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
皮带输送机,包括皮带输送机主体(1),所述皮带输送机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2),且伺服电机(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皮带输送机主体(1),所述伺服电机(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盖板(3),且电机盖板(3)与伺服电机(2)螺纹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其安装在所述皮带输送机主体(1)内侧的两端,且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的外侧设置有安装连接块(5),且安装连接块(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连接块(5)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外侧焊接连接,若干个所述安装连接块(5)均通过六角螺栓(6)与皮带输送机主体(1)螺纹连接;
清理毛刷头(13),其安装在两个所述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的下端面,且清理毛刷头(1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清理毛刷头(13)的上端面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送皮带(7),且输送皮带(7)与皮带输送机主体(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皮带(7)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辊轴(9),所述动力辊轴(9)通过动力输送杆体(10)与伺服电机(2)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辊轴(9)一端与动力输送杆体(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体(8),所述内腔体(8)内部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遮挡板(11),所述调节遮挡板(11)均通过电控转轴(12)与皮带输送机主体(1)内壁转动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8)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吸音棉层(14),且吸音棉层(14)的下端面与皮带输送机主体(1)内壁热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内壁的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层(15),且橡胶密封垫层(1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密封垫层(15)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热熔连接。
说明书: 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线体输送可根据工艺要求选用:普通连续运行、节拍运行、变速运行等多种控制方式;线体因地制宜选用:直线、弯道、斜坡等线体形式 输送设备包括:皮带输送机也叫带式输送机或胶带输送机等,是组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线所不可缺少的经济型物流输送设备。皮带机按其输送能力可分为重型皮带机如矿用皮带输送机,轻型皮带机如用在电子塑料,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等行业。
例如公告号为201621190000.3(一种皮带输送机),包括:机架、驱动电机、主动轮、被动轮及输送带,驱动电机与主动轮连接,输送带套装于主动轮和被动轮上,其特征在于:主动轮及被动轮与输送带接触的接触面均为中部向上凸起且两侧高度对称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轮进行了改进设计,皮带轮与输送带接触的表面设计为中部向上凸起的弧形面,皮带轮上的弧形面可以使输送带在运转时能始终保持在皮带轮的中心位置运转,提高了输送带的运行平稳性,不会发生输送带跑偏的现象,延长了输送带与皮带轮等部件的更换周期,减少了因输送带跑偏而导致的撒料现象。
但是,现有的皮带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边角会因长时间的使用,积攒粉尘以及杂质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皮带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边角会因长时间的使用,积攒粉尘以及杂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包括:皮带输送机主体,所述皮带输送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皮带输送机主体,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盖板,且电机盖板与伺服电机螺纹连接;
还包括:
上连接密封卡条块,其安装在所述皮带输送机主体内侧的两端,且上连接密封卡条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连接密封卡条块的外侧设置有安装连接块,且安装连接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连接块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外侧焊接连接,若干个所述安装连接块均通过六角螺栓与皮带输送机主体螺纹连接;
清理毛刷头,其安装在两个所述上连接密封卡条块的下端面,且清理毛刷头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清理毛刷头的上端面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皮带输送机主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送皮带,且输送皮带与皮带输送机主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皮带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辊轴,所述动力辊轴通过动力输送杆体与伺服电机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辊轴一端与动力输送杆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皮带输送机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内部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遮挡板,所述调节遮挡板均通过电控转轴与皮带输送机主体内壁转动调节。
优选的,所述内腔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吸音棉层,且吸音棉层的下端面与皮带输送机主体内壁热熔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上连接密封卡条块内壁的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层,且橡胶密封垫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密封垫层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热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连接密封卡条块上设置的清理毛刷头以及内腔体中的调节遮挡板,让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由清理毛刷头对边角吸附的粉尘杂质进行清除,有遗留进入的异物,也可以通过设置的调节遮挡板进行遮挡,最大化的防止异物进行内部腔体,也同时实现了输送皮带的防尘效果,避免现有的皮带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边角会因长时间的使用,会积攒粉尘以及杂质的问题。
2、通过在内腔体内部设置的吸音棉层,可以有效的削弱该装置在生产的时候,发出的机械噪声,提高对工作人员的生理保护,同时设置的橡胶密封垫层,也加强了元件连接时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机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密封卡条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输送机主体;2、伺服电机;3、电机盖板;4、上连接密封卡条块;5、安装连接块;6、六角螺栓;7、输送皮带;8、内腔体;9、动力辊轴;10、动力输送杆体;11、调节遮挡板;12、电控转轴;13、清理毛刷头;14、吸音棉层;15、橡胶密封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包括:皮带输送机主体1,皮带输送机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2,且伺服电机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皮带输送机主体1,伺服电机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盖板3,且电机盖板3与伺服电机2螺纹连接;
还包括:
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其安装在皮带输送机主体1内侧的两端,且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设置有两个,两个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的外侧设置有安装连接块5,且安装连接块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安装连接块5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外侧焊接连接,若干个安装连接块5均通过六角螺栓6与皮带输送机主体1螺纹连接;
清理毛刷头13,其安装在两个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的下端面,且清理毛刷头1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清理毛刷头13的上端面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皮带输送机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送皮带7,且输送皮带7与皮带输送机主体1转动连接。
请参阅图2,输送皮带7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辊轴9,动力辊轴9通过动力输送杆体10与伺服电机2转动连接,动力辊轴9一端与动力输送杆体10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使得连接稳定性加强。
请参阅图2,皮带输送机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体8,内腔体8内部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遮挡板11,调节遮挡板11均通过电控转轴12与皮带输送机主体1内壁转动调节,电控转轴12的设置,使得调节遮挡板11转动便捷。
请参阅图2,内腔体8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吸音棉层14,且吸音棉层14的下端面与皮带输送机主体1内壁热熔连接,吸音棉层14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生产噪音进行削弱。
请参阅图3,两个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内壁的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层15,且橡胶密封垫层15设置有两个,两个橡胶密封垫层15均与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热熔连接,橡胶密封垫层15的设置,使得连接密封性得以加强。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两个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通过六角螺栓6安装在输送皮带7两侧的边角处,粉尘以及杂质一般相对藏匿在边角暗处,设置在上连接密封卡条块4上的清理毛刷头13,可以有效的对粉尘进行清理,从而使得该装置上的皮带上方具有防尘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声明:
“具有防逸尘结构的密闭皮带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