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

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

17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山东中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2023-11-23 15:47:19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皮带、旋转支撑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皮带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并由外部电机控制运转,

所述旋转支撑组件一端贴合于所述皮带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用于对所述皮带提供滚动支撑,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一侧,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支撑组件转动,以驱使所述旋转支撑组件相较于所述皮带运转方向倾斜分布,进而对所述皮带提供斜向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辊、U型框架以及转轴,

所述支撑辊转动安装在所述U型框架内侧,所述支撑辊贴合于所述皮带底部,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U型框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一侧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以及电机,

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一侧,所述主动齿轮一侧通过驱动轴与所述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外部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活动设置在所述转轴一端,

所述转轴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U型框架向远离所述转轴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一端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活动插设有伸缩方杆,所述伸缩方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方孔外部并与所述U型框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直线电机或液压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皮带轮,两组所述皮带轮端部均转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说明书: 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纠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纠偏可以有效预防带式输送机因物料冲击、负载变化、皮带断面件伸长率不均等因素造成的皮带跑偏并予以调整,使皮带始终运行在设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皮带损伤,保证皮带上物料的输送精度。

现有技术中,对于皮带的纠偏操作大多需要皮带输送机停止运行,然后利用人工手动调整皮带的位置,使得皮带恢复至原有的运行轨迹上,这将会对物料的输送效率产生极大影响,同时人工纠偏还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纠偏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包括底座、皮带、旋转支撑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皮带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并由外部电机控制运转,

所述旋转支撑组件一端贴合于所述皮带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用于对所述皮带提供滚动支撑,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一侧,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支撑组件转动,以驱使所述旋转支撑组件相较于所述皮带运转方向倾斜分布,进而对所述皮带提供斜向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旋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辊、U型框架以及转轴,

所述支撑辊转动安装在所述U型框架内侧,所述支撑辊贴合于所述皮带底部,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U型框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一侧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以及电机,

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一侧,所述主动齿轮一侧通过驱动轴与所述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外部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U型框架活动设置在所述转轴一端,

所述转轴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U型框架向远离所述转轴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转轴一端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活动插设有伸缩方杆,所述伸缩方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方孔外部并与所述U型框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直线电机或液压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皮带轮,两组所述皮带轮端部均转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皮带一端出现跑偏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旋转支撑组件转动,使得旋转支撑组件相较于皮带的运转方向倾斜,利用旋转支撑组件对运转的皮带提供斜向推力,皮带受到旋转支撑组件的斜向推力时其一端可顺势位移,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在皮带运转的情况下实现皮带的自动纠偏,无需停机纠偏,具有纠偏效果好以及皮带输送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中旋转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10-底座、20-支架、30-皮带、40-旋转支撑组件、401-支撑辊、402-U型框架、403-转轴、404-伸缩方杆、50-第一驱动组件、60-第二驱动组件、601-从动齿轮、602-主动齿轮、60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包括底座10、皮带30、旋转支撑组件4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0,所述皮带3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一侧并由外部电机控制运转,所述旋转支撑组件40一端贴合于所述皮带30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用于对所述皮带30提供滚动支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一侧,用于带动所述旋转支撑组件40转动,以驱使所述旋转支撑组件40相较于所述皮带30运转方向倾斜分布,进而对所述皮带30提供斜向推力。

当皮带30一端出现跑偏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0带动旋转支撑组件40转动,使得旋转支撑组件40相较于皮带30的运转方向倾斜,利用旋转支撑组件40对运转的皮带30提供斜向推力,皮带30受到旋转支撑组件40的斜向推力时其一端可顺势位移,从而实现皮带30一端的自动纠偏。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撑组件40包括支撑辊401、U型框架402以及转轴403,所述支撑辊401转动安装在所述U型框架402内侧,所述支撑辊401贴合于所述皮带30底部,所述转轴403一端与所述U型框架40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0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包括从动齿轮601、主动齿轮602以及电机603,所述电机60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一侧,所述主动齿轮602一侧通过驱动轴与所述电机603输出端相连,所述从动齿轮60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403外部并与所述主动齿轮602啮合。

当皮带30运转未跑偏时,支撑辊401贴合于皮带30底部,且支撑辊401的长度方向与皮带30的运转方向相互垂直,此时通过皮带30与支撑辊401之间的摩擦作用,支撑辊401随着皮带30的转动而转动,支撑辊401并不会对皮带30提供斜向推力;当皮带30的一端出现跑偏时,通过电机603带动主动齿轮602转动,利用主动齿轮602与从动齿轮601的啮合作用进而带动转轴403转动,转轴403转动时可带动U型框架402转动,进而带动支撑辊401转动,支撑辊401转动时其长度方向与皮带30的运转方向呈现一定程度的夹角,使得在后续皮带30带动支撑辊401转动时,支撑辊401能够对皮带30提供斜向推力,进而推动皮带30一端适应性位移,实现皮带30的自动纠偏。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框架402活动设置在所述转轴403一端,所述转轴403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5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用于带动所述U型框架402向远离所述转轴403反向移动,进而带动支撑辊401向远离转轴403方向移动,进而驱使皮带30发生变形,以对皮带30进行张紧。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403一端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活动插设有伸缩方杆404,所述伸缩方杆404一端延伸至所述方孔外部并与所述U型框架402固定连接。

通过第一驱动组件50带动U型框架402向远离转轴403方向移动,此时伸缩方杆404适应性向方孔外部移动,进而带动支撑辊401压紧皮带30,实现皮带30的张紧,当转轴403转动时还可通过方孔与伸缩方杆404的配合,以带动伸缩方杆404、U型框架402以及支撑辊401转动,实现皮带30的自动纠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可以是直线电机,也可以是液压伸缩杆,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30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皮带轮,两组所述皮带轮端部均转动设置有支架20,所述支架20一端与所述底座10固定连接,通过支架20以及皮带轮的设置,可对皮带30提供支撑,以便于皮带30平稳运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皮带30一端出现跑偏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0带动旋转支撑组件40转动,使得旋转支撑组件40相较于皮带30的运转方向倾斜,利用旋转支撑组件40对运转的皮带30提供斜向推力,皮带30受到旋转支撑组件40的斜向推力时其一端可顺势位移,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在皮带30运转的情况下实现皮带30的自动纠偏,无需停机纠偏,具有纠偏效果好以及皮带输送效率高的优点。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声明:
“圆管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