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京能国际在北京昌平区的金隅凤山矿建成了一个15M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且成功实现了全容量并网发电。这个项目是在京能集团和金隅集团深度合作的背景下开展的,它是按照北京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矿山生态修复规划的要求来实施的,是一个把矿山生态修复和新能源开发结合起来的示范项目。
这个光伏发电项目的位置是在昌平区崔村镇的金隅北水凤山矿里的文殊峪矿区。它的工程建设总容量是15MW,采用的模式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这种模式既能满足自身用电需求,还能把多余的电能输送到电网,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以生产大约185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换算一下就知道它的意义了——这相当于能节约5682吨的标准燃煤,还能减少1.5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可真是一个既环保又节能的好项目。
这个项目的建成,不仅对首都的能源转型有着重要意义,还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新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让能源供应更加绿色低碳,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是多赢的局面。
京能国际的这个项目是他们在推进首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它展示了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实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是首都能源转型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