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间断排料离心选矿机的自动排料装置,适用于立式间断排料离心选矿机中使用。安装在立式间断排料离心选矿机转筒底板的转轴上,其特征是:转筒底板的转轴周围呈品字形设置有三个孔洞,孔洞上设有通过阀杆调节开合的蝶阀,所述蝶阀包括蝶板,蝶板内横向设有使蝶板构成翻板的阀杆,蝶板靠近外侧的位置安装有使蝶板外侧重量大于内侧的圆柱形配重铅块,配重铅块,蝶板外侧包有防滑边壁。从而实现立式间断排料离心分选机底部排料阀门的自动化控制。其结构简单,无需电气及人为控制,利用物理方法实现底部排料阀门的自动化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矿机基板组件,包括基板(1)、橡胶(2)和磁片(9);还包括前固定板(3)、后固定板(4)、垫板(5)、压板(6)、调节板(7)和保护板(8);基板上面放置磁片,磁片上面放有保护板,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与基板连接,垫板与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连接,橡胶与垫板连接,压板固定在基板一侧,调节板与压板连接。采用新型传动模式,提高选矿效率,使选矿能力比滚筒式提高2~3倍;磁系上下均为耐磨橡胶,可有效保护磁系不受损伤;由于输送带行走距离大,可大大提高磁选后矿物品位,并使尾矿残留少。
一种从铅锌矿浮选尾矿中回收低品位氧化锌矿的选矿方法,属于氧化锌矿的选矿方法。包括步骤:以铅锌矿浮选尾矿为原矿,加入调整剂搅拌调浆后进行脱泥;向脱泥后的矿浆中加入硫化剂、抑制剂和捕收剂搅拌调浆,采用浮选柱回收氧化锌矿,经过两粗两精闭路浮选后,获得氧化锌精矿。本发明首先提高药剂选择性,解决泡沫发粘、难以消泡的问题;然后改善设备对微细粒的分选效果,提高精矿品位和回收率;最后简化工艺流程和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效益和资源利用率。优点:本发明分选效果好、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和对环境友好,实现了对铅锌矿浮选尾矿中低品位氧化锌矿的高效分选,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选矿用缓冲除杂给料箱,包括物料箱、缓冲板、筛网、除杂门和出料管。其中,缓冲板倾斜焊接于物料箱的内部,筛网水平焊接于物料箱的内部,缓冲板与筛网衔接,除杂门位于筛网的上方固定于物料箱的侧壁上,出料管位于除杂门下方连接于物料箱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矿浆由给料管先给到缓冲板上进行一步缓冲再给入箱体,避免了由压力冲击造成的物料沉积;矿浆经过一层筛网,去除了杂质,避免了堵塞现象的发生,对选矿设备及选矿工艺有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振动离心式选矿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点处通过第一振动机构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离心式选矿机本体,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振动机构,所述第二振动机构的顶端与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振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压柱。该高频振动离心式选矿机,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在离心式选矿机下方提供持续的振动,进而保证处于内部的矿石不会卡死,使得矿石可快速筛分下落,提高了选矿效率,可满足多方位需求。
一种同平台浮选柱和浮选机联合选矿工艺及装置,属于选矿工艺及装置。工艺过程:原矿与药剂经搅拌形成矿浆入料,经过粗选浮选柱粗选、精选浮选柱两次精选、扫选浮选机和扫选浮选柱对粗选尾矿多次扫选、精扫浮选机对精Ⅰ浮选柱尾矿扫选得到最终精矿和尾矿;在同一平台浮选柱与浮选机联合选矿工艺处理金属矿,粗选与精选过程采用浮选柱,其处理量大,且分选精度高,最终能获得高品位的精矿产品,采用浮选机和扫选浮选柱对粗选浮选柱尾矿进行多次扫选,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尾矿中的精矿产品,并通过对精Ⅰ浮选柱精选尾矿进行精扫选过程,确保了精矿产品的最大回收率,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且系统工艺简单,耗电量和占用面积小,运行费用低。
一种选矿装置给料机,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给料盘,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给料盘之间通过吊簧连接;所述给料盘下方连接有振动给料的振动装置。所述安装架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吊杆,所述吊杆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吊孔,所述给料盘与所述第一吊孔相对的下方分别设有吊座,所述吊座上设有第二吊孔,所述吊簧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吊孔和所述第二吊孔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选矿装置给料机采用连环锁套结构的吊簧对安装架和给料盘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并且连接强度高;对振动电机的安装结构进行改良,使振动输送效果更好;并且在给料盘前方安装可选的排列锯齿,使选矿装置给料机能够为后续的选矿工作对矿石进行初步排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螺杆式自动化程度高的选矿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震动电机,所述第一震动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