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江西宜春:一个言之有“锂”的地方,今年全产业链营收有望首次突破千亿

江西宜春:一个言之有“锂”的地方,今年全产业链营收有望首次突破千亿

2023-04-10 15:26:27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934        0
简介:经过14年的持续发展和产业优化,江西宜春市的锂电产业蒸蒸日上,不仅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锂电新能源(第二届全国锂电材料标准化在线报告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而且逐渐形成了从源头锂资源开采到终端锂电池回收的完整闭环产业链条。特别是近两年来,宜春市迅速成为行业头部企业集聚地,锂电产业发展迎来新的突破,2022年全产业链营收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元。
经过14年的持续发展和产业优化,江西宜春市的锂电产业蒸蒸日上,不仅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锂电新能源第二届全国锂电材料标准化在线报告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而且逐渐形成了从源头锂资源开采到终端锂电池回收的完整闭环产业链条。特别是近两年来,宜春市迅速成为行业头部企业集聚地,锂电产业发展迎来新的突破,2022年全产业链营收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元。
在宜春调研,电池网(微号:mybattey)看到一大批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行业头部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宜春,更有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抢滩登陆;作为拥有锂矿资源的重镇,宜春更吸引 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南氏锂电、银锂新能源、永兴新材料、飞宇新能源等众多品牌“掘金”碳酸锂
宜春锂电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吕军介绍,截止到目前宜春市共有投产锂电企业157家,今年1-7月营收达471.56亿元,同比增长107.25%,利润总额108.25亿元,税金总额22.34亿元。2022年1-8月,全市新能源(锂电)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942.36亿元;正在洽谈的新能源(锂电)项目18个,拟投资总额979亿元。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共有120个新能源(锂电)在建项目,总投资1361.07亿元。
宜春正立足资源储量优势、产业延链带动优势、细分领域领先优势、龙头企业引领优势、全产业链成本优势,瞄准打造“五大基地一个中心”的目标,加快构造“全链条、全绿色、全球样板”发展格局,推动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加速突破,产业规模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锂资源战略价值凸显  已探明氧化锂储量约517.42万吨
宜春市锂矿资源以锂云母形式存在。目前已探明氧化锂储量约517.42万吨,氧化锂品位0.4-1.6%之间。围绕锂云母进行采选冶的企业近五十家,以南氏锂电、银锂新能源、永兴新材料、飞宇新能源为代表的利用锂云母制备碳酸锂的企业,2021年锂盐产量达8.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8.5%,与锂辉石提锂、盐湖提锂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未来4年,宜春时代、江西国轩等企业将在锂云母选矿和碳酸锂行业新增投资393亿元,推动两者产量翻番增长,到2025年宜春锂云母和碳酸锂产量将分别达到700万吨和50万吨以上,碳酸锂的产量超过2021年全国的产能。
原材料产能大幅扩张  负极材料、膜材料发展势头良好
江西紫宸科技在高端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与设备研讨会领域占据龙头地位,规划产能达到20万吨,2021年产值和产量国内排名第二;正拓新能源联手北京联美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新能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4.5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已经投产;恩捷股份占据国内隔膜市场半壁江山,旗下公司江西通瑞新能源产能占全国的1/12,全部达产后年产量可达15亿平米;明冠新材料已登录科创板,成为宜春经开区首家本土上市锂电企业,拥有铝塑膜发明专利30余项,打破多项国际技术垄断,正加速产能扩建,预计近期可达产能1亿平米。
锂电池生产多点开花  动力与储能规划产能近200GWh
宜春时代电池工厂项目一期投资135亿元,产能从50GWh扩大至2024年底达70GWh以上,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并将在2024年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再新增50GWh产能,创下宜春市单体新能源项目投资记录;江西国轩投资115亿元建设年产30GWh锂电池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动力电池一期已于5月30日成功投产,系宜春市引进的首个百亿项目;清陶能源全固态电池牵手戴姆勒、广汽、上汽、北汽等新能源汽车巨头;远东电池18650电芯产线处于满产状态,成为小牛、纳恩博等两轮电动车核心供应商;九鼎动力、允福亨、厚鼎、格林德等十余家锂电池企业纷纷涉足共享单车、电动工具、智能穿戴设备、基站储能等领域,拥有稳定客户市场。
充电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预计今年充电桩数量超2000根
数据显示,2021年宜春市新建公用充电桩1024根,目前保有量达到1700根。2022年以来,按照宜春市委市政府“一张网”“一盘棋”思路,宜春市发投集团统筹全市充电桩建设,预计今年充电桩数量超过2000根。市城通公司开发的“宜城充”充电运营平台,立足于以“一个平台、一张网络”统一管控全市在线运营充电桩,实现“车、桩、网、电(池)”的一体化建设。

健全推进机制、优化产业生态  加快推进锂资源本地产业化应用
对于锂电产业未来发展的构想,宜春市政府有着清晰布局和战略格局。站在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宜春正着力健全推进机制、优化产业生态,加快推进锂资源本地产业化应用,重点打造五大基地一中心,全力构建“全链条、全绿色、全球样板”发展格局——
一是打造全球最大的碳酸锂基地。凭借得天独厚的锂资源优势,持续推进锂资源采、选、冶产业链建设,支持宜春时代、江西国轩整合碳酸锂行业,到2025年形成50万吨碳酸锂产能。
二是打造国内重要的正极材料基地。发挥宜春上游碳酸锂原材料和下游市场优势,积极引进正极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着力推动宜春时代、江西国轩、北京联美、中化膜、升华新材料、格林美等已落地项目及洽谈项目加快进度,到2025年将形成100万吨正极材料产能。
三是打造国内最大的锂电池产业基地。在基础设施、工业用地、水电气、人才培养、科技研发、锂矿开采、市场推广等方面为宜春时代、江西国轩等龙头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推动企业释放产能,到2025年将形成170GWh锂电池产能,相当于2020年全国动力电池的产量,重点培育扶持锂电池环节成为宜春锂电产业的核心。
四是打造国内最大的负极材料基地。目前宜春负极材料产能已达20万吨,再结合紫宸科技、北京联美、荣碳科技、壹金新能源等企业的发展规划,支持企业达产扩能,不断强化产业配套本土化,进一步巩固并提升行业地位,到2025年将形成6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五是打造国内重要的锂电池应用基地。宜春正推进交通全面电动化的同时,加快布局成熟高效的锂电池回收处理体系,睿达新能源已经进入工信部白名单,明利再生资源投资22亿元建设年综合回收20万吨废旧锂电池项目已经签约,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拟投资100亿元,建设年综合回收利用20万吨废旧锂电池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75亿元。同时将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项目上发力,到2025年宜春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20万辆。
六是打造锂产品交易中心。锂系列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掌握定价话语权,才能真正意义上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要在宜春市尽早建设锂产品交易中心,覆盖锂矿、碳酸锂、锂电池材料、锂电池等产业链各环节重要产品,为国内锂系列产品的定价、贸易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证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而成为对国际锂产品价格有重要影响力的成份指数,打造锂电产业定价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为宜春市锂电新能源第二届全国锂电材料标准化在线报告会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价格行情
期货
现货

编辑视角
技术跟踪
分析评述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八届学术会议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