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露天矿半连续化、连续化开采工艺中移置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2.随着露天矿山半连续化、连续化开采工艺中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以往的移置式带式输送机已经不能更自动、智能化的达到高效输送物料的需求。
3.在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中,移置式带式输送机作为采掘场和排土场的工作面输送机。当轮斗挖掘机采完一个采掘带向前推进之后,轮斗挖掘机的卸料臂就不能再向工作面输送机卸料,这就必须要求工作面输送机向开采工作面移动。排土场的情形也是如此,当排土机完成一个排土带开始另一个排土带时,也必须要求排土场工作面输送机重新移设才能满足排土要求。
4.对于移置带式输送机,随着采面剥离推进,输送机面临需不断移设的问题,移设频率约15-60天/次。然而,传统的移置带式输送机移设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主要工艺过程为:挖开机头、机尾的锚固装置,利用驮运机、移设机和推土机等设备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强行拖拽,分别移设机头、中间部分和机尾,更换工作面时还需重复拆解组装,整个过程工程量浩大,效率低(10-15天),移设费用高(30-50万/次),需要的辅助设备多,对于一个1000米左右的带式输送机,平均移设时间约10天左右,在进行输送机移设时,整个生产系统就得全线停产,严重制约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的效率,且灰尘、噪音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5.有必要提出一种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
6.一种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桁架式机头站、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和桁架式机尾站、以及防滑移装置、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防滑移装置设置于桁架式机头站的下方,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设置于桁架式机头站、桁架式过渡机身、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和桁架式机尾站下方。
7.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传统拖拽式移设方式,采用一种智能化操作,实现多节化、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各段同时行走,找正,适应复杂地形,大大降低移设成本,减少了污染,提高了效率,使移设时间缩短85%左右。这种移置带式输送机的移设方式的革新,必将成为改变整个散料输送行业的一次技术革新,对整个矿山连续化开采都是颠覆性的,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同时为我国“
智慧矿山”、“绿色矿山”进程提供了有利保障。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采用机尾受料及多点受料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的,机头站为桁架式结构,液压拉紧装置、拉紧改向
部(含拉紧机架、改向滚筒)、驱动装置、传动部(含传动机架、传动滚筒)、拉紧小车、拖带小车内置于桁架内,桁架由两套可回转的双排双履带行走装置支撑,无需滑撬装置,驱动装置、拉紧装置在机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头站为集中整体钢结构,没有单独的拉紧机架、传动机架,整体钢结构由两套可回转的双排双履带行走装置支撑,无需滑撬装置,驱动装置、拉紧装置、传动部、拉紧改向部在机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为图2或图3的右视图;
1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的,桁架机头站与标准桁架式机身单元之间由于存在高度差,采用一组一端高另一端的低梯形结构过渡桁架式机身单元结构示意图;
13.图6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的,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阶梯状结构,由单排履带行走装置一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14.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阶梯状结构,由双排履带行走装置一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15.图8为图6、7的右视示意图;用于显示调平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非阶梯状结构,由单排履带行走装置一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1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非阶梯状结构,由双排履带行走装置一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1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阶梯状结构,由单排履带行走装置在节点处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阶梯状结构,由双排履带行走装置在节点处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非阶梯状(长方形)结构,由单排履带行走装置在节点处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非阶梯状(长方形)结构,由双排履带行走装置在节点处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5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阶梯状结构,由两套单排履带行走装置在两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6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阶梯状结构,由两套双排履带行走装置在两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7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非阶梯状结构,由单排履带行走装置在两端处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8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身单元为模块化桁架式非阶梯状结构,由双排履带行走装置在两端处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9为万向连接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桁架式机头站10、桁架式过渡机身20、桁架式单元机身30、桁架式机尾站40、胶带50、防滑移装置60、调平补偿装置70、万向连接装置80、履带式行走装置90、受料装置100。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桁架式机头站10、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30和桁架式机尾站40、以及防滑移装置60、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90,防滑移装置60设置于桁架式机头站10的下方,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90设置于桁架式机头站10、桁架式过渡机身20、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30和桁架式机尾站40下方。
