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皮带输送机支架

皮带输送机支架

62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彭素华  
2023-11-15 15:10:3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下端固定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支撑架上端安装上支撑辊,第一支撑架顶端的折弯部与垂直方向形成夹角;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下端固定在第二横梁上,第二支撑架上端安装下支撑辊;

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第二横梁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支撑架包括N组第一支撑架A和M组第一支撑架B,N和M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支撑架B设置在位于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第一支撑架A位于第一支撑架B的两侧;

所述第一支撑架B由X个第一支撑架A组成,X为正整数且X大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X个第一支撑架A并列设置组成第一支撑架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交错设置在第二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包括辊面、圆柱形支撑轴,辊面和支撑轴之间形成轴承腔体,所述轴承腔体内,沿支撑轴的外圆周设置滚珠,辊面和圆柱形支撑轴之间通过卡环固定,密封舌将防尘帽卡接在卡环外侧,保护盖设置在轴承腔体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面分别设置至少一层聚氨酯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范围是0度—85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在输送皮带宽度方向上,输送皮带两外侧的第一支撑架的垂直高度大于输送皮带中部第一支撑架的垂直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架包括4组第一支撑架A和3组第一支撑架B,以输送皮带的中心线为基准,2个第一支撑架A在垂直于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组成一组第一支撑架B,3组第一支撑架B位于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4组第一支撑架A中,在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第一支撑架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和两侧的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相同;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相同,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小于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第二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和第四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相同,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小于第三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A,由于2个第一支撑架BA1和第一支撑架BA2在垂直于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组成一组第一支撑架B,所以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中,第一支撑架BA1与输送皮带的接触点为接触点A和第一支撑架BA2与输送皮带的接触点为接触点A+;同理,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B和接触点B+,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B1和接触点B1+;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C,第二组第一支撑架A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D,第三组第一支撑架A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C1,第四组第一支撑架A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D1。

说明书: 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皮带输送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适用于降噪低阻力防跑偏皮带输送机使用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

背景技术

根据图1所示,输送皮带运输机在工业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物料输送设备,包括机架,驱动滚筒、改向滚筒、输送皮带以及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分为上支撑装置和下支撑装置,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分别位于输送机两端的改向转弯段,输送皮带环绕在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并沿着运行方向运动;输送皮带分为带料工作面、和回程运行面,输送皮带的工作面和回程运行面,带料工作面、和回程运行面,输送皮带的工作面和回程运行面分别由上支撑装置和下支撑装置支撑,上支撑装置安装在输送机机架上面,下支撑装置安装在输送机机架下侧;现有技术的传统输送机的上支撑装置或者下支撑装置,支撑输送皮带运行依靠托辊为支撑,在支撑支架上形成一条线,输送皮带运行在两个支撑之间,由于物料重量的压力,使得两个支撑装置,特别是上支撑装置之间形成一个下凹的结构,这种结构在输送机运行时,使输送皮带克服托辊的阻力增加,从而增大了输送机的运行阻力;同时输送皮带克服托辊的阻力,会使托辊振动,从而和整体机架形成共振,增大运行噪音,同时输送皮带在托辊形成的一条线性面上,没有侧向的受力,很容易跑偏。中国发明专利201610838497.3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支撑的传动滚筒、改向滚筒、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驱动装置、防跑偏装置、防打滑装置、电度计量装置和运行控制系统,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分别位于输送皮带两端的转弯段,输送皮带环绕在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且分为上行段、下行段和转弯段,输送皮带的上行段和下行段分别由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支撑,上、下支撑辊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支架上,所述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是与输送皮带直接接触的多个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横梁和多个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上端通过第一轴安装所述滚动轴承,第一支撑架的下端与第一横梁固定;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上端通过第二轴安装所述滚动轴承,第二支撑架的下端与第二横梁固定;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沿着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机架上,但是中国发明专利201610838497.3 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下支撑辊支撑,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是与输送皮带直接接触的多个滚动轴承,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上端通过第二轴安装所述滚动轴承,第二支撑架的下端与第二横梁固定;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沿着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机架上,这样的结构,相当于将传统输送皮带输送机改为单一轴承为支撑点,形成一条平行线为支撑结构,虽然解决了输送皮带和输送支撑辊的阻力,但是输送皮带和支撑辊的接触为点、线接触方式,由点串联一个下凹弧线,输送皮带重载后,因为轴承的受力面小,物料输送时,特别是重载输送的时候,受到向下的力量,轴承把输送皮带向上顶,由于引力下沉会引起的输送皮带下凸,和传统输送机一样,输送皮带机的运行阻力依然存在,只是适当减小,实际在运行的时候,输送皮带在通过轴承结构的时候要付出更多的力量。从而会增加运行阻力,使支架和整体输送皮带机架形成共振,增加噪音,不利于输送皮带机运行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下端固定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支撑架上端安装上支撑辊,第一支撑架顶端的折弯部与垂直方向形成夹角;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下端固定在第二横梁上,第二支撑架上端安装下支撑辊;

