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首条铝加工热轧生产线即将进场安装,预计年底完成调试。这条投资近2亿元的生产线年产能达6万吨,将助力贵州打通铝产业链"最后一公里",实现铝资源本地转化。该项目的建成将铸就贵州铝工业发展的新链条,推动产业价值跃升,标志着贵州铝加工技术迈上新台阶。
清镇市2021年重点引进的前标铝业项目肩负重要使命:将贵州华仁新材料公司提供的高温铝水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热轧铝合金板材。这一创新模式改变了以往需要外运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困境,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为当地铝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贵州前标铝业办公室主任林保国表示,传统模式下铝企需将初级产品运往外省加工,导致物流成本高企且产业链价值外流。而该公司创新采用"液态铝水到成品板材"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在园区内形成闭环生产,不仅降低成本,更实现了产业链价值的本地留存,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前标铝业采用园区直供铝水作为原料,相比废铝重熔工艺具有显著优势。林保国介绍,这种生产方式元素构成稳定,杂质风险低,能保障产品品质的高度一致性。虽然原料成本略高,但稳定的质量赢得了高端制造领域客户的长期信任,构筑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壁垒。
目前前标铝业扁锭月产量已达1500吨左右,随着8月份热轧生产线设备陆续到厂安装调试,预计2026年将实现设计产能。该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仅填补了贵州铝加工领域的空白,更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为当地铝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