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

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

63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内蒙古蓝天惠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3-11-22 13:28:30
权利要求书: 1.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所述输送机本体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上气室(2),所述上气室(2)的顶端设置有上盘槽(3),所述上盘槽(3)上开设有与上气室(2)连通的第一气孔(4),所述上气室(2)的下方设置有回程盘槽(5),所述回程盘槽(5)的底端设置有下气室(6),所述回程盘槽(5)上开设有与下气室(6)连通的第二气孔(7),所述下气室(6)与上气室(2)之间设置有连接气管(8),所述连接气管(8)连接外界气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一体设置的上带面(9)和回程带面(10),所述上带面(9)位于上盘槽(3)的上方,所述回程带面(10)位于回程盘槽(5)的上方,所述回程带面(10)与回程盘槽(5)之间上下可升降设置有举升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辊(11)包括整体呈V字形的辊轴(12),所述辊轴(12)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辊轮(13),所述回程带面(10)位于两组辊轮(1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壁上对称竖直设置两个气缸(14),两个所述气缸(14)的输出端分别与举升辊(11)的两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12)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15),所述气缸(14)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头(16),所述连接头(16)与连接座(15)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18),所述固定架(18)与机架(1)的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开设有升降槽(20),所述升降槽(20)与辊轴(12)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气管(8)上设置有输气管(21),所述连接气管(8)通过输气管(21)连接外界气源,且所述输气管(21)上设置有阀门(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辊(11)设置至少一组,且所述气缸(14)以及升降槽(20)对应设置。

说明书: 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垫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气垫输送机是用薄气膜支承输送带及其上物料的带式输送机。它将托辊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用带孔的气室盘槽代替,当气源向气室内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空气后,气室内的空气经盘槽上的小孔逸出,在输送带和盘槽之间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压力的气膜支承输送带及其上部物料。把按一定间距布置的托辊支承变成了连续的气垫支承,使输送带与托辊之间的滚筒摩擦变成输送带与盘槽间以空气为介质的流体摩擦,减小了运行阻力,带来了很多优点。

公开号为CN207524425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塑料气垫带式输送机,包括上气室、盘槽及输送带以及回程盘槽,盘槽固定于上气室上方,盘槽开设若干气孔与上气室的内腔连通,输送带设置于盘槽内;盘槽与上气室材质选为纤维增强塑料;当上气室通过气孔向外排气时,使输送带与盘槽之间形成气垫。此公开号为CN213922728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气垫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段结构,包括侧板,盖板,上气室,下气室,压板;侧板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腿上;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两处侧板的上方;上气室位于皮带的下方;下气室位于回程皮带的下方;压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上方,且压板位于盖板的上方。

上述两种气垫带式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回程输送带下方是工作面,在输送散装物料过程中,工作面上会粘有物料,需要对工作面表面的物料进行清洗,清洗不干净的话不能实现双气垫的形式,其中水清扫的方法可以达到清扫物料的效果,但是清扫后输送带表面的水渍不能完全烘干,停机后输送带表面和气垫输送机回程盘槽表面之间会形成一层很薄的水膜,使回程输送带吸附在回程盘槽上,增加了起车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所述输送机本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上气室,所述上气室的顶端设置有上盘槽,所述上盘槽上开设有与上气室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上气室的下方设置有回程盘槽,所述回程盘槽的底端设置有下气室,所述回程盘槽上开设有与下气室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下气室与上气室之间设置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连接外界气源;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一体设置的上带面和回程带面,所述上带面位于上盘槽的上方,所述回程带面位于回程盘槽的上方,所述回程带面与回程盘槽之间上下可升降设置有举升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举升辊包括整体呈V字形的辊轴,所述辊轴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辊轮,所述回程带面位于两组辊轮的上方,V字形的设置可以使得回程带面的托举更加便利和到位,提高托举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的两侧壁上对称竖直设置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举升辊的两端连接,通过气缸控制举升辊的上下升降,提高操作便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辊轴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气缸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通过连接座、连接头以及固定螺栓之间的配合便于气缸与辊轴之间的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机架的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便于气缸与机架之间的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与辊轴匹配,通过升降槽的设置便于举升辊的安装和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气管上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连接气管通过输气管连接外界气源,且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阀门,便于与外界气源连接,同时通过阀门便于控制气源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举升辊设置至少一组,且所述气缸以及升降槽对应设置,提高回程带面的举升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机本体,输送机本体包括机架、上气室、上盘槽、第一气孔、回程盘槽、下气室、第二气孔、连接气管以及输送带,并在输送带的回程带面与回程盘槽之间上下可升降设置有举升辊,采用举升辊与回程盘槽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停机后回程带面和回程盘槽表面会形成一层很薄的水膜,使输送带吸附在盘槽上,增加了之前起车的困难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机架的侧壁上设置有气缸,将气缸的输出端与举升辊的端部连接,可以便捷的控制举升辊的升降,这样便于调节举升辊托举回程带面使得高度,提高使用便捷性和广泛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举升辊包括辊轴和位于辊轴上的辊轮,将辊轴设置成V字形,相对于直型的托辊,V型更便于对回程带面的托举,减少耗能,同时提高托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气室与上盘槽以及下气室与回程盘槽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与举升辊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上气室;3、上盘槽;4、第一气孔;5、回程盘槽;6、下气室;7、第二气孔;8、连接气管;9、上带面;10、回程带面;11、举升辊;12、辊轴;13、辊轮;14、气缸;15、连接座;16、连接头;17、固定螺栓;18、固定架;19、紧固螺栓;20、升降槽;21、输气管;2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靠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输送机本体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置有上气室2,上气室2的顶端设置有上盘槽3,上盘槽3上开设有与上气室2连通的第一气孔4,上气室2的下方设置有回程盘槽5,回程盘槽5的底端设置有下气室6,回程盘槽5上开设有与下气室6连通的第二气孔7,下气室6与上气室2之间设置有连接气管8,连接气管8连接外界气源;还包括输送带,输送带包括一体设置的上带面9和回程带面10,上带面9位于上盘槽3的上方,回程带面10位于回程盘槽5的上方,回程带面10与回程盘槽5之间上下可升降设置有举升辊11。

