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本地能源资源优势,立足雄厚的
铝产业基础,成功走出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园区已构建起"
电解铝-
铝锭-
铝合金-
铝型材""电解铝-铝合金-电线电缆"等全产业链条,铝产业集群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10月22日,西宁开发区电解铝年产能已达165万吨,铝加工产能突破160万吨,铝液就地转化率稳定在85%以上,稳居全省电解铝产业规模榜首。这一亮眼成绩单,彰显出开发区在铝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西宁开发区紧跟国家"双碳"战略部署,立足青海清洁能源优势,创新性推进绿色电力与铝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实施能源结构调整、生产工艺革新和资源高效利用,创新构建了"电解铝生产+
光伏发电+智能
储能+直流供电"的产业用能新模式,区内电解铝企业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四分之三以上,"
绿色铝"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甘河工业园区凭借出色的绿色发展成效,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铝产业示范基地",园区重点企业黄河鑫业和百河铝业同时获得"国家级绿色铝标杆企业"认定,其低碳产品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减碳成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当前
新能源汽车、
光伏发电、航空航天等产业对高性能铝材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西宁开发区迅速把握战略机遇,加速布局高端铝材产业。为此,当地管委会研究制定了《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2025-2027)》,着力破解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制约,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西宁开发区确立了技术升级、产业集聚、绿色转型三大主攻方向:
技术层面:联合龙头铝企、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重点攻关航空级高强度铝合金、新能源车用
轻量化材料等核心技术;
产业布局:构建"核心园区+区域协同"的产业空间格局,整合海东市、大通县等地铝产业资源,形成从原材料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智能制造: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广智能工厂示范应用;
低碳发展:推进园区零碳化改造,培育再生铝循环经济,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通过系列举措,预计到2027年,西宁开发区高端铝产业集群年产值将突破1200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