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吊点(2)、第二固定吊点(5)、第三固定吊点(6)、第四移动吊点(7)和吊耳(8);所述第一固定吊点(2)固定在人仓(1)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吊点(5)固定在盾尾顶部,所述第三固定吊点(6)固定在拼装机门字架(9)上,所述拼装机门字架(9)固定在拼装机行走梁(41)上;所述第四移动吊点(7)固定在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0)上,所述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0)与平板车(14)连接,所述平板车(14)设置在电瓶车轨道上,且可在电瓶车轨道上往复运动;所述吊耳(8)固定在螺旋输送机(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机门字架(9)包括n形结构的架体,所述架体固定在拼装机行走梁(41)上,所述架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3)连接的第一手拉葫芦(9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梁(9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宽大于螺旋输送机(3)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机行走梁(4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立柱(91),所述支撑立柱(91)的底部固定在电瓶车轨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0)包括底座(11)、门字架(13)和斜拉梁(12),所述平板车(14)水平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门字架(13)垂直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斜拉梁(12)固定在门字架(13)和底座(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字架(13)设置为n形结构,所述门字架(13)的顶部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3)连接的对称设置的第二手拉葫芦(15)和第三手拉葫芦(17)。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字架(13)的宽大于螺旋输送机(3)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8)固定在螺旋输送机(3)的顶部的同一斜面上且设置有若干个。
说明书: 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进程逐渐加快,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环保与安全标准大幅度提高,国家对地铁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具备长、深、复杂地质等特点的地铁区间中,盾构法成为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施工方法,但由于地铁建设环境敏感度高,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单一盾构掘模式不能满足软硬交替地层施工需求,掘进长大区间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双模式、三模式等多种模式集成的盾构机出现,弥补了单模盾构的缺点,对于长大区间、软硬交替地层有明显优势。
双(三)模式盾构机模式转换需要安拆螺旋输送机时,一般利用人仓底部固定吊点、盾尾顶部固定吊点、拼装机焊接的门字架固定吊点3个固定吊点完成螺旋输送机的安拆运输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发现,因吊点少,吊点切换安全性低。并且,现有的上述吊点均为固定吊点,螺旋输送机前移或后退十分困难,动作幅度不易控制,尤其是在吊装条件受限的地下狭窄空间时螺旋输送机安拆时移动更加困难。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在盾构机模式转换时,能够灵活安全的在狭窄的地下空间内对螺旋输送机进行安拆的吊装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以解决在狭窄的地下空间内进行双模盾构模式转换中的安拆螺旋输送机时移动困难及切换吊点时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包括第一固定吊点、第二固定吊点、第三固定吊点、第四移动吊点和吊耳。所述第一固定吊点固定在人仓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吊点固定在盾尾顶部,所述第三固定吊点固定在拼装机门字架上,所述拼装机门字架固定在拼装机上。所述第四移动吊点固定在平板车移动门字架上,所述平板车移动门字架与平板车连接,所述平板车设置在电瓶车轨道上,且可在电瓶车轨道上往复运动。所述吊耳固定在螺旋输送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机门字架包括n形结构的架体,所述架体固定在拼装机行走梁上,所述架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连接的第一手拉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梁。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宽大于螺旋输送机的外径,可以保证螺旋输送机顺利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机行走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立柱,对拼装机行走梁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在电瓶车轨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车移动门字架包括底座、门字架和斜拉梁,所述平板车水平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门字架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斜拉梁固定在门字架和底座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门字架设置为n形结构,所述门字架的顶部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连接的对称设置的第二手拉葫芦和第三手拉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门字架的宽大于螺旋输送机的外径,可以保证螺旋输送机顺利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固定在螺旋输送机的顶部的同一斜面上且设置有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通过增设第四移动吊点,使原有的3处的固定吊点改进为3固定吊点+1移动吊点的模式,方便螺旋输送机的前移以及吊点的转换,解决了施工中吊点少,安全性低的难题。