筛板,所述筛板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箱体内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计时器,箱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通过底板底部的中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起到了自动化控制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选矿机的自动化程度,还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了选矿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矿山选矿用脱水装置,包括:选矿脱水机构、卸料滤水机构和卸料控制机构以及布置于选矿脱水机构两侧的进气风干箱和滤水箱,选矿脱水机构包括选矿滤筒和用于支撑的支撑架,选矿滤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选矿滤筒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感应加热环套,卸料滤水机构包括转筒、阀板支撑环、运动阀板和静封板,卸料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转把和控制轴杆,控制轴杆转动安装于转筒的内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新型筛选滤筒结构,在选料的过过程中通过运动阀板和静封板之间的放料孔隙进行不同直径矿石料粒的分选以及水液的导出,达到选矿与脱水的同步进行,设备一体化程度高,有效降低设备成本以及选矿生产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利用重力、离心力和振动力选矿设备和选矿方法,属于工业矿物选别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垂直设置的上锥筒和下锥筒,上锥筒内沿上锥筒的中轴线设置有转动轴,上锥筒固定在支架上,下锥筒活动连接在支架上,上锥筒的下部套装在下锥筒的上部内,转动轴的上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架上,转动轴中部固定有导流盘,转动轴的下端固定有圆锥转盘,圆锥转盘边缘与上锥筒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环形缝,所述的上锥筒的上部设置有吸气管,上尾矿管入口处装有测浆传感器;下锥筒的内部固定有振动台,振动台上设置有测料传感器,下锥筒壁上接有精矿管;下锥筒的下端固定有振动接头,振动接头与振动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支护多参数测试仪,主要由平板电脑、压力温度一体传感器和温湿度大气压传感器组成,所述的平板电脑的右侧设置有温度一体传感器,所述的平板电脑上方设置有温湿度大气压传感器,所述的温湿度大气压传感器右侧设置有压力温度一体传感器,所述的压力温度一体传感器通过无线组网通讯技术连接,所述的压力温度一体传感器包括取压头、压力敏感元件、信号采集板、折射发射板和第一电池组成,所述的取压头上端与压力敏感元件相连接,所述的压力敏感元件上端设置有信号采集板,所述的信号采集板中间设置有折射发射板,所述的温湿度大气压传感器包括探头、主板、射频发射板和第二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山水热型地热能与煤层协同开采工作面设计方法,首先,在煤层开采工作面上加设地热能开采系统,形成热‑煤协同开采工作面;具体为:所述地热能开采系统包括在煤层开采工作面的沿空留巷内平行布置的钻孔排组及与之连接的提取存储装置,所述钻孔排组由提取钻孔排组与存储钻孔排组间隔组成,每一钻孔排组由数个钻孔间隔组成,由沿空巷道沿垂直方向实施钻孔到邻近含水层。本发明设计方法简单、实用,可为深部矿山水热型地热能与煤层协同开采工作面及钻孔设计提供理论设计及工程技术应用指导,促进我国深部能源的多元协同清洁绿色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通风系统辅助设计方法,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配设计平台,根据使用方提出的可靠性指标,分配到各子系统。第二部分: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优选平台,根据对矿井通风系统现状的调查分析,对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第三部分: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平台,根据矿井通风系统当前状况,判断各个影响通风系统整体因素的好坏程度,得到评价等级或可靠度。第四部分:矿井通风系统的预警平台,根据矿井通风系统实时数据的采集,及时地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并给出预警提示。本发明可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进行相关的优化及评价,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为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一种煤矿近松散含水层开采上限评价及开采危险性评价方法,属于煤矿开采的评价方法。在煤矿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构建煤矿近松散含水层煤层提高开采上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开采煤层上覆覆岩厚度、松散层底部含水层富水性及其厚度、地质构造、主要隔水层厚度、开采覆岩破坏高度六个主控因素,应用三维GIS对地质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利用ArcGIS的三维分析扩展模块3D Analyst对各个因素进行三维空间量化分析,首先创建TIN三角模型,然后转换为DEM,生成GRID可三维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建立各个主控因素TIN与DEM信息层图。采用三维GIS方法,真实刻画了近松散含水层提高开采上限受控于多因素且具有非常复杂的空间分布特征,解决了开采上限评价预测的难题。
