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宏基因组来源β‑半乳糖苷酶、编码基因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来源于深海海水样品的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β‑半乳糖苷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能水解乳糖底物和化学合成糖苷底物,具有耐盐特性和转糖基活性,在益生元低聚半乳糖生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硅藻绝对丰度估算方法,具体步骤是:(1)、样品称重;(2)、化学清洗;(3)、圆周振荡:先取一个旋筒,将盖玻片支撑台塞入旋筒,再放入一个盖玻片,注意确保盖玻片放入后保持水平,然后使用透明胶带将旋筒底部小孔密封,依照上述步骤依次处理好12个旋筒,然后将其分别固定在2个旋筒夹具上,再使用塑料扎带将旋筒夹具扎紧,随后将其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圆周振荡仪上;往每个旋筒中先加入40ml去离子水;本发明采用圆周振荡的方法进行首次运用,样品量仅需约1毫克或更少,从而可以为一些特殊的样品(如纹层沉积物等)的测试分析提供可能,所有步骤均为标准化步骤,从而尽可能地消除人为因素影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金和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p?RGO)修饰的离子液体碳糊电极(CILE),以此为平台构建了一种新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李斯特氏菌特征基因序列检测的方法。使用1?己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作为修饰剂制得基体电极CILE,在表面电沉积纳米金颗粒后通过控制电化学还原条件来制备p?RGO,利用p?RGO表面剩余的羧基,将氨基修饰的探针ssDNA通过酰胺键共价键合法固定在电极表面构成ssDNA/p?RGO/AuNPs/CILE。与目标序列杂交后以亚甲基蓝(MB)为指示剂来检测杂交反应的进行,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李斯特氏菌特征基因片段进行了检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检测高温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再根据高温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向废水中投加过硫酸盐,并进行搅拌,在反应过程中检测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当化学需氧量达到排放要求后将废水排出,其中印染废水的温度为60-90℃,化学需氧量范围是40-4000MG/L,过硫酸盐投加量为化学需氧量/过硫酸盐=1/15-20G/G。本发明的特点是不需要降低高温印染废水的温度,直接进行处理,并且温度越高处理效果越好,而且工艺简单,不需要外加设备,投入小;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好。
一种气动搅拌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分析测试仪器领域,它包括储气囊、导气管、电磁阀、单片机、数据线和进气针;储气囊与电磁阀之间、电磁阀与进气针之间通过导气管相连,根据滴定搅拌需要,单片机通过数据线传递信号以控制电磁阀动作,从而控制所述气动装置的通气时长和周期。本发明由底部注入不影响化学反应的气体,搅动反应液,加速溶液中物质传质过程,从而提高滴定效率,且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不会带来电磁污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深海压力作为驱动力的海底沉积物提取工具。其克服了次表层海底沉积物保真采样器中动力提供较复杂,耗能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海水的压力作为驱动力的次表层海底沉积物保真采样器。本实用新型包括释放装置和采样装置,其中采样装置包括连接管和提管,连接管和提管通过法兰联接,提管上部通过尾部提块与释放装置联接,连接管的下端口设置刀头,连接管的中部设置密封取样装置,密封取样装置包括密封舱,连接管分为上、下连接管,且上、下连接管分别与密封舱贯通,在密封舱内设置与上、下连接管对应的样品管,密封舱的一侧设置平移样品管的驱动装置即平移液压缸,另一侧设置密封样品管的驱动装置即密封液压缸,其中,所述的提管上设置海水等静压装置,该装置通过高速开关阀分别与平移液压缸和密封液压缸连通,所述的平移液压缸和密封液压缸分别通过高速单向阀与耐压装置连通。该装置无需采用附加的能量储存设备,耗能小,既实现了原位保真采样,又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评价方法,其步骤为:S1、挑选岩心样品,确定岩心样品特征;S2、样品预处理:切割岩心样品并对切割后的岩心样品进行表面抛光;S3、对岩心样品开展室内水岩模拟实验;S4、对实验后的岩心样品进行处理,去除实验反应后的溶液;S5、分析测试实验后处理的岩心样品;S6、开展长期数值模拟实验。本发明通过短期室内水岩模拟实验确定CO2充注油气层后发生的反应路径及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数值模拟进行封存量评价,使CO2充注模拟过程更接近实际的二氧化碳规模充注实验,避免了根据典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推测CO2充注后的封存过程造成封存量评价的不确定性,明显提高了实际封存地质体的封存潜力评价的准确性。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或分析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柔韧全固态硫离子选择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极为a.作为支撑结构且具有高柔韧性的金属电极;b.运用电沉积方式于金属电极表面沉积氧化石墨烯形成具有充当电容器的层状结构;c.运用电沉积方式于电极层状结构的表面沉积硫离子选择性膜。