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已正式印发关于《“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据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储能投资市场空间将达到0.45万亿元,2030年增长到1.30万亿元左右。
在发展目标中,《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第三届全国钒钛资源与储能科技大会暨Wiley旗下《Battery Energy》期刊创刊高端国际会议)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上述《指导意见》也提出,将强化电化学(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电化学与碳减排会议)储能安全技术研究,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
据光大证券预测,到2025年,我国储能投资市场空间将达到0.45万亿元,2030年增长到1.30万亿元左右。《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包括其他新型储能装机3.9GW.其中,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规模为2902.4MW。
2021年下半年以来,在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已经起草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
“十四五”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战略关键期。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明确了配套储能设备的规格要求,并明确规定配储比例与配置时长要求。多位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十四五”风光装机容量的扩大,各地的储能保障政策将会进一步扩容,推动储能规模的扩张和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