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第二横梁上;

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支撑架包括N组第一支撑架A和M组第一支撑架B,N和M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支撑架B设置在位于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第一支撑架 A位于第一支撑架B的两侧;

所述第一支撑架B由X个第一支撑架A组成,X为正整数且X大于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沿着输送机的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机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X个第一支撑架A并列设置组成第一支撑架B。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交错设置在第二横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辊包括辊面、圆柱形支撑轴,辊面和支撑轴之间形成轴承腔体,所述轴承腔体内,沿支撑轴的外圆周设置滚珠,辊面和圆柱形支撑轴之间通过卡环固定,密封舌将防尘帽卡接在卡环外侧,保护盖设置在轴承腔体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辊面分别设置至少一层聚氨酯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架由钢板折弯成形,第一支撑架下端与第一横梁垂直焊接固定,输送皮带中心线两侧的第一支撑架对称设置,越往输送皮带宽度方向的两外侧,第一支撑架顶端的折弯部与垂直方向形成夹角越大,上支撑辊的外侧位于同一条下凹圆弧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角范围是0度—85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输送皮带宽度方向上,输送皮带两外侧的第一支撑架的垂直高度大于输送皮带中部第一支撑架的垂直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下端垂直焊接固定在第二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改变支撑辊的排布方式,在输送皮带受力最大的下部平行对称布置支撑辊,在承受输送皮带的最大受力点处,增加支撑辊和输送皮带的接触受力面积,保持输送皮带运行更平稳,对输送皮带的保护更好;使得只有与输送皮带的运行方向迎面接触的几组支撑辊受力最大,其他侧面的和相对侧的支撑辊只提供支撑作用受力很小,因此减少了输送皮带的下凹程度和输送皮带通过支撑辊的阻力和振动,也增加了输送皮带的侧向滑动阻力点、增大了侧向滑动阻力,使输送皮带的运行在同一个方向,防止跑偏,解决以前不能重载的弊病,并减少支撑辊的数量和损坏率,节约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输送皮带输送机上托辊组件和下托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支撑辊1、下支撑辊2、输送皮带3、第一横梁4、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 5、第一支撑架BA1 51A、第一支撑架BA2 51B、折弯部52、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 53、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 54、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 55、第二组第一支撑架A56、第三组第一支撑架A 57、第四组第一支撑架A 58、第二横梁6、第二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A 71、第二支撑架B 72、接触点A 81、接触点A+82、接触点B 83、接触点B+84、接触点B1 85、接触点B1+86、接触点C 87、接触点C188、接触点D 89、接触点D1 90、辊面9、支撑轴10,轴承腔体11、滚珠12、卡环13、密封舌14、防尘帽15、保护盖16、安装支架17、聚氨酯层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2至图4所示,作为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本支架可以使用在如中国发明专利201610838497.3公开的一种皮带输送机上,进行改造即可,在实施例1公开的节能降耗输送皮带输送机上: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支撑的驱动滚筒、改向滚筒,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分别位于输送皮带两端的转弯段,输送皮带环绕在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且分为上行段、下行段和转弯段,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的上托辊和下托辊换为支撑辊,支撑辊分为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输送皮带的上行段和下行段分别由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支撑,上支撑辊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下支撑辊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第二支架上,输送皮带分别与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直接接触,形成接触点,安装支架焊接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或第二支架上。

