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行走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轴、内轴、螺旋叶片、齿轮、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外轴设置于内轴的外周表面,且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内轴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外轴;
所述螺旋叶片固定于所述外轴的外周表面;
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内轴,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部分上,所述齿轮能与所述内轴同步转动,且所述齿轮与料仓本体中固定设置的齿条相匹配;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外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外轴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内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内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支撑机构;
所述行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轴的外周表面,且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与所述内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两端均延伸出所述外轴,且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齿轮;
所述行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行走小车及第二行走小车,所述第一行走小车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行走小车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小车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小车上设置有与料仓本体中设置的轨道相匹配的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小车上设置有与料仓本体中设置的轨道相匹配的第二行走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与所述内轴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输出轴上的第二链轮连接;
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输出轴上的第四链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焊接于所述外轴上。
9.一种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本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
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设置于所述料仓本体中,并位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仓底;
所述料仓本体中还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沿所述料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说明书: 行走螺旋输送机及料仓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走螺旋输送机及料仓。
背景技术
人造板行业和造纸行业以及新兴的生物质发电厂等,由于生产特性需求,需要提前存储大量的原料备用以满足连续不间断生产,以往行业内做法大多露天散堆放置,需要物料时再通过装载机运转到指定位置,此种方案存在以下弊端:1、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粉尘、长时间堆置物料内部自发酵产生有害气体等;2、由于散堆同时也降低了原料品质;3、通过装载机转运效率低,成本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采用料仓进行储料的方案,料仓通常包括料仓本体及设置于料仓本体仓底的螺旋输送机,通过料仓本体围成一定的空间用以储存物料,从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能更好的保障原料品质。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轴及设置于输送轴外表面的螺旋叶片,而当需要出料时,通过驱动输送轴转动,输送轴同步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这样就能通过螺旋叶片将物料向一端引导输送,从而将料仓本体中的物料向外输送。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螺旋输送机在料仓本体仓底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良好的将料仓本体中各个区域的物料向外输送,物料容易在部分区域堆积,造成物料腐烂发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螺旋输送机是固定结构,不能良好的将料仓本体中各个区域的物料向外输送,物料容易在部分区域堆积,造成物料腐烂发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走螺旋输送机,其在保障螺旋输送物料的同时还能实现自主移动,从而能更好的将料仓本体中各个区域的物料向外输送,能更好的避免物料在部分区域堆积,更好的避免物料腐烂发酵。
一种行走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外轴、内轴、螺旋叶片、齿轮、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外轴设置于内轴的外周表面,且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内轴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外轴;
所述螺旋叶片固定于所述外轴的外周表面;
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内轴,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部分上,所述齿轮能与所述内轴同步转动,且所述齿轮与料仓本体中固定设置的齿条相匹配;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外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外轴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内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内轴转动。
优选的,还包括行走支撑机构;
所述行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轴的外周表面,且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部分上。
优选的,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与所述内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内轴两端均延伸出所述外轴,且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齿轮;
所述行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行走小车及第二行走小车,所述第一行走小车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行走小车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小车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走小车上设置有与料仓本体中设置的轨道相匹配的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小车上设置有与料仓本体中设置的轨道相匹配的第二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与所述内轴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输出轴上的第二链轮连接;
