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

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

400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安徽马钢输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3-11-23 13:31:3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架(2),该第一支架(2)上设有中间托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托辊(3)的两侧设有边托辊组件(4),该边托辊组件(4)与底座(1)之间设有调节组件(5);所述的调节组件(5)包括调节杆(51)和调节套(52),其中,调节杆(51)与调节套(52)伸缩连接;

所述的调节杆(51)设有两根,两根调节杆(51)的一端分别与调节套(52)的两端螺纹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底座(1)、边托辊组件(4)相连接;

所述的调节杆(51)为梯形螺纹杆,其中一个调节杆(51)上设有左旋梯形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右旋梯形螺纹;且该调节套(52)的截面为六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托辊组件(4)包括边托辊(41)以及第二支架(42),其中,所述的第二支架(42)与第一支架(2)相连接,且该第二支架(42)上设有第二连接座(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第一连接座(11),该第一连接座(11)与调节杆(51)之间、第二连接座(43)与调节杆(51)之间、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2)之间,均通过销轴(61)、开口销(6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组件(5)及连接座套设有防尘罩(7)。

5.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的过渡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托辊组为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

说明书: 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输送设备,而过渡托辊组则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过渡托辊组主要安装在输送机的机头处或尾部以改变输送带的输送形状。传统过渡托辊的槽角在出厂时就已经被固定,一般可分为10°、20°、30°等,这种固定槽角的过渡托辊匹配性较差。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可调角度的过渡托辊组,但由于不同带式输送机头部和尾部的情况不尽相同,这些过渡托辊组的可调角度小,安装之后边辊经常接触不到胶带,从而影响到正常使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21126449.9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槽型托辊组。包括托辊组件;托辊组件包括第一托辊与两个第二托辊,第一托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托辊;第一托辊与第二托辊之间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连接,用于调整第二托辊的角度;第一托辊与第二托辊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托辊与第二托辊之间距离的移动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弧形安装块,第二托辊靠近第一托辊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弧形安装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纵向旋转轴。该申请案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对第二托辊的角度进行调整。但该申请案中,通过齿轮与卡齿的啮合来完成对两个第二托辊的限位支撑,其支撑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过渡托辊,角度调节小,匹配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对槽角的角度进行连续且较大范围的调节,以提高整个过渡托辊组的适用范围。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上设有中间托辊,所述中间托辊的两侧设有边托辊组件,该边托辊组件与底座之间设有调节组件;

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和调节套,其中,调节杆与调节套伸缩连接,从而实现边托辊组件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杆设有两根,两根调节杆的一端分别与调节套的两端螺纹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底座、边托辊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边托辊组件包括边托辊以及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的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相连接,且该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连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与调节杆之间、第二连接座与调节杆之间、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均通过销轴、开口销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组件及连接座套设有防尘罩,且该防尘罩采用可伸缩的橡胶密封罩,可有效避免螺纹内进入过多的灰尘而导致调整困难。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杆为梯形螺纹杆,其中一个调节杆上设有左旋梯形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右旋梯形螺纹,梯形螺纹可承受较大载荷,以保证对边托辊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套的截面为六边形,可配合标准规格的常用扳手等工具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角度调节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机身和设置于该机身上的过渡托辊组,其中,所述的过渡托辊组为上述的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第二支架与底座之间设有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和调节套,且两者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杆和调节套之间的螺纹配合,可带动第二支架进行连续且大角度的摆动;另外,所述的第二支架为一整体,边托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从而有效避免了边托辊与第一支架之间的干扰。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调节杆设有两根,分别与调节套的两端相连接,且其中一个调节杆上设有左旋梯形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右旋梯形螺纹,通过转动调节套使得两个调节杆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实现对槽角角度的调节;同时梯形螺纹可承受较大载荷,从而保证对边托辊支撑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调节套的截面可设计成类似六角螺母的六边形结构,可配合标准规格的常用扳手使用,使得调节套的转动操作更加方便;另外,所述的调节组件及连接座套设有防尘罩,可有效避免螺纹内进入过多的灰尘导致调整困难。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通过槽角可连续调节过渡托辊组的设置,可根据实际输送需求,对两侧边托辊的槽角进行灵活调节,从而对输送带跑偏进行有效的调整,特别适用于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过渡托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渡托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渡托辊组槽角为35°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连接座;2、第一支架;3、中间托辊;