一种多源数据监测矿区形变的时空特性及越界开采识别方法,步骤包括:首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获取并优化处理数据,然后将多卫星平台的SAR数据监测数据融合得到沉降结果图,在融合后的沉降结果图中针对被测矿区中“大形变区域”或“失相干区域”进行补充监测,统一多卫星平台数据监测结果坐标,最后反演矿区地表形变的时空特性,从而识别越界开采区域。其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可以有效的反演矿区地表沉降的时空特性,且识别效率高,在维护矿山开采秩序、保障矿山安全、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表不变特征的矿区DEM变化检测方法,通过对点、线、面等地形特征基元的相似度测量,建立适合矿区地形特点的地表不变特征判断规则,不仅能够为DEM的变化检测提供准确的基准信息,且能够为DEM配准法方程的建立与平差解算提供初始与基准参数,继而实现DEM的变化信息解算;引入矿区地表不变特征建立顾及DEM地形结构的配准模型,将地表不变特征和特征的几何约束用于构建DEM配准模型,既可以顾及地形几何特点,又可以提高配准准确性;利用地形特征基元相似度测量方法可实现对地表不变特征判断与变化特征的同步提取,特别适用于地形复杂多变的矿区。
一种矿井突水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矿井突水监测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突水源探测器、隔水顶板监测器、煤层含水监测器、涌水量监测器、水质监测器、多路数据集控器、网关、工业以太网和监测主机;突水源探测器、隔水顶板监测器、煤层含水监测器、涌水量监测器和水质监测器均与多路数据集控器的输入端连接,多路数据集控器的输出端通过网关和工业以太网与监测主机通讯;方法是:突水源探测器、隔水顶板监测器、煤层含水监测器、涌水量监测器和水质监测器五种监测信号均通过多路数据集控器、网关和工业以太网到达监测主机,监测主机对所有接收到的信号分别进行分析,全面监测矿井突水的危险源和前兆信息,对矿井突水实时监测进行预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岩层应力演化数值反演及应力路径等效转换方法,属煤炭开采技术领域。首先建立相应数值模型并设置监测点;然后反演煤层开挖、顶板垮落、矸石堆积等动态过程,获得煤层开采全过程中顶板、底板应力演化规律,顶板垂直和水平应力整体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而底板垂直和水平应力则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根据垂直、水平应力同步变化规律,总结得到采动顶、底板应力路径特征:最后通过等效转换方法将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等效为轴压和围压,将顶、底板应力演化过程等效转换为三轴加卸载应力路径。充分体现了煤层开采全过程中顶板、底板的应力演化规律,将采动应力演化等效转换为实验室加、卸载应力路径,能够更好的指导现场工程实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山地热能与煤炭资源流态化协同开采方法,包括采用深部原位无人智能盾构机进行煤炭资源采掘作业,开采后的煤粉经螺旋输送机与管路系统流态传输至地表;采用条带式、房柱式等部分开采方法,利用深部原位无人智能盾构机对煤层邻近薄煤线或较软弱地热能储层进行开采,构筑地热能存储空间;开采后的地热能储层岩粉添加粉煤灰、水泥等胶结料后,经泵送管路系统流态化传输至煤层工作面采空区进行充填作业;地热能储层空间构建后,铺设冷水回灌与热水提取管路,构筑区域隔离挡墙,形成地热能循环开采系统;从而达到深部矿山地热能与煤炭资源的流态化协同开采目的。本发明可实现深部矿山资源的流态化综合开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出一种房式采煤法采空区遗留煤柱充填加固方法,通过房式采煤法采空区遗留煤柱赋存特征,以及煤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数值分析确定遗留煤柱需要加固的区域及范围,通过地面钻井自流自滞、多次充填胶结充填材料的方式,形成采空区支撑柱,对多个局部区域的遗留煤柱进行定点加固。本发明通过在遗留煤柱加固区域钻井,使胶结充填材料自流自滞,在遗留煤柱加固区域形成采空区支撑柱,降低了附近的遗留煤柱所承受的应力载荷;多个遗留煤柱加固区域循环作业,各工序之间互不干扰;对多个局部区域的遗留煤柱进行定点加固;结构简单,作业高效,设备投入少,施工成本低,加固效果好,安全性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充填凝胶粉及其制作方法,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它是由熟料、石膏、尾矿、粒化高炉矿渣、瓷土为原料加化学激发剂制成,所述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熟料15-35%、石膏3-10%、尾矿20-40%、粒化高炉矿渣25-50%、瓷土5-20%;所述的化学激发剂的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05-0.15%。利用尾矿、粒化高炉矿渣、瓷土,经科学的成份校正互补,激发尾矿、粒化高炉矿渣、瓷土的潜在活性。提高耐磨系数。节约替代原生资源,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为主含水层的煤层涌水量动态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二维相似模拟平台、供水系统、涌水量监测系统和应力监测系统,通过采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方法构建采动煤层的涌(突)水模型,结合自行设计的注水及涌水量监测系统及应变监测仪和数字照相技术,对垮落法开采条件下的煤层的水压变化、覆岩的移动变形与裂隙发育过程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建立煤层为主含水层开采中的矿压分布特征及与煤体涌水量间的关系。实现了流固耦合作用下煤层为主含水层的物理相似模拟,丰富了特殊水文地质结构矿区的高强度安全开采的理论及其技术体系,促进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快速、全面发展。