根据图7所示,支撑辊包括辊面、圆柱形支撑轴,辊面和支撑轴之间形成轴承腔体,轴承腔体内,沿支撑轴的外圆周设置滚珠,滚珠相当于一个滚动组件,辊面和圆柱形支撑轴之间通过卡环固定,密封舌将防尘帽卡接在卡环外侧,保护盖设置在轴承腔体外侧,支撑辊采用密封舌、保护盖、防尘帽组合的密封结构,保护轴承,增加支撑辊使用寿命;在支撑辊的辊面至少设置一层厚度为3—5cm的聚氨酯层,聚氨酯层增加了支撑辊的滑动,减小摩擦,减少物料在支撑辊面的粘结,进而减少输送皮带和支撑辊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输送皮带输送机的能耗。

根据图2至图4所示,第一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支撑架包括4组第一支撑架A和3组第一支撑架B,2个第一支撑架A在垂直于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组成一组第一支撑架B,3组第一支撑架B位于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即第一横梁的正中间位置设置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分别设置在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两侧,4组第一支撑架A中,在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第一支撑架A。

第一支撑架下端垂直焊接固定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横梁沿着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支撑架上端安装上支撑辊,第一支撑架由钢板或钢制框架制备,第一支撑架顶端设置一个折弯部,折弯部与第一支撑架垂直方向形成一个夹角。

以输送皮带的中心线为基准,输送皮带的中心线下方设置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在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两侧分别对称设置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在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第一支撑架A,即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两侧分别对应设置的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向输送皮带的中心线反方向顺序设置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支撑架A,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向输送皮带的中心线反方向顺序设置第三组和第四组第一支撑架A。

在高度方面,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和两侧的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相同;第一组第一支撑架 A的高度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相同,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小于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第二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和第四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相同,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小于第三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在高度差方面,第三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第一支撑架A的高度。

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A,由于2个第一支撑架BA1和第一支撑架BA2在垂直于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组成一组第一支撑架B,所以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中,第一支撑架BA1与输送皮带的接触点为接触点A和第一支撑架BA2与输送皮带的接触点为接触点A+;同理,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B和接触点B+,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B1和接触点B1+;第一组第一支撑架A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C,第二组第一支撑架A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D,第三组第一支撑架A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C1,第四组第一支撑架A和输送皮带接触点为接触点D1。

输送皮带上,接触点A、接触点A+、接触点B、接触点B+、接触点B1、接触点B1+形成输送平面,接触点B、接触点B+、接触点C和接触点D形成输送弧平面A,接触点B1、接触点B1+、接触点C1和接触点D1形成输送弧平面B,位于输送皮带的上行段的全部接触点和输送皮带相互接触,形成一个圆弧面。