4、边托辊组件;41、边托辊;42、第二支架;43、第二连接座;

5、调节组件;51、调节杆;52、调节套;

61、销轴;62、开口销;7、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的标准可调角度过渡托辊组,边托辊41一端与第一支架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架42连接,第二支架42固定在底座1上。其中,第二支架42与边托辊4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这种标准可调角度过渡托辊组存在以下缺陷:

(1)边托辊41与第二支架42用螺栓连接,使得角度调节操作不便;

(2)可调角度小,且只能进行固定角度的调节,不能进行连续角度的调节;

(3)边托辊41的端部直接与第一支架2相连接,使得两者间的操作空间较小。在调节边托辊41角度时,边托辊41的端部会与第一支架2发生干涉。为了避免发生干涉,一般只能将边托辊41的筒体缩短,这样又会产生边托辊41与中间托辊3的尺寸不一、备件不统一的问题。

另外,由于每种槽型的输送带一般只适合输送同类型或相似类型的物料,对于不同类型或尺寸的物料无法通用,否则容易造成输送带的成槽形状与当前输送物料不匹配,导致物料溢出、输送带的运行阻力增大的问题。由此可知,上述标准可调角度过渡托辊组的还存在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中的至少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两个第一支架2,两个第一支架2上架设有中间托辊3,该中间托辊3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支架2转动连接。

所述中间托辊3的两侧设有边托辊组件4,该边托辊组件4包括边托辊41以及第二支架42。其中,所述的第二支架42为一整体,用于安装边托辊41,且该边托辊41可在第二支架42上进行转动,第二支架42与第一支架2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支架42与底座1之间设有调节组件5,该调节组件5包括调节杆51与调节套52,且两者进行伸缩连接。这样,调节组件5可带动第二支架42沿着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2之间的连接点进行上下摆动,以调节边托辊41的倾斜角度。另外,所述的底座1设有与调节组件5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座11,第二支架42上设有与调节组件5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座43。

如图5所示,所述的调节组件5包括两根调节杆51,其中一根调节杆51的一端与调节套52的一端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座11转动连接;另一根调节杆51的一端与调节套5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座43转动连接。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杆51为梯形螺纹杆,其中一个调节杆51上设有左旋梯形螺纹,另一个上设有右旋梯形螺纹。调节套52两端的内壁分别加工左、右梯形螺纹,与两个调节杆51相对应。其中,梯形螺纹的设置不仅保证了调节杆51与调节套52之间的可伸缩调节,且梯形螺纹可承受较大载荷,以保证对边托辊41支撑的稳定性。

当需要对过渡托辊组的槽角进行调节时,只需转动调节套52,使得两根调节杆51相互远离或靠近,达到延长和缩短的目的,从而带动第二支架42上下摆动,以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另外,为了保证调节套52的转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该调节套52的截面可设计成类似六角螺母的六边形结构,可用标准规格的常用扳手等工具进行调节。

结合图2、图4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11与调节杆51之间、第二连接座43与调节杆51之间、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2之间,均通过销轴61、开口销62进行可转动连接。同时,所述的调节组件5及连接座套设有防尘罩7,该防尘罩7采用可伸缩的橡胶密封罩,可有效避免螺纹内进入过多的灰尘导致调整困难。

本实施例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通过螺纹连接来实现调节杆51与调节套52之间的伸缩移动,从而达到槽角角度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操作简单,且可连续调节,以满足更多槽角的需求。另外,本实施例中,在实现大角度范围内任意角度调整的同时,还避免了边托辊41与第一支架2的干涉,实现边托辊41与中间托辊3型号的统一。同时,本实施例的一种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特别适用于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转弯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的过渡托辊组。其中,所述的过渡托辊组为实施例1中的槽角可连续调节过渡托辊组。

通过槽角可连续调节过渡托辊组的设置,可以对两侧边托辊41的槽角进行大范围且连接角度的调节。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的输送需求,对两侧边托辊41或其中一侧的边托辊41的槽角进行灵活调节,从而对输送带跑偏进行有效的调整。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声明:
“槽角可连续调节的过渡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