2、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中的平板车移动门字架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灵活性好等特点,能够适应吊装条件受限的地下狭窄空间内的螺旋输送机移动操作,解决了螺旋输送机移动的困难。
3、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操作简单,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螺旋输送机安拆工期。
4、本实用新型中的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中的拼装机门字架与平板车移动门字架均预留了螺旋输送机通过的间隙,不仅避免螺旋输送机在移动过程中与门字架发生碰撞,而且方便施工人员攀爬与施工操作。拼装机门字架下部的支撑立柱可为拼装机行走梁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避免了螺旋输送机吊装时行走梁因受力过大而发生损坏。
5、实用新型中的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中平板车所用轨道为电瓶车轨道,避免了重新铺设轨道,减少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拼装机门字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平板车移动门字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平板车移动门字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人仓;2、第一固定吊点;3、螺旋输送机;4、拼装机;41、拼装机行走梁;5、第二固定吊点;6、第三固定吊点;7、第四移动吊点;8、吊耳;9、拼装机门字架;91、支撑立柱;92、上立柱;93、顶部横梁;94、第一手拉葫芦;95、支撑梁;10、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1、底座;12、斜拉梁;13、门字架;14、平板车;15、第二手拉葫芦;16、顶部支撑;17、第三手拉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包括第一固定吊点2、第二固定吊点5、第三固定吊点6、第四移动吊点7和吊耳8。所述吊耳8竖直焊接于螺旋输送机3顶部,设置为若干个,且所述吊耳8处于同一斜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耳8的个数设置为8个。
所述第一固定吊点2固定在人仓1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吊点5固定在盾尾顶部,所述第三固定吊点6固定在拼装机门字架9上,所述拼装机门字架9固定在拼装机4上。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拼装机门字架9包括n形结构的架体,所述架体固定在拼装机行走梁41上,所述架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3连接的第一手拉葫芦94。所述第一手拉葫芦94通过拉链与螺旋输送机3连接并进行吊装操作。所述架体的宽大于螺旋输送机3的外径,可以保证螺旋输送机3顺利通过。所述架体包括上立柱92和与上立柱92垂直焊接固定的顶部横梁93,所述上立柱92与顶部横梁93的连接处焊接有与上立柱92呈45°夹角的支撑梁95,保证其稳定性。所述拼装机行走梁4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立柱91,对拼装机行走梁41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防止拼装机行走梁41因压力过大而产生变形,所述支撑立柱91的底部固定在电瓶车轨道的两侧。
所述第四移动吊点7固定在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0上,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0与平板车14连接,所述平板车14设置在电瓶车轨道上,且可在电瓶车轨道上往复运动。具体的,所述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0包括底座11、门字架13和斜拉梁12,所述平板车14水平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门字架13垂直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斜拉梁12固定在门字架13和底座11之间。所述门字架13设置为n形结构,所述门字架13的顶部设置有与螺旋输送机3连接的对称设置的第二手拉葫芦15和第三手拉葫芦17。所述门字架13的顶部两端设置有顶部支撑16,所述第二手拉葫芦15和第三手拉葫芦17通过顶部支撑16与门字架13固定连接。所述门字架13的宽大于螺旋输送机3的外径,可以保证螺旋输送机3顺利通过。
具体在螺旋输送机3安拆的过程中,第四移动吊点7、第三固定吊点6、第一固定吊点2、第二固定吊点5依次与螺旋输送机3上的吊耳8连接,通过移动平板车14使得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0至适当位置,吊耳8上的环链带动螺旋输送机3移动。当螺旋输送机3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按照第二固定吊点5、第一固定吊点2、第三固定吊点6、第四移动吊点7的顺序依次切换吊耳8,使吊耳8上的环链竖直放置,切换完成后移动平板车移动门字架10到合适的位置。随后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螺旋输送机3到达指定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狭窄的地下空间内进行双模盾构模式转换中的安拆螺旋输送机3时移动困难及切换吊点时安全性低的难题。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可移动式螺旋输送机安拆吊装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