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

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

548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温伟杰  
2023-11-22 14:41:35
权利要求书: 1.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实际成管外径φD0满足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的要求,其特征是:每个成管截面采用6组托辊组(2)交错布置在隔板(3)的两侧成正六边形;隔板(3)两侧托辊组(2)中的托辊辊子(4)的端部在隔板(3)的平面内投影形成交叉重叠,避免因输送带(1)跑偏扭转后输送带边缘卡在相邻两托辊组之间的缝隙里;托辊辊子(4)所组成的六边形内切圆直径为实际成管外径φD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其特征是:调节螺栓(8)与托辊上支架(5)的安装孔均为圆孔,调节螺栓(8)与托辊下支架(6)的安装孔一端为圆孔一端为长孔,可实现托辊上支架(5)与托辊下支架(6)在±2.5°范围内调节安装。

说明书: 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状物料搬运装备的一种,用于散状物料的连续运输。

背景技术

目前,管状带式输送机行业国内现行的最新标准为JB/T10380-2013《圆管带式输送机》及GB 50431-2020《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在JB/T10380-2013《圆管带式输送机》标准中3.2.1条中明确规定输送机的名义管径dg为输送机输送带(1)成管后的外径(见图1),GB 50431-2020《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标准中3.1.9条规定管状带式输送机输送带(1)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见图2)应根据输送带(1)成圆形的实际管径、输送带厚度、填充系数确定,并应按(式1)公式计算:



式中:A-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m2。



-填充系数;

ds-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实际管径(外径),m;

t-输送带厚度,m。

JB/T10380-2013《圆管带式输送机》标准中规定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基本截面参数见表1:

表1

序号名义管径(mm)实际成管外径dg(mm)输送带宽度(mm)11001003602150150550320020073042502509105300300110063503501280740040014608450450164095005001820105605602050116006002190126306302300137007002550148008002900158508503100


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CEMA-7TH散装物料带式输送机)中规定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基本截面参数见表2:

表2

序号名义管径(mm)实际成管外径φD0(mm)输送带宽度(mm)115016660022002137503250257900430031411005350370130064004181450745046616508500523185095505702000106006262200116506742350127007222500137507692650148008172800158508733000


由表1及表2可以看出在同规格名义管径中JB/T10380-2013《圆管带式输送机》标准中规定的成管外径要比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中规定的要小。在执行国外项目要求采用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时,对等选用国内标准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规格按式1计算时通常会出现截面面积不足,进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输送量的不足,输送带宽度也无法完全匹配,设备选型时规格匹配难度大。

JB/T10380-2013《圆管带式输送机》标准和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对管状带式输送机输送带(1)的跑偏扭转的防范措施未做明确规定。而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由于制造和安装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输送带(1)的跑偏扭转,严重时会造成撒料或输送带(1)边缘卡在托辊组(2)之间的缝隙里进而划伤输送带(1),影响设备正常运行,采用适当的防输送带(1)的跑偏扭转措施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选用国内标准的管状带式输送机规格去执行国外主流标准(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时出现的输送量不足及管状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输送带的跑偏扭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该管状带式输送机:成管外径与输送带宽度均符合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托辊组采用正六边形成管,在隔板两侧交错布置,使隔板两侧托辊的端部在隔板的平面内投影形成交叉重叠,可防止输送带边缘卡在两组托辊之间;单个托辊组采用可调角度的安装方式,当输送带出现跑偏扭转时可有效的进行纠偏。本实用新型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成管截面布置图见图3,托辊组结构图见图6,适用的规格参数见表3。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①每个成管截面托辊组采用正六边形成管,在隔板两侧交错布置。优化托辊的长度设计,使隔板两侧托辊的端部在隔板的平面内投影形成交叉重叠,避免因输送带跑偏扭转后输送带边缘卡在相邻两托辊组之间的缝隙里。

②隔板采用钢板折边中部切割圆孔的加工方式,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优化切割圆孔的直径,使切割剩下的材料可用于托辊支架的制作。

③托辊组支架采用上支架和下支架组合的安装方式,托辊下支架与隔板固定安装,托辊上支架与托辊下支架采用可调角度安装,角度可调范围:±2.5°,当输送带跑偏扭转时可通过调节托辊上支架的安装角度来对输送带进行纠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的成管截面参数能很好的满足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的要求,当项目要求采用北美输送设备制造商协会标准时,有利于设备选型。