30.通过所述承载物料的胶带50及万向连接装置80将桁架式机头站10、桁架式过渡机身20、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30、桁架式机尾站40连接在一起,保证物料的运输。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在运输物料时,如需要先启动所述防滑移装置60,再由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皮带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桁架式机头站10中的所述驱动装置启动,带动所述传动滚筒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胶带50输送物料。
31.防滑移装置60可采用油缸、拉杆控制结构,油缸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32.移设时,先关闭防滑移装置60,再控制履带式行走装置90分别驮着桁架式机头站10、桁架式机身、桁架式机尾站40协同行走,行走中控制履带行走速度不断调整位置,实现同步对齐自移。到达指定位置后,调平桁架,再输送物料。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节省了移置费用,通过提高移置的效率提高了物料输送的效率。
33.参见图2-19,进一步,在相邻桁架式单元机身30之间和/或桁架式机头站10与桁架式单元机身30之间和/或桁架式单元机身30与桁架式机尾站40之间设置活动连接机构实现连接。
34.进一步,所述活动连接机构为万向连接装置80,所述万向连接装置80具有至少六个方向的自由度。例如水平方式、竖直方向、左右方向的自由度。例如万向连接装置80可以是万向节。
35.进一步,所述桁架式单元机身30的一端或两端为阶梯状结构,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90设置于桁架式单元机身30的阶梯状结构内部。阶梯状单元机身在安装履带式行走装置90后,单元机身的高度无较大变化,不会影响单元机身的重心稳定性。当桁架式单元机身30的一端为阶梯状结构时,只在该一端设置履带式行走装置90,桁架式单元机身30的另一端由相邻的单元机身支撑。
36.进一步,所述桁架式单元机身30的端部为梯形结构或矩形结构,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90设置于桁架式单元机身30两端或一端端部梯形结构或矩形结构下方。
37.进一步,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90设置于相邻桁架式单元机身30的连接端部下方,且履带式行走装置90均与相邻的两个桁架式单元机身30的端部连接。该方案为节点式连接,相邻两个单元机身共用一个履带式行走装置90。
38.进一步,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90为单排或双排。单排或双排履带行走装置支撑与单元机身的一端或两端或者节点处,启动履带式行走装置90,即可驮运单元机身自移,无需滑撬装置,适应各种凹凸不平的地面,万向节的设置可以保证履带行走装置行走时,单元机
身的横向或扇形移动。
39.进一步,还包括受料装置100,受料装置100为至少一个,受料装置100设置于桁架式机尾站40端部或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30上方。实现单点受料或多点受料。
40.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90连接,用于控制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90的行走。例如控制系统为与外部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系统或皮带机控制系统连接的伺服系统。
41.进一步,还包括调平补偿装置70,调平补偿装置70设置于履带式行走装置90与桁架式单元机身30之间。
42.进一步,调平补偿装置70至少包括两个油缸,油缸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实现可控式升降。
43.进一步,还包括过渡机身,过渡机身连接于桁架式机头站10和桁架式过渡机身20之间。桁架机头站与模块化桁架式机身单元可能存在高度差,期间可以增加一组过渡的桁架式机身,桁架式结构可以采用一端低另一端高的梯形结构。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4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文件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桁架式机头站、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和桁架式机尾站、以及防滑移装置、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防滑移装置设置于桁架式机头站的下方,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设置于桁架式机头站、桁架式过渡机身、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和桁架式机尾站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桁架式单元机身之间和/或桁架式机头站与桁架式单元机身之间和/或桁架式单元机身与桁架式机尾站之间设置活动连接机构实现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机构为万向连接装置,所述万向连接装置具有至少六个方向的自由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式单元机身的一端或两端为阶梯状结构,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设置于桁架式单元机身的阶梯状结构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式单元机身的端部为梯形结构或矩形结构,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设置于桁架式单元机身两端或一端端部梯形结构或矩形结构下方。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设置于相邻桁架式单元机身的连接端部下方,且履带式行走装置均与相邻的两个桁架式单元机身的端部连接。7.如权利要求4、5、6之一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为单排或双排。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料装置,受料装置为至少一个,受料装置设置于桁架式机尾站端部或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上方。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平补偿装置,调平补偿装置设置于履带式行走装置与桁架式单元机身之间。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调平补偿装置至少包括两个油缸,油缸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实现可控式升降。
技术总结
一种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桁架式机头站、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和桁架式机尾站、以及防滑移装置、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防滑移装置设置于桁架式机头站的下方,若干履带式行走装置设置于桁架式机头站、桁架式过渡机身、若干桁架式单元机身和桁架式机尾站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传统拖拽式移设方式,实现多节化、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各段同时行走,找正,适应复杂地形,大大降低移设成本,减少了污染,提高了效率,使移设时间缩短85%左右,为我国“智慧矿山”、“绿色矿山”进程提供了有利保障。进程提供了有利保障。进程提供了有利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杰 盛伟清 杨洋 冯宝忠 罗旭东 周海霖 王燕 王鹏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声明:
“智能化控制多履带协同自移的多节桁架式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