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滑轮与钢丝绳的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2.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亦称塔吊。作业空间大,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吊装作业等。由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系统三部分组成。金属结构包括塔身、起重臂和底座等。工作机构有起升、变幅小车、回转和行走四部分。电气系统包括电动机、控制器、配电柜、连接线路、信号及照明装置等。
3.现有技术中某型塔式起重机的钢丝绳与滑轮的防脱装置仅采用一个螺杆挡住滑轮的槽口处,在实际应用时,防脱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虽然结构安装简单,但还是时常存在脱出的情况,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针对该滑轮的安装防脱部分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及其滑轮与钢丝绳的防脱装置,能够有效地阻止钢丝绳从滑轮中脱出,起到防脱作用,提高了安全性。
5.为实现以上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轮与钢丝绳的防脱装置,包括:第一压轮,第二压轮,以及传动带;所述传动带通过第一压轮与第二压轮形成传动连接,而且所述的传动带外侧与滑轮轮槽中的钢丝绳部分地贴紧并随之传动。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压轮、第二压轮分别通过转轴安装于安装槽中,且转轴在安装槽中移动时用以调整第一压轮、第二压轮与滑轮轮槽中的钢丝绳压紧位置。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轮、第二压轮轴端通过伸缩机构连接。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杆套、第二杆套、以及双头螺杆,所述第一杆套一端部与第一压轮的轴端铰接,另一端与双头螺杆的一端螺接;相应地,所述第二杆套一端部与第二压轮的轴端铰接,另一端与双头螺杆的另一端螺接;其中,双头螺杆两头螺纹的旋向相反。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轮安装压紧于钢丝绳与滑轮轮槽的第一接触处,相应地,所述第二压轮安装压紧于钢丝绳与滑轮轮槽的第二接触处。
1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采用上述的防脱装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传动带的大面积紧贴滑轮轮槽中的钢丝绳,形成全时阻挡,能够有效地阻止钢丝绳从滑轮中脱出,起到防脱作用,提高了安全性。
12.此外,该装置制造、安装等方面都较为简单实用,适于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第一压轮;10、滑轮;11、钢丝绳;2、第二压轮;3、传动带;4、支撑侧板;5、安装槽;6、伸缩机构;61、第一杆套;62、第二杆套;63、双头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
图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轮与钢丝绳的防脱装置,包括: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以及传动带3;所述传动带3通过第一压轮1与第二压轮2形成传动连接,其中,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圆周上也可以开设用于安装传动带3的轮槽,传动带3可以采用皮带,而且所述的传动带3外侧与滑轮10轮槽中的钢丝绳11部分地贴紧并随之传动,其中,传动带3与钢丝绳11的接触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弧形的凹槽,与钢丝绳11进行配合。
19.具体使用过程中,滑轮10安装于轮架上,钢丝绳11与滑轮10存在部分接触,如图1所示,接触部分为3/4圆弧段,其中,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传动带3形成传动部分地贴紧钢丝绳11并随之传动,可以理解地,依靠传动带的大面积紧贴滑轮轮槽中的钢丝绳,形成全时阻挡,能够有效地阻止钢丝绳从滑轮中脱出,起到防脱作用,提高了安全性。
20.为了实现压紧位置的可调整,本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支撑侧板4,可以平行设置两块于滑轮的两侧,所述支撑侧板4上开设有安装槽5,该槽可以为与滑轮同轴的圆弧通槽,所述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分别通过转轴安装于安装槽5中,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与转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且转轴在安装槽5中移动时用以调整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与滑轮10轮槽中的钢丝绳11压紧位置,如图1所示。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轴端通过伸缩机构6连接。伸缩机构6可以用于调整两轴心距,进而调整传动带的张紧程度,即与传动带钢丝绳的压紧力。
22.再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6包括:第一杆套61、第二杆套62、以及双头螺杆63,所述第一杆套61一端部与第一压轮1的轴端铰接,另一端与双头螺杆63的一端螺接;相应地,所述第二杆套62一端部与第二压轮2的轴端铰接,另一端与双头螺杆63的另一端螺接;其中,双头螺杆63两头螺纹的旋向相反,可以理解地,通过拧动双头螺杆63就可以实现两杆套的伸长、缩短,便于调整和安装。
23.为了达到较好的防脱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轮1安装压紧于钢丝绳11与滑轮10轮槽的第一接触处,相应地,所述第二压轮2安装压紧于钢丝绳11与滑轮10轮槽的第二接触处。保证钢丝绳11与滑轮10轮槽的所有接触弧段被压紧,具备防脱效果。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采用上述的防脱装置。尤其是变幅小车上采用该装置。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技术特征:
1.一种滑轮与钢丝绳的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以及传动带(3);所述传动带(3)通过第一压轮(1)与第二压轮(2)形成传动连接,而且所述的传动带(3)外侧与滑轮(10)轮槽中的钢丝绳(11)部分地贴紧并随之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侧板(4),所述支撑侧板(4)上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分别通过转轴安装于安装槽(5)中,且转轴在安装槽(5)中移动时用以调整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与滑轮(10)轮槽中的钢丝绳(11)压紧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轮(1)、第二压轮(2)轴端通过伸缩机构(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6)包括:第一杆套(61)、第二杆套(62)、以及双头螺杆(63),所述第一杆套(61)一端部与第一压轮(1)的轴端铰接,另一端与双头螺杆(63)的一端螺接;相应地,所述第二杆套(62)一端部与第二压轮(2)的轴端铰接,另一端与双头螺杆(63)的另一端螺接;其中,双头螺杆(63)两头螺纹的旋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轮(1)安装压紧于钢丝绳(11)与滑轮(10)轮槽的第一接触处,相应地,所述第二压轮(2)安装压紧于钢丝绳(11)与滑轮(10)轮槽的第二接触处。6.一种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脱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轮与钢丝绳的防脱装置,涉及塔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压轮,第二压轮,以及传动带;所述传动带通过第一压轮与第二压轮形成传动连接,而且所述的传动带外侧与滑轮轮槽中的钢丝绳部分地贴紧并随之传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装置的塔式起重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塔式起重机及其滑轮与钢丝绳的防脱装置,能够有效地阻止钢丝绳从滑轮中脱出,起到防脱作用,提高了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成 徐绍凯 刘天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岳阳鹏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声明:
“塔式起重机及其滑轮与钢丝绳的防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