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基础套和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基础套之间的耐磨套,所述基础套和耐磨套外径相同,基础套内还设置有轴承,所述耐磨套的左右两侧外沿以及基础套与耐磨套接触的一侧外沿均倒圆角,所述耐磨套与基础套的接缝处套设有限位橡胶圈,所述限位橡胶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耐磨套和基础套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插孔,多个插孔沿耐磨套的横截面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基础套与耐磨套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插接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套的材质为碳钢,所述耐磨套的材质为钨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内设置有内支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耐磨套内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上周向均布有多个支撑肋,所述支撑肋的一端固设在中心柱上、另一端抵紧耐磨套的内壁。
说明书: 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靠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输送物料的机械装置,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线路上从最初的供料点输送到最终的卸料点处;现有的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构件包括机架、电机、滚筒和皮带,其中,滚筒负责承托皮带,皮带前进过程中时刻与滚筒产生摩擦,现有的滚筒材质多为不锈钢或碳钢,其耐磨强度有限,带式输送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对滚筒进行拆装维护或者更换,这限制了带式输送机的连续运行时长;尤其是在输送线路的弯道处,皮带受自身以及物料的转弯离心力影响往往产生小幅抖动,反映到弯道处的滚筒上就是皮带沿滚筒轴向的小幅往复滑动,这大大加剧了滚筒中段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包括两个基础套和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基础套之间的耐磨套,所述基础套和耐磨套外径相同,基础套内还设置有轴承,所述耐磨套的左右两侧外沿以及基础套与耐磨套接触的一侧外沿均倒圆角,所述耐磨套与基础套的接缝处套设有限位橡胶圈,所述限位橡胶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耐磨套和基础套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套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插孔,多个插孔沿耐磨套的横截面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基础套与耐磨套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插接柱。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套的材质为碳钢,所述耐磨套的材质为钨钢。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套内设置有内支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耐磨套内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上周向均布有多个支撑肋,所述支撑肋的一端固设在中心柱上、另一端抵紧耐磨套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基础套和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基础套之间的耐磨套,皮带与耐磨套接触,耐磨套相对于基础套而言耐磨性能更好,有效延长了滚筒的单周期工作寿命;另外,耐磨套的左右两侧外沿以及基础套与耐磨套接触的一侧外沿均倒圆角,有效避免了锋利边沿对皮带的切割作用,限位橡胶圈的应用还可抑制皮带沿滚筒轴向的相对滑动,减小皮带抖动,特别适合带式输送线路弯道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包括两个基础套1和可拆卸的设置在两个基础套1之间的耐磨套2,具体的,耐磨套2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插孔3,多个插孔3沿耐磨套的横截面周向均匀分布,基础套4与耐磨套2接触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插孔3相配合的插接柱4,插接柱4过盈插接在上述插孔3内,基础套1的材质为碳钢,耐磨套2的材质为钨钢,基础套1和耐磨套2外径相同,基础套1内还设置有轴承5,滚筒通过轴承5装设在轴承座6上,耐磨套2的左右两侧外沿以及基础套1与耐磨套2接触的一侧外沿均倒圆角7,避免耐磨套2和基础套1的端面边沿对皮带8产生切割作用,耐磨套2与基础套1的接缝处套设有限位橡胶圈9,限位橡胶圈9的外径大于耐磨套2和基础套1的外径。
碳钢材质的基础套1成本较低、耐磨性能较钨钢材质的耐磨套2低,但基础套1不主要承担皮带8承托和摩擦任务,故磨损很轻,价格较高的钨钢材质耐磨套2主要承担皮带8承托和摩擦的任务,延长滚筒整体寿命的同时也控制了成本,因为对于工矿和冶炼企业来说,带式输送线路的总长以公里计而且弯道较多,这就使得滚筒的数量非常可观,全滚筒采用钨钢的话价格很高,而单个滚筒价格的下降反映到整个带式输送线路上的话就能引起十分可观的成本下降。
耐磨套2内设置有内支撑机构,内支撑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耐磨套2内的中心柱10,中心柱10上周向均布有多个支撑肋11,支撑肋11的一端固设在中心柱10上、另一端抵紧耐磨套2的内壁;内支撑机构可以辅助支撑耐磨套2,避免耐磨套2凹陷变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耐磨套2与皮带8接触,耐磨套2相对于基础套1而言耐磨性能更好,有效延长了滚筒的单周期工作寿命;另外,限位橡胶圈9的应用还可抑制和阻挡皮带8沿滚筒轴向的相对滑动,减小皮带8抖动,特别适合带式输送线路弯道处应用。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内支撑机构包括分别同轴固设在两个基础套1上的螺纹套12和定位管13,螺纹套12上螺接有带螺帽的螺杆14,后期可通过套筒扳手拧动螺杆14,螺杆14上同轴固设有胀杆15,胀杆15同轴穿设到上述定位管13内,胀杆15上还可相对滑动的套设有四个活动瓣16,四个活动瓣16上共同箍设有弹簧圈17,各活动瓣16上分别设置有与耐磨套2内壁相配合的T形抵紧板18,活动瓣16的一侧抵紧上述定位管13的端面,旋拧螺杆14时,胀杆15向右移动,活动瓣16被撑开,T形抵紧板18抵紧耐磨套2的内壁,实现耐磨套2的支撑,拆卸更滑耐磨套2时反向旋拧螺杆14使T形抵紧板18离开耐磨套2内壁即可;本实施例中内支撑机构的应用可以精简耐磨套2的结构,无需再提前向耐磨套2中装配实施例一中的中心柱10和支撑肋11,本实施例中的内支撑机构可重复利用且组装简单;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以及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以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以及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声明:
“高强度带式输送机滚筒”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