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表面固定有固位架(2),所述固位架(2)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输出杆(4),所述输出杆(4)的底部固定有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的底部固定有承压杆(6),所述承压杆(6)的底部安装有收纳管(7),所述收纳管(7)内腔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杆(8),所述导向杆(8)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弹簧(9),所述收纳管(7)的底部固定有承压球(10),所述承压球(10)的外部安装有橡胶套(11),主体(1)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盒(12),所述安装盒(12)的顶部安装有推杆电机(13),所述推杆电机(13)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板(14),所述升降板(14)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15),所述安装盒(12)的内腔安装有平衡杆(16),所述振动电机(15)的输出端安装有弹性块(17),所述弹性块(17)的底部贴合有返料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管(7)的直径值大于承压杆(6)的直径值,且收纳管(7)与承压杆(6)呈垂直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球(10)的形状为圆形,且承压球(10)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11)的表面安装有螺钉,且橡胶套(11)通过螺钉的一端与承压球(10)上安装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16)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平衡杆(16)位于安装盒(12)的内腔呈平行并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17)分为上下两层,且弹性块(17)的上层与下层组成材料分别为硬质材料与弹性材料。
说明书: 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
背景技术
输送机按运作方式可分为:装补一体输送机、皮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滚筒输送机、板链输送机、网带输送机和链条输送机。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在使用时容易受到外部震动产生损坏,尤其是在搬运时,该机构与地面产生接触时,会出现较大的震动,进而导致相关部件出现安装松动的情况,影响其正常运转;同时机构表面容易粘附一些粘附性较强的物料,造成较多的物料粘附在机构表面,此时就要人工配合实现物料的完成输送,整体输送效果差,为此提出了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在搬运时,该机构与地面产生接触时,会出现较大的震动,导致相关部件出现安装松动,影响其正常运转、机构表面容易粘附一些粘附性较强的物料,要人工配合实现物料的完整输送,整体输送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表面固定有固位架,所述固位架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的底部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固定有承压杆,所述承压杆的底部安装有收纳管,所述收纳管内腔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收纳管的底部固定有承压球,所述承压球的外部安装有橡胶套,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安装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安装盒的内腔安装有平衡杆,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底部贴合有返料板。
优选的,所述收纳管的直径值大于承压杆的直径值,且收纳管与承压杆呈垂直并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承压球的形状为圆形,且承压球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的表面安装有螺钉,且橡胶套通过螺钉的一端与承压球上安装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衡杆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平衡杆位于安装盒的内腔呈平行并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块分为上下两层,且弹性块的上层与下层组成材料分别为硬质材料与弹性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在对主体进行搬运时,启动固位架内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输出杆旋转,输出杆则带动定位块进行同步转动,当主体向地面接触时,定位块底部承压球上橡胶套表面与地面产生直接性接触,两者产生的震动通过橡胶套进行缓冲,随后承压球对震动力进行传递,承压球顶部的收纳管则利用导向杆与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导向杆上的承压杆则与收纳管进行活塞运动,实现了震动力与主体上压力的降低;
2)、在返料板运转时,可根据需要启动安装盒上的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带动升降板进行移动,升降板移动时受到平衡杆的位置限定,避免了升降板移动不稳定的情况常出现,当升降板底部的振动电机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关闭推杆电机,然后启动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则带动弹性块进行震动力传递,弹性块的底部则与返料板产生接触,其震动力对返料板表面粘附的物料进行抖动,进而促使返料板表面粘附物料脱落,实现了物料的完整输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压球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固位架;3、驱动电机;4、输出杆;5、定位块;6、承压杆;7、收纳管;8、导向杆;9、缓冲弹簧;10、承压球;11、橡胶套;12、安装盒;13、推杆电机;14、升降板;15、振动电机;16、平衡杆;17、弹性块;18、返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1,主体1的表面固定有固位架2,固位架2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输出杆4,输出杆4的底部固定有定位块5,定位块5的底部固定有承压杆6,承压杆6的底部安装有收纳管7,收纳管7内腔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杆8,导向杆8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弹簧9,收纳管7的底部固定有承压球10,承压球10的外部安装有橡胶套11,主体1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盒12,安装盒12的顶部安装有推杆电机13,推杆电机13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板14,升降板14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15,安装盒12的内腔安装有平衡杆16,振动电机15的输出端安装有弹性块17,弹性块17的底部贴合有返料板18。
收纳管7的直径值大于承压杆6的直径值,且收纳管7与承压杆6呈垂直并列设置,利用收纳管7对承压杆6进行活塞运动,实现了压力上的缓冲,保护效果更佳;承压球10的形状为圆形,且承压球10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由于圆形具备抗压能力强的特性,使得其受到压力后,可以更好的进行保护;橡胶套11的表面安装有螺钉,且橡胶套11通过螺钉的一端与承压球10上安装孔的内腔螺纹连接,当橡胶套11磨损后,可转动螺钉对其进行拆卸,进而更换新的橡胶套11,避免承压球10损坏;平衡杆16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平衡杆16位于安装盒12的内腔呈平行并列设置,在升降板14进行位置移动时,平衡杆16对其进行位置限定,使得其移动的更加平稳;弹性块17分为上下两层,且弹性块17的上层与下层组成材料分别为硬质材料与弹性材料,当弹性块17与返料板18产生直接性接触时,不会与返料板18产生磨损,且可传递震动力,使得返料板18粘附的物料脱落。
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在对主体1进行搬运时,启动固位架2内部的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带动输出杆4旋转,输出杆4则带动定位块5进行同步转动,当主体1向地面接触时,定位块5底部承压球10上橡胶套11表面与地面产生直接性接触,两者产生的震动通过橡胶套11进行缓冲,随后承压球10对震动力进行传递,承压球10顶部的收纳管7则利用导向杆8与缓冲弹簧9进行缓冲,导向杆8上的承压杆6则与收纳管7进行活塞运动,实现了震动力与主体1上压力的降低;
在返料板18运转时,可根据需要启动安装盒12上的推杆电机13,推杆电机13带动升降板14进行移动,升降板14移动时受到平衡杆16的位置限定,避免了升降板14移动不稳定的情况常出现,当升降板14底部的振动电机15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关闭推杆电机13,然后启动振动电机15,振动电机15则带动弹性块17进行震动力传递,弹性块17的底部则与返料板18产生接触,其震动力对返料板18表面粘附的物料进行抖动,进而促使返料板18表面粘附物料脱落,实现了物料的完整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自清式刮板输送机头部返料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