本发明电极柔韧性能优良,在弯曲多次后仍有稳定准确的响应性能,可对硫离子进行准确、实时、动态化监测,可用于高压环境和界面环境的测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草茄尼醇突变体的创制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sthyl methyl sulfonate,EMS)溶液的配置及EMS诱变的烟草M1代种子的获得;(2)M1代种子的播种,自交后M2代种子的获得;(3)M2代种子的播种,利用液相色谱测定M2代单株成熟期中部烟叶中的总茄尼醇含量,鉴定筛选茄尼醇突变体植株。所述方法获得的突变体M3代株系测定突变体烟气有害成分,分析茄尼醇含量与其显著正相关。本发明的烟草茄尼醇突变体制备及筛选方法,获得突变率高,突变体茄尼醇含量改变量显著,将在烟草的品种改良和功能成分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便于耦合光学显微镜和丝束电极技术研究金属腐蚀的腐蚀池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金属腐蚀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传统丝束电极在测试过程中无法获得丝束表面物理腐蚀信息和腐蚀溶液金属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的问题。方法:当腐蚀溶液浸没丝束电极直至通过管路b流入烧杯b内时,通过调节蠕动泵的转速,使腐蚀池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腐蚀溶液流量相等,且腐蚀池内腐蚀溶液的液位保持不变,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每一根丝束电极的腐蚀形态的变化,并利用水化学分析方法对烧杯b内腐蚀溶液的金属离子浓度进行测定。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便于耦合光学显微镜和丝束电极技术研究金属腐蚀的腐蚀池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模拟实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烃‑二氧化碳‑水可视化热模拟实验方法。本发明将数字压力传感器的接口设置在熔融石英毛细管反应腔和高压针阀的连接处,使实验中压力的测量更接近于熔融石英毛细管反应腔内部的流体体系压力;且使实验过程中在可视窗的有限观测范围内能更便捷和精确地调整熔融石英毛细管反应腔的观测视域,可实时直观的分析记录不同混溶阶段地质流体体系的相态变化和混溶特征。本发明以高温高压地质环境为约束,实时观察、全程记录地质流体体系各相间混溶的动态过程,为开展高温高压流体‑岩石反应模拟实验提供接近真实地质条件的有效约束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由下述配重比的化学成分组成:Cu0.5~0.65%,Fe0.4%,Si0.1%,Ti0.01~0.02%,Mg0.72~0.80%,锌4.5~5.2%,Mn0.02%,Cr0.05%,余量为铝;依次经过电解原铝液、添加铜铁剂、成份分析、电磁搅拌、确定铝液中的各成分含量、调整温度、炉内净化、炉内静置、炉外净化、在线除气、连续浇铸、剪切坯料、连续轧制、收线包装、检验,即得成品铝合金产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压性能,同时具有耐腐蚀的性能,焊接性能良好。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内部水分和氯离子同步传输感知装置,包括电信号控制模块、多梯度原位监测传感器、电信号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与储存模块,通过对多梯度原位监测传感器基于电学和电化学原理进行设计,用于原位测试混凝土内部水分和氯离子同步传输的监测;依据不同含水量试块的介电常数的差异,可直接测量混凝土电容值表征混凝土中水分渗透过程,通过设置多梯度传感器,监测混凝土中水分和氯离子的传输过程,得到水分和氯离子传输的速度和深度,为进一步揭示混凝土内部水分和氯离子同步传输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本方案结构设计原理简单,受环境影响作用小,测试结果迅速,测试结果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可变进样体积、能保持热稳定性的进样阀,包括阀体、锥形阀塞、体积调节微珠和上端盖,锥形阀塞由上端盖弹力压紧并保持在阀腔内,锥形阀塞中间部分挖空,进样体积通过挖空容积内置的体积调节微珠的数目调节;通过旋转锥形阀塞,实现进样和变容积功能。本发明实现了热稳定和在线变定量容积,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性好、变工况自动化程度高、重现性好、适用性强,能够应用在生化分析、生物工程和化学合成、制备领域,尤其适用于要求反应温度准确的分析和测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来源的判定方法,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采集特征源介质中微塑料代表性的样品分析其颜色、形状、成分等关键参数;构建不同生产、使用和排放途径的微塑料指纹信息库;通过对比海水样品与可能来源的微塑料样品形态和化学特征,筛选出可以指示微塑料来源的关键区别性指标及特征指示物;最后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海水微塑料样品和常见塑料源稳定特征指纹信息库中的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用于判定海水微塑料样品的可能来源。本发明可以为我国海洋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模拟的炼油污水生化处理单元的优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对炼油污水生化处理单元进行调研,确定其工艺流程;b获取各生化段各构筑物尺寸和工艺运行参数;c从水厂的化验系统获取历史进水水质数据;d补充测量该工艺一段时间内的进水与出水水质参数,通过组分计算确定含油污水特征化组分参数;e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建模,输入构筑物尺寸和工艺运行参数、含油污水特征化组分参数、历史进水水质和水量进行静态和动态模拟;f调整动力学参数和化学计量数对模型进行校正;g进行多种运行状况分析并选取最优运行方案。