一种保水采煤矿井/矿区等级划分方法,属于煤炭开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直观的对矿区内各矿井进行保水采煤等级划分的问题。以矿井为计算单元,计算吨煤水资源量,根据吨煤水资源量分布与吨煤消耗水资源量的关系将研究区内的矿井划分为不同类型,形成矿井吨煤水资源存储量等级图;根据浅表层水漏失量与浅表层水补给量关系确定的保护层厚度,将研究区内的矿井划分不同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形成矿井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分布图;最终进行研究区矿井保水采煤矿井/矿区等级划分。本发明使用的划分方法简单实用,针对性的对矿井保水采煤等级进行了直观划分,为矿区选择开采方式提供了依据,对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水采煤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分布安装的智能检测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用于对采煤机进行除尘,包括控制模块、除尘模块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一个主控箱和若干分控箱,每个分控箱上均连接有信号接收器,采煤机上设置有信号发射器;检测模块包括连接在每一个分控箱上的粉尘浓度传感器;除尘模块包括主供水路管和若干连接在主供水路管上的分供水路管,分供水路管上连接有若干喷嘴并设置电磁阀,每个分供水路管均对应一个分控箱,每个分供水路管上的电磁阀与其对应的分控箱电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对粉尘清除不彻底、除尘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种采场覆岩动态活动特征的综合探测方法,根据井下工作面条件,在地表圈定出探测区域;在探测区域内,沿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测线,在所有测线上布置测点;将测氡仪的探杯倒置埋设于测点处地表土壤中进行脉冲计数;在工作面回风巷实体煤侧上拐角处向顶板岩层中打长钻孔,采用岩层钻孔探测仪对覆岩活动状况进行探测;在工作面液压支架上安装矿用数字压力计,对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进行记录,采用数字采集器将存储的记录结果进行采集;待所有探测工作完成后,采用数据线将探测结果分别上传至笔记本电脑中,综合对比三种方法的探测结果,即可分析得出采场覆岩的动态活动特征。该综合探测方法可操作性强,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一种关闭井工矿地表沉陷预测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使用。利用InSAR技术获取关闭井工矿地表沉陷;构建关闭井工矿地表沉陷预测模型;基于InSAR监测结果反演模型参数;关闭井工矿地表沉陷预测方法。其预计精度高、模型参数少、流程操作简单、易实现、技术含量高等优点,首次提出了关闭井工矿地表沉陷预测预计模型,填补了矿井关闭后地表沉陷预测预计方面的空白,延伸了现有开采沉陷理论与技术框架,为矿井关闭后地表沉陷的预测预计提供了技术手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井盖提起装置,包括支腿、支撑板、支撑架、井盖提升组件和冲洗组件,所述支撑板设于支腿上,所述支撑架设于支撑板上,所述井盖提升组件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冲洗组件设于支腿和支撑板上,本发明属于市政施工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井盖提起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采选充+X开采模式,包含4种“采选充+X”开采模式:“采选充+留”、“采选充+处”、“采选充+抽”和“采选充+控”开采模式,所述“采选充+X”开采模式的选择由实际工程需求所决定,首先根据矿井地质水文条件、矿井系统布置、矿井“采选充”能力要求和煤炭资源开采地点等因素确定“采选充”三大系统,然后根据矿井实际工程需求和技术难题,确定X生产系统,形成“采选充+X”开采模式,通过设计采空区充实率来满足矿井实际工程需求,解决矿井资源开采中的技术难题,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和谐、安全开采的目的,与原有“采选充”开采模式相比更加系统全面,有利于工程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耕地下采煤区域变形控制的地表沉陷叠加计算方法,属于地表沉陷预测领域。将地表沉陷问题简化为采空区下沉的高度,之后根据采空区间隔留下的垮落区空间以及充填体空间计算填满垮落区后的地表沉陷高度,由于充填体在受力过程中会出现压缩,因此根据充填体的充实率判断充填体在受力后的压缩空间,从而计算出充填体压实空间产生的地表沉陷高度,将前后两个地面沉陷高度相加即可获得地下开采空间产生的地表沉陷的总高度。其计算步骤简单,更符合实际情况,有效提高了区域岩层控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计算结果的精度,对实现煤粮复合区煤炭绿色开采和耕地协同修复治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徐州有色金属矿山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