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输出轴上的第四链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焊接于所述外轴上。
一种料仓,其包括料仓本体及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行走螺旋输送机;
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设置于所述料仓本体中,并位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仓底;
所述料仓本体中还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优选的,所述齿条沿所述料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外轴、内轴、螺旋叶片、齿轮、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外轴设置于内轴的外周表面,且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可转动连接;所述内轴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外轴;所述螺旋叶片固定于所述外轴的外周表面;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内轴,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部分上,所述齿轮能与所述内轴同步转动,且所述齿轮与料仓本体中固定设置的齿条相匹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外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外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内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内轴转动。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中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内轴转动,并且所述内轴上设置有所述齿轮,从而当需要移动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时,能通过所述齿轮与外部的齿条配合,实现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的自主直线移动;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外轴转动,实现对物料的输送,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物料的输送,更好的避免物料在部分区域堆积,造成物料腐烂发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行走螺旋输送机中部分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料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安装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连接”,或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部件上。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走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外轴、内轴、螺旋叶片、齿轮、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外轴设置于内轴的外周表面,且所述外轴与所述内轴可转动连接;所述内轴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外轴;所述螺旋叶片固定于所述外轴的外周表面;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内轴,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内轴延伸出所述外轴的部分上,所述齿轮能与所述内轴同步转动,且所述齿轮与料仓本体中固定设置的齿条相匹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外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外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内轴连接,以驱动所述内轴转动。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中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内轴转动,并且所述内轴上设置有所述齿轮,从而当需要移动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时,能通过所述齿轮与外部的齿条配合,实现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的自主直线移动;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外轴转动,实现对物料的输送,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物料的输送,更好的避免物料在部分区域堆积,造成物料腐烂发酵。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走螺旋输送机100,其包括外轴10、内轴20、螺旋叶片30、齿轮40、第一驱动机构50及第二驱动机构60。所述外轴10设置于所述内轴20的外周表面,且所述外轴10与所述内轴20可转动连接,即所述外轴10与所述内轴20之间可以发生相对的转动。所述内轴20至少一端延伸出所述外轴10,即所述内轴20至少有一端位于所述外轴10外。所述螺旋叶片30固定于所述外轴10的外周表面。所述齿轮40设置于所述内轴20,所述齿轮40位于所述内轴20延伸出所述外轴10的部分上,所述齿轮40能与所述内轴20同步转动,且所述齿轮40与料仓本体200中固定设置的齿条300相匹配。其中,所述齿轮40与料仓本体200中设置的齿条300相匹配指的是:所述齿轮40能与所述齿条300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与所述外轴10连接,以驱动所述外轴10转动,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用以提供驱动力至所述外轴10,从而带动所述外轴10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与所述内轴20连接,以驱动所述内轴20转动,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用以提供驱动力至所述内轴20,从而带动所述内轴20转动。而由于所述外轴10上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30,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带动所述外轴10转动时,能同步带动所述螺旋叶片30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螺旋叶片30能将物料朝向一端输送。而所述内轴20上设置有所述齿轮40,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所述内轴20转动时,能同步带动所述齿轮40转动,从而通过所述齿轮40与外部的所述齿条300配合,能带动整体装置沿所述齿条300的延伸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的螺旋输送机通常为固定结构,即当螺旋输送机安装完毕后,自身的位置已经是固定的,从而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对物料进行输送。当料仓本体区域较大时,通过一个螺旋输送机不能良好的将料仓本体中各个区域的物料向外输送,导致出料效果不佳,物料容易在部分区域在堆积。若采用设置多个螺旋输送机分别对各个区域的物料进行输送,又会显著的增加成本。
