴31在随着弧形块4位移而成倾斜设置时,依然可以顺利旋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弧形槽延伸至第三板状结构13的上表面上,弧形槽的尺寸和弧形块4的尺寸相配合,弧形块4可沿弧形槽的槽体滑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齿轮机构5均安装于第三板状结构 13的背向第一托辊2的面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齿轮机构5包括:齿轮轮体54、两固定块51、转杆52和调节盘53,固定块51与第三板状结构13背对第一托辊2的面固定连接,齿轮轮体54设于两固定块51之间,转杆52贯穿齿轮轮体54,转杆52的一端连接一固定块51,转杆52的另一端贯穿另一固定块51并与调节盘5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三板状结构13上还开设有通槽,通槽开设于弧形槽内,齿轮机构5和弧形块4上的弧形齿条通过通槽处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调节盘53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孔,若干贯穿孔贯穿调节盘53,若干贯穿孔以调节盘53的圆心为中心阵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另一固定块51上开设有若干与贯穿孔一一对应的圆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调节盘53实现转杆52的旋转,进而实现齿轮轮体54的旋转,进而带动弧形块4上下位置的移动,进而实现第二转轴31的转动,进而实现第二托辊3 实现角度调节,进而实现与第二托辊3接触的皮带向上翻起,进而防止皮带上运输的尺寸较小的陶瓷材料由于抖动脱离皮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声明:
“陶瓷材料带式输送机托辊”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