本发明通过校正后的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的出水和能耗,提出最优的运行方案,提高单元处理效率并降低能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L-53针管式固相微萃取探头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固相微萃取探头,包括不锈钢基体和涂层材料,所述探头基体采用不锈钢材质,探头基底呈管状;所述涂层材料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即MIL-53(M)(M=Fe,Al,Cr)材料;该方法通过采用耐高温环氧树脂胶将涂层材料直接粘覆到不锈钢基体表面的方式制备上述探头。本发明所提供的固相微萃取探头,结构简单、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携带方便、可用于环境复杂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测定,且探头材质易取得、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涂层材料具有孔状结构,萃取效率和分析效率高、胶粘牢固、耐溶剂冲洗、可重复使用多次,大大节约了分析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Mg-Ni系A5B19相储氢合金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对(LaNdPrMg)(NiCoAl)3.8合金相成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总结发现1323K保温5h急冷的热处理过程,在改善相成分方面,可以使合金中高容量的A5B19相丰度达到68%(质量分数),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其最大放电容量达到400.9mAh·g-1,电化学循环100周容量保持率达到82.44%。经分析认为,加热保温过程对改善储氢合金相结构的均匀性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急冷过程对改善储氢合金综合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藏黄连多糖硒纳米粒结构表征及其活性研究方法,涉及植物化学研究领域。该藏黄连多糖硒纳米粒结构表征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方法:A)粒径分布;B)红外光谱分析;C)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D)X射线衍射分析;E)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F)刚果红测试。通过从藏黄连中提取分离藏黄连多糖,去除蛋白后再将去蛋白藏黄连多糖还原亚硒酸钠合成藏黄连多糖‑硒纳米颗粒,经天然多糖还原无机硒如亚硒酸钠,得到的多糖‑硒纳米颗粒具有粒径小,与无机硒比,其生物活性更高,并且毒性较低,研究其结构表征,抗氧化活性和细胞毒性,为研发新型的抗氧化型食品添加剂或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腐蚀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海环境海洋污损生物腐蚀试验方法,工艺过程包括准备工作、试验、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共四个步骤,通过金属材料实验室无菌海水腐蚀试验、实海环境材料筛绢包覆腐蚀试验和实海环境材料裸露腐蚀试验的电化学测试方式,综合分析污损微生物和污损生物群落对金属材料腐蚀影响,能够准确的确定海洋环境不同污损状态对材料的腐蚀影响,为材料的生物腐蚀防护设计提供针对性的设计依据,可用于评价海洋工程及船舶典型金属材料的生物腐蚀影响,明确海洋环境污损微生物和大型污损生物对材料的腐蚀规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行业发展推动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加载下高/低温岩体强化传热与动力扰动试验方法,其主要是利用加热模块对干热岩加热成为高温岩体,对高温岩体注入低温流体,高温岩体受低温诱导热应力以及注入流体相态变化的作用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利用制冷模块对天然气水合物制冷获得低温天然气水合物,然后对低温天然气水合物注入高温流体,注热过程冷岩体受热膨胀,水合物升温分解导致孔隙结构变化,在此实现储层增产过程中多场作用对岩体的强化传热及动力扰动分析测试。解决了热源与冷源以及力学条件的低干扰加载问题,建立了多物理场加载下温度场/化学场→应力场→损伤场间的联系,实现了相变及孔隙结构变化对岩体强化换热与动力扰动测试分析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互联网远程控制生物膜污水处理在线监控系统,具体涉及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厂或处理装置的交互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格栅,所述格栅一侧设置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一侧设置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一侧设置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一侧设置有MBR膜池,所述MBR膜池一侧设置有消毒池,所述消毒池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好氧池一侧设置有信号采集联网终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化学成分分析仪,监测进水口和排污口的污水PH值以及化学组分,然后将监测数据通过信号采集联网终端反馈至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汇总各水装置测数据,交互控制的生物膜反应器水处理系统,从而实现在线交互与监控,从而降低人力和管理成本。