参考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举升辊11包括整体呈V字形的辊轴12,辊轴12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辊轮13,回程带面10位于两组辊轮13的上方,通过将辊轴12设置成V字形,从而使得位于辊轮13上的辊轴12整体呈V字形,从而通过举升辊11将位于举升辊11上方的回程带面10提升呈V字形,便于回程带面10的托举,避免清洁过后,回程带面10与回程盘槽5的顶面贴合形成水膜,影响启动,机架1的两侧壁上对称竖直设置两个气缸14,两个气缸14的输出端分别与举升辊11的两端连接,通过控制气缸14的伸缩控制举升辊11的升降,简单省力,辊轴12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15,气缸14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头16,连接头16与连接座15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17,将连接座15与连接头16对准,并通过固定螺栓17将连接头16与连接座15之间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辊轴12与气缸14之间的连接固定,进而实现举升辊11与气缸14之间的连接固定,使得通过气缸14可以控制举升辊11的升降,以便调节回程带面10的高度。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缸1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18,固定架18与机架1的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19,通过通过紧固螺栓19将固定架18与机架1之间连接固定,从而实现气缸14与机架1之间的安装固定。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架1上开设有升降槽20,升降槽20与辊轴12匹配,通过升降槽20的设置,避免在气缸14带动举升辊11上下移动时,与机架1产生磕碰,便于举升辊11的安装。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气管8上设置有输气管21,连接气管8通过输气管21连接外界气源,且输气管21上设置有阀门22,通过输气管21将外界气源输送至连接气管8,通过连接气管8将气源输送至上气室2和下气室6中,使得气源通过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7排出,分别与输送带的上带面9和回程带面10之间形成气模,提高输送效率,阀门22可以控制输气管21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气源的开启和关闭。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举升辊11设置至少一组,且气缸14以及升降槽20对应设置,提高使用效率,这样可以根据输送带的长短进行多组设置,避免清洁过后水膜的形成。

实施例2:

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使用时,将物料放置在输送带的上带面9上,通过输气管21将外界气源输送至连接气管8,通过连接气管8将气源输送至上气室2和下气室6中,使得气源通过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7排出,分别与输送带的上带面9和回程带面10之间形成气模,提高输送效率,同时,打开外界清洁设备对输送完物料移动到回程带面10的输送带的工作面进行清洁,此时,启动气缸14,通过气缸14带动连接头16上升,通过连接头16与连接座15的配合带动举升辊11上升,通过举升辊11带动回程带面10上升,这样可以避免停机后回程带面10的工作面与回程盘槽5的顶壁之间形成水膜,造成起车困难的问题,提高起车效率,减少能耗。

实施例3:

参考图1-图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包括举升辊11,举升辊11包括辊轴12,且辊轴12整体呈V字形,并在辊轴12上设置有辊轮13,通过辊轮13、辊轴12与气缸14的配合实现回程带面10的托举,V字形的设置可以更加贴合回程带面10以及回程盘槽5的形状,同时通过V字形的设置,可以使得回程带面10的两端翘起,实现更好的托举,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将举升辊11与气缸14结合,使得举升辊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下调节,从而使得回程带面10的托举情况更好,使用范围广泛,本实用新型在回程带面10回程过程中采用举升辊11与回程盘槽5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停机后回程带面10和回程盘槽5表面会形成一层很薄的水膜,使输送带吸附在盘槽上,增加起车的困难的问题,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同时使用上下可调节的方式,增加使用便捷性,使得作业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举升辊11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先考虑焊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气垫带式输送机回程输送带防吸附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