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中设置有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的所述外轴10、所述内轴20,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能对所述外轴10、所述内轴20进行独立驱动。同时,所述外轴10上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30,所述内轴20上设置有所述齿轮50。从而,当需要输送物料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提供驱动力带动所述外轴10转动,能将物料往一端进行输送。而当需要改变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的位置区域时,能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提供驱动力带动所述内轴20转动,从而通过所述齿轮40与外部的所述齿条300配合,带动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进行整体的移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所述内轴20、所述齿轮40实现自主移动,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所述外轴10、所述螺旋叶片30还能实现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物料的输送,从而让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能将各区域的物料向外输送,更好的保障出料效果,同时也能降低成本。更好的避免物料在部分区域堆积,造成物料腐烂发酵。
优选的,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还包括行走支撑机构70,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设置于所述内轴20的外周表面,且所述行走支撑70位于所述内轴20延伸出所述外轴10的部分上。从而通过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能更好的的承托所述内轴20,保障整体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与所述内轴20可转动连接,即所述内轴20在转动的时候不会同步带动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设置于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上。从而通过此种结构,让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整体结构更加的紧凑。
优选的,所述内轴20两端均延伸出所述外轴10,且所述内轴20延伸出所述外轴10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齿轮40。即所述齿轮40设置有两个,两所述齿轮40设置在所述内轴20的两端,从而可以通过两所述齿轮40与所述料仓本体200内的两所述齿条300啮合,更好的保障了所述内轴20两端移动的同步性。
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包括第一行走小车71及第二行走小车72,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20延伸出所述外轴10的一端,所述第二行走小车7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20延伸出所述外轴10的另一端。从而通过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所述第二行走小车72能更好的承托所述内轴20。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上。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的承托架711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所述第二行走小车72沿轴向均与所述外轴10相互间隔,从而不会影响到所述螺旋叶片30对物料的输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30用以将物料向靠近所述第二行走小车72方向一端输送。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上设置有与所述料仓本体200中设置的轨道400相匹配的第一行走轮712,所述第二行走小车72上设置有与所述料仓本体200中设置的轨道400相匹配的第二行走轮721。具体的,所述第一行走轮712与所述承托架711可转动连接。所述轨道400为钢轨。其中,与所述料仓本体200中设置的轨道400相匹配指的是:行走轮的尺寸与所述轨道400相合,从而行走轮能对应的放置在所述轨道400上,并能沿所述轨道400进行行走。
所述外轴10与所述内轴20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与所述内轴20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从而可以更好的避免,所述内轴20与所述外轴10以及所述内轴20与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之间发生磨损。具体的,所述外轴10与所述内轴20之间为第一轴承80,所述第一轴承80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一轴承80位于所述外轴10内的两端,从而更好的避免所述外轴10与所述内轴20之间发生磨损,并且更好的支撑所述外轴10。所述行走支撑机构70与所述内轴20之间为第二轴承90,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中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轴承90,两所述第二轴承90位于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中的两端,从而更好的避免所述第一行走小车71与所述内轴20之间发生磨损。所述第二行走小车72中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轴承90,两所述第二轴承90位于所述第二行走小车72中的两端,从而更好的避免所述第二行走小车72与所述内轴20之间发生磨损。
优选的,所述外轴1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11,所述第一链轮11通过第一链条12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输出轴上的第二链轮51连接。所述内轴20延伸出所述外轴10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链轮21,所述第三链轮21通过第二链条22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输出轴上的第四链轮61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在驱动时,是通过带动所述第二链轮51转动,从而所述第二链轮51通过所述第一链条12带动所述第一链轮11转动,实现对物料的输送。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在驱动时,是通过带动所述第四链轮61转动,从而所述第四链轮61通过所述第二链条22带动所述第三链轮21转动,实现带动装置的移动。通过此种结构,让传动更加的稳定。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可采用电动机。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30焊接于所述外轴10上。
同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料仓1000,其包括所述料仓本体200及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设置于所述料仓本体200中并位于所述料仓本体200的仓底,所述齿条300固定设置于所述料仓本体200中的架体500上,所述齿轮40与所述齿条300啮合。具体的,在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的出料侧还设置有出料机600,从而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输送的物料再通过所述出料机600向外输送。
优选的,所述齿条300沿所述料仓本体200的长度方向(图2所示横向)延伸,从而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能更好的输送所述料仓本体200中的物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能保证行走的同时也可以输送物料,配合电气控制可以做到无人值守自动上料。相比铲车搬运,只能先铲料堆外层物料,螺旋机边走边输送,可以先把底部、内部物料输送走,可以做到“先进先出”,不会导致料堆内部物料长时间未用到而在内部发酵。
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行走螺旋输送机100由于两个齿轮在同一根轴上,实现了两端的行走小车同步行走,一端的行走小车上集成了所有动力系统,螺旋轴两端的行走小车都是在地面运行,停机后检修方便,而且驱动机构都集成在行走小车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节约了土建成本,和堆场的空间利用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声明:
“行走螺旋输送机及料仓”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