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MiningWeekly援引路透社最新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德国拥有丰富的地热型锂矿资源,其锂储量足以满足本土需求数十年之久。这一发现对于德国正在积极扩大电动汽车产量并寻求减少关键原材料进口依赖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原材料署(GRMA)预计,到2030年,德国的锂年需求量将达到17万吨。目前,德国汽车工业高度依赖从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和中国等国外市场进口锂资源,以满足电池生产的巨大需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研究人员和企业一直在探索从德国上莱茵河谷的地热水中提取锂作为副产品的新方法,旨在扩大国内供应,同时实现循环供热和发电的双重效益。联邦地学和自然资源研究院与弗劳恩霍夫能源设施和地热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的研究显示,德国锂储量高达2651万吨,这些锂资源主要溶解在深部地下水中,尤其是在北德盆地和图林根盆地中部地区。
尽管开采这些锂资源面临诸多挑战,如锂含量分布不均、开采难度大以及地表开采技术需要特殊方法等,但德国锂勘探热潮仍在持续升温。去年,多家能源巨头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子公司埃索德国公司和海王能源等纷纷在德国获得勘探许可,积极寻求锂资源开发的机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德国在锂资源勘探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仍高度依赖进口电池。根据德国电气与电子工业协会(ZVEI)的数据,2023年,德国进口了价值高达237亿欧元的电池,其中锂电池占比高达86%。因此,德国在推动国内锂资源开发的同时,仍需继续寻求多元化的进口渠道,以确保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