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圆柱电池市场“洗牌”:技术创新与场景争夺重塑行业格局

圆柱电池市场“洗牌”:技术创新与场景争夺重塑行业格局

2025-04-21 09:03:21 来源:高工锂电
119        0
简介: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提升是核心驱动力。2024年,宝马宣布在下一代电动车型中采用大圆柱电池,成为该技术路线的重要里程碑。全极耳技术的成熟应用和磷酸铁锂等材料体系的导入,使得大圆柱电池在性能、成本和安全性上取得新的平衡。当前,圆柱电池市场的竞争核心已转向对特定应用场景的争夺,从高端电动汽车到飞行器、机器人、二轮车和储能等领域,不同厂商正基于自身优势进行战略布局。这场“场景之战”的结果,将可能重塑未来几年圆柱电池乃至整个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

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提升是核心驱动力。随着制造商竞相布局电动汽车、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


大圆柱电池的崛起


2024年,宝马宣布在下一代电动车型中采用大圆柱电池,成为该技术路线的重要里程碑,证实了其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的商业可行性。这一进展基于全极耳技术的成熟应用,激光焊接等工艺的显著进步提升了制造过程的控制性、精度与良率,使得全极耳技术得以规模化应用。全极耳技术赋予了大圆柱电池优异的快速充电能力,满足了市场对4C及以上超快充的追求,结合圆柱形态在高能量密度和结构安全性方面的固有优势,大圆柱电池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


宝马及其电池合作企业,包括宁德时代、亿纬能、远景动力,采用9系高正极材料硅碳负极进行开发与测试,预留了足够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为应对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潜在冲击构建了缓冲带。与此同时,圆柱电池的制造效率优势日益凸显,业内普遍认为,圆柱电池产线的生产效率至少比方形或软包电池高出50%,且随着投产规模扩大仍在持续提升。例如,设备商逸飞激光的圆柱全极耳电池装配线速度在2022年至2023年间已从150PPM提升至300PPM乃至360PPM。


场景争夺战全面打响


大圆柱电池在平价及中高端动力市场的应用趋势日益明朗,为具备相关技术、工艺和产能储备的企业带来机遇。然而,当前圆柱市场的洗牌,其核心驱动力与最终分野,正日益聚焦于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精准选择与深度渗透。2024年市场数据显示,动力用圆柱电池出货量出现下滑,而用于电动二轮车和电动工具的圆柱电池则实现了高增速。与此同时,日韩电池企业的圆柱电池出货明显下滑,中国企业的出货量则迅速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在2024年已提升至超过40%。中国企业此轮增长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成功切入并替代了电动二轮车、电动工具、户用储能等存量市场中的原有技术路线,同时积极开拓了BBU、人形机器人、eVTOL等新兴市场。


技术路线交汇与市场拓展


在圆柱电池整体市场演进中,磷酸铁锂(LFP)及磷酸铁锂(LMFP)化学体系的应用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加速渗透的态势。这一化学体系的导入,正深刻影响着大小两种圆柱电池的技术路径和市场应用。在小圆柱领域,政策法规成为铁锂替代的重要推手,尤其在中国市场,针对电动二轮车和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的新国家标准,均强制性新增了电池针刺测试要求,加速了铁锂小圆柱对三元小圆柱的市场取代进程。在此背景下,多家电池企业已迅速布局,基于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亿纬锂能推出了LMX小圆柱电池,比克电池则推出了PRO-M系列电池。


与此同时,磷酸铁锂体系也为大圆柱电池打开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尤其是在对成本和安全更为敏感的大众出行和储能领域。除了主流的高镍三元路线,大圆柱与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的结合研发和量产正在同步进行。亿纬锂能明确提出,在100Ah以下的电池产品中,磷酸铁锂大圆柱相比方形磷酸铁锂更具综合优势,而LMFP的应用则可进一步提升其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宝马也公开表示,在探索大圆柱用于大众化车型时,正积极研究磷酸铁锂与硅基负极结合的潜力,并评估磷酸锰铁锂等新型锰基正极的可行性。


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处于一场由技术创新、制造升级和多元化应用需求共同驱动的深刻洗牌期。全极耳技术的普及和磷酸铁锂等材料体系的导入,使得大、小圆柱电池得以在性能、成本和安全性上取得新的平衡。当前竞争的核心已转向对特定应用场景的争夺,从高端电动汽车到飞行器、机器人、二轮车和储能等领域,不同厂商正基于自身优势进行战略布局。这场“场景之战”的结果,将可能重塑未来几年圆柱电池乃至整个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