②隔板主要采用钢板切割、折边制造,焊接量少,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切割圆孔剩下的材料可用于托辊支架的制作,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③当输送带跑偏扭转时,输送带边缘不会卡在相邻两组托辊端部的缝隙里,通过调节托辊上支架的安装角度可有效的对输送带实施纠偏,调试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管状带式输送机名义管径(成管后的外径)截面图。

图2是管状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承载物料的理论横截面积计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成管截面布置图。

图4是图3的B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的隔板(3)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托辊组(2)的结构图。

图7是图6的D向视图。

图8是输送带(1)向左跑偏扭转时托辊组(2)的调整示意图。

图9是输送带(1)向右跑偏扭转时托辊组(2)的调整示意图。

图10是隔板(3)加工剩余材料利用的布置图。

图中1.输送带,2.托辊组,3.隔板,4.托辊辊子,5.托辊上支架,6.托辊下支架,7.锁紧螺栓,8.调节螺栓,9.固定螺栓,10.单耳止动垫圈,11.托辊上支架展开板,12.托辊下支架展开板,13.托辊下支架肋板。

图3、图4、图5、图6中参数:W、φD1、φd、L、Q、P、H1、H2、H3、K的匹配关系见表3。

表3



(续)



(续)



(续)



(续)



具体实施方式

①在图3及图4中,每个成管截面的托辊组(2)交错布置在隔板(3)的两侧成正六边形。隔板(3)两侧托辊组(2)的端部在隔板(3)的平面内投影形成交叉重叠,避免因输送带(1)跑偏扭转后输送带边缘卡在相邻两托辊组(2)之间的缝隙里。

②在图5中,隔板(3)采用钢板折边中部切割圆孔的结构形式,所有孔的加工均采用激光切割的加工方式,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优化切割圆孔的直径尺寸φD1,使隔板(3)既能满足托辊组(2)的安装要求又能满足结构强度设计要求,同时使切割剩下的材料可用于托辊上支架(5)和托辊下支架(6)的制作,减少废料节约生产成本。

③在图6中,托辊辊子(4)与托辊上支架(5)采用锁紧螺栓(7)和单耳止动垫圈(10)进行安装,防止托辊辊子(4)与托辊上支架(5)之间产生松动脱落,安装可靠。托辊上支架(5)与托辊下支架(6)采用调节螺栓(8)进行联接。托辊下支架(6)与隔板(3)采用固定螺栓(9)进行联接。

当输送带(1)发生跑偏扭转时,通过调整调节螺栓(8)的安装位置使托辊上支架(5)相对于托辊下支架(6)发生偏转,进而使托辊辊子(4)对输送带(1)产生纠偏力促使输送带(1)复位。

④在图7中,调节螺栓(8)与托辊上支架(5)的安装孔均为圆孔,调节螺栓(8)与托辊下支架(6)的安装孔一端为圆孔一端为长孔,可实现托辊上支架(5)与托辊下支架(6)在±2.5°范围内调节安装。

(a)图为托辊上支架(5)在输送带(1)正常运行时的安装位置;(b)图为托辊上支架(5)在输送带(1)发生跑偏扭转时向隔板(3)方向调节的极限安装位置,调节极限角度为:+2.5°;(c)图为托辊上支架(5)在输送带(1)发生跑偏扭转时背离隔板(3)方向调节的极限安装位置,调节极限角度为:-2.5°。

⑤在图8中,当输送带(1)沿运行方向向左跑偏扭转时,可面向输送带(1)侧面顺时针方向调整托辊辊子(4)的安装角度实现对输送带(1)的跑偏扭转进行纠偏。

⑥在图9中,当输送带(1)沿运行方向向右跑偏扭转时,可面向输送带(1)侧面逆时针方向调整托辊辊子(4)的安装角度实现对输送带(1)的跑偏扭转进行纠偏。

⑦在图10中,φD1尺寸圆板为加工隔板(3)的圆孔剩下来的材料。通过优化设计φD1尺寸及托辊上支架(5)与托辊下支架(6)的结构尺寸,使加工隔板(3)的圆孔剩下来的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来加工托辊上支架(5)和托辊下支架(6)。托辊上支架展开板(11)用于制作托辊上支架(5),托辊下支架展开板(12)及托辊下支架肋板(13)用于制作托辊下支架(6)。





声明:
“CEMA管状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