第一支撑架顶端的折弯部与垂直方向形成夹角,位于输送皮带中间位置的第一支撑架BA1和第一支撑架BA2的夹角为0度,第三组和第四组第一支撑架A的夹角为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支撑架A的夹角大,越往输送皮带宽度方向的两外侧,第一支撑架顶端的折弯部与垂直方向形成夹角越大,位于输送皮带的上行段第一支撑架上连续第一支撑架支撑的输送平面上,在输送皮带受力最大的下部并列平行对称布置支撑辊,在承受输送皮带的最大受力点处,增加支撑辊和输送皮带的接触受力面积,保持输送皮带运行更平稳,对输送皮带的保护更好,这样的结构改变现有技术总以单一轴承作为单一支撑点的结构,改变成支撑辊排布,使得只有与输送皮带的运行方向迎面接触的几组支撑辊受力最大,其他侧面的和相对侧的支撑辊只提供支撑作用受力很小,因此减少了输送皮带的下凹程度和输送皮带通过支撑辊的阻力和振动,也增加了输送皮带的侧向滑动阻力点、增大了侧向滑动阻力,使输送皮带的运行在同一个方向,防止跑偏,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加有效接触点,放大接触面,可以实现支撑辊重载,降低了输送皮带输送机输送皮带和托辊的惯性阻力,降低了输送皮带重载后因引力下沉引起的下凸过托辊的撞击的阻力。

也可以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相同,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小于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高度,此时,分别组成第二组第一支撑架B的夹角和第三组第一支撑架B的两个第一支撑架的夹角大于第一组第一支撑架B的第一支撑架BA1和第一支撑架BA2的夹角。

根据图5至图6所示,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7个第二支撑架,第二横梁沿着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支撑架上端安装下支撑辊,7个第二支撑架的固定焊接在第二横梁的水平方向上,第二支撑架分为3个第二支撑架A和4个第二支撑架B,第二支撑架 A的高度与第二支撑架B的高度相同,以输送皮带的中心线为基准,输送皮带的中心线下方设置一个第二支撑架A,在第二支撑架A两侧分别对称各设置第二支撑架B、第二支撑架A和第二支撑架B,其最后的顺序结构为:第二支撑架B、第二支撑架A、第二支撑架B、第二支撑架A、第二支撑架B、第二支撑架A、第二支撑架B;三个第二支撑架A在水平方向形成一个直线,四个第二支撑架B在水平方向形成一个直线,形成第二支撑架B和第二支撑架A交错设置在第二横梁上的结构布局,第二支撑架A顶端的支撑辊与输送皮带的接触点为接触点A2和第二支撑架B顶端的支撑辊与输送皮带的接触点为为接触点B2,两个接触点A1和一个接触点B2共有三个点位与输送皮带接触,同理,相邻的一个接触点A1和两个接触点B2共有三个点位与输送皮带接触,根据三点成面的理论,支撑辊与输送皮带之间形成了面接触的方式实现重载支撑,这样的结构改变现有技术总以单一轴承作为单一支撑点的结构,改变成支撑辊交错排布,实现在不同维度线上的三点成面,增加有效接触点,放大接触面,可以实现支撑辊重载,降低了输送皮带输送机输送皮带和托辊的惯性阻力,降低了输送皮带重载后因引力下沉引起的下凸托辊的撞击的阻力。

当然,作为改进的实施例,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7个第二支撑架,第二横梁沿着输送皮带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支撑架上端安装下支撑辊,7个第二支撑架的3个第二支撑架A和4个第二支撑架B相同,7个第二支撑架依次焊接在第二横梁上。

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包括的部件,各部件的结构以及各部件间的相互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输送皮带窄于实施例 1,第一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支撑架包括4组第一支撑架 A和2组第一支撑架B,2组第一支撑架B分别等距离位于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的两侧,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5个第二支撑架。

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包括的部件,各部件的结构以及各部件间的相互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输送皮带窄于实施例 1,第一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支撑架包括4组第一支撑架 A和1组第一支撑架B,第一支撑架B位于第一横梁的中间位置,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和3个第二支撑架。

第一支撑架垂直于第一横梁焊接,第二支撑架垂直于第二横梁焊接,简化了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任意第一支撑架或第二支撑架上端的支撑辊磨损损坏后,不需要更换第一支撑架或第二支撑架,只要更换支撑辊即可,节省材料,维修方便快捷。

本专利系中国发明专利201610838497.3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故本专利机架,以及机架上支撑的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安装,可以参考中国发明专利 201610838497.3文献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声明:
“皮带输送机支架”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