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钻。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冲击钻一般具有三种工作模式:电钻、电动螺丝批和冲击钻。早期冲击钻的工作模式切换功能和扭力调节功能都集中在扭力杯上,冲击钻齿轮箱档位结构一般沿着扭力增大的方向依次设置螺丝档、电钻档和冲击档,当需要从螺丝档切换至电钻档或冲击档时,需要将扭力杯整圈旋转到底才能切换到电钻档或冲击档,调节行程很大,调节速度慢,操作繁琐,效率低。
3.此外,目前冲击钻通常是以弹簧压住内齿圈的方式来控制扭力输出,弹簧压缩量的控制是以一个螺纹方式实现,螺丝档,电钻档,冲击档都是用螺纹结构,由电钻档旋到冲击档时,进行螺纹操作需要一定的间隙,极易导致跳档问题,但电钻档是需要电钻最大扭力输出,不能跳档。
4.为解决上述问题,改进的冲击钻将工作模式切换功能单独集中的功能切换环上,扭力杯只用于控制螺丝档的扭力输出,但现有冲击钻功能切换结构存在零部件结构过于复杂,结构尺寸不够紧凑,零件制作工艺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冲击钻功能切换结构,可实现钻档、螺丝档和冲击钻的快速切换,尺寸精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6.为解决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钻功能切换结构,包括齿轮箱前壳、功能切换环和输出轴;所述功能切换环套设于所述齿轮箱前壳的外侧圆周上;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齿轮箱前壳的中心处,所述输出轴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跳档垫片、三爪盘;还包括限位件、锁止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三爪盘的轴向运动;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跳档垫片的轴向运动;
7.所述功能切换环可带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锁止件转动,当所述功能切换环处于第一位置时,锁止件与跳档垫片沿轴向相接,锁止件限制跳档垫片的轴向运动,限位件与三爪盘轴向相接,限位件限制三爪盘的轴向运动,以实现电钻功能;
8.当所述功能切换环处于第二位置时,锁止件与跳档垫片沿轴向分离,跳档垫片可轴向往复运动,限位件与三爪盘轴向相接,限位件限制三爪盘的轴向运动,以实现螺丝批功能;
9.当所述功能切换环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与跳档垫片沿轴向相接,锁止件限制跳档垫片的轴向运动;限位件与三爪盘轴向分离,三爪盘可轴向运动,以实现冲击钻功能。
10.可选地,所述锁止件的后端面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沿轴向分布于锁止件的圆周上;所述跳档垫片外侧圆周
声明:
“冲击钻功能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