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
锂电池材料领域两大头部企业厦钨新能与中伟股份同时发布公告,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产品供应、资源开发、技术研发、信息共享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携手布局
新能源材料产业链。
 
	
	强强联手 构建稳定供应链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消费电子、
动力电池、
低空经济、AI及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展开合作,覆盖三元材料、
钴酸锂、固态/半
固态电池材料、富锂
锰基等核心产品,共同强化
锂电池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
 
	
	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双方将围绕
镍、钴、锰等
关键金属资源展开全球合作,探索优质矿源,优化原材料供应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预计2028年9月30日前,双方合作量将达到34.5万吨,年均供应11.5万吨,涵盖:
四氧化三钴:约4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约5万吨/年,
碳酸锂/磷酸锂:约1.5万吨/年,回收料业务:约1万吨/年。
 
	
	聚焦前沿技术 深化固态电池布局 
	
	双方宣布联合研发固态电池前驱体、富锂锰基材料等下一代电池技术,并探索资源共享、联合认证等创新模式,以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厦钨新能已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其氧化物路线
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供货,硫化物路线研发亦稳步推进。2024年底,该公司曾与欣旺达动力达成固态电池合作,此次联手中伟股份,将进一步强化其在
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战略协同 共拓新市场 
	
	厦钨新能表示,此次合作将增强公司供应链稳定性,助力垂直整合战略落地。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75.34亿元,同比增18.04%;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
	
	中伟股份则强调,此次合作将巩固其全球前驱体龙头地位,并加速切入固态电池、低空经济、AI及机器人等新兴市场。该公司已绑定特斯拉、
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等头部客户,2025年上半年营收213.23亿元,但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15.2%至7.33亿元。
 
	
	目前,中伟股份正积极推进港交所上市进程,已于9月26日获证监会核准发行境外上市备案,此次战略合作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行业前景广阔 头部企业联手抢占先机 
	
	随着全球
新能源产业链加速整合,厦钨新能与中伟股份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双方在高端电池材料市场的份额,也将推动中国新能源材料产业向高附加值、低碳化、循环化方向发展。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三年,双方在固态电池、富锂锰基、回收业务等领域的协同效应将逐步显现,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