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遗传算法驱动支持向量机的烃源岩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岩石热解分析仪对岩样进行热解分析,并测量样品的S0、S1、S2、S4、Tmax、总有机碳含量TOC等关键参数,通过HI‑Tmax图版识别烃源岩类型,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烃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依据不同类型烃源岩测井响应,建立基于遗传算法驱动的支持向量机识别烃源岩类型。本发明采用了地球物理方法基于常规测井曲线数据来识别烃源岩类型,打破了使用常规地球化学参数交会图识别烃源岩类型的局限性,可以根据已建立的研究区域的识别模型对多口井资料进行处理,对烃源岩类型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浅层天然气成因及来源的综合判识方法及识别系统,浅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采集的浅层天然气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地球化学特征;浅层天然气成因判识,通过天然气的组分、同位素等特征可有效判识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浅层天然气来源判识,对稠油发育区稀油、稠油和天然气的轻烃指纹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判识浅层天然气的来源。本发明能够满足稠油发育区浅层天然气成因及来源的定量判识要求,于研究区应用效果良好,资料易获取,且易于操作,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类似浅层稠油发育的地区,从而提高浅层天然气的识别精度及勘探成功率。
本发明涉及一株用于防治烟蚜的菌株,为来自海洋褐藻的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 mfz19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6859。本发明获得的对烟蚜有生物活性的mfz19菌株,可应用于烟草上烟蚜的防治,采用毛细管滴定法对烟蚜的生物测定表明,其发酵液中次生代谢物对烟蚜的致死率最高可达92.9%。采用GC/MS进行化学分析和结构鉴定后,次生代谢物包括有9种主要化合物,其中酯类化合物4种,酸类化合物两种,肼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各1种。对烟蚜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抑制率最高可达76.4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用于防治烟蚜的菌株,其保藏号为CGMCC?NO.11660。本发明获得的对烟蚜有生物活性的mfz38菌株,可应用于烟草上烟蚜的防治,采用微量点滴法对烟蚜的生物测定表明,其发酵液中次生代谢物对烟蚜的致死率最高可达97.78%。采用GC/MS进行化学分析和结构鉴定后,次生代谢物包括有6种主要化合物,其中酯类化合物2种,生物碱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各1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用于防治烟蚜的菌株,即一株来自海洋底泥的枝顶孢属(Acremonium?sp.)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11658。本发明筛选的mfn1菌株用于防治烟蚜,也可用来制备具有防治烟蚜功能的制品。本发明获得的对烟蚜有生物活性的mfn1菌株,可应用于烟草上烟蚜的防治,采用微量点滴法对烟蚜的生物测定表明,其发酵液中次生代谢物对烟蚜的致死率最高可达97.78%。采用GC/MS进行化学分析和结构鉴定后,次生代谢物包括有7种主要化合物,其中肽类化合物3种,酯类化合物2种、生物碱累化合物,肼类化合物,各1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岩屑元素含量评价岩石可钻性的方法,涉及地质勘探领域,成本低、操作简便、实时性强,对钻头选型、钻进参数优选、降低钻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该利用岩屑元素含量评价岩石可钻性的方法,具体包括分析岩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量待测地区钻井岩屑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筛选与岩性最相关的10‑12种元素,绘制地层分层的元素含量与岩性剖面、利用测井资料获得的岩石可钻性级值的曲线变化图;通过曲线变化图,进一步在上述10‑12种元素中筛选出与岩石可钻性相关的7种元素,根据变化曲线图的元素含量和可钻性级值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评价岩石可钻性的计算模型。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测定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的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样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体或流体的采样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分段保真取样的海底沉积物保气采样器,其包括释放装置和采样装置,其中采样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套管和位于套管内的衬管,套管的下端设置刀头,衬管与套管之间为活动连接,衬管的上端固定活塞,活塞上端通过钢丝绳与释放装置连接,在衬管上设置分割衬管腔室的锁闭机构,在套管上设置对应的触发机构,本发明的浅层沉积物保气采样器,其衬管可以从中间分开,可以对指定深度的海底沉积物。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青